1.日本的中学生比赛时真的总会有媒体关注的吗
2.中国足球黑哨被判刑第一人
3.中国足球为什么这么差?
4.高桥阳一的资料?
日本的中学生比赛时真的总会有媒体关注的吗
中学生如果有比赛的话,大多都是家人来助威的,而报道也多数为当地的一些小的媒体,如《广报〉。
日本的学校是有联赛的,他们的比赛也很正规,每个星期的周末,都会在体育
馆内举行。其实,我看到的时候也比较惊讶,没想到日本体育的氛围这么好,
日本发展体育的目的和中国完全不一样。
日本: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中国:金牌。
中国足球黑哨被判刑第一人
龚建平了,2003年,被称为“中国第一黑哨”的龚建平,因受贿罪被判刑10年,这是国内司法部门介入中国足坛的第一案例。 是当时浙江体育局揭发的,他们当时本以为能钓出更多大鱼,谁知当时的国家总局捂盖子了,使其不了了之。很多比他还黑很多的人依旧逍遥法外,此君成为唯一一个受到处罚的黑哨,进去不久,就保外就医出来了,又不久就莫名其妙的病了
中国足球为什么这么差?
中国足球的土壤上结不出好果实
中国足球的负面问题有很多很多,不用笔者说,大家也能“如数家珍”地讲上几条:黑哨、假球、球员素质差、圈内一片乌烟瘴气、一切都是为了钱等等。如果是稍微跑过足球的,对足球圈有所接触的记者同志那就更是能讲上几天几夜不带停的!既然中国足球有这么多的问题,我们为何还要期待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的国家队还能打出好成绩呢?《真心英雄》当中唱的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中国足球在这个贫瘠却还不断有人拔苗助长的土地上,怎么可能结出好的果实呢?就算是有主场之利,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照顾,临时多浇一点水,多上一点肥,多几个人用手护着它成长(中国足球在这种“呵护”下长势还算不错),但一旦主场之利没有了,裁判不再向着我们了,多出来的水、肥料和保护它的手都撤开了,中国足球就表现出了它原有的“弱不禁风”,在日本队如行云流水的配合以及如制导导弹般精确的定位球攻击下,立刻招架不住了。
上帝给了中国人借口
这一次上帝给了爱找借口的中国人一个很好的借口:日本队的第二个进球其实是手球,让中国人有充足的理由认为自己是冤枉的!他们赛后痛骂科威特裁判的种种不是,鄙视不敢承认自己手球的中田浩二,甚至用矿泉水瓶砸向日本球迷。但这都是无济于事的,国足主要还是输在技不如人上,客观地讲,日本队第二个球,中村俊辅罚的角球位置极佳,中国队守门员刘云飞判断失误,后点完全让给了日本队的包抄队员,与其说是中田用手打进的,还不如说是中村罚出的球砸在他身上进去的,说的夸张一点,当时就算是放一个电线杆子在那,中国队还是难逃一劫,这个球怎么都是日本队的,中国队根本抢不到,只不过中田的进球方式让人无法接受,送到嘴边的肉却不用正常的方式吃进去,这个违背“常理”的吃法让中国队很气愤,但那块肉终究还是日本队的,中国队再怎么说都是没有用的。
中日足球的比较
说得大一点,足球其实就是经济实力的比拼。在国内,足球发达的地区基本都是沿海发达城市。西部足球除了四川在并入“实德系”后才得以苦苦支撑,重庆队在买了云南的“中超壳”保住自己的中超地位外,已经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了。在国际上,也是如此,足球发达的国家基本都在欧洲,欧洲也是世界足球的核心。巴西和阿根廷球员也需到欧洲联赛锻炼后才能更加成熟。经济决定足球的最好例子在西亚,以沙特为代表的“石油足球”迅速成长,94年世界杯沙特队更是一举杀入16强!为亚洲足球增光。
中国经济的整体状况虽说不错,近些年发展很快,但终究跟日本比起来还是有差距。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两国足球的差距。日本的J联赛早就通过高价买入国际知名的过气球星提升本国联赛的知名度和整体水平。日本足球也拿出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足球发展方案,他们注重“请进来”和“走出去”,请高水平外援的同时,还不惜自己倒贴钱把自己的球员送出去踢球,年轻的孩子们很多都可以到巴西等足球发达国家学习。我们中国足球也曾经派出过健力宝队,但在那个时候,日本同样性质和类型的留洋球队在巴西却数都数不过来。日本人利用他们精打细算的能力很切合本国实际地在发展他们的足球。与此同时,中国足球却在低水平上徘徊不前,时不时地还闹点儿“渝沈之战”、“龚建平黑哨”等不光彩的事。这是中国足球的中层和下层,而上层呢?王俊生走了之后来了个“语不惊人不休”的阎世铎。阎头儿走到哪里都是讲话落地有声,以他那男中音的嗓音为中国足球定下了一个又一个“宏伟”又似乎“合情合理”的目标。比如2002年世界杯,阎头儿提出了“进一球,平一场,胜一场”的“三步走”策略,本以为进一球这个底线很容易完成,但却最终却只能光着屁股回来。在此之前,阎头儿为了给中国队创造良好的冲击世界杯氛围,让各支中超球队能放开手脚,不必为了升降级而牵扯精力,“毅然决然”地停止了国内联赛的升降级制度,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绝无仅有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升降级的最后一年各支甲B队伍为了能升入甲A而削尖了脑袋往里挤,场上踢不过就场下解决。一时间“黑哨”、“假球”之风甚嚣尘上。龚建平也是这个时期被推上了历史的舞台,四川绵阳还因故意放水而被勒令降级,最终中国足协快刀斩乱麻,决定当年甲B升甲A只有上海1支队伍。中国足协这一系列急功近利的做法严重搅乱了中国足球本来就不快的发展步伐。可以说我们在很多问题上目光太短浅,阎头儿的任期就只有4年,他为了不“白干”4年,可以说是绞尽脑汁,拿出了一个又一个“短期可行”、“见效”也快的方针政策,如果这次中国队夺冠,那他可就谓“功德圆满”了。带着这样的“政绩”离任,他的“仕途”自然不可限量。
谈完了中日两国的球队以及上层的俱乐部和足协,我们再来说说中日两国的球员。日本的足球运动员普遍学历比较高,他们很多都是大学生,即使不是大学生也至少是高中生,平时的功课以都比较扎实。所以他们理解教练的意图一般都不存在太大的问题,因为他们的文化素质比较过硬。而中国的球员们呢?一般也就初中文化,甚至有的初中都没毕业,中国足球的一般都是小时候学习不太好,没事爱踢球的孩子才有希望去学习足球,要不就是他们的父母有干足球相关工作的。中国大多数的足校对于文化课都非常漠视,认为孩子只要认字,会算个数就行了,其它太多的东西没有必要学习。殊不知正是在这种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才能学会怎么用脑子,怎么思考问题,怎么去问为什么。忽视了文化学习的足球运动员以后在听教练讲解战术打法的时候就很难听得懂。据说,当年霍顿执教中国队的时候,中国队的队员们都感慨霍顿的课讲得特别好,长这么大从来没听过这么好的足球课,可话又说回来了,讲得好能代表队员们听得懂吗?他们能理解教练讲课的中心思想吗?从实际的训练来看,他们没有,很多队员不理解霍顿坚持的平行站位问题,据传,霍顿为了让队员们知道怎么才叫平行站位,竟然拉出了一条绳子,把队员们拴在一起,防止他们乱跑,这样的训练方式,您在哪里听说过?换句话说,跟聪明的,理解力能达到一般人水平的人,用得着这样用绳子吗?国足队员们的素质由此可见一斑。文化素质不高自然就不会有什么高雅的生活方式,“泡吧”、“夜不归宿”、甚至“”这样的事情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据笔者一个朋友说,他有一次在飞机上碰到了两个来自深圳队的国脚,他们两人的对话当中满是脏字,有时候一句话中竟然能有五六个脏字,您说他们的素质怎么样呢?
这样的的足球大环境,这样的足球上层,这样的球员,我们还能指望他们创造什么奇迹吗?就算是“老天不长眼”,中国队懵了一个冠军,那带来的后果只能是肯定现有的足球现状和体制,掩盖所有的负面问题,带给中国足球的也将是“回光返照”后一般的寂静。
高桥阳一的资料?
高桥 阳一(Yoichi Takahashi:たかはし よういち)
生日:1960年7月28日(和小翼同一天生日)
出生地:日本东京都葛饰区
简介:
出生地:日本东京都葛饰市
履历:高桥老师在小学5、6年级时已开始画漫画,在高校时代便立志成为漫画家,而他最擅长的就是画运动漫画。1981年凭著以足球为题材的漫画「Captain Tsubasa(足球小将)」(『周刊少年JUMP』连载)而出道。83年被改编成电视动画(其妻子是主角大空翼的配音员小粥Yoko),这作品还掀起了足球热潮。听说现在日本J-League的年青球员大部分都是小学时阅读了这漫画而立志成为足球选手。在「足球小将」完结後,高桥老师继续在同杂志发表棒球漫画「ACE!」和拳击漫画「CHIBI」。接著在94年再次连载「足球小将世青篇」直至96年。其後在1999年发表了同是以足球为题材的作品「野狼前锋」。
幼年时期常在地上画画和在衣柜上涂鸦;
小学时代,白天跟弟弟和朋友在外面追逐嬉戏,晚上则在家中,用铅笔在笔记簿里画漫画----5、6年级时就已开始画漫画。
初中时代,把完成的漫画给朋友看(这时的作品包括《Ultra V》,《棒球之路》(暂译),《AcrobatSoccer》等等……);
高中时代,便立志成为漫画家,而他最擅长的就是画运动漫画(特别是受“巨人之星”的影响,专门画棒球漫画。)。不过此时其埋首于棒球运动,练球练得疲惫不堪没有什么时间画漫画了。高中三年级夏天,棒球训练完结的同时,再开始画漫画。并初次向出版社投稿。接近毕业时《友情十一人》(暂译)获选为周刊《少年Jump》每月佳作奖。
兼职生活时期作的《不良老大守门员》(暂译)获得同一奖项。加入平松制作公司后,1979年起担任平松二先生的助理,协助绘画《都柏文刑警》、《Ricky飓风》等等。此时期的《堕落天使们》(暂译)获每月佳作奖;《坏朋友:投手和捕手》获每月佳作奖。
八十年代起之后高桥大师的漫画生涯!!~~(正是此时期开始连载《足球小将》~^0^):
处子作1980年-----------------《足球小将》(原创篇)入选每月奖!!
《足球小将》最初在周刊《少年Jump》上刊登。一年后,取得期待已久的新连载资格
1983年被改编成电视动画(后来其太太即是当时主角大空翼的配音演员小粥洋子^_^)
1981年-----------------------开始连载《足球小将(成长篇)》(全37期·集英社)
1984年-----------------------第一本短篇集《飞越100米》(全1期·集英社)
1985年-----------------------周刊《少年Jump》特集《足球小将激斗特别篇》
1987年12月4日----------------第二本短篇集《我是岬太郎》(港译:《泰来外传》·全1期·集英社)
1988年-----------------------开始连载《翔之传说》(全3期·集英社)
1989年-----------------------开始连载棒球漫画《Ace!》(全9期·集英社)
1992年-----------------------开始连载拳击漫画《CHIBI》(港译:《KO小拳王》·全6期·集英社)
1994年12月2日至1997年11月4日-连载《足球小将世青篇》(全18期·集英社)
1996年4月4日-----------------第三本短篇集《足球小将世青篇(篇外篇)》(全1期·集英社)
1999年-----------------------第四本短篇集《Keeper Coach》(港译:《门将教练》·全1期·集英社)
1999年7月2日至1999年9月3日---连载《足球小将》姊妹篇《FW阵!》(港译:《野狼前锋》·1、2期·集英社)
2002年5月17日----------------《足球小将·奥运外传》(全1期·集英社)
2001年6月19日至2004年------------《足球小将·ROAD TO 2002》
2005年至今------------《足球小将·GOLDEN-23》
作为当代最红最人气的体育类长篇漫画《足球小将》(原名:《队长的翼》)连载20多年至今,可以说此作品影响了整整一代日本青年立志终身投身于足球事业中。同时并波及至周边国家地区----听说现在日本J-League的年青球员大部分都是小学时阅读了这漫画而立志成为足球选手;中田英寿、城彰二、郑兆聪等人均为看了此漫画大作才决定投身职业足球之路------不能不说在《足小》的影响下,日本的足球才于近20年里在棒球、相扑等日本传统人气体育项目中逐渐挤出了属于自己的天空,及至93年成立J职业联赛,并终于翻身成为亚洲的足球劲旅。甚至于当今日本与J联赛有关的各网站及一些相关游戏中,也在各队的现实球员资料中,自然的附上了足小球员的名字及资料,俨然足小球星已经成为了闪耀于现实足坛的一部分!!!
高桥阳一在谈《足球小将》中说道:" 翼的梦是足球。而我的梦想则是漫画。一无所知的我,心醉神迷地画出了第一部连载故事《足球小将》,就这样成了连环漫画,梦想成真,我感到又高兴又害怕。
不论是我还是翼,今后的路都还很长很长,我和翼将向着更大的梦奔跑。恳请大家今后继续为我们助威。"
[编辑本段]作品一览
翔之传说(全3期)(集英社)
足球小将(全37期)(集英社)
足球小将外传 我是岬太郎(全1期)(集英社)
ACE!(全9期)(集英社)
CHIBI(全6期)(集英社)
足球小将世青篇(全18期)(集英社)
足球小将世青特别篇(全1期)(集英社)
Keeper Coach(高桥阳一短篇集)(全1期)(集英社)
野狼前锋(1~2期)(集英社)
《百米跳跃》
《拳击小子》
《翔的传说》
《尖子投手》
小说:
《Golden K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