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多少中年人,依旧热爱着篮球并且还在打球呢?
2.普通人和职业篮球运动员差在哪?
3.女蓝联赛2023赛程表
有多少中年人,依旧热爱着篮球并且还在打球呢?
你好,我就是你说的中年人,我是80后,哎,岁月啊。我从初中开始接触篮球,打到现在,都快奔四的年龄了,还能坚持打全场,不过真心是累啊,经常被对面20几岁的小伙给打快攻。我想跑,但是脚不听指挥,实在跑不动。
目前,虽然已经快奔四了,但是我经常去打野球,保持一个星期一场吧,太频繁了,身体也吃不消。打半场那是随便突突,体力方面还有篮球技术方面比那些20来岁的,打球技术一般的人,随便玩他们。当然也有一些小伙打球水平也很不错,属于技术流的,会跑位和配合,跟这样的人打,输了也很正常,毕竟年龄差10多岁。
为什么会坚持到现在?因为热爱篮球。今年年底疫情前,我都是去健身房打。我们这边健身房打球的人真的很多,年龄从20岁-40岁不等。那是什么人都有,会打的,不会打的人都加入进来。经常去,都知道哪些人技术好,那些打球一般的人,真心没人愿意和他们组队。那是被虐的份。
问我能坚持打几年?我觉得,只要还能跑的动的话,我肯定会去打。不过那时候,人家就会把你当成老大爷了。幸好,我们有一帮年龄相同的朋友,经常聚在一起打,因为共同爱好才走在一起,因此即使以后老了,大不了打 养生 球呗。反正就当锻炼身体,没什么不好的。
你看钟南山,都七八十岁了,还在坚持锻炼身体,活的跟60岁一样,很让人羡慕。现在的老年人,普遍锻炼意识比较强。等我们老了,与其把钱送给医院,倒不如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让自己活的轻松点。而且我觉得打篮球挺好,起码老年痴呆可以远离你,呵呵。
话不多说,直接上!光头大叔
回想起来,已经打了38年篮球了。打篮球的我,今年52岁。
打篮球,纯粹是因为偶像的影响。以前生产队八一前都要开运动会,重头戏是四个生产队的篮球赛。四队人少,年年第四。二队因为有了我二哥,连续得了三年第一。别的大队来友谊赛,二哥代表大队上场,一时风头无二,单手搂板所向披靡。一个字“帅”,两个字“太帅!”。
从那时起,立志打篮球。
因为打球,被三哥撵的到处逃。
上了中专,打了四年。队长带队,89年获株洲市大中专篮球赛第一名。那个时候十八岁,已经可以单手过筐。
毕业两年尽了厂队。在市甲级联赛打了三年。
一直没断过野球。好几个球场都被推倒了,我领着晨曦挚友篮球俱乐部到处换场地。直到我们单位建了一个室内的塑胶场地。春夏秋冬又打了五年。去年底,肺炎,停到现在。就盼着什么时候疫情结束,重开战场。
我们年龄最大的78,最年轻的也三十加,现在年轻人打球的越来越少。
我在内蒙古一个四线城市,72年的,中学时就开始打篮球了,个人的身体素质一般,头脑还算灵活,高中时加入班级的篮球队,经常和另一个学校的发小的班级篮球队对抗,基本每周一次,期间也打野球。
到了大学篮球打的少了,经常踢足球和打排球,参加工作到了家乡的一所高中,又学会了乒乓球和网球、羽毛球。由于年轻,学校每年参加各种校际和区市一级的职工比赛时,都会作为队员参加。篮球、排球、足球每年都有比赛,赛前还会有一段时间的训练,但近些年毕竟年龄大了,恢复能力差,所以逐渐在由主力向替补过渡,至于乒乓球是每天必打,羽毛球网球也有俱乐部活动定时参加。
就这样,虽然现在已经48周岁了,仍然是各种运动场上的常客,目前还坚持跑步和简单的力量训练,希望能将身体状态尽量保持下去。
从去年起,前面提到的发小换了工作,调到了自治区首府工作,新的单位的一个同事是我们当地同届的蒙古族中学毕业的,当年彼此班级的篮球队也有过多次对抗,同是热爱篮球的他俩一拍即合,约定要将青春时的对抗重新拾起,双方各自组织当年的队员,他俩利用出差或者放的时间回来组织双方比赛。到目前为止,已经对抗了四次,我每次都作为发小一方的队员出场(发小的队员留在本市的只有3个,加上发小和我刚好凑足,连替补都没有,对方人员充足),打这样的比赛我还是很轻松的,毕竟同龄人相比,我有体力的优势,不像打职工比赛时对抗的都是小伙子。
随着比赛的一次次进行,每个人都开始恢复锻炼和减肥,双方的女同学也组织拉拉队现场助威。每次比赛过后的宴会上,我们这群年近半百的家伙们都感慨万分,每个人最大的收获都是对自己 健康 的认知,彼此相约比赛要进行下去,以集体荣誉感督促自己加强锻炼,恢复和保持一定的体能,为自己的 健康 坚持下去!
篮球作为一项传统运动,无论是中年人还是青少年,都是特别喜欢的一项运动,特别是中年群体的篮球爱好者,热爱篮球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见证过飞人乔丹的6连冠,也追随过巨人姚明在NBA的成长之路,在节日的球场上总是能看到三三五五的中年人在一起打球,当然我也是一个中年人,我有彻深的体会与感悟,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中年人,依然热爱着篮球运动呢?
1、篮球是一种精神解脱,很多中年人以篮球为爱好组建了自已的社群,以我身边的一群中年人举例,这个群有二十多人在一起,白天各有各的工作,每到夜晚就大部分聚在一起到球场打球,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解脱,释放精神压力!
2、很多中年人对篮球的爱,已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那种爱是几十年来的积累,化为对篮球的一种信仰,很多中年人像对工作一样投入到篮球运动当中,类似于约定凌晨五点就去球场练习投篮,而且日复一日,清晨的球场,几乎全是40至60岁的中年人,少见有小年轻来打球!
3、有很多中年人,对于篮球的热爱,是每时每刻的,或许他们没时间去球场打球,但每天都会作为观众欣赏各类比赛,特别是NBA,为支持的球队,似乎越看越令人兴奋,茶余饭后总会看关于篮球的各类报导及,又从各类短上查找关于篮球的教学,近乎于痴迷的状态!特别是中年人和年轻人同场竞技当中,虽然中年人和年轻人比,反应速度、运动能力下降,但是凭借着团队意识,又不乏经验和投篮技术出色的中年人,给年轻人上一课,正所谓姜还是老的辣!
科学研究发现,长期的篮球运动可以焕发身体活才,特别对中年人能改善身体的 健康 ,远离各种疾病。虽然中年人随着年龄增加体内钙质逐渐减少,膝关节受伤的风险越来越高,但依然阻挡不了很多中年人,参与到篮球运动当中,究其原因,篮球是一项非常独特的,具有无穷魅力的运动,是绝大多数运动没有的。
你好!今年六十岁,我是武汉钢铁集团职工,打篮球三十多年,退休了,一八年九月到二零年一月一十八日每天晚饭后在小区篮球场打篮球春夏秋冬,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过,爱篮球没理由
属鼠,今年48了,每周至少三到四晚球场上挥汗,高强度的对抗两节还是可以扛上,自我感觉身体还是不错的,现在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山大,通过篮球这项运动,认识了好多球友,锻练身体的基础上,又加深彼此的认识!
有多少年人依然热爱篮球并且还在打球呢?我觉得应该是非常的多,而且五六十岁还在球场奔驰的也很多。
我本身就是一个中年大叔,从国小打篮球到出 社会 ,到现在已经中年了,也还是热爱篮球,在球场也经常会看到年纪比我长的球友,一样跟年轻小伙子同场较劲。
不过中年的打篮球,可不能像小伙子一样,横冲直撞,毕竟年纪不小,还是要保护自己,并且也可能有工作有家人要养,所以打球也就只能收着打,或是用技巧打篮球,以不受伤为原则。
篮球是一个非常好的运动,可以增加肌耐力、心肺能力,尤其步入中年,很长的时间都是在工作赚钱,能在球场上流流汗,轻松一下,对自己的身体 健康 也有很大的帮助。
我也在这里拜托年轻的球友,遇到中年大叔,可以手下留情一下,不要让我们输的太难看,毕竟输多了也会厌倦的。
68的我,中学和大学时打排球,工作后排球打的少了,二十多岁开始学打篮球。我身高一米八五,弹跳摸高315CM,刚开始也不懂什么战术什么的,单位领导也很 搞笑 ,比赛时各种掩护创造条件让我扣篮,每扣成功都引起观众一片欢呼,想起年轻时的快乐时光,正是感慨!现在依然驰骋球场,只是老了,不如当年,膝盖也有一点疼痛,只能是玩玩活动一下身体。无篮球,不兄弟。篮球给了我们快乐,也给了我们许多美好的回忆!身虽老,心依旧!
本人87年的,1.72身高,有速度,弹跳不错能摸圈,喜欢防守,更加喜欢抢篮板加喜欢传球助攻,不喜欢投篮,十分热爱篮球
普通人和职业篮球运动员差在哪?
一句话解释的的到位!永远不要拿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挑战别人的饭碗,因为你会输的很惨。的确,在职业篮球,哪怕NBA ,有些球员看上去球商不高,技术粗糙,让球迷感叹NBA也不过如此,还不如自己上呢,其实不然, 举个实例吧。
一朋友身高192,体重240斤,13岁以前连举重,因为身高没压住,13岁以后突飞猛进,又练摔跤,古典跤自由跤蒙古跤一直练到大学毕业,自认为到大学期间的巅峰阶段,摔跤水平与专业队的专业运动员比起来,还差了一大截。篮球也是如此,因为他父亲曾经是所在集团球队的队员,所以从小也喜欢篮球,这么多年也没间断过,不过没经过专业训练,最多是老爸和他哥们场边偶尔指导几下。因为身体优势,所以到一直混在各级校队里。 大学时候俺学校边上就是省体工队,省女篮有时候会找我们校队去陪练,但跟我们玩的基本上不是主力队员,要么就是主力伤愈来做恢复性训练的,我记忆中我在校队的四年我们跟她们打教学赛不下20场,总比赛场次对比是1:19+ ,我们只赢过一场,赢的那场还是因为姑娘们要连快攻,放弃了中锋,四个小个子打我们5个小伙子。 这20几场比赛大概都是姑娘们60到80分,我们20到30分。
基本上比赛中,我们进攻,对方23联防,我们球就传不流畅了,球进了内线,我们那俩傻大个中锋要么被人家姑娘一撞得没了位置,要么抓到球没等转身就被拍掉,球到了俺手里,习惯性的三板斧,依靠体重优势还能转过身,不过投篮的时候身体肯定失去位置,要么命中率下降,要么直接被冒。姑娘们的补防太快了。至于投篮,不管三分还是中投,平时那几个自称雷杰米勒阿兰休斯顿或是孙军胡卫东的弟兄们在姑娘们放一步的松散防守下一个个都成了打铁狂。而姑娘们球权的时候,基本上几个传球,一个挡拆,一个空位投篮轻松搞定。
才真正明白专业就是专业,跟业余的差距何止一座大山?
其实只要认真想一下,除非你有逆天的天赋,否则业余的球员没经过系统长期的技术和体能的训练,你真的完全没办法和那些靠这些吃饭,天天泡在球场和体能馆里,有着各种专业教练和营养医疗保障的职业队员相比。
我是山西大学毕业的。2002年学校百年校庆,正好山大校友张劲松结婚,他八一队的战友都来给他热闹,张劲松是山大毕业,学校就努力协调他能带队友来学校打场友谊赛!在我印象中,张劲松无论是在国家队还是八一队都是干脏活的,属于技术不怎么行的!(勿喷,那时候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深)而我们校队的小后生们平时老生猛了,尤其是一个一米八五的后卫和一个两米一的中锋!那是我们学校的偶像!我觉得校队的应该可以和他们的替补打打,结果比赛当天,八一队的莫科,陈珂还有李楠都来了,可惜没上场,就纯粹是来看热闹的!张劲松带了几个太原的朋友就上班玩了,我想这估计打不过校队的了!谁知道 正常比赛就是张劲松的表演秀,盖帽,篮板,!可以说一个人打爆了一支队!再后来,有人说篮球是集体运动,给科比四个猪队友他也未必能赢业余队,我就呵呵了!!!
我在中国人里面弹跳算是好的,抓篮圈可以几乎抓一个手,去美国读书一次和几个美国人一起打篮球,抢一个篮板,就感觉东西顶在我背上,对方直接从我头上篮板抢走,一个一米七几的小黑人,后来和他一起上课说起来NBA,他们那些人太快了。有一个芝加哥的白人中锋,场上感觉很慢的,在酒吧里和几个家伙打篮球,运球,动作,投篮样样行,一打三,和他打的人也不含糊,但是完全不是对手。我儿子在美国大学校队打过板凳,现在打个业余联盟,队里有一个NBA淘汰的家伙,40多。就没有动作,两米的身高,后卫的技术,所有动作你不防就是真的
本人身高172。练习跳远(非专业)。能摸到篮筐。从罚球线起跳能挑篮(远度尚可)。自认挺牛逼。和专业的打过三场
1,vs cuba后卫(后cba替补后卫)。半场。对方两个cuba后卫1.92米。带俩女孩,女孩基本不会玩。我们四个大小伙子。被虐的最后要求那俩后卫不可以进三分线进攻。必须三分线外出手。结果还是输。我罚篮命中率能到7成左右。这和他俩的三分球命中率类似。别看nba三分命中率,那个是在全场跑之后的命中率。我们的防守在他俩看来就和没有差不多。
2,vs朱芳雨,借我朋友光,他是官员。三分雨比nba的看起来文弱。但真在你面前,那特么就是一座山。5对5打全场。几乎就他自己玩了。大家就是看就行。包括他们组的,就把球给他,然后就看就行。里突外投,这个词就给他造的。别说防了,都躲着,怕被撞死。
3,vs首钢女队,6男对4女。我们身高平均1.78。她们平均1.8。她们教练当裁判。只要我们进攻不进,篮板就是人家的,两个边路快下,一个持球运到近半场。分球,挑篮。然后跑回来防守。三个回合后,人家都跑回来落位了,我们的还没跑过去发球呢。那几个姑娘姿势真优美。像一个个小鹿。
4其他。在酒店自助餐厅夹菜,突然感觉旁边一黑,压力过来,一转身看个肚子,抬头一看,巴特!他就站你旁边你都迷糊。孙明明结婚我和cuba那哥们一起去的。孙明明他媳妇1.9米,在他旁边跟个娃娃差不多。我和他要是能打球,估计最适合钻裆。易建联,电视上里看上去弱弱的。放你旁边试试。绝对迷糊。
总结,专业的队员,过你就和过个花盆差不多,你那所谓放一步,他们看来就是贴身,他们过你就一步的事,全场大部分时间就是追着人家跑,发球。面对这帮大侠,我们绝大多数的下意识都是躲开,别撞到。都别说打球,几个回合,累的你像喘气。我当裁判都跑不过他们。跟不上。所以,你看nba动辄打40min。那绝对是野兽级别的存在。运球,那球就贴着地皮,面对着你,微蹲,在身后的运。你摸都摸不到。三分,如果让他们正常投着玩,后卫地命中率不会低于60%
所以,你如果想试试你和专业的差多少,我给你最简单建议,在场上迅速做50个折返跑。然后再投篮。还能投进,就算你能给女篮捡球,发球去了。
作为爱好者,你永远不知道个人的力量在团体合作面前是多么的渺小。你以为你能扣篮就是打的好?你以为你运球熟练就接近nba水平了?错了,你连CUBA都差得远呢。先说个人能力,你能做到在练习时罚球十投九进,那你在正规比赛中也就达十投五进罢了,你在街头打一下午都还有力气叫骂,在正规比赛中也就半场瘫。你觉得你运球过人又快又帅?恭喜,在正规比赛中你一定会伤的很重的。平时你觉得犯规就是犯规,在正规比赛中只有裁判看见的犯规才是!再说角色定位,平时玩,是传是投随你的便,比赛时你随便一个试试?分分钟丧失上场机会!叉腰肌和扶膝喘意味着你没有任何机会再上场。中锋三分?后卫前场篮板?大前锋扣篮?朋友清醒一下把,那是nba!是世界最高水平篮球联赛中那些技战术水准站在人类顶端的存在们干的事情!你是后卫,你的最大作用是跑位!你是前锋,你需要不断的卡位挡拆,记住,挡拆是两个动作!挡住后你必须跑!跑到需要你的地方,要快!这样你才是有用的!作为中锋,抢篮板?也许是一个重要的事,但最重要的是角力!没错,你最高最壮!你要将对手队碍事的人顶到不碍事的地方,你要通过不断的负重移动,把对方的防线搅乱!你还要记得三秒的规则!最后说战术,不经过长时间的配个与练习,战术就是扯淡!一切战术,都是在无数次练习之后形成的习惯!是的,就是习惯,碰到什么情况如何应对是习惯,什么时候传给谁让后你继续做什么也是习惯!队友投出去一球,你应该现在什么地方等着抢板也要靠习惯,甚至上篮的时候有对手封盖如何躲避也是习惯,一切的技术战术都是习惯,因为在激烈的赛场上,真的很少有人能不断的即兴发挥出正常以上水准的。以上这些明白了,做到了,再想着如何秀吧!看完这些再去看比赛,你会发现,无论是cba还是nba,绝大多数的球员都是做到了这些以后才能发挥自身特点与能力的!醒醒吧,爱好者们。
别说真的职业运动员,的都对付不了。
说一个发生在1992年的事,那时候我上高中,伟大的飞人乔丹全民偶像的年代。我们学校和著名的园林隔一堵墙,学校也是花园式学校。
那年学校分了一个篮球专业的 体育 老师,就组建了篮球队,其实大多数都是田径队的,其他是各个班那些打的稍好点的,都是野路子,平时牛的不行。
在一个周六下午放学,来了三个老外,大概率是美国佬吧!白人,身高都是180左右,也不是很高。据学霸们翻译是以为我们学校是公园就进来了,看见有人打篮球想一起玩玩。
打起来一看,,扣篮,这是我第一次看见扣篮。大家一看赶紧去找篮球队,三人制打半场,篮球队基本上就是摸不到球。老外打手势比划我们可以上五个人,篮球队也只能臭不要脸上了五人,大家也都是第一次见到老外都想试试。篮球队教练也跑来观战,也在大家强烈要求下上场,也是被虐,场上一边倒,被打的跟头不断,也就是不管进攻还是防守都被撞的东倒西歪,可见当时我们篮球根本就没有对抗意识。
那天篮球队一战成名,全校放学没走的都跑来观战,篮球队从此怂名远扬。大家当时都说这是NBA球员吧!后来随着了解美国篮球知道这三个老外不可能是职业球员,也就是街球选手。
前苏联国家队去美国不是都败在街头篮球手下,然后被美国萨拉门托队虐。
其实分四个档次,第一个是小范围篮球,就是小区,社区野球场小有名气,从不打5vs5的,不进球馆的,这类人半截篮都很准,怪招多,但是大多身体素质一般,身高弹跳一般,第二个,经常打5vs5,单位,城市小联赛的,在第一档基础上,懂联防,会跑,传接球好,意识好的,第三档,学生篮球,初中,高中联赛,中国最基本的nike杯联赛,这个联赛03年开始的,以 体育 生身份进入大学的,这类人经过半系统训练都有不错的身体素质,大多数基本功较差,脚步不够扎实,个别除外,但是统治野球场没问题,在大学里也是有封神地位的。最后一个层次是职业篮球,这类人从小学开始在体院长大,虽是练篮球的,但是田径场确实常去,体能超越前三档不是一点半点,400米最差也要一分以内。一天三练到四练,层层选拔挑选,身体素质跑跳,都会比学生篮球强度大很多,攻防转换,不能有一点疏忽,那些技术动作,头脑意识就不多说了,一天三四练,和一天一练比,摸球时间都是2,3倍,然后好的球员进入俱乐部梯队,就算差一点也会被某某大学挑中,放在当地高中念一年,直接去打大学联赛。如果你认为职业篮球和业余篮球的差距有多大,你先去田径场跑个四百年,看看能不能达到57,8秒,再说吧,如果体能跟不上节奏,就是你投篮再准!你保持不了48分钟节奏也是输了
本人身高178体重77公斤 27岁 头二十岁的时候那会可以双手灌篮 三分线内一步起三步 三分球初中就以捂脸依旧准出名 再说一下对手 初三时候就经常和高中的打 高中都和班里 再加同年级的一些篮球生打 大学后就随便玩玩了 这之前都打得不错 后来工作了一般会约出来打球 认识了两个人 一个小伙身高体重和我差不多 他爸爸以前打过些职业球 这小子他爹一手教的 基本无解 一个背打就尿了 还有一个196cuba的替补中的板凳 更是打得你怀疑人生 普通人就不要考虑和职业的差距了
记得广厦刚冲上CBA的那年。广厦一队。也就是CBL的队伍。来到学校拉练,直视的差距。以前学校有几个半职业的,穿个北京等各CBA队的队服,185左右的个。有胖有瘦。平时在球场太嚣张。各种虐,嘴里各种马。看到职业队来了打了鸡血似的去对抗。那时候广厦没有现在这么牛逼。基本都是CBL班底,记得有个2.21大个。有个05年詹姆斯来北京表演对抗的那个小个,运球基本上就是无解,别说抢断,近身都难。居然只是试训,对抗几个人。直接是血虐!太直观了。差距真的太大!所以现在我去CBA现场看球。别人说的什么中国篮球不咋滴。我都直接呵呵呵呵呵呵!没有比较真的不懂差距。
体质、气质、气场、 社会 见识面、职业习惯,,,
女蓝联赛2023赛程表
女蓝联赛2023赛程表为,9月27日20点:中国女篮vs蒙古女篮;9月29日20点:中国女篮vs印度尼西亚女篮;10月1日20点:中国女篮vs印度女篮。
这些比赛将在全球范围内通过直播方式传递给球迷,使无法亲临赛场的人也能感受到这场精彩的竞争。中国女篮的目标是卫冕亚运会冠军,这将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然而,这支实力强大的球队充满了信心,他们将努力为中国争得荣誉,为国家和球迷带来骄傲。
中国女篮这支球队的平均身高高达185.8厘米,整体实力强悍,注定会在赛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球队的平均年龄为25.7岁,充满了青春活力,同时也拥有丰富的比赛经验。
中国国家女子篮球队
中国国家女子篮球队是一支由12名国内优秀女子篮球运动员组成的队伍,主教练是郑薇。中国女篮是中国三大球中第二个拿到冠军奖杯的队伍。中国国家女子篮球队斩获亚运会、亚锦赛冠军,世锦赛、奥运会银牌,世界杯亚军诸多好成绩,世界排名长期保持在世界前八,。
2023年7月2日下午,中国女篮在2023年女篮亚洲杯中以73—71击败日本队获得冠军。时隔12年再度夺得女篮亚洲杯冠军。2023年10月5日,杭州亚运会女篮决赛,中国女篮以74:72战胜日本队获得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