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丹02年vs皮蓬-乔丹遇到皮蓬以前怎么没夺冠

tamoadmin

1.皮蓬活在乔丹的阴影下吗?有这个说法吗?

2.单论个人能力,皮蓬如果放在联盟是谁的水平?

3.介绍下乔丹大爷

4.乔丹纪录片中刻意可怜皮蓬吗?

皮蓬活在乔丹的阴影下吗?有这个说法吗?

乔丹02年vs皮蓬-乔丹遇到皮蓬以前怎么没夺冠

皮蓬只是永远的千年老二,他活在乔丹的阴影下,但那个时代只有乔丹是王道。皮蓬是小前锋。个人认为史上最强小前锋无法确定,就好比你不能比较赵云和马超谁强一样。拉里伯德,皮蓬,欧文,这些都很强悍得的。麦蒂(巅峰)无解的,而且他的主位置是得分后卫,或者是控球后卫。勒布朗个人荣誉只差总冠军,而且他目前还缺少科比的那种成熟。

单论个人能力,皮蓬如果放在联盟是谁的水平?

皮蓬,NBA历史上全能锋线的代表人物,控球前锋的开创者,历史级别的协防者。但是似乎他的名字更多的是跟随迈克尔乔丹拿下两次三连冠才被提起,作为乔丹身边最值得信赖的帮手,皮蓬之于乔丹就如同罗宾之于蝙蝠侠,可能他没有乔丹那样的能力,但是没有他,乔丹也没法取得现在的成就。在我看来。皮蓬放在联盟中的水平就是进攻加强版的2015年追梦格林。在这里,我们从进攻,防守,带队能力三个方面来考量,看看他的水平。

1、进攻端

皮蓬在进攻端的全能是世人公认的,历史上很少有球员可以做到兼备小前锋的灵活,分卫的射程,以及控卫的传控能力,皮蓬集三者于一身,是真正的万金油球员。

在91-92赛季,乔丹首个三连冠的开启之时,皮蓬场均可以交出22+7+7的数据,这个数据放在当今联盟最接近的就是小皇帝?詹姆斯了,只是得分要少一点,但是全能性毋庸置疑。并且,这里要多提两句,三连冠时期的公牛打的是三角战术,这种战术体系强调的就是球的运转,每个人的持球时间都不会太长。

换句话说,皮蓬的助攻数是建立在球权较少的基础之上的,这点难能可贵。而且得益于自己的传球视野开阔,甚至生涯晚期在开拓者时,皮蓬还偶尔会客串一下控卫,其传球功力可见一斑。

得分方面,皮蓬的技能包有点多而不精。他的快攻能力历史顶级,乔丹曾经说过,自己下快攻比皮蓬强只是因为自己的运球重心更低,能让帮主这么说,想必这一点也不必过多赘述。皮蓬的得分更多是来源于融合体系,他弱侧空切和定点投射都很有一套,错位背身单吃对面的小个子效率也比较可观,但是缺乏杀招,在球队陷入僵局时没有一个稳定的技能包可以为球队提供火力。这也是为什么皮蓬在季后赛的表现没有常规赛好的原因。

2、防守端

皮蓬在历史上可能是最好的外线防守球员,目前来看唯一能超过皮蓬的可能只有杀红了眼的乔丹。90年代,NBA还是内线长人们的天下,防守端对于后场的球员并不是很友好。但是皮蓬就是在这个年代入选了8次一防,还拿到过一次抢断王,生涯场均抢断2.0次也是表现出色。防守端的皮彭很聪明,很会利用自己的臂展优势压迫对手,并且在不失位的情况下逼迫对手失误。不失位还能有这种抢断数,防守功力可以说很深厚了。

协防方面,皮蓬的能力甚至更甚于单防。他可以在锁自己的防守目标的同时,在三分线内四处轮转,撑起防守体系。美国国家队前主教练查克?戴利这么评价皮蓬:?他是完美的填空者?,并且皮蓬两次为国出战都是夺金而归。能得到国家队主教练的认可,皮蓬在防守端的贡献,还会有人质疑吗?

3、带队能力

93-94赛季,乔丹第一次退役,皮蓬开始单核带队。那一年皮蓬场均接近22+8+6,带领公牛取得55胜,这也是他场均得分最高的一年。但是那一年的公牛在次轮与当年的亚军?鏖战7场,最终遗憾落败。

由此看来,皮蓬的带队能力不能说不好,但是想要带队拿到总冠军,还是差点意思。皮蓬的性格也注定他不能独挑大梁。当年的季后赛二轮G3,公牛常规时间102-102打平,主教练杰克逊布置最后一攻,决定由当时还是新秀的库科奇来执行,皮蓬听到这个非常不满,直接拒绝上场继续比赛。杰克逊只好用替补梅尔斯打完了剩下的时间,好在战术成功,库科奇投进了绝杀球。事后皮蓬也进行了道歉。一个好的领袖,应该去信任自己的队友,而不是意气用事,甚至拒绝比赛,很显然,皮蓬还没有领悟到这一点。

综上所述,皮蓬是一个完美的二当家,完美的夺冠基石球员,但是当作夺冠球队的绝对核心,他还欠点火候。如果要在当今联盟找一个最像皮蓬的,那我的答案会是?进攻加强版的2015年追梦格林。无论是防守端的强硬,还是进攻端的全能,二人或多或少都有几分相似,甚至于二人同样都有过对队友不满的履历。但是皮蓬的进攻,可比格林要稳定得多了。

介绍下乔丹大爷

哇!好多复制的哦,我还是用自己的话给你说吧。

生在布鲁克林, 长在北卡罗莱纳, 乔丹和他爸爸有着共同的最爱——棒球. 然而在小乔丹的哥哥影响下, 他开始玩起了篮球.

高中时期的乔丹, 在那里他是一个平均成绩B+和三栖体育明星--橄榄球(4分卫), 棒球, 篮球. 在大学里他的专业是地理学.

他参加了高中的校队, 第二年时只因瘦弱的他却被踢出了校队, 到高三时, 他的身高已经窜到了6英尺3英寸, 从此, 他真正迈上了巨星之路.

高中毕业后, 入选全美高中阵容的Michael进入了一心向往的北卡. 作为新人的他多少有点生活在高年纪的James Worthy 和Sam Perkins的阴影下. 但在NCAA 总决赛对阵Georgetown大学的赛场上, Jordan大放异彩. 拿下16分9板并在最后18秒时投中了致胜一球, 使北卡以63比62取得了胜利. 让Georgetown大学的另一个伟大新人--猩猩Patrick Ewing --像多年以后在NBA一样--无功而返.

第二年, 他被Sporting News评为年度最佳大学球员. 第三年, 他再度当选并拿下Naismith and Wooden Awards. 当年, 他被芝加哥公牛在选秀大会上第三位选中.

那年休斯顿火箭队选的状元如大家所料, 是休斯顿大学的7尺中锋--大梦Hakeem Olajuwon. 出人意料的, 波特兰开拓者选的榜眼是肯塔基的7尺1的中锋Sam Bowie. Bowie在大学时受过几次伤, 但是开拓者队还是没有选择Jordan, 因为他们前一年得到了另一个令人兴奋的得分后卫--滑翔机Clyde Drexler . 最后Drexler成为了明星而Bowie这个易于受伤的家伙则平庸的度过了自己的生涯.

继84奥运会上折下桂冠后, Jordan的菜鸟赛季光鲜照人, 拿下了最佳新秀的称号. 那年他的场均分高达28.2分(仅次于Bernard King和Bird) 同时还有6.5个栏板和5.9个助攻并入选第二阵容. 更重要的是, 公牛的胜场比上一年多了11场, 成功晋级季后赛. 在季后赛首轮, Jordan每场拿下29.3分,但可惜球队3:1负与密尔沃基雄鹿队,淘汰出局.

"在他的菜鸟赛季里, 他的攻击范围还不够大, 防守时还显得有些松散". 他的第一个NBA教练Kevin Loughery如是说. 他的中距离--据篮筐8-15 英尺--投篮还是很不错的(命中率达到51.5%), 他的抢断也掩盖了他防守时身体姿势不够标准的缺点.在这两个方面的提高将会使他最终成为在球场任何位置都能给对方带来威胁的角色并让他成为最好的一对一防守球员.

"甚至在他菜鸟赛季正式开始之前, 人们都确信火箭和开拓者将后悔他们的选择", 当年的得分王King早在季前赛时就非常确定的对灌篮杂志(Hoop magazine)这样说到.

"我只能说", King说:"芝加哥的人们真是赚翻了"

事实也证明如此, 在菜鸟赛季Jordan就征服了大众, 前来芝加哥体育馆看球的观众呈几何倍数增长.只要能看到Jordan的精彩表演, 对方球队的球迷甚至愿意复出输掉比赛的代价.

而Jordan的场外表现和他在篮球场上一样独特而有魅力. 由于他无可限量的美好前景, 耐克早早就签下他作为最主要的球鞋代言人, 但是得到的效果还是远远超过了预期的打算. 在Jordan菜鸟季前赛时, 他穿过一款前所未见的公牛红黑配色的战靴, NBA一开始认为这违反"球服一致性守则", 如果他继续穿的话将被处以罚款. 他依然又穿了几次, 结果这个鞋款和其他AJ系列的球鞋引起了市场的空前热潮和大部分NBA球员不同, 他的合同中允许他可以在休赛期间任意时候打球--这个条款被称为"篮球之爱条款".

当他飞向篮圈时他习惯把他的舌头伸出来--就像他父亲做机械活时那样, 这个动作也成为了他个人商标之一.他一直把他钟爱的北卡的球裤穿在公牛的球裤下面, 这使他开始穿加长一些的球裤, 亦或者是因为加长的球裤可以使他穿的更加舒适. 不管是什么原因, 总之宽大松垮的球裤成为了一种时尚在全联邦甚至其他的体育项目中蔓延.

这个菜鸟的魔法甚至都施到了裁判的身上, 他们说他享受到了那些打拼多年的老将才能享受到的一点优待, 以至于他哪怕多迈一步都不会被吹走步. 很多人说他之所以能这么轻易的晃过防守人员是因为他走步了. 但是据慢镜头分析真正的原因是他的第一步太快了, 而并没有违反任何规则.

尽管在所有人的注目之下, Jordan还是保持了谦逊的态度, 他从没有奚落开拓者没有选择他. 在他的赛季之初他这样告诉体育画报(Sports Illustrated):"他(Bowie)比我更适合他们. 他们已经有够多的大个后卫和小前锋了." 他的自谦更明显的体现在同一篇文章的另一句话:"我希望我这一生起码能打上一次全明星赛".

这个目标很快得以实现, 不久后他被票选为东部全明星首发. 在那里, 他遇上了他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障碍, 他的队友, 底特律活塞队的Isiah Thomas. 媒体认为是Thomas故意用不传球的方法冻结了这个黄金新秀在全明星赛上的发挥.Jordan在22分钟里拿下了7分. 剩下的日子里他只能独自一人面对这个所谓的阴谋. 这件事流传了很久, 但是Thomas否认了这个说法. 这件事最终以2003年全明星赛上, 时任东部全明星队主教练的Thomas说服Vince Carter把先发位置让给了参加最后一届全明星赛的Jordan而告终.

第二个赛季仅仅打了三场比赛, Jordan左脚的一块骨头骨折. 尽管被票选入全明星赛, 也未能出席. 但是在赛季末回归球场的他在季后赛第一轮对抗凯尔特人的比赛中拿下63分的最高季后赛得分记录. 这场比赛经过两个加时, 公牛以131-132一分之差饮恨, 最终也以被横扫的命运踢出了季后赛. 但是在这个系列比赛中, Jordan拿下了43.7的平均得分. 这让所有曾经怀疑Jordan能力的人都闭上了嘴.

从86-87赛季开始, 他持续整个职业生涯的改写NBA记录的运动正式开展. 这年他拿下37.1的场均得分, 并连续保持了7年没下过30分, 9场连续40分, 一场比赛中连那23分...这些都是NBA的记录. 在全明星赛中他又捧走了灌篮大赛的奖杯(第二年他又拿走了一次). 遗憾的是, 凯尔特人再次在第一轮用扫把将公牛赶出了季后赛.

赛季结束后, 公牛的管理层开始组建一只有冠军实力的队伍, 选来大前锋Horace Grant, 又在选休日用中锋Olden Polyinice从西雅图超音速队那里换来全能小前锋Scottie Pippen. 87-88赛季, Jordan拿下了所有你能想到的重要奖项, MVP, 最佳防守球员, 全明星MVP...应有尽有. 在强力队友的帮助下, Jordan带领公牛斩翻克里夫兰骑士通过了季后赛的第一轮, 无奈第二轮1-4负与底特律活塞.

活塞队号称"坏小子兵团", 他们极具侵略性的打法让Jordan和公牛此后两年两度在东部决赛含恨而归. 活塞教练组创造出一种防守策略名为"乔丹规则", 简单的说就是永远有两到三人包夹围攻Jordan. 尽管公牛一直闯不过这到难关, 但是他们一点一点正向着总冠军前进!

88-89赛季的Jordan数据大丰收, 32.5的场均得分, 个人生涯最高联盟排名第十的8.0个场均助攻, 以及生涯最高的8.0个蓝板, 排名联盟第三的2.89个抢断. 在季后赛第一轮对骑士队的第5场决定性战役中, Jordan的一个在Craig Ehlo头顶射入的滞空时间超长的压哨跳投让公牛以101-100险胜对手.这一史称"那一投"(the shot)的精彩进球也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在89-90赛季开始之前, 体育画报(Sport Illustrated)发表文章写道Jordan在考虑退役后打美国职业高尔夫轮回赛(PGA tour). 与此同时芝加哥的管理层却在做着另外的举动.

那个夏天, 公牛队解雇了主教练Doug Collins, 请来了"禅师"Phil Jackson. 在Jackson的引领下, 公牛队开始练习"三角进攻"--一种用快速传球和切入来给场上5个人创造机会的战术系统, 但是当战术失败进攻时间不多时, Jordan有任意开火权.

那一年常规赛, 公牛拿下55-27的佳绩, 这是自从71-72赛季以来的最好战绩. Jordan在对骑士的比赛中拿下生涯最高的69分, 经过一个加时以117-113战胜了对手. 同时他的三分球也开始成为了一项武器, 37.6%的命中率, 比以前的数字整整高出了10%. 然而, 活塞在东部决赛最后一场中又艰难的打碎了公牛的梦想.

连续三年负于活塞, 让很多人怀疑一个想Jordan这样的得分机器是无法拿到总冠军头衔的.

他们都错了, 次年, Jordan带领公牛一路高歌猛进, 整个季后赛仅仅输了两场, 以绝对的统治力第一次登顶. 这其中包括在东部决赛中横扫活塞报了一箭之仇, 在总决赛主场先负一局的情况下连扳四局拿下湖人. 由于Magic Johnson不久的退役, 表演时刻("showtime")湖人时代在这轮比赛后宣告结束. Jordan拿下场均31.4分 6.4板, 8.4助攻, 并捧起了他六个中的第一个NBA总决赛MVP.

这时的Jordan已经把头发完全剃光, 一方面引领了发型的新潮流, 另一方面也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出众. 他也终于园了自己的冠军梦. 虽然他对队友苛刻要求和尖酸批评, 但是胜利是最好的润滑剂. 此后两年, 公牛都是6场就把Drexler的开拓者和Barkley的太阳解决拿下最冠军.

在这个三连冠的后期, Jordan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明星, 他已经到达一个英雄的境界. 在他职业生涯的早期, 他羡慕小飞侠彼得潘(Peter Pan)的脱离地球引力的跳跃, 羡慕他能够永保青春. 然而, 在这三年中, 球员和球队们似乎都承认了"脱离地球引力的跳跃,能够永保青春的"正是他. 他拥有了无数的老老少少球迷, 尤其是对于孩子们, 他仿佛具有一种魔力, 就像他代言的运动饮料广告词那样写的"像Jordan那样(Be Like Mike)", 让那些孩子们疯狂的追随着他的脚步.

QUOTE:

Jordan 是历史上最值钱的体育偶像之一, 他是Nike, Gatorade, Hanes, McDonald's 和MCI的主要代言人. 他在88年首次出现在Wheaties box的广告上并随即成为了他们的代言人.

Nike为Jordan做签名鞋, 叫做"飞人乔丹系列". 对于这个系列球鞋的追求甚至导致了一个叫做"抢鞋帮"的事件, 年轻少年被人用枪指着把球鞋交给抢劫者. 设计者Tinker Hatfield把篮球鞋工业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后来Nike把这条生产线从自己的厂家分出来, 专门叫做"乔丹牌". 被这个公司签下的球员被成为"Jumpmen", Ray Allen, Michael Finley, Derek Anderson, Eddie Jones, Mike Bibby, Gary Payton, Jason Kidd, Quentin Richardson, Richard Hamilton,Carmelo Anthony and Chris Paul. 都是里面的成员. 不光篮球, Jordan的触角也伸向其他体育领域. 像棒球, 橄榄球. 当然大学篮球也是一个大市场. 他赞助了北卡, 辛辛那提等篮球名校.

Jordan还和卡通角色有点联系. 在Nike在93年超级碗中的广告里, 他和邦尼兔(Bugs Bunny)一起对抗火星人的创意最终创造出了96年那动作+动画的**Space Jam(空中大灌篮). 这部片子在定位Jordan第一次退役期间, 讲述一个虚幻的故事. 后来他们有在一些给MCI的广告中合作过几次.

在他第二次退役期间,99年, 他和Wayne Gretzky, Jogn Elway创建了MVP.com 体育服饰公司, 可惜恰逢网络泡沫爆炸, 这个域名在2001年最终卖给了CBS.

这么年来, 他一直是雀巢巧克力饼干的爱好者, 并也身体力行给它做过广告.

92年总决赛上, Jordan第一场上半场就拿下创记录的35分, 最终让公牛以122-89大胜对手. 他是无法阻止的, 他在开拓者防守队员的头顶上射入了7个三分球, 其中一个射入后, 他更是耸耸肩仿佛在说:"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第六场第三节结束时, 开拓者还以79-64领先, 大家都以为要打第7场了, 岂料这场比赛竟以公牛97-93反败为胜拿下总冠军而告终

在93年, Jordan的公牛用6场比赛第4次踏过Ewing的尼克斯队--这一次的东部决赛公牛可没有主场优势. Jordan第四场拿下54分最终公牛105-95取胜. 这轮比赛的转折点在第5场, Jordan拿下大三双(29分, 10板, 14助). 但是最重要的一幕还是Pippen最后几秒的连续冒下尼克斯的Charles Smith, 破灭了尼克斯扳平的希望才得以让公牛以97-94离开花园广场. 第6场公牛以96-88结束了尼克斯的征程.

在对抗太阳的总决赛中, Jordan创造了新的总决赛记录, 他6场比赛平均拿下41.0的高分. 在第6场中, 公牛又来了个第4节逆转, 这一次, Jordan连得9分, 最后John Paxson在3.9秒的致命三分让公牛以98-97战胜对手.

这个夏天, Jordan作为梦之队(Dream Team)的主力参加了92巴塞罗那(Barcelona)的奥运会. 12名球员都是那个时代最好的选手, 在夺冠之路上, 他们用球技臣服了所有对手, 也成为了全世界的球迷的心中偶像.

QUOTE:

93年7月, 公牛取得三连冠后两个月, 乔丹的父亲James Jordan被人谋杀了. 7月23日, 他参加完一个朋友的葬礼, 他把车停靠在州际95号路边一个靠近Lumberton, North Carolina的空地上, 小睡了一会儿. 当地的两个Daniel Green和Larry Matin Demery 杀了他并偷走了乔丹送给他父亲的Lexus. 这两个罪犯还用James的手机打了几个电话, 并被迅速逮捕了. 8月3日, James的尸体在一个沼泽被发现. 直到5号才正式被确认. Jordan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击倒了. 两天后, 他宣布退役. 他的23号球衣也在公牛队退役.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 Jordan再次回到聚光灯下时, 穿的是棒球服. 为了完成他父亲的心愿, Jordan进入了棒球大联盟(Major League Baseball). 他为伯明翰男爵队(Birmingham Barons)--芝加哥白袜(Chicago White Sox)的下级会员--参加AA级南方联赛(Class AA Southern League)打了94年的棒球赛季.

他能胜任一个不出名的小角色, 但是他想进入大联盟的愿望看起来很渺茫. 在95赛季临近时, 棒球大联盟爆发劳资纠纷, Jordan燃起回归NBA的火焰. 不久在NBA94-95赛季尚未结束时, Jordan以简单一句"我回来了(I'm Back)"重新复出.

他回来了,身披45号球衣, 希望再度带给公牛一个冠军头衔. 17场常规赛拿下13场, 场均26.9分, Jordan交出这样一份成绩单

令人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复出后的第六场在纽约广场花园对抗尼克斯的比赛了. 这场比赛, 被称为"两个5(Double Nickel)"正式向世人宣告崭新的Jordan诞生了. 32岁的他没有了年轻时那骇人的弹跳, 他开始更多的使用后仰跳投和转身上篮. 在最后时刻, 双方还是平局, 只见他带球吸引对方注意后将球传给了篮底空挡下的Bill Wennington, 最终已113-111取得胜利.

他的教练, Jackson赛后这样说到:"很少有球员能在纽约表现的很出色, 我见过很多球员因为这里的巨大压力而发挥失常. 但是Jordan整晚都把局势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有时候就好像局势自己就往他手里钻似的.

季后赛上, 他场均拿下31.5分, 但是虽然Jordan站在球场上, 公牛队还是不足以跨过奥兰多魔术队这道关卡. 在东区半决赛上, 芝加哥公牛6场负于Shaquille O'Neal率领的魔术队

Jordan次年率领着几乎和第一次夺冠时完全不同的队友再次取得冠军. 他重新穿回他的23号球衣,但是身边只有老伙计Pippen是过去那只三连冠队伍的一员. 公牛队加入了Dennis Rodman, 一个有些古怪但蓝板和防守上的顶尖好手.

这只队伍度过来战功卓著的一个赛季, 取得了有史以来没有任何球队能取得得佳绩. Jordan以30.4分在得分榜上排名第一, 公牛队常规赛创造了72胜的记录, 季后赛也是以总战绩15-3, 总决赛6场击败超音速而夺得桂冠,

痛苦的是, Jordan是在父亲节那天重新拿到的总冠军.比赛结束后, 他紧抱着篮球坐在联合中心(Unit Center)(在他退役时公牛的主场由芝加哥体育馆变成联合中心), 失声痛哭. 那一刻, 哀伤的情绪感染了所有人.

在这一年的征途中, Jordan拿下常规赛,全明星赛和总决赛三项MVP(98年Jordan又来了一次包圆), 之前也只有Willis Reed在1970年做到过(译者: Shaquille O'Neal 在2000年也做了一次).

虽然Karl Malone荣膺了96-97赛季的常规赛MVP(Jordan在97-98赛季又重新夺回了这个荣誉) 并且再一次率领公牛6战压过Malone的犹他爵士登上顶峰. 哪怕在关键的第5战时身患严重的胃感冒有着发烧和脱水的状况, 他也不允许自己的队伍轻易输掉, 那场比赛他拿下38分助公牛取胜, 最后在主场拿下了第6场的胜利. 第5次拿下总决赛MVP头衔.

公牛又来了个三连冠, 97-98赛季再次6场战胜了爵士队, Jordan和他的队伍在第6战最后时刻还落后3分, 在突破得到宝贵2分之后. 他在后场从Malong手上抢下篮球, 冲向篮圈在还剩6.6秒时投出致胜的一球. 这个飞越Bryon Russel的进球的精彩镜头印刻在无数球迷的记忆中, 这场照片也永记史册.

99年, 由于劳资纠纷, 只剩下一个缩水的赛季, Jordan也再次离开球场, 他说到"现在我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具有动力让我继续当一个篮球运动员了". 尽管第二次退役后Jordan有整整三个赛季没有打球, 他可能依然是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运动员.

然而, 在2000年做为华盛顿奇才队股东和球队运营经理一职后, 由于对球队的表现的不满, 他又一次回到他所钟爱的运动中来了. 2001年9月25日, 他以老将底薪与奇才签了两年合约.

Jordan带来了他在公牛的老教练Doug Collins 希望能把这只队伍拉出烂队的沼泽. 可惜虽然奇才获得了争夺季后赛门票的资格, 无奈两年都没有闯入季后赛. 但是Jordan还是留下了不少伟大的瞬间, 比02-03赛季刚过40岁的他拿下40分的高分.

QUOTE:

2001年, 时任奇才球队主席的Jordan走出了他的办公室, 重新回到了篮球场. 由于年岁的增长, 他的球技已是大不如前. 尽管受到伤痛的折磨, 他还是每场拿下了几乎23分. 带着伤痛(尤其是膝伤), 他依然是球队重要的一员.

Jordan 02-03赛季穿着特殊设计能减轻膝盖压力的球鞋, 健康的回到了场上, 这一次, 他场均拿下20分. 那一年, 他打了他最后一届全明星赛, 赛季结束后, 他第三次和球迷们说了再见.

01-02赛季初, Jordan捐了1百万美元帮助那些911事件的受害者.

出于对Jordan的尊敬, 尽管他从没为佛罗里达的球队效力, 迈阿密热队在03年4月11号还是退休了他的23号球衣. 这是迈阿密热队15年队史中第一次退役球衣. 那件衣服半边是奇才蓝另一边是公牛红.

费城之战是Jordan生涯的最后一战, 03年4月16日, 在有限的上场时间里, Jordan拿下15分但是没能帮助奇才最终获胜. 最后1:44秒, Jordan投入他最后的两粒罚球后, 全场热烈鼓掌长达3分钟,可惜无奈奇才还是没进季后赛.

乔丹纪录片中刻意可怜皮蓬吗?

乔丹纪录片中被刻意可怜的皮蓬,不过是造星活动的垫脚石,

“队内场均得分第二,场均篮板第二,场均出场时间第二,场均助攻第一,场均抢断第一,薪水却排名第六,全联盟薪水排名第122。”乔丹的纪录片《最后之舞》中打出的这段字幕,描述了公牛二当家皮蓬在1997-98赛季的遭遇,它意在引出后面的矛盾:因为皮蓬觉得工资不符身价,所以对总经理克劳斯心生埋怨,而这正是那一季公牛的众多矛盾之一。

在纪录片的叙述中,皮蓬是非常委屈、难过的,尤其是在得知自己差点被拿去交易麦蒂时,皮蓬更是破罐子破摔,在早知道自己脚部有伤的情况下还拖到赛季开始后才接受手术,甚至一度说出“不交易就不上场打球”的话。

其实这种“逼宫”球队的做法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没有职业素养而令人不齿的,但由于之前的铺垫,从禅师、科尔这些同事到观众都对皮蓬的行为充满理解与同情:贵为联盟前五的球员才拿这么点钱已经够惨了,你们怎么还好意思批评他!

可问题是,皮蓬的合同真的有那么惨吗?

回到1991年夏天,当时乔丹率领公牛一路过关斩将,打败了压制自己多年的活塞“坏孩子军团”和偶像魔术师-约翰逊,是当之无愧的联盟第一人。而刚刚打完第四个赛季的皮蓬也逐渐成长,是年季后赛他场均21.6分8.9篮板5.8助攻2.5抢断。作为乔丹身边最得力的干将、冠军队伍的二当家,皮蓬理应得到一份新合同。

急于稳定阵容的公牛队自然也正有此意,于是双方很快展开合同谈判,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当时议价时,26岁的皮蓬的底气却并没有后来人想当然的那么足:虽然展现出了超巨的潜力,但彼时个人的荣誉积累只有一次全明星替补和最佳防守二阵,且从未入选过最佳阵容,常规赛数据不过场均17.8分7.3篮板6.2助攻,而且有严重的背伤隐患(还有以前的所谓“偏头痛”)。

所以虽然他可能已经是联盟最好的二当家,但实际上皮蓬距离NBA一线球星仍有一定距离(那毕竟是一个魔鸟刺还未退场,且乔丹、巴克利、马龙、罗宾逊、奥拉朱旺、滑翔机、哈达威等人正在迈向巅峰的时期。)因此,在公牛尚未施压的情况下,皮蓬自己就已经在心里打了退堂鼓,即便有乔丹的劝阻,甚至老板的暗示(你日后可能会后悔),但谋求稳定的他主动选择了7年1800万的长约,也为未来的一切埋下了伏笔。

然而问题是,这份合同,并没有你以为(或者纪录片希望你以为)的那么惨,马后炮的确容易,但在当时来看这份合同虽然公牛小赚,但并不至于让皮蓬“血本无归”。

首先,在和公牛续约前,皮蓬实际上与球队还有两年的旧合同没有执行完——这份合同是新秀时所签的廉价合同,如果公牛拒绝沟通续约而是选择继续执行旧合同,那么皮蓬在接下来两个赛季的工资分别是110万和125万,皮蓬也没有什么办法反制公牛。

因此拜这份合同所赐,皮蓬的新秀合同最后两年被新合同覆盖,实际上,公牛已经提前帮皮蓬拿到了高薪。

何况,这笔薪水在当时来看根本不低,我们以合同生效第一年即1991-92赛季为例,当时联盟的工资帽设定为1250万美元,皮蓬当季的工资为277万(等比放大到本赛季其实相当于2418万年薪),在队内仅次于乔丹的325万,在全联盟排在第16位。

而之后一年,公牛实现首个三连冠,皮蓬的年薪也上涨至342万——这个收入已经可以挤进联盟前10,排在第8的位置。而对于当时皮蓬这样一个三阵+一防+全明星球员来说,领到这份工资完全不算掉价。而且即使哪怕到94年乔丹第一次退役,皮蓬仍然是全队薪水第二高的球员。

所以如果按照这个趋势走下去,皮蓬的工资相比起贡献来说,可能仅仅只是较低于预期(因为根据合同,此后他的工资开始递减),绝对不是白菜价。

但问题就出在了94-95赛季的停摆。

94-95年赛季结束后,联盟经历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停摆。当时劳资双方的关系非常紧张,一方面由于彼时没有严格的奢侈税等规定限制薪金,软工资帽聊胜于无,老板们为了开高薪留下核心,所以全部27支球队的工资总额都超过了工资帽规定的1590万,旧的劳资协议推翻重构在所难免。

而另一方面,尽管球员总工资在不断上升,但相对于联盟的整体收入上升来看依然不太够看,尤其是大量底层球员,他们对联盟的收益分成系统非常不满,甚至一度要求取消工资帽限制,或者大幅提高工资帽额度并保证其稳定增长。

最终在经过拉锯战后,9月12日劳资双方达成新的劳资协议。联盟工资帽在95年夏天飞涨,由原来的1590万暴涨至2300万,涨幅是惊人的44%。

如果光看数字还觉得不够明显,那么不妨拿同样工资帽飞涨的2016年夏天作为对比:当年勇士之所以能够签下杜兰特,正是因为工资帽从7000万上涨到9400万,几乎凭空腾出了一个顶薪名额。在那个神奇的夏天,还出现了巴图姆5年1.2亿、帕森斯4年9400万这些不可思议的溢价合同。

从数据来看,16年夏天工资帽的增长额度比95年要高得多,但从涨幅上来看,前者的幅度是34%,后者则是44%,乔丹也是在公牛时期的最后两年大幅涨薪,两个赛季赚了生涯三分之二的钱。

而皮蓬的合同也在那一刻,突然彻底的贬值了。

雷吉-米勒算是皮蓬同届生中的佼佼者,此前他跟皮蓬在同一年跟球队协商跳出合同,但米勒只跟步行者续签了一份5年1580万(可以看出,作为球队老大米勒的均薪也就比皮蓬高一点),到1996年合同到期后,他又跟球队续了4年3600万。所以在皮蓬还领着277万的97-98赛季,米勒的工资已经是903万。其实米勒95年之前的工资并没有比皮蓬高太多,但是因为合约短,他更早享受到了工资帽上涨带来的福利。

而且联盟里随着这次涨薪而工资“贬值”的也不止皮蓬一个人,比如90年以7年2650万与骑士签约的热棒(Hot-Rod)威廉姆斯,这哥们从91年开始连续四个赛季占据薪资榜前三位置,比他工资高的都是尤因、伯德、大卫-罗宾逊、乔丹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而在新的劳资协议签订后,他的名字才在工资榜前列消失,需要数到第25位才能看到。

唯一与皮蓬遭遇完全类似的球星是国王队的里奇蒙德,这位日后的名人堂球员比皮蓬晚一年进联盟,生涯第5年跳出新秀合同,1993年,除了最佳新秀和一次全明星外没有任何硬荣誉的里奇蒙德以6年1800万与国王续约。在签下合同之后,里奇蒙德连续6年被选入全明星,还捧起了95年全明星赛MVP奖杯,另外,他还2次入选二阵、3次入选三阵。

这6年刚好也是里奇蒙德的巅峰,他前5年都是球队得分王,场均得分稳定在23.1分到25.9分之间,可以说是国王这一时期无可争议的王牌,到最后一季被交易到奇才,他场均仍能得到19.7分。在合同的前三年,这位国王头号球星的工资都是全队第1,第四年下滑至第2,而到了合同的倒数第二年(同样是1997-98赛季),他的工资在全队就只能排到第5,最后一年在奇才也是球队第4。

皮蓬和里奇蒙德的遭遇是历史进程和个人选择共同造成的,这一方面跟工资帽的调整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时整个联盟薪资体系混乱,尤其是在处理新秀合同方面有着高度的灵活性。大家比较了解的是94年的状元秀、绰号“大狗”的格伦-罗宾逊,他在被雄鹿选中后签下了一份10年6800万的大合同,这才逼迫联盟在95劳资谈判中出台了对于新秀合同年限和涨幅的规定。

然而格伦-罗宾逊的工资顶多在队内称王称霸,89年榜眼秀丹尼-费里在签完10年3400万的新秀合同后,收入直接成为那赛季联盟第7,而他场均只有8.6分3.5篮板,连球队合格首发都算不上。好在之后工资帽大涨,再加上“大狗”的天价新秀合同挡子弹,费里的这份奇葩合同才很少被人讨论。

在罗宾逊之前还有91年的状元拉里-约翰逊,他进入NBA时和球队直接签了12年8400万卖身契

当我们抹去时代的迷雾,了解到皮蓬工资的真实情况后,自然会联想到另一个问题:为什么皮蓬和整个纪录片团队会选择用这样的角度来叙述这件事?

关于皮蓬的部分其实很好解释,因为人在回忆过去时会在潜意识中自动美化自己的行为。皮蓬当时领取不符身价工资的委屈当然可以理解,但是他想要跟老板和总经理毁约签新合同根本不符合规定,故意在赛季开始才做手术、威胁球队不交易就不上场打球,这些行为完全可以被解读为不职业,因此只能通过建构“不公平”的感觉来博取大家同情。

如果皮蓬承认自己前几年工资其实不算低,甚至自己还占了便宜,只是最后几年才显得不够看,那么观众对他的同情心就会被削减,因为他签长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求安稳的生活那么简单,而是那份合同在当时本身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了解到这一点后,就只能怪皮蓬自己目光不够长远了。

至于《最后之舞》为什么要这样拍,那就要回归到纪录片本身:它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国内外许多媒体已经有过论述,这里就直接放出答案——《最后一舞》目的在于让年轻一辈的球迷重新认识乔丹的伟大。

在大众的认知中,纪录片讲述的都是真实发生的故事,但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其实担任着把关人的角色,他们会对相关事件、受访人和使用画面做一个筛选,用一个特定的叙事模式来讲述一个完整的主题故事。

因此,即使所有的画面都是真实发生的,纪录片的内容也只是局部的真实,当导演将筛选出来的真实事件组合到一起后,故事整体的真实性可能已经被完全扭曲,因为很多重要的内容被隐去,留下的都是为主题服务的内容。《最后之舞》的主题是塑造乔丹的伟大,而皮蓬的“不幸”遭遇则是伟大的注脚之一。

其实这种叙述手法在乔丹1988年拍摄的纪录片《伴我高飞》(Come Fly With Me)就有所体现,当时为了突出乔丹传奇般的成长经历,特意讲述了一段他高一落选校队的励志故事,而作为这个故事的“反派人物”,兰尼高中当时的主帅弗雷德-林奇一度成为众人的靶子,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无能的教练,连天赋俱佳的乔丹都视而不见,还差点毁了人们心中的“篮球之神”。

但问题是,乔丹当时教练是波普-赫林,而且,尽管赫林的确没有选乔丹进一队,但问题在于这个选择在当时来看实际上也没有问题。因为生长发育问题,高三高四生在体格和对抗能力上相对高一学生有几乎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高三高四这些快毕业的球员才是球队首选。而据当地体育作家查克-卡利的说法,高一的乔丹落选校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因为他当时的身高只有1米78,哪怕到高二他都没办法战胜校队里任何比他高大的球员。

而且,尽管刷掉了乔丹,但赫林和乔丹的关系其实非常的好。当时赫林跟乔丹家住得很近,经常在早上开车顺路送乔丹去体育馆训练,乔丹高三升入一队后,他还专门给北卡大学的教练组写信推荐乔丹,为自己的弟子争取就读名校的机会。

但不幸的是,这位优秀的教练在乔丹高中毕业三年后就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而随着乔丹的成名,关于他和乔丹的故事成为造神运动中的一部分,事情的真相则几乎被彻底掩埋。赫林的身体状况让他没法澄清真相,在那个年代他也没有足够多的发声渠道,再者说了,即使能够发声又能怎样呢,大家感兴趣的是乔丹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至于平淡如水的所谓“真相”,Who Cares?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看,作为为乔丹神迹鼓吹的《最后之舞》,其叙述手法已经过时了,他们仿佛一个功成名就但又有些傲慢的老头子,一边感叹着“礼崩乐坏”,另一边又想用那些“被裁减的事实”来凸显自己高大伟岸的形象,告诉年轻一代谁才是真正的王。

而皮蓬的合同其实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信息传播的内容和特点已经发生重大改变,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大家也有渠道从多个方面了解一件事情,这样可以更接近事情的原貌,而过去电视媒体熟练使用的那套“造神”手段已经不管用了。

在《最后之舞》的造神过程中,皮蓬的前妻拉尔萨就利用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来了一次“灭神运动”,她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嘲讽道:“谢谢你们为皮蓬担心,他做的真是太棒了!”在这段话的下面,她同时贴出了皮蓬职业生涯工资总额,上面的数字是1.09亿。

原来,皮蓬合同到期后就签了5年6720万的大合同,其实他生涯总工资有足足1.09亿,比乔丹的9300万还要高。而且在辗转多队被抛弃后,皮蓬在2003-04赛季回到公牛时也拿到了一份养老合同,而他却只为公牛打了23场比赛……

只是这次,压根不会有人来替公牛队声讨,说皮蓬的这份合同有多不公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