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黎瑞刚怎么把80亿中超版权费赚回来:好戏
2.中超转播权价值多少
3.中超真的在美国直播吗
4.有那些国家购买中超联赛转播权?
看黎瑞刚怎么把80亿中超版权费赚回来:好戏
体奥动力以5年80亿(合一年16亿)的天价拍下了中超媒体版权,想到三年前央视买断中超电视转播权的价格仅为一年不足800万元,这样的涨幅确实需要点《三体》的想象力。
80亿,不需细算就能知道,仅靠版权分销,无论如何是赚不回来的。但是,如果拿到瞬间就可风起云涌的资本市场,5年80亿也不是完全不可想象。
体奥动力的东家是黎瑞刚任董事长的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CMC),黎瑞刚也是体奥动力的董事长。作为在掌舵上海文广时期传媒界呼风唤雨的人物,黎瑞刚投资过的项目很多,去年操作过大小文广整合,其资本运作能力值得期待。
从中超版权报价来看,80亿确实发力过猛,几乎是第二报价的两倍,挺像一贯喜欢大手笔前瞻性投资的黎瑞刚风格。报价可能反映了体奥/CMC对于对手的研判不准,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成体奥/CMC的志在必得。毕竟中超版权目前确实是中国体育最稀缺的,而黎瑞刚一直强调媒介资产的核心就是品牌和版权。如果想布局体育产业,打造传媒帝国,又有这样的资金实力,中超确实是必抢之地。
中国体育产业的高速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跑马圈地不仅仅是抢占先机、争夺份额的需要,对于资本巨头来说,应该还存在打压对手的意思,以图未来优势。如此,掌控“食物链”顶端,即使以高投入为代价,也成为一种选择。
加上体奥动力此前拿下的中国之队版权,CMC垄断了目前中国体育最有价值的两块,成为阿里巴巴、万达集团、乐视体育和腾讯之外,体育产业布局中另一备受瞩目的巨头。
同阿里和万达的出发点一样,CMC涉足体育是基于整个集团全产业链的布局需要。近期华人文化动作很多,在体育及资本市场频频出手,意图不小。7月,华人文化(CMC)联手腾讯、香港“壳王”陈国强认购港股美克国际,成为其大股东。当时就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牵头人华人文化背景和近期在体育产业的动作,美克国际作为港股壳资产,未来可能成为三方打造传媒、特别是体育板块的上市平台。
不论此分析是否正确,至少CMC在资本市场已开始动作,无论是股市融资、增资扩股还是如何,资本运作将必不可少。央视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虽然认为80亿的价格超乎寻常,但也表示,“上市公司会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资本运作,说不定会通过市场的方式把这个钱挣回来”。
这个“故事”还包括8月华人文化宣布联合阿里、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推出的互联网电视——微鲸。黎瑞刚表示,包括体育在内的直播以及自制内容将成为微鲸电视的一大竞争优势。有直播平台,那么拿下中超版权就顺理成章了。
据报道,CMC投资的项目还包括星空传媒、东方梦工厂、TVB中国、IMAX中国、财新传媒、联众游戏、格瓦拉、引力、盛力世家、IPCN梦中心等等。尤其是综艺节目方面,《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中国好歌曲》、《舞林大会》……
体育不分家,CMC在体育内容方面的布局,以互联网电视的平台打通,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再加上与阿里、腾讯等资本报团之后共享、分担压力,还是会有很大想象空间。
所以仅就中超版权而言,较之相当于2.5个NBA的80亿,确实难说物有所值,但通过CMC旗下整体资产的运营,实际版权销售的缺口(很难说缺口多大)或可以从别的环节赚回来,资金链整体不断就没有问题。因此,对于这家公司的投资而言,值不值,有没有泡沫,关键看资本运作得好不好。
值得一提,黎瑞刚投资的重点也是体育和两个方向,跟马云系不约而同。阿里体育成立之前,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马云就表示,健康和快乐是未来10年阿里巴巴布局的两大战略方向。这也是资本大佬们的共识。体育兼顾健康与,加上国家利好政策东风,资本自然汹涌而入。
至于外界猜测的付费收看的问题,体奥动力总经理赵军明确表示,中超目前不宜付费。由于当年天盛付费看英超以破产清盘告终的前车之鉴,目前业内对于付费收看还是比较谨慎,但像优酷、土豆、爱奇艺等网站也都在默默地发展付费版块。
微鲸电视在推出时就需要用户付一笔199元的会员服务费,对这个不同于互联网行业现状的思路,黎瑞刚表示,广告和付费模式应该并行,但特指在移动端。他认为关键在优质内容和用户体验,让用户买单看优质的内容,内容提供商有收费渠道,然后提供更优质的内容和服务,互联网电视产业才能更健康发展。
鉴于中国观众和网民的收视习惯,付费观看短期内虽难有作为,但应该是大势所趋,也是资本大佬们想突破的重点和盈利模式。中超版权或许还是有这方面的某种考量。
无论如何,对于10年后要实现5万亿目标的体育产业整体而言,资本的强势介入肯定是个好的信号。体育产业正迎来黄金时代,其展需要借助资本运作开挂前进。
中超转播权价值多少
这是2013年中超的新闻,关于中超转播价值方面的。
中超联赛地方卫视持权转播商云传媒宣布:正式出售中超卫视转播权。那么转播中超究竟能给电视台带来怎样的收益?据统计,央视去年转播中超广告收益近9000万,净收益达到1000%。而业内人士预测,如果地方卫视转播中超,广告收益或达亿元,保守估计也在5000万-6000万左右。
中超真的在美国直播吗
是新赛季中超联赛正如火如荼进行,但就在昨天却传出一条惊人消息,世界体育集团(WSG)日前已与第一媒体集团的第一体育频道(One World Sports)达成版权协议,第一体育频道将在北美地区全媒体转播中国足球,这也将是中超首次登陆大洋彼岸的美国。中国足协高层以及中超公司负责人昨天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认此事,这意味着在中央电视台禁播中超的背景下,中超联赛正在另辟蹊径,通过“借船出海”的办法扩大影响力、吸引赞助商。
第一体育频道在美国覆盖有3500万家庭。该频道目前正在转播韩国K联赛、日本J联赛以及亚冠联赛,还直播过2011年卡塔尔亚洲杯。第一体育频道母公司第一媒体集团总裁鲍曼在谈到中超转播时说,“获得中超联赛转播权,确立了我们向美国观众转播亚洲最好的三大联赛的统治地位。”据悉,该频道每周都会转播中超比赛。
据了解,负责牵线搭桥的世界体育集团(WSG)成立于1992年,总部设于新加坡,是一家体育营销、媒体和体育赛事管理公司。WSG拥有亚洲各足球国家队和亚冠联赛的独家转播权和商业开发权。今年3月,中国足协旗下的福特宝公司与WSG签约,未来四年WSG将全面介入“中国之队”海外推广、商务开发、赛事管理等项目。昨天,WSG一位负责人说,“我们很高兴第一体育频道能在北美通过电视、网站和移动设备转播中超联赛,让中超能更多地覆盖全球观众是我们的承诺。”
有那些国家购买中超联赛转播权?
中国足球始于2004年,是中国职业足球的顶级赛事,2008年共有16支俱乐部队参加(大部分俱乐部为民营企业或私企所有)。第二级别的赛事中甲联赛共有13支俱乐部球队参加。 脱胎自原中国足球甲级A组联赛。第一届有12只球队参加,首两届暂停降级制度,于2006年球恢复升降级制度(但由于四川冠城解散及上海申花与上海联城合并,故只实行“升二降一”,即从中甲中升两队,降一队落中甲)。2008年赛季起正式恢复到原先的“升二降二”制度)。在中超成立之初,由于硬件设施不能达到中国足协所制定的中超准入标准,辽宁队的参赛资格曾引起过很大争议。2006年4月,为进一步完善中国足球产业的市场化进程,中国足球协会与所有中超联赛参赛俱乐部共同出资成立了中超联赛有限责任公司。 中超联赛以主客场双循环的方式进行,全赛季30轮比赛,210场激烈对决,并实施升降级制度。此外将附加中超联赛杯赛(目前已取消)。全中国共有3亿群迷关注中超联赛,他们中的大多数同时又是欧洲五大联赛的球迷。多达1,050家媒体、7,000名专业体育记者报道中超联赛。
10年甲A平均电视观众每年15亿;中央电视台收视率1.78%;地方电视台收视率7.3%;平均每年现场观众人次2620万;中国足球联赛曾向亚洲53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转播。
2004年ESPN、STAR曾经转播过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