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狮对战老虎-美洲狮vs老虎大学结果

tamoadmin

1.老虎和狮子是地球上最大的猫科动物,它们到底谁更厉害呢?有没有证明老虎比狮子厉害的真实呢?

2.老虎什么时候出现的,由什么进化而来

3.Fight Song的著名大学的战歌

老虎和狮子是地球上最大的猫科动物,它们到底谁更厉害呢?有没有证明老虎比狮子厉害的真实呢?

美洲狮对战老虎-美洲狮vs老虎大学结果

首先,先声明本文章参考了众多文章(如cj的猫科系列2),在此鸣谢这些文章的作者! 先论鬃毛的防御效果: 从17世纪开始,动物学家们就一直在思考狮子鬃毛的作用,他们猜测这团毛绒绒的东西或者是用来抵御对手的长牙利齿,或者是为了吸引异性的注意。然而根据科学家们进行的实验结果来看,鬃毛并没有多少防御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鬃毛只是代表雄狮生育能力和健康状态的一个信号,而这个信号对于雌狮选择交配对象和评估敌对雄狮的实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明尼苏达大学的Craig Packer和Peyton M. West检测了从1964年来在坦桑尼亚塞伦盖提国家公 园拍摄的568只雄狮的照片并且对比了每一只雄狮鬃毛的形状和长期的行为纪录得出以上的结论。 “从达尔文时代开始动物学家们就一直在探索狮子鬃毛的重要作用”,密歇根州立大学的Kay E.Holekamp说。这样的发现(Craig&West)是非常重要和有趣的,因为它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科学家的问题,而且也搞清楚了狮子鬃毛带来的好处和不利。 查尔斯 达尔文(charles darwin),对于狮子几乎一无所知,是最早提出狮子鬃毛保护作用的人之一,他写道:“狮子的鬃毛是防御对手 攻击的非常好的工具。” 这个没有根据的设在12年之前是非常流行的,直到乔治夏勒博士出版了他的著作《塞伦盖提的狮子》并提出雄狮浓密的鬃毛是代表雄狮状态的信号。尽管这两个观点并不互相排斥,直到1995年之前并没有科学家系统的验证过这两个观点。之后进行验证工作的 craig packer 和 Peyton west提出了鬃毛的三个基本特征:1 只有雄狮有鬃毛 2,雄狮一般在即将成年时才会长出鬃 毛 3 不同的种群以及同一个种群之间鬃毛的变化是非常大的。craig packer 在塞伦盖提公园研究狮子几乎30年,他经历了所有的枯燥乏味的艰苦试验和科学探索。超过三十年的观测记录让科学家们思考究竟鬃毛什么特征对于狮子是最有利的?狮子致命的獠牙利爪可能会支持达尔文的观点,即狮子可以通过鬃毛的保护作用在打斗中获利。然而,避免打斗将会带来更大的好处,也就是说雄狮可以通过鬃毛来显示自己的能力从而有效的吓阻对手避免打斗带来的潜在危害。如果鬃毛的进化是用来防御对手的进攻,那么在打斗中敌人必然会更多的攻击鬃毛覆盖的区域,然而科学家们通过对亲眼目睹的打斗以及历史纪录的检测得出鬃毛区域并不是狮子首选的攻击目标,一旦受到攻击,死亡率也不比身体部分高,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没有鬃毛的母狮和未成年狮。 (对于没有鬃毛的母狮和未成年狮来说,相应鬃毛区域的伤口并不会比身体其他部分更致命或者更多,这个结果和对成年雄狮的检测是一致的。) 科学家们观测到的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很多雄狮在打斗中受伤后鬃毛会极大的减少甚至脱落--有力的证明了鬃毛更多代表健康状态。 芝加哥罗斯福大学自然科学博士Kerbis Peterhans和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动物学家Thomas Gnoske则提出狮子的鬃毛是用来评估(个体实力,健康状态)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根据研究结果,恩格罗恩格罗火山口相比塞伦盖提平原和灌木林气温最低,而这里的雄狮鬃毛最浓密,颜色也最深。也就是说狮子鬃毛的长度和浓密程度的变化看起来并不受打斗的影响-比如说更容易受致命伤害的前额部分并没有更多的鬃毛来保护-而是更多的和气候以及健康状态有关。 最后我想提一下查沃无鬃狮的例子。众所周知无鬃狮是科学家用来表现这里的无鬃以及鬃毛稀少的雄狮的特征,而并非所有的查沃雄狮都是“完全“无鬃的--尽管它们的鬃毛比起塞伦盖提的邻居要稀少的多。设鬃毛有显著的保护作用,那么查沃的无鬃雄狮在对垒有一定鬃毛的雄狮时,劣势是明显的,这意味着从进化角度来讲,无鬃狮更容易被淘汰掉---它们无法挑战有鬃的狮群首领,而一旦坐上狮王的宝座也很容易被有鬃狮赶下来,并且它们在与有鬃狮的搏斗中死亡率会更高。然而事实上无鬃狮非但没有被淘汰,与这里的有鬃狮比较,它们相当的繁盛。 总体来说,我认为狮子鬃毛的保护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根据近年来科学家们的实验和对数据的分析结果,鬃毛更多的是一个象征信号,鬃毛的变化程度也更多地取决于气候和健康状态。 我个人认为鬃毛也许可以略微的缓和对手的掌击,而实际上掌击伤害较大的是对手的脸部而不是鬃毛覆盖的脖子和肩膀。而对于雄狮来说,攻击对手的前半部分---即使没有鬃毛覆盖---是不明智的,对手的獠牙和利爪提供了最有效的防护。 作者:虎侯 现在在学术界关于虎强于狮的观念已经得到普遍认同,下面通过虎狮的详细数据来进行说明,所列数据均为平均计。 以下都用成年健康的狮虎,由于雌狮和雄狮的差别过大,因此狮子一般均用雄狮。 1、体型比对 老虎是最大型的猫科动物目前已经没有任何异议。 但在古代西方世界,他们所能接触的是最大型的非洲雄狮和最小型的中南亚老虎,由此引起视觉上的误会,而认为狮子是最大的猫科,并成为西方许多国家的标志。直到百余年前他们接触到了更大更凶猛的孟虎和西虎,才最终改变的这种观念,形成了由狮子中心说向老虎中心说的转变。 而在东方,老虎一直稳居中堂,是神的象征,而狮子不过是守门神,只是猛兽的象征。 这样由于东西方对狮虎主观意识的差别而最终引发了狮虎斗的千年争论。 猛兽之间的争斗体型大的往往占有相当优势,体型大的老虎胜狮子似乎没有说服力,下面提到的都是狮虎相当的情况。 2、生理数据 下面几 乎缆括了猛兽的所有的生理特征: (1)头颅比较 狮子因为鬃毛的原因,在视觉上感觉相当大,其实除掉鬃毛后和老虎相差无几,剥皮后的狮虎也很难分辨,因此颅骨差别不大。 鬃毛是雄狮的象征,以至往往被无限夸大,甚至成了决胜武器。生物学上将雄狮鬃毛的作用定义为:雄狮之间实力的显示、雌狮择偶的标准, 鬃毛对雄狮有一定的防守作用但同时会消弱它的攻击能力。 (2)心脏容量 在解剖学中,老虎心脏容量大于非洲狮,这一条相当重要。在同等生理素质的对手中,它反映了一个物种具有更大的爆发力、耐力和体能恢复能力。 雌虎平均0.65% 雄虎0.64% 雌狮0.57% 雄狮0.46% 雄豹0.36% 鬣狗0.95% (3)嘴 猫科嘴的张合度都约60度(剑齿虎可达100度),老虎颚部球型肌在猫科中最发达的,狮虎的咬合力差别不大,虎略强,虎约450kg,雄狮400kg(附:鳄后端约1000kg(合2200磅),前端770kg,大白鲨约770kg,人约80kg)。 虎犬齿长约6cm,雄狮约5cm,虎的咬合深度约为11cm,雄狮约9cm。咬合深度深1cm往往就能决定对方是生还是死,这也使狮子使猎物的致死率比老虎要小的多。 但狮子的齿根略粗于老虎。生物学家解释之所以狮的齿粗,是因为狮子无法快速将到手的猎物杀死而导致猎物的反抗,为了在猎物反抗中不致使犬齿折断,才使犬齿进化得更粗。 (4)前肢 老虎前掌是猫科中最大的,雄虎的掌垫宽约10.5-11.5cm,雌虎约8.5-9.5cm,雄狮约7.5cm。 掌击是虎的常用手法,其掌力居猫科之冠,可达1吨(瞬间掌力达到了800KG),力量比雄狮大10%,而狮子不论是博杀还是捕食,掌击都不是它的特点。 猫科都有磨爪的习惯,但成年后的狮子磨爪的频率有所减少,这和生活环境有关,因此爪子不如老虎锋利。 虎的爪子在猫科中最长,西虎约10cm,孟虎约9.2cm,狮约8cm。 狮子常被大型猎物从其身上甩落下来,可见其前肢力量不够、爪子嵌入不深,而老虎极难被野牛甩落。 (5)后肢 狮子后肢力量不足,只能半直立,因此狮子不擅掌击,而老虎后肢力量强大,可以完全直立,直立后可比狮子高一个半头。 后肢力量直接影响了跳跃能力。老虎可跳上2.2-2.4m的高度,雌狮约1.8m,老虎摸高可达6.5m,雌狮为4.5m,而雄狮几乎不会跳跃。 综合四肢老虎的更为粗壮,而狮子四肢相对瘦弱的多。 (6)肌肉 孟虎和狮子都属热带、亚热带,两者肌肉相差不多。虎的肩部力量强大,雄狮的力量集中在颈部。 东北虎的脂肪主要在皮下,而不是附着在肌肉上,其肌肉重量可占全身重量的70%左右。据中国生物学家对东北虎解剖报道:西虎肌纤维极为粗壮,几乎找不到脂肪,比最好的健美运动员的肌肉还要结实。 (7)骨骼 老虎有更加完美的骨骼,其骨骼平均密度比狮子高约1.2%,这意味着老虎更加强壮,抗击打力更强。 (8)速度 老虎冲刺速度达到了80KM,而狮子仅为60KM。 (9)柔韧性 老虎的体型修长,而雄狮体型粗短,这意味着老虎可以做更大范围、更灵巧的转身。 (10)其它 平衡力方面,老虎可以走体操比赛中的平衡木,而狮子则不行。 老虎尾巴虽然没有传说中的强大,但依然是其攻击武器,狮子尾巴没有攻击作用。 猫科观察家认为:老虎习性狡猾、狮子则相对憨直。 上面是生理上的硬件对比,以下是狮虎在生活实践中的比对,其实就是技巧性的软件对比。 技巧对猛兽相当重要,之前曾经有人模拟出猛兽对决,但马上被引为笑话,因为他们只输入了硬件数据,却忘了输入技巧数据,因为按照这种模拟,那么猎豹将捕不到斑羚,而花豹也捕不到斑马,因为这些猎物比捕猎者更加强壮,斑马可一脚将花豹踢翻,而数据显示花豹不会躲避,100%会被踢死,因此该模拟认为地球上不可能出现能捕杀比自身大的猎物的猛兽,而实际上呢... 关于猛兽大对决: (1)discovery中狮与虎的基本数据为: 虎,体重570磅;长度10.2英尺;肩高3英尺;爪长3英寸;犬齿4英寸;咬力>1000磅。 狮,体重530磅;长度10.8英尺;肩高4英尺;爪长3英尺;犬齿3英寸;咬力>1000磅。 狮的身长居然比虎还要长,并且要高33%,真不知道这帮专家是怎么得出的数据。即使虎是孟虎,这个数据也不对。 (2)狮的搏斗力量源于双狮争夺领地之生死之战,而虎的搏斗力量源于双虎玩耍之战,这样的取景,不存在错误才怪?真怀疑discovery专家的居心。 (3)discovery是电视节目,要求提高收视率,增加关注度,而如何提高?如果你说虎吃了狼,没有人会感兴趣,但如果你说狼吃了只虎,相信每个人都会看. 其实,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日本还是美英,投票的结果都是虎的胜率高,有的还不是一点点高,discovery自己办的网站虎对狮的胜率达到了85%.包括国外专家的评论也是多看好虎的.而discovery却背其道而行之,目的很简单,提高观众专注度! (4)discvery的制作技术?搞不明白他搞了一堆模型在作什么?其实,现在科技这么发达,特别是电脑制作技术这么发达,制作一个搏斗程序,输入相关的数据,不比那堆破烂模型强多了?说白了,他搞那个模型,就是为了哗众取崇。 3、生活习性 (1)有的人因为狮子是群居而说其群体战斗力强,即狮群强于虎群。其实这种人是根据狮子的实际生活,即狮子的整体意识强来说的,但他们却把另一个事实忽略不计,即狮群在同类打斗中只有最强的雄狮才能决定胜负。 那么狮群会不会把老虎看成同类呢,答案是可能的,因为虎狮之间会发生自然交配的情况,这在野生动物中只有把对方看成同类才会发生。 (2)同样有人说雄狮是靠打斗为生,因此认为雄狮的战斗欲望更强,但殊不知老虎的领地性极强,体型小的老虎对闯入它领地的大老虎同样会不惜一战,有主场之利的老虎战斗力更强(因为这是饭碗问题)。相反雄狮在多数情况下只要摆摆鬃毛就决定了战斗的胜负。在动物园中老虎咬死狮子的情况大多都是老虎以为狮子闯入了它的领地,而在野外领地之争是常事,尤其是在老虎数量曾经繁盛的时候。 也就是说雄狮更多的是为配偶而战,而老虎更多的是为领地而战,它们的打斗频率本不相上下。 (3)雌虎不但要为领地还要为幼崽而战,雄性猫科都有杀死非亲幼崽的习性,单只雌虎为了保护幼崽而和体型大的雄虎时常都有打斗,而一群雌狮遇到这种情况直接就是缴械投降。虎为独居,由雌虎独立抚养幼崽,说明虎的生存能力相当强大,而雌狮根本就无法独立抚养幼崽。 (4)有的说雄狮不会衡量对手实力而勇往直前,其实这是严重误会,雄狮衡量对手的标准是鬃毛,鬃毛差的雄狮会选择自动退却,而老虎在雄狮眼里就是鬃毛差的狮子,因为雄虎就没有长的鬃毛,因此雄狮往往会认为老虎不如自己可以一战。 老虎和其它猫科一样因独居而谨慎,也会慎重评估对手的实力,因为评估失误会带来重伤而无法捕食,也就是说老虎不会打无把握之战,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即和老虎打架的狮子在老虎眼里是可以战而胜之的猛兽,而这种评估肯定比人类的评估还要准确。 4、打斗技巧 猫科的咬合力在猛兽中不算最大,但爪子却是最强,敏捷度也是最高,因此爪子是致胜武器,而牙齿只是至死武器。爪子加上技巧,这使猫科成了猛兽中最顶级的捕食者。 (1)老虎打斗用掌击方式,实际就是一套组合拳,更多的是凭借其技巧,极少把脑袋早早的凑上去。 (2)雄狮是猫科的例外,他们之间的打斗其实就是在比谁的力量大,由于四肢力量和技巧的不足,几乎抛弃了猫科爪子加技巧的优势。雄狮更多的是凭借身体和力量,是一种推搡的手法,但我们知道无论是体型还是力量狮子相对于老虎都不会占有优势。 老虎可以双掌齐用,而雄狮因后腿力量问题而无法完全支撑全身重量,要想完全发挥掌力,必须一只前掌撑地。 (3)鬃毛对雄狮咽喉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老虎往往都是先通过前肢的打斗,在取得了相当优势之后才会锁喉,因为在没有取得优势之前就冒然锁喉,其实就是对自己的咽喉不负责任。 5、捕猎技巧 捕猎技巧可以从侧面反映猛兽所具有的技能。 (1)老虎捕食通常是偷袭,然后是短距离的冲刺,它要求具备更强的爆发力,因为如果反映迟钝容易使猎物逃脱,而长距离追赶不是老虎的长处,老虎对付野牛是跳上牛背后紧紧的抓住,乃至更大的成年亚洲母象也是如此,而狮子只能扑到野牛的后臀且很容易被甩落下来,而亚洲野牛比非洲野牛大得多。狮子捕食通常是群体合围,主要靠群体力量的托拽将其扑到,狮子单杀野牛甚至会丧命。 (2)狮子对猎物用咬颈,而窒息方式往往显得拖泥带水,狮群常常有到手的猎物逃脱的可能,电视中有5只狮子(包括有雄狮)捕杀一头野牛而最终被逃脱,其实这反映了狮子不能有效的快速杀死猎物,还有居然会使几乎没有博杀力的猎豹负重伤后逃脱,这反映了狮子的杀伤率。 老虎的击杀成功率相当高,击杀手法也更丰富,有拍断颈椎、咬喉、咬颈等,对较小的几乎直接就是拍断颈椎,对大于200kg如野牛是咬颈,直接咬碎脊髓,这和狮子 对付野牛的手法完全不同,但致命效率更高,往往是一击致命,到手的猎物极少有逃脱的可能,因为老虎承担不起这样的失误,特别是东北虎。 (3)狮群的捕食成功率根据猎物不同在10-20%之间,老虎成功率在5%左右,狮群成功率虽大于老虎,但平均下来就很低了。食物利用率也不及老虎,只能管一顿,而老虎捕食一次往往会管很久。 狮子是唯一一种单独生存就要靠腐食为生的猫科是单只狮子捕食成功率的一种体现。 (4)狮和老虎都有能力在非常情况下捕杀超大型的猎物,如狮之对于水牛、长颈鹿等,老虎之对于母象、野牛等。 但单狮面对庞大的野牛并没有多少把握,甚至会被野牛杀死。而老虎却能猎杀更大的白肢野牛。 6、生存竞争 狮群的生存环境主要竞争对手是鬣狗群、花豹,而孟虎是豺狗群、金钱豹,西虎是棕熊、远东豹。 (1)落单的狮子生活极为困难,被狮群驱逐的落单雄狮一般只能靠腐蚀度日。 (2)单只豺狗的实力不如鬣狗,但豺群的规模和韧性远大于鬣狗群,不同群的豺狗甚至可以联合起来一起对付孟虎,曾经发生的先后近60余只豺狗以惨重代价搞定一只雌孟虎的著名战例就是不同的3群豺狗组成的。 (3)棕熊是比西虎大得多的猛兽,远东豹在西虎的打压下生存得极其艰难,但和远东豹同种的花豹在狮群的打压下则生活得相当滋润,可见狮群扼杀豹子发展的能力远不如老虎,花豹由此被称为生存得最为成功的大猫。 因此老虎和狮子竞争环境可以说同样凶险,但即便这样,排除人为因素,老虎独居得依然十分成功,而狮子的独居就意味着沦为食腐着,难怪吃出了艾滋病。 7、博杀战例 现在所看到的狮虎斗都是圈养的,准确的说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但可以得出参考结论。 (1)圈养猛兽在能力上相比野生的都有所退化,但有一个重要事实,这就是圈养猛兽中其技巧性越强的损失越大。 如将趋向于力量的熊科和趋向于技巧的猫科都从小圈养,明显猫科的损失要大。同样人类也是一样,将一个刚出生的小孩从小就关起来,其具有的人类特有技能的损失是最大的,而这种人只能从生物学上讲还算是人,但实际上和白痴无异。雄狮在于力量,而老虎在于技巧,其损失无疑比狮子会更大。 但即使这样,圈养老虎的胜率也高于狮子,更不要说野生狮虎了。 (2)还有一个事实,那就是在现在所有狮虎斗的记录或中,体型小的老虎战胜大狮子的并不奇怪,而从无体型小的狮子战胜大老虎的战例。 (3)在选择虎狮斗的战例中,一般更多的是选用雄狮,而对老虎,几乎都是不管公的母的一起选,而事实上雌虎比雄虎体格上还是有不小差距,只是没有狮子的差别大而已。但如果真的这样选,不妨拿一拿雌狮和雄美洲豹来斗斗。 但即便如此,雌虎同样有战胜雄狮的战例,而雄虎对雌狮就是,雌狮对雌虎也可以说没有什么胜算可言。 8、进化 狮虎出自同一祖先。目前野生的狮虎不可能相遇,但在历史上狮子和老虎的领域曾有过重叠,最后退让到印度西北一隅(称亚洲狮),而孟虎遍布南亚、东南亚是最终结果。 在没有人类干扰之前,虎的足迹曾经遍布欧亚大陆,从极寒到极热显示了其顽强的适应力,而狮子只能局限于热带亚热带。 从生物、地理学上讲热带雨林是地球最富饶的土地,而这就是孟虎的生存地带。其实也可以通过美洲豹和美洲狮的竞争来作为对比,美洲豹强于美洲狮是不争的事实,美洲豹占据了南美热带雨林的中心地位,而美洲狮则只能偏隅一方。 将所有数据列出之后,才发现狮子几乎是全方位的落后于老虎,不占任何生理优势的野生狮子对野生老虎可以说几乎就是完败 那么 实际战斗中狮子和老虎的胜负关系怎样呢? 自然状态下老虎和狮子一般是碰不到一起的,但基因分析显示非洲狮从非洲大陆北上进入阿拉伯半岛又进入南亚次大陆。有的地理学家和动物学家提出:我国云南一带远古时期也有狮子。但为何现在匿迹消踪了呢?老虎奋虎威将狮子逐出了生活条件舒适,方便的山林,将其赶到印度西北部、阿拉伯半岛和非洲的荒漠、草原上去饱尝颠沛流离之苦。从地理分布来讲,老虎以西伯利亚为基地足迹遍布欧亚大陆直至南亚次大陆,发展为孟加拉虎亚种、高加索虎亚种和华南虎亚种,只有大海阻止其进入美洲。部分个体跨过南海进入印尼群岛,发展为苏门达腊虎亚种。从极寒到极热显示顽强的适应力,历史上在印度发生过狮虎的竞争,虽然没有留下文字记载,但是非洲狮退让到印度西北一隅(称亚洲狮),而孟加拉虎遍布南亚、东南亚是最终结果。 人类才是最残忍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人为的狮虎相争: 古罗马斗兽场曾经安排过几百起狮虎相残,虎无一例外的胜利了,有前苏联科学家试验让两只同性同体形的成年饥饿的狮虎相斗,结果老虎胜出。 网上可搜索到的地坑狮虎斗(英国一位爱狮的富翁所拍摄),中老虎在优势情况下不明不白的死掉...文字介绍是老虎连杀三只雄狮后在搏斗中被枪杀.. 吉尔狮虎斗真相: 国外揭露真相的原文找到了 译文:吉尔狮虎斗(都是野生) 这是狮与虎的较量/时间:1930年/城堡**(最初为16毫米胶卷) 亚洲狮与孟加拉虎最后......在同一个猎坑里相遇。狮上前杀死了虎。这是唯一在野外拍摄到的野生狮虎搏斗录象。虎最终被杀死了。 雌虎斗雄狮(真相:虎并未死亡,狮毫无战功) 这的确是吉尔狮虎斗。胶卷只有16毫米,大多数人都只看到了部分有欺骗性的内容。很类似“大笼子马戏团狮虎斗”的,当时雌虎几乎杀死雄狮,并且后来的报告里(真实)陈述狮后来毙命。在吉尔森林里的搏斗总共延续9分钟。当拍摄进行时,雌虎推倒雄狮后歇息下来。虎依然活跃而有警惕性,状态良好,几乎毫发无损。雌虎以利爪推倒雄狮。狮后退之时,虎两度绕场地而走,因疲惫而卧地休息。由于雄狮在雌虎面前退缩了,因此他们(应该指猎人)把虎拉出了坑,其时虎依然活着并且在动弹。(接下来“An also make no mistake about it”是个典型的错句子,不知道怎么翻译,)这的确是地坑之斗。巢网的链接完全不准确,都是错误的、偏颇的和具有误导倾向的信息。在大笼子中,雌虎几乎格毙雄狮。在吉尔森林大战中,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雌虎受到重伤。我可以告诉你,在那个片段里的确有两只野生狮虎在搏斗。但是从来就没有狮杀死了虎的**剪辑,或许我该加一句,倒是有三次虎杀死了狮。 网上可搜索到的马戏团狮虎斗也可以看到不是人家用水枪救命的话狮子的下场 科学家做了个大胆的实验,叫虎啸非洲(老虎伊甸园),将两只人工饲养的孟加拉虎在非洲进行野化训练,结果非常成功--能完成猎豹才能完成的追杀羚羊(狮子是群体围堵),追杀鸵鸟(令人吃惊,鸵鸟速度在72KM\H),追杀泅水而逃的猴子(老虎游泳水平相当高,还能潜水3米呢).......精彩极啦!

老虎什么时候出现的,由什么进化而来

猫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然而猫来自哪里?如何来的?与其他动物有什么样的关系?最近,来自美国、爱尔兰、葡萄牙和巴西的科学家解答了这些问题,他们通过展示猫是如何迁徙到新的大陆和如何演变成新物种,从而得知猫的进化史.猫和危险的猛兽如老虎和狮子称兄道弟,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而这个祖先后来有了8个子女,其中包括狮子、老虎、豹子、猞猁、山猫.据《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美国国家癌症协会的专家沃伦·詹森和斯蒂芬·欧布来恩和其他大学的科学家经过对家猫和野猫的基因研究,发现全球各地约有37种现存的猫科动物,它们都是源自远古1100万年的东南亚而不是我们之前认为的非洲,它们随着海平面的起起落落,经过不断的迁徙和繁殖渐渐演变成现时的品种.大约900万年前到200万年前第一猫家族出现在亚洲,这些成功的掠食者通过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的白令地桥入侵到北美.在DNA研究之前分类学家很难对猫家族进行分类,因为它们的化石记录稀少且许多骨头没有独特性.曾有一项将猫家族分为大猫和小猫,19年詹森博士和欧布来恩表示,他们依据已知线粒体DNA遗传因素认为大多数现存的猫属于8个家系中的一个.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猫科总共有8大家系,且至少有10次洲际间的迁徙.当小猫坐在你身上发出咪咪的叫声时,你很难想像你身上的这个宠物竟然和危险的猛兽如老虎和狮子称兄道弟,但这是事实,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这个祖先后来有了8个子女,有狮子、老虎、豹子、猞猁、山猫.随着进一步的DNA分析,研究人员绘制了猫科的整个家族树,并将每个物种配上了一个家系.他们还依据单个的DNA变化和化石记载完善了它们的家族树,具有可日期记载的化石将此基因家族树的每个分支标上日期.知道每一个物种存在的时间后,科学家就能推测出猫科至少有10次洲际间的迁徙才移民到了全世界,遍布了除南极洲之外的所有大陆.比如,现在发现在非洲的印度豹其实是属于源自北美的家系,在300万年前有些通过白令地桥又回到了北美,然后又来到了非洲.欧布来恩表示,猫是非常成功的掠食者,仅次于人类,而且一旦有机会就会迅速向新领地扩张.1100万年前到600万年前海平面低,从而可以让第一个现代猫从亚洲东部来到非洲创造了山猫一族,再从东部来到北美创造了虎猫、猞猁和美洲狮一族.据报道,大型动物的狮子和豹子是第一个从共同猫祖先进化而来的,大约在1.08亿年前迅速扩散到了欧亚.其次是欧亚海湾猫、非洲金色猫和狞獾、虎猫、猞猁和美洲狮.美洲豹一族在650万年前左右出现在亚洲,8大猫科家系中最年轻的一个最后发展成为现在的家猫,它们是在620万年前左右出现在亚洲和非洲的,而它成为宠物猫则是在1万年前左右开始的.其它从来没有离开亚洲或很有可能来自北美的猫科祖先都通过白令地桥又回到了先前的地方.之后海平面升了,每个物种就被限制在它自己的大陆上,但300万年前海平面又沉下去了,从而出现了猫科的第二波迁移,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印度豹和欧亚山猫就从现在的产地拓殖到了东半球.食肉类动物的分类权威克里斯·沃总瑞夫特表示,新的猫科家族树普遍认同在《世界哺乳动物》上已经出版过的家族树.沃总瑞夫特是印第安纳(美国)贝瑟尔大学的分类学家,是依据他对化石和动物学信息的分类结合欧布来恩小组已经出版的DNA数据提出的看法.尽管猫科的进化很成功,但它们中大多数大型动物仍旧冒着危险,因为它们广泛的猎食范围使它们常常与人发生冲突.“除了家猫和少数几个小型猫科物种之外,37个物种中的其它每一个都被认为是危险的和可怕的,”欧布来恩等科学家在《基因学与人类基因年度评论》上写道.

Fight Song的著名大学的战歌

除了波士顿学院的《为了波士顿》之外,美国还有很多著名的Fight Song。传统的体育强校以及顶级名校的Fight Song都很广为人知。

芝加哥大学《芝加哥熊》 Chicago Bear

阿拉巴马大学《吔,阿拉巴马》 Yeah Alabama

奥本大学《战鹰》 War Eagle

西北大学《西北大学野猫》Northwestern Wildcats、《前进吧西北大学》Go U Northwestern

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爱斯基摩犬》 Huskies

波士顿大学《去吧,波大》 Go BU!

俄亥俄州立大学《七叶树战斗口号》 Buckeye Battle Cry、《不要放过任何密歇根的学校》We don't Give a Damn for the Whole State of Michigan、《冲过赛场》Across the Field等

杨百翰大学《美洲狮之歌》 The Cougar Song

布朗大学《永远忠于布朗》Ever True to Brown和《布朗加油》The Brown Cheering Song

哈佛大学《哈佛一万人》 Ten Thousand Men of Harvard等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加州而战》Fight for California、《伟大的C(C指加州)》 Big C、《金熊》Golden Bear等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西木之子》Sons of Westwoods和《强悍的棕熊》The Mighty Bruins

卡内基梅隆大学《为卡内基的荣誉而战》 Fight for the Glory of Carnegie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向狮子致敬(尼塔尼雄狮)》 Hail to the Lion(Nittany Lions)、《战斗吧,州立大学》 Fight on, State、《胜利》Victory等

诺特丹大学《圣母的检阅》 The Notre Dame Victory March

明尼苏达大学《明尼苏达义军》Minnesota Rouser

密歇根大学《胜利者》 The Victors、《校园》Varsity等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上吧,威斯康辛》 On,Wisconsin

宾夕法尼亚大学《红与蓝》 Red and Blue和《战斗吧,宾夕法尼亚》Fight on, Pennsylvania等

哥伦比亚大学《咆哮,狮子,咆哮》Roar,Lion,Roar和《谁拥有纽约》Who Owns New York

佐治亚理工学院《佐治亚理工击碎你》 Rambling Wreck of Georgia Tech

伊利诺伊大学《忠于伊利诺伊》Illinois Loyalty

阿肯色大学 《阿肯色的战斗》 Arkansas Fight

佐治亚大学 《光荣而古老的佐治亚》 Glory Glory for Old Georgia (旋律与曼联队歌相同)

密歇根州立大学《密西根州立大学战歌》MSU Fight Song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生为北卡沥青脚跟》 I'm a Tar Heel Born和《卡罗莱纳来了》Here Comes the Carolina

堪萨斯大学《我是强盗》I‘m a Jayhawk、《起立欢呼》Stand Up and Cheer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德州之战》 Texas Fight、《德州之眼》Eyes of Texas

克莱姆森大学《抓住那只老虎》Catch the Tiger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 《为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而战》 Fight for LSU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血色金黄》Maroon and Gold

范德比尔特大学《》 Dynamite 、《为老范干杯》Cheer for the Old Vandy

耶鲁大学《斗牛犬》 Bull Dog等

爱荷华大学《爱荷华战歌》Iowa Fight Song

田纳西大学《岩石之巅》Rocky Top

密西西比大学《前进,叛逆者》Foward Rebels

南加州大学《号角,为了特洛伊,战斗》Fanfare, Tribute To Troy, Fight On

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牛仔们,把他们骑在胯下》Ride‘ em Cowboys

俄勒冈大学《无敌的俄勒冈》Mighty Oregon

圣迭戈州立大学《圣迭戈州立大学战歌》San Diego State Fight Song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佛罗里达州战争颂》Florida State War Chant

普渡大学《向普度致敬》Hail Purdue

俄克拉荷马大学《捷足先登》Boomer Sooner

印第安纳大学 《印第安纳我们都为你欢呼》 Indiana We're All For You

德克萨斯农业机械大学《农科学生战争圣歌》Aggie War Hymn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孤独的公牛》The Lonely Bull

杜克大学《蓝色恶魔》Blue Devils

美国海军学院《起锚》 Anchors Aweigh

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没有任何地方比得上内布拉斯加》There's No Place Like Nebras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