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全运会有哪些制度创新?
2.全运会工地停工吗?
3.加拿大冰球这么强,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4.天津全运会能为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带来机遇吗?
5.西安第14届全运会会场分布
天津全运会有哪些制度创新?
在8月27日举行的全运会新闻发布会上,第十三届全运会组委会副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颖川表示,为全面发挥全运会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本届全运会以机制和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夏季项目和冬季项目、奥运项目和非奥项目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方面狠下功夫,进行了八项改革创新。
他说,一是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新增乒乓球、龙舟等19个大项126个小项群众项目比赛,使全运会更加接人气、通地气;二是打破专业和业余、国际和国内的界限,充分发挥全运会培养和锻炼竞技体育人才的重要平台作用;三是充分拓宽训练选材思路,将实施跨界跨项选材与全运会竞赛工作紧密结合。先后增设轮滑冰球项目比赛,在田径、游泳两个项目上增设青少年组比赛,同时增设跑跳、骑跑等10个全能小项比赛;四是充分发挥全运会的竞赛杠杆作用,增设男子足球城市组比赛,鼓励城市报名参赛,进一步激发城市发展足球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促进中国足球水平的提高。
五是打破地区壁垒和藩篱,在游泳、田径等10个大项49个小项(4人及4人以下项目)上实施跨单位组队参赛政策,鼓励各省市在技战术配合类项目上合作组队参赛,确保了国家队运动员训练的系统性,有效提高了备战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六是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民族政策,支持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在全运会上交流引进少数民族运动员,进一步发挥体育在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方面的特殊作用;七是进一步取措施,贯彻落实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制订了十三运会军地共同培养运动员参赛办法,有力推动了军地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了军地竞技体育事业共同发展的合力;八是实施教练员激励政策,在全运会颁奖仪式上,为运动员(队)颁发奖牌同时,也为主管教练员颁发奖牌,激励教练员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做出更多贡献。
李颖川说:“通过以上改革创新,使全运会既起到了引导全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龙头作用,又成为引领广大人民群众更广泛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了综合性运动会的多元价值和综合功能。”
全运会工地停工吗?
全运会期间工地会停工。
全国运动会一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简称“全运会”。全国运动会是中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
全运会的比赛项目除武术外基本与奥运会相同,其原意是为国家的奥运战略锻炼新人、选拔人才。全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一般在奥运会年前后举行。
前九届全运会由北京、上海、广东三地轮流举办。2001年初,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关于取消全国运动会由北京、上海、广东轮流举办限制的函》。
2011年8月16日,经过三轮不记名投票,天津市获得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主办权。
全运会比赛项目:
比赛项目: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棒球、女子垒球、手球、田径、体操、技巧、游泳、跳水、水球、划船。
举重、射击、射箭、击剑、武术、自行车、中国式摔跤、棋类(包括围棋、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滑雪。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全运会
加拿大冰球这么强,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最近,加拿大奥克维尔游骑兵冰球俱乐部的高管约翰·沃顿和斯科特·斯蒂文森,在北京宏奥冰上运动中心与四十多位中国冰球家长见面,分享他们的冰球概念。加拿大是一个世界冰球强国,在发展青年冰球的漫长历史中也走了一段弯路,约翰和斯科特感到震惊,他们在中国发现他们已经对加拿大冰球的发展留下了痛苦的记忆,它现在也在中国上演。
毫无疑问,儿童进行与自身条件不一致的高强度训练,因为教练和家长对孩子们尽快提高技能抱有很高的期望。许多教练和家长也预计儿童在冰球技术方面的快速增长。约翰说,在加拿大,有许多教练培养了这种儿童的高标准。直到今天,加拿大还有如此严格的教师和家长。但是很多例子证明这种训练概念是错误的。特别是在年轻时代,孩子参加冰球运动的动机不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冰球运动员。为此,他们必须敦促自己不断提高冰球的水平。孩子参加运动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喜欢”。约翰说,如果孩子迫不及待地放下他的装备去学校放冰,那就是我们最高兴看到的。
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在参加冰球的过程中对冰球的热爱感到满意,让他们享受冰球的快乐,包括冰上滑行的速度,射门成功的成功感,和小伙伴们。聚会,分享快乐的喜悦。但是,如果参加冰球的过程是对某些技术动作的繁琐和反复训练,那么实现训练目标是一项痛苦的努力,因为它无法完成教练设定的训练任务,并且被骂由父母。与您的表现完全相关。这些不是为了让孩子享受冰球,而是让冰球成为孩子年轻心灵和肩膀的负担。
天津全运会能为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带来机遇吗?
第十三届全运会正在天津精彩地进行,记者访了解到,经过一系列大刀阔斧改革的本届全运会,不仅契合国家体育发展规划,更因举办地在天津而成为助力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
“古有纵横往来繁华穿行的《潞河督运图》,今有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蓝图”,27日“十三运”开幕式文体展演中的这句解说词,道出了天津和所在区域古往今来的重要性。毗邻首都北京,背靠河北腹地,天津的兴起、发展和成为中国近代体育摇篮,都离不开独特的区位优势,今天,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天津举办全运会也对整个区域意义非凡。
展示协作成果的平台
蓝天白云常在,街道整齐干净,地铁四通八达,高铁网络不断织密……这是很多人在本届全运会期间对天津的第一印象,这里既凝结着天津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整个区域的协作。
“天津将借全运会展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成果。”天津市曹小红说。
今年,上半年,天津引进京冀投资项目2061个,到位资金1255.62亿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内资的45.5%,其中引进北京项目772个,到位资金1088.38亿元,增长23.0%。天津口岸进出口总额中,来自北京与河北的货物比重达到30.5%。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观背景下,特别是调结构、转方式的经济转型大背景下,全运会不单是体育赛事,而是一个提供更多交流、合作和展示机会的大平台。”河北省体育局副局长李东奇认为,本届全运会为京津冀带来的机遇将远超体育本身。
促进协同发展的平台
“天津今年举办第十三届全运会,2019年将举办第十届全国残运会和第七届特奥会,2022年,北京、河北还将迎来冬季奥运会,这些重大赛事在京津冀接连举办,给三地体育事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天津市体育局局长李克敏说。
在本届全运会开幕之前,一个已经完成的正式比赛项目引发了各界关注——轮滑冰球,这个项目是国家体育总局为备战2022年冬奥会而在本届全运会上专门增设的项目。在我国,冰雪项目的传统强省都在东北地区,而本届全运会轮滑冰球中,天津队夺得女子金牌,北京队夺得男子银牌,河北队夺得男子铜牌,京津冀可谓战绩不俗。
河北男子轮滑冰球队领队兼主教练于伟华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冬奥会即将在京津冀地区举办营造的氛围和三地体育的协同发展分不开。
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是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时,中国向国际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现在,在京津冀地区,冰雪项目已然成为不少市民经常选择的体育运动。今年春节7天期,仅天津蓟州区盘山、玉龙、蓟洲国际和毛家峪印象滑雪圣地等四大滑雪场就接待游客1.6万人次,收入170万元。
2016年底,京津冀三地体育局签署《深入推进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议定书》,就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推进体育产业发展以及密切相互沟通联系等四方面深入加强交流合作描绘了蓝图。天津市体育局副局长张欣在全运会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京津冀体育发展圈已初步形成。
引领全民健身的平台
取消金牌榜排位、专门设立19个项目的群众比赛等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是本届全运会的最大亮点,契合全民建设的国家战略,也让京津冀区域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示范平台。
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孙学才说,本届全运会的改革,把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相结合、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相融合,将有效推动京津冀加快体育市场一体化进程,形成互利共赢新格局。
“以群众比赛首次进入全运会这一改革为契机,北京积极开展了京津冀足球、轮滑等项目比赛,结合‘我要上全运’的主题进行了全市范围的选拔活动,通过这些选拔活动,有力助推了市民、群众的全民健身热情。”孙学才说。
据张欣介绍,天津目前已建有各类体育场地2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15平方米,现有各类体育社会组织5000余个、社会体育指导员3万余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2%,国民体质合格达到93%。
此外,本届全运会比赛场馆建设也充分与高校教学、体育训练、全民健身活动及体育产业发展相结合,并于赛后全部向社会开放。河北省体育局副局长何表示,以本届全运会为契机,京津冀三地将充分整合、共享体育,推动群众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西安第14届全运会会场分布
2021西安第14届全运会会场分布
2021西安第14届全运会会场分布,陕西取得全运会承办权以来,西安各方就一直全力投入在“迎十四运”的建设之中。总投资约2600亿元,涉及54项重点任务,共521个具体项目,新建场馆18个。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2021西安第14届全运会会场分布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共有场馆53个,分别分布在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延安、榆林、汉中、安康、商洛、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韩城等地。
西安市(26个)
西安市马拉松场地、陕西省体育场、陕西省体育副场、西安城市运动公园比赛场地、阎良区富阎综合户外运动滑板场地、阎良区富阎综合户外运动攀岩场地、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西安奥体中心体育馆、西安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长安常宁生态体育训练比赛基地、西安体育学院新校区手球馆、西安体育学院新校区棒球场、西安体育学院新校区垒球场、西安体育学院新校区橄榄球场、西安体育学院新校区曲棍球场、陕西省体育训练中心、陕西奥体中心体育馆、赛事指挥和新闻媒体中心、西安市城市运动公园体育馆、西安秦岭国际高尔夫球场、西安全运村、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体育馆、西北工业大学翱翔体育馆、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文体楼、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馆、西安中学体育馆。
宝鸡市(3个)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足球场、宝鸡市游泳跳水馆、宝鸡市体育场。
咸阳市(4个)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场、咸阳奥体中心体育场、陕西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
铜川市(1个)
铜川体育馆
渭南市(5个)
渭河生态运动公园一号足球场、渭南师范学院体育馆、大荔沙苑沙排场地、渭南市体育中心体育馆、渭南市体育中心体育场。
延安市(3个)
延安大学体育馆、黄陵国家森林公园山地自行车场地、延安体育中心体育馆。
榆林市(1个)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
汉中市(2个)
汉中铁人三项场地、汉中体育馆。
安康市(2个)
安康汉江公开水域、安康市体育馆。
商洛市(2个)
商洛公路自行车场地、商洛市体育馆。
杨凌示范区(1个)
杨凌网球中心
西咸新区(2个)
西咸新区小轮车场地、十四运马术运动中心(西咸新区秦汉新城马术比赛场地)。
韩城市(1个)
韩城西安交大基础教育园区体育馆
2021西安第14届全运会会场分布2由陕西日报传媒集团、西安市委宣传部、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西安市执委会文化宣传组、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陕西日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千年古都,常来长安”全国主流媒体西安看全运活动在今天迎来首日活动。
西安奥体中心“一场两馆”,是本届全运会的主会场。其中,体育场取名“长安花”,是一座可容纳6万人的大型综合体育场,可承办田径、足球等赛事;体育馆取名“长安钻”,是一座可容纳1。8万人的大型综合体育馆,可承办体操、冰球、篮球、羽毛球等赛事;游泳跳水馆取名“长安鼎”,是一座可容纳4000人的综合体育馆,可承办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等赛事。“一场两馆”呈“品”字形布局,是中国建筑艺术“和而不同”的体现,也是体育精神和中华文化完美结合的产物。
出了奥体中心南广场,便是地铁14号线“奥体中心站”。作为十四运会重要赛事接驳站,奥体中心站位于迎宾大道东侧,与奥体中心南广场衔接,地铁站位的选择兼顾平时、赛时客流服务水平的均衡性,并充分考虑与主场馆客流流线的衔接,可有效缓解赛事期间大客流对地铁车站的影响。此外,西安市轨道集团在奥体中心站打造了“盛世全运,逐梦西安”迎十四运会主题车站,通过主视觉形象装置、文化长廊、创意服务台等设计演绎,在地铁站内营造出亮点纷呈的`沉浸式的十四运会氛围体验空间。与十四运会相呼应的14号线——全运主题专列“悦动号”也于6月29日正式上线。专列内呈现了十四运会会徽、吉祥物、竞技赛场造型,同时利用车窗、看板、拉手手环分别展示十四运会会场分布图、地铁沿线场馆导览图和体育运动知识科普,让乘客在主题专列上轻松“涨知识”。
来自全国多地的媒体记者还实地探访了“三河一山”绿道奥体驿、“四最”安置项目,了解十四运会配套工作,实地感受生态西安的绿色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