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大利、智利?! +20分!
2.智利旅游攻略推荐2018
3.智利的国家简介(150字)
*******意大利、智利?! +20分!
意大利主要是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智利北部是热带沙漠气候;中部是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南部为温带阔叶林和寒带草原气候。
意大利气候 意大利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意三面靠海,北部的阿尔卑斯山又阻挡了冬季寒流对半岛的袭击,所以气候温和,阳光充足。根据意各地不同的地形和地理位置,全国分为以下三个气候区:南部半岛和岛屿区、马丹平原区和阿尔卑斯山区。这三个区的气候各有不同的特点。南部半岛和岛屿地区是典型的地中海型气候,大西洋气团占优势,夏季为热带气团,冬季为温带气团。意南部1月份平均气温为2~10℃,7月为23~26℃。巴丹平原属于亚热带和温带之间的过渡性气候,具有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气压较低,气候潮湿。在米兰、博洛尼亚带,冬季常有大雾笼罩,有时下雪。巴丹平原区夏季较热,冬季较冷,1月份平均气温为2~4℃,7月份20~24℃。阿尔卑斯山区是全国气温最低的地区,冬季下雪较多月份平均气温为-12℃~1℃,7月份为4~20℃。阿尔卑斯山区的气候有明显垂直分布的特点,随着地势的增设,气温逐渐下降。在阿尔卑斯山麓的湖区地带,由于高山挡住了来自北欧的寒流,加上湖水的调节作用,故气候温和。在西北部的利古里亚大区,由于山地和海水的影响,气候十分宜人。热那亚1月份平均气温为7℃,该区可种植各种南方作物,如橄榄、葡萄、柑桔和桃。这一地区奇花异草很多,圣雷莫是全国有名的花卉中心,当地人种植的各种鲜花每年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
降雨量 由于各地气候的差异,意全国降雨量分布不很均匀。在南部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在500~1500毫米之间,冬季雨水较多。但在南部西西里岛和撒丁岛,年降雨量却很少,平均在500毫米以下,对农业生产非常不利。在巴丹平原地区,年降雨量约为600~1000毫米,雨季集中在夏季。阿尔卑斯山区的降雨量属为全国最大,主要集中在夏季,年降雨量达1000毫米以上,有的地方甚至超过了3000毫米。
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东邻阿根廷,北界秘鲁和玻利维亚,西濒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海岸线总长约1万公里。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南北长4352公里,东西宽96.8~362.3公里。境内多火山,地震频繁。气候地区差异大:北部是常年无雨的热带沙漠气候;中部是冬季多雨、夏季干燥的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南部为多雨的温带阔叶林和寒带草原气候。年均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为8.6℃和21.8℃。
在智利旅行我体会到一种将自己沉浸在一个景色绚丽多彩,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世界中。
各种绚丽、迷人的景色都会聚在这个狭长的、充满对比的国度里,它带给游客的是安全的旅游环境、使人震撼的自然风光和优良的服务。
圣地亚哥,智利的首都,是进入智利的门户。圣地亚哥,这座国际化的城市,拥有 300万人口,各种现代化的、引人入胜的建筑物矗立在城市的各个城区里,它们都是智利最近几十年经济持续、迅速发展的结果,这些建筑构成了圣地亚哥的主要特点。而且在这里各种类型的现代建筑同19世纪和殖民地时期建筑和谐地“共同生存”在一起。
圣地亚哥,是个多元化的城市,但更为重要的是在这里旅行是绝对安全的:便利的地铁交通网络、美食的聚集地、现代化的购物中心、优良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的工程施工为此做了保障。圣地亚哥也是召开各种会议的首选城市,在这里可以不仅可以领略到智利南部和北部的风景,而且也可以体验到近郊海滨风景或几公里外山区的景色。
由于圣地亚哥地处安第斯山脚下,所以只需要花费不到一个小时的路程就可以享受到雪地运动的无穷乐趣。它的另外一个特色是当北半球处在夏季时,这里却是滑雪运动爱好者的天堂。一年四季都是运动旺季,这里的山上可以进行长途跋涉、攀岩、跳伞、骑马等等。此外,在附近的卡洪?德尔?马伊波峡谷,还可以在变化无穷的山脉景色中练习漂流和划皮艇。
在这些迷人的景色之外,还可以品尝到那些生长在横向峡谷之中肥沃土地上的各种作物,尤其是葡萄酒。品尝美酒的同时,游客可根据设计路线或者随意地去游遍所有的葡萄园、酿酒厂、老板的家和当地的博物馆。这里是智利的农村,一个骑手就能体现出这个充满民俗的世界:人们身着传统服饰,赶着牲口,庄园的生活或者跳着欢快的奎卡舞?智利人民的传统舞蹈。
对于那些热爱海滩的人们,沿公路大概走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在太平洋海岸尽情享受舒适、放松的温泉了。在被称为“海的葡萄园”的维尼亚德马尔这样一个比较传统的城市,却有着丰富的夜生活、热闹非凡的俱乐部等。维尼亚德马尔城紧邻瓦尔帕莱索港。四周环山,这里大都是19世纪依山而建的建筑,而且还依然在使用。
当然也有更为安静的海滨温泉浴场,比如黑岛,虽然这里的浴场比较温和,但并不因此就失去了它的韵味。在卡恰瓜和萨帕亚尔浴场,不小心会看到在悠闲垂钓的渔民们,正是他们给了智利人民对海洋传统的信仰。
在中部海岸,不难享受到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用当地的鱼和海鲜制成的特色菜肴。
所有人都不会忘记复活节岛。从圣地亚哥出发坐五个小时的飞机即可以到达这个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这个充满神秘和传奇的岛屿是以那些巨大的、石头制成的雕塑而闻名于世的,这些雕塑被当地人称为莫阿伊。这种文化至今仍然充满着生命力并体现着波利尼西亚传统的象征意义同时与南太平洋的其它文化相融合。因此对于地质学、考古学和体育运动爱好者来说,复活节岛是绝对不可错过的。同样的,这里是徒步旅行、骑马、垂钓和休闲的理想场所。此外,在这里游客可以与色彩斑斓的各种鱼类和珊瑚一同潜水,享受独一无二的体验。复活节岛上的民间艺术和精美的工艺品也是非常有名的。
此外还有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它虽然不像复活节岛那样世界闻名,但却是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到这个群岛大概需要坐两个多小时的飞机。它由三个部分组成:罗宾森?格鲁索,圣格拉拉和阿莱汉德罗塞尔基科。第一个岛的名字是从阿莱汉德罗?塞尔基科的海难故事而来的,它被丹尼尔?狄福收集在其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这个岛屿还被认为是地球生物圈的处女地。
从圣地亚哥出发,驾车五个小时或者乘飞机一小时,就可到达塞雷纳城,它是小北方地区人口的聚居地。这座城市中,无数的海滩与神秘的埃尔基大峡谷完美和谐地拼成了一幅美妙的图画。在埃尔基峡谷,生产一种叫做Pisco的葡萄汁,由于其优良的品质和口感而成为智利的特色产品。
从圣地亚哥向北,大概坐两个小时的飞机就到阿塔卡马地区。这里有安托法加斯塔城,是北方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也是智利最主要的矿藏港口,是主要的铜矿产地。再往内陆就是阿塔卡马沙漠了。可以说这里有大自然鬼斧神工地塑造的智利最迷人的景致:宽广壮丽的盐碱地、永恒的雪火山和蕴藏丰富物种的湖泊。在这广漠的沙漠里,却会找到一些风景秀美的小村落,这里的人们在绿洲的环绕和流水的滋养下,还依然保存着土著文化和千年的习俗。要到这里旅行必须经过卡拉马城,它位于阿塔卡马城215公里处,从圣地亚哥坐飞机需要两个小时。
阿塔卡马地区的首府是圣佩德罗德阿塔卡马,这是个极富魅力的城市,用土坯垒成的房子,不要小瞧这样的房子,里面的设施可是一流的、相当齐全的。开车一小时就可以从卡拉马城到达这里。圣?佩德罗?德?阿塔卡马城有世界上最高的地热场?塔地奥间歇泉,它的喷气孔可以达到几米高。除此以外,游客还可以在月亮谷中欣赏那美丽的落日以及那迷人的盐渗透侵蚀而形成的天然雕塑。太阳落山后,火山山峰在周围描绘出奇异的图案,形成了月亮景色。去参观一下那些建于12世纪的防御城堡、Lepech神父考古博物馆或者去亲身体会那些风景如画的绿洲。
继续沿海岸北行,就到了伊基克,它位于安托法加斯塔城492公里的地方,从圣地亚哥坐飞机需要两个半小时。借助于其广阔的海岸和特有的免税区,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相当迅猛。这里的另一个奇观是它老城区的依然可见的历史。过去这个城市曾因盛产硝石而达到经济发展顶峰,后来硝石突然被化学技术所替代,工艺逐渐消失,留给这些城镇的是一些能够证明过去辉煌的幻影。
之后,其他人们也留下了他们的痕迹。智利北方以大量、丰富的“地画”而闻名遐迩,这是发现新大陆之前文明的印证。阿塔卡马沙漠,除了它天然的荒芜外,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它所拥有的绿洲都曾经是生命的源泉,这些绿洲是唯一可以种植作物的地方,也正是这些绿洲孕育了风景如画的村庄?比卡和马蒂亚。除此以外,在迪拉那节中的宗教游行,是为了纪念一位印加公主而举行的,她想尽办法逃出了殖民者的魔掌,并躲进了沙漠中的塔马鲁科森林。
智利的最北部是阿里卡,它距离伊基克307公里或者从圣地亚哥坐三个半小时的飞机可以到达。得益于这个城市得天独厚的边界位置,可以同时去游览秘鲁和玻利维亚两个国家。在位于阿里卡郊区的阿萨帕峡谷可以领略到迷人的考古之旅。在这一地区的海岸附近,曾发掘出了最令人惊叹的文化古迹:琴巧罗木乃伊,这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木乃伊。这些木乃伊和一万年以来的其它古迹都被收藏在圣?米盖尔?德?阿萨帕考古博物馆中,它距离阿里卡14公里。要想游览高原地区,从阿里卡出发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里有平均海拔为4000米的地形平坦的高原,种类繁多的动物、湖泊、温泉、雪火山以及有着悠久传统的艾马拉文化的迷人的小村镇。有的村子里还保留着16世纪的教堂,这应该是西班牙殖民统治所留下的宗教财富的一部分吧。
从阿里卡继续开车前行三个小时,就到了春卡拉,它位于拉乌卡国家公园内,是世界最高的湖,已成为智利高原的标志物。这里是最理想的观察鸟类的区域,野鸭、弗拉门哥斯鸟以及小羊驼和原驼等。
再次把圣地亚哥作为出发点向南方前行,从特木科城起我们就进入了湖泊和火山区。从圣地亚哥坐一个多小时的飞机,一幅壮美的景色就会马上呈现在我们眼前?千年的南美杉原始森林以及四周无数的国家公园。这就是马普切镇,在征服新大陆时期,这里的人民曾经与西班牙人进行了长达300年的斗争,至今在一些村子还保留着他们自己的语言,他们的神秘和他们自己的习俗。
距离特木科城112公里的地方是普孔和巴利亚里卡湖泊浴场。在以相同名字命名的湖的两岸聚集了被它迷人的海滩、舒适的酒店、游艺俱乐部、热闹非凡的夜生活以及最丰富的短途周遍游览所吸引的游客们。参观国家公园、在特兰古拉河漂流或者在巴利亚里卡火山冬季中心滑雪。这里对于爱好运动、冒险、大自然和钓鱼的人们来说简直就是天堂。这些城市周围共有十二条河流和湖泊。
在湖泊和火山区的南端,呈现在这里的是人类的另外一些奇观,这里的建筑和美食有力地证明了德国人的迁入。在沿海城市中,美丽的巴尔的维亚城是比较突出的。它位于距离普孔145公里或者离圣地亚哥两小时飞机路程的地方。巴尔的维亚城贯穿卡耶卡耶河及其周围地区,来到这里的人们甚至可以欣赏到古代西班牙人所描述的迷人景色。除了普耶乌埃等风景秀丽的国家公园和有趣的河流外,距离巴尔的维亚城210公里,从圣地亚哥飞行两小时即可到达蒙特港,这又是旅游的理想场所,在风景如画的安尔赫尔莫品尝当地的特色食品。
在亚吉乌埃湖两岸,是景色秀丽的弗鲁迪亚尔城、巴拉斯港、萨尔托斯?德?佩德罗乌埃和所有圣贤湖外,宝石般清澈透明的湖水和生长密实的植被。非去不可的还有普耶乌埃、比森特佩雷斯罗萨尔斯和阿莱塞安第诺国家公园,因为这些公园保护了大面积的草原、潮湿热带森林、火山、瀑布和清澈的河流,所有这些景观都会为旅行留下难忘的回忆。
从巴拉斯港或者蒙特港出发,可以进行一次将海上航行和陆地行走相结合的旅行,这样就可以到达阿根廷城市巴利罗切。距离蒙特港城90公里就是奇洛埃岛。这是个充溢着由土著信仰和天主教信仰融合而产生的神话和传奇的岛屿。这里保存了 150座教堂,它们都是由耶稣传教士们在18和19世纪修建的,其中的16座已被列入世界人类遗产。除了其建筑特色外,在古代这里的人们保持着在木头柱子上建造房子的海洋习俗,因此这里的水上住宅也就成为这一习俗的见证了。奇洛埃人的饮食是融合了海产品和当地农作物而来的。岛上最有代表性的菜肴是古拉尔托,它是用许多作料、给慢火炖成的美味,一般这个菜是在地上的土坑里做的。
在这个岛上,比较突出的几个村镇是安库特、卡斯特罗和达尔卡乌埃。在达尔卡乌埃村会有一种集市可以欣赏到奇洛埃人的精细的手工艺品?有用麻布织的、手工编制的还有雕刻在木头上的。
从蒙特港向南延伸着的就是极地公路,它长1000公里,横贯了湖泊、河流、冰川、峡谷、温泉和国家公园,从这里就可以进入到智利的巴塔哥尼亚。它是美洲大陆的最南端,山脉的两边的宽广、繁茂的区域都称为巴塔哥尼亚。这个地区基本上无人居住,只有大概2%的智利人住在这里。它分为北巴塔哥尼亚和南巴塔哥尼亚。要去往巴塔哥尼亚的北部可以从圣地亚哥乘坐飞机,途径巴尔马塞塔,行程大约需要三个小时。
巴尔马塞塔位于科伊阿伊凯城55公里,它是开发这些美丽景致和参观圣拉法尔湖泊国家公园这里有漂流的鼓皮和圣帕雷丁冰川的控制中心。去游览国家公园可以乘坐舰艇,同时在震耳欲聋的冰块的坠落声中欣赏那令人惊叹的景色。巴塔哥尼亚地区可以被称为一个真正的天堂:茂密的原始森林、在湖泊和河流垂钓的优越环境。这里同样也是体育和探险爱好者的偏爱之地,也可以在世界闻名的弗塔雷乌夫河和贝克河里漂流或划皮艇。
游览巴塔哥尼亚南方的一个很好的出发点是普恩塔?阿莱那斯城,从圣地亚哥到达这里大概需要四个半小时的飞行。从普恩塔?阿莱那斯城到麦哲伦海峡可以去看看企鹅。弗尔特斯布尔奈斯是智利1843年在极地建立的第一块飞地。还有当地特有的修剪羊毛的庄园。当然在这里也可以乘做舰艇来参观冰川、比格运河、火地岛或者去威廉姆斯港看看,它是人类所能居住的最南端。
虽然如此,这一地区最值得参观的是帕伊乃塔国家公园,在这个生物圈世界保留地里可以看到巨大的塔和岩石和花岗岩的牛角,正是这些使得这个国家公园世界闻名。美丽的湖泊、湿地和冰川伴随着这些美好的景色旅程,这里拥有智利最为丰富的动物群种。帕伊乃塔国家公园有全世界最知名的漂流路线之一,当然在这里也可以开车或者骑马来享受这独特而优美的极地景色。在到达帕伊乃塔国家公园之前首先要来到纳塔雷斯港,它距离普恩塔?阿莱那斯城有三小时的路程,从这里到达帕伊乃塔国家公园还要再开车走三小时。从纳塔雷斯港还可以再进行一些短途旅行,比如去米罗顿山洞。就是在这个神奇的岩洞里人们发现了史前动物的遗迹。除此以外,还可以去巴塔哥尼亚众多景点中的塞拉纳和巴尔马塞塔冰川航行。从普恩塔?阿莱那斯城出发还可以游览南极。要抵达这个白色的大陆您可以乘坐飞机或者豪华的舰艇,这样路上可途径几个岛屿和沿海科学基地,与一种对于人类完全陌生的原始生活直接接触!
意大利风土人情
风俗
意大利人热情好客,也很随便,但时间观念不强,常常失约或晚点。
在意大利进餐时,意大利人的习惯是男女分开就座。进餐顺序一般来讲,是先上冷盘,接着是第一道,有面食、汤、米饭或其它主食;第二道有鱼、肉等,然后是甜食或水果、冰淇淋等,最后是咖啡。
用餐时要注意礼节,不要一次要的太多吃不下。在用餐过程中,不要把刀叉弄的叮铛作响,在吃面条时,用叉子将面条卷起来往嘴里送,不可用嘴吸,尤其是在用汤时,不要发出响声。每道菜用完后,要把刀叉并排放在盘里,表示这道菜已用完,即使有剩的,服务员也会撤走盘子。
意大利人喜欢喝酒,而且很讲究。一般在吃饭前喝开胃酒,席间视菜定酒,吃鱼时喝白葡萄酒,吃肉时用红葡萄酒,席间还可以喝啤酒、水等。饭后饮少量烈性酒,可加冰块。意大利人很少酗酒,席间也没有劝酒的习惯,随意。
应邀到朋友家作客时,特别是逢年过节,应给主人带点礼品或纪念品。礼品的包装要讲究。收到礼品后,主人会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品,并说一些客套或感谢的话。另外,到意大利人家作客,不要早到,稍晚点为好。
姓名
意大利人的姓名由姓和名组成。在填写正式文件时,除本人姓名外,要加上父名,有时还得写母亲的姓名,次序是本人的姓、名父名,最后是母亲的姓名。
服饰
意大利的衣食住与邻国法国相似。日常衣着以西服为主,但夹克衫、T恤衫和牛仔裤现已成为国民的常服。平时衣着随便,但上班时却很注意装束打扮。有的饭店规定穿西服必须系领带,即使在夏天也不准穿衬衫人席,不过穿民族服装则不受约束。
饮食
意大利菜的特点是昧醇、香浓,以原汁原味闻名,烹任技艺可与法国媲美,而面食则在法国之上,有400多品种。意大利人的早餐简单,晚饭是主餐,用餐时间一般很晚。
住宿
意大利人的住房条件与法国相似,只是房租远低于法国。一般而言,北部意大利人的住房条件优于南方。拥有第二住宅的意大利人不很多。
婚礼
意大利是一个天主教势力很大的国家,按天主教的传统,婚礼应在教堂举行,但现在到市政厅登记结婚的人越来越多。
丧礼
自天主教盛行以来,意大利人后以土葬为主,各地都有公墓。一般意大利人后先在教堂举行简单宗教仪式,然后将棺木放入已准备好的墓穴。
-----------------
服饰礼仪
智利服装业发达,市场上有各种款式的流行服装,因此有人认为智利服装领导着南美潮流。当地的一些少数民族,仍穿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服装。如阿劳坎人的男子身披毛织斗篷。
仪态礼仪
智利人举止大方,待人接物非常讲礼貌。到当地一些办事机构办事,经过严格训练的秘书**总会彬彬有礼地待来客。他们一般也不在众人面前用牙签剔牙,如果必须使用牙签,可到洗手间去
相见礼仪
智利人对男孩的爱称是奇尼多,意思是小小中国人,奇尼达是对女孩的爱称,意为中国小女娃。智利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以握手为礼。亲朋好友相见,常施拥抱礼。女人之间见面是亲吻对方的脸。
餐饮礼仪
智利人以面食为主,有时也吃米饭。他们喜欢吃海产品,牛肉羊肉等,常吃的蔬菜有土豆,黄瓜等。智利人一日四餐,早晨一餐,中午一餐,下午四时一餐,晚九时又一餐。下午四时这一餐比较简单,吃些点心
喜丧礼仪
智利信奉天主教的人,其婚礼,丧礼都按天主教的礼仪办理。如婚礼是由神父主持在教堂中进行,神父需询问男女双方是否同意结为夫妇。当地的阿劳坎人的丧葬礼仪是把者埋在墓穴中,在其身边放些陪葬物品,一般男子放武器,女子放日用器皿。
智利旅游攻略推荐2018
智利作为南美洲比较富裕的国家之一,,这里拥有着南美洲最更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硝和铜,不仅在南美洲,甚至在世界上都是第一名,可见其富裕程度,另外,这个国家也是教育程度在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国家。
如果要说旅游,可能大家比较知道的是圣地亚哥和神秘的复活节岛吧,其实除了这些,智利的旅游资源也是十分丰富的,还被称为是“天涯之国”,听着名字也是很美丽的。
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来智利旅游的一些攻略吧!
智利国家概况
位置
智利(Chile)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
由于地处美洲大陆的最南端,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智利人常称自己的国家为“天涯之国”。智利是世界上铜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享有“铜矿王国”之美誉。首都圣地亚哥是智利最大的城市。
智利最著名的点就是有着神秘色彩的复活节岛
国名:
智利共和国(RepublicofChile)
首都:
圣地亚哥(Santiago)
面积:
面积75662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756253平方公里,岛屿面积373平方公里)。
人口:
约1609.34万位置: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
语言:
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在印第安人聚居区使用马普切语。
宗教:
80%以上的人信仰天主教,其他信仰新教或犹太教。
国树:
阿劳乌卡利亚松。是世界稀有树种。有“黑色金字塔”之称。
行政区划:
全国分为13个大区,下设50个省和341个市。
时差:
较中国晚12小时。夏季(11月—2月):较中国晚11个小时,冬季(5月—9月)
电压:
智利的电压是220V。美式2芯(西班牙制2芯圆头)电源转换插座酒店可提供。
酒店:当地酒店不备个人洗漱用品、拖鞋等,烦请自备。自来水一般不宜饮用。
小费:
到餐馆和酒吧消费需要10%至15%的小费,一些餐馆会把小费计算到消费总额里。乘坐出租车一般不给小费。
住宿:
智利宾馆不提供一次性拖鞋、牙膏和牙刷。电压为220伏,但插线板比较特殊,是单排三个等距圆柱形插头。如有需要,应向导游借用插线板转换器。
购物:
铜制工艺品是智利特色产品,蓝晶石挂件值得采购留念。智利是世界第一产铜国,但铜制工艺品价
格却不低。智利葡萄酒世界闻名,值得品尝采购。智利旅游衣食住行实用信息
气温:
智利因属温带中纬度国家,所以1月为夏季通常在30度之间,4-7月为冬季通常在3-15度,当地早晚温差较大。
通讯:
全球通手机可使用(如出现“ENTEL”信号,先拨1230;如出现“TELEFONICA”信号,先拨
1880)。可购电话卡。各酒店均可上网。
交通:
机场至市区约20-25km。打出租车须用半小时,费用为25-30美金(1.5美金/公里)。
智利是南美洲治安最好的国家,无须担心人身安全。
税费:
任何消费要加18%的税。一般在购物或消费过程中已加入,但在酒店结帐时付酒店消费部分,如房租、餐饮、洗衣等费用时若支付比索,要加收
18%的税;若支付美元现金可免交18%的税。
最佳旅行时间:
最佳旅游时间11月~次年3月
智利签证:从2015年7月1日开始,所有中国公民持6个月以上美国或加拿大的签证,可以免签,在智利停留90天。如果是自己单独办理智利签证则需要智利当地一家旅行社的邀请函,并在当地公证和认证,手续会稍微复杂一些。
建议游玩天数:
8天左右
参考费用预算:
25000元左右
离境机场税:
26美元/人(国际航班),必须在机场现付。
货币:
智利货币为“比索”,可到兑换所兑换。美元不流通。由于汇率经常浮动,不宜兑换太多。此外,由于币值相对较低,最好携带计算器,以免计算错误。
比索兑换的大致参考价为:
1美元=480比索,1人民币=77比索,上下浮动。可在机场和市区内的兑换店换取,建议在市区兑换,汇率略佳。智利的物价约比中国高20%-
40%(复活节岛例外,要高200%-300%)。
一般营业店营业时间:
1)货币兑换店:周一至周五:9:00到19:00;周六:9:00到15:00;
2)银行:周一至周五:9:00到14:00;
3)商店:周一至周五:10:00到20:00;周六:10;00到14点;
4)购物中心:周一至周日:10:00—21;00;
智利民俗风情:
1、智利人同外来客人第一次见面时,多要握手致意,有时男性之间要热情地拥抱,女性之间要相互亲吻面颊,最常用的问候语是“您好”、“见到您非常高兴”、“感谢上帝让我们相识”等。
2、熟悉的朋友见面,多是热情拥抱和亲吻,寒喧问候,异常亲密,男女均是如此。
3、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见面,还习惯行举手礼或脱帽礼。
4、同许多美洲国家一样,智利人一般不邀请他人到家中作客,除非是感情深厚的朋友,如果你被智利朋友邀请到家中作客,应视为一种荣幸,不可出自客气或其他理由而谢绝,否则会被主人认为是瞧不起人而生气。
5、应邀到智利朋友家中作客,应按时赴约,迟到或早到都是不礼貌的行为,智利人的时间观念比较强,凡事都习惯按预定的时间进行,这是同许多美洲国家所不同的。
6、到达主人家,客人应主动送一束鲜花或包装精美的糖果给女主人,先向女主人表示问候,随后问候男主人和其他家庭成员。
7、智利人认为“五”这个数字不吉利
旅游景点
复活节岛
复活节岛现属于智利的瓦尔帕莱索,它是世界上最与世隔绝的地方,是地球上最孤独的一个岛屿,呈三角形状,海岸悬崖陡峭,极难攀登。
这个面积仅有163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小岛位于东太平洋海岸,往东越过3500公里的海面才能见到大陆,直至1722年4月5日,该岛的原居民才与外界有了接触
据说,1722年荷兰探险家雅各布·洛吉文(Jacob
Roggeneen)在南太平洋上航行探险,将近绝望时发现了这座岛,登陆的那一天正好是4月5日复活节,于是就将这个无名海岛命名为复活节岛。
直到1888年,智利政府派人接管该岛。
“地球的肚脐”的由来
虽然我们因为复活节岛这个名称了解到这片土地,但其实岛上的波利尼亚人以及太平洋诸岛的土著居民称它为RaPa
Nui,这个名称令人费解,也颇含神秘色彩,因为直译过来就是"地球的肚脐"。
这种叫法,一开始人们并不理解,直到后来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从高空鸟瞰地球时,才发现这种叫法完全没错——复活岛孤悬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确实跟一个小小的“肚脐”一模一样。
可是在当时科技还不发达的年代,岛上居民是如何知道复活岛在空中的样子呢?不禁让人引发联想。
形状各异的“摩艾”
除了上面的疑问,复活节岛上的“巨石像”也成为了岛上的另一个不解之谜。他们被称为摩艾(Moai),是位于复活节岛(Easter
Island)的一群巨型人像,同时也是智利的旅游景色与世界遗产之一。
有些摩艾会被放置在名叫“阿胡(Ahu)”的石头站台。
有部分石像的头顶会加上一块“普卡奥(Pukao)”。普卡奥是一种圆柱形雕塑,是用非常轻的红色火山岩制作而成。石帽与石像不是一体的,是另外雕刻之后戴上去的。
普卡奥的存在意义一直不明,有人认为是象征权力的头饰或当地土著的发型。
关于这些石像的来历,至今没有定论。在复活节岛的全境内,已知约有887尊的摩艾,或卧于山野荒坡,或躺倒在海边,有些是单独矗立在某地,有些则组成一个阵列,排列整齐地矗立在那里,几千年以来一直注视着远方的大海。
这更加引起了人们的好奇,想知道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当时的人们是如何做到这么不可思议的艺术
神秘的部落文化
在所有的波利尼西亚民族中,拉帕努伊人也是唯一一个发明文字系统的人。氏族中祭司们在木板上镌刻一种独特的象形文字,并称之为Rongorongo,意为“会说话的木头”。
由于欧洲传教士的损毁,后来只有25块木板保存了下来,被世界各地的著名博物馆收藏。
这些幸免于难的“会说话的木板”,两边用鲨鱼牙或坚硬的石头刻上几何图案,像鱼、鸟、草木和船桨等。可是,这些“会说话的木板”上的图案究竟是不是文字,又有何种含义,至今仍是不解之谜。
复活节岛有你看得见的一面,正如探险家们所描述的那样。它还有隐而不露的一面:那些洞穴、隧道和当地居民分享的神秘传说。
岛上最大的传统节日莫过于一年一度的“鸟人节”,每年的2月份,男女老少均参加竞技活动,全体岛民齐聚奥龙戈火山顶,举行神圣的祭典仪式,用竞赛的方式来选这个岛屿的领袖“鸟人”(tangata
manu)。
并重温该岛以往的艺术及习俗,包括雕刻、敲击、编芦苇船,以及传统的歌舞表演,让更多的游客感受当地奇异的风俗。
壮美的自然风光
除了部落文化风情,岛上壮美秀丽的自然风光同样会带给你一场视觉盛宴。
复活节岛北部的阿纳凯海滩(ANAKENA
BEACH)是全岛最富魅力的景点,岸上的棕榈树林青翠茂密,水清沙白,椰林树影。尽情欣赏夕阳西下,霞光映红半边天,巨大的石像被衬托出永恒的剪影。
当你攀上海拔507米的特雷瓦卡山顶,极目远眺,岛上的大小火山和四周的石像尽收眼底,浩瀚的太平洋与蓝天浑然一体,令人心旷神怡。
一望无垠的大片草地、海浪拍打的声音、随处可见的“摩艾”巨形石像,你会臣服于大自然神秘的力量。
圣地亚哥(智利)
圣地亚哥是智利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南美洲第四大城市。圣地亚哥位于国境中部,坐落在马波乔河畔。城市面积约15,403.2平方公里,人口
720万。圣地亚哥的市区在历史上是以圣卢西亚山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今天的圣地亚哥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是智利最大城市,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南加利福尼亚海岸原是美国印第安人的故乡。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海洋资源丰富,印第安人在此以耕种、捕鱼、打猎为生。
十六、十七世纪欧洲探险者来到这里,打乱了印第安人的生活,开始了欧洲殖民统治时期。
1542年,葡萄牙探险者首先抵达圣迭戈港,在随之而来的“航海时代”里,欧洲和大西洋诸国也纷纷来到这个当时很偏远的地方。
圣地亚哥武器广场
武器广场四周汇聚着圣地亚哥城最重要的宗教、政治和文化机构。广场西侧是全智利规模最大、气势磅礴的大教堂,北侧有国家邮政局、历史博物馆和圣地亚哥市政厅。广场里还有民间艺人的歌舞、音乐和脱口秀表演。
圣卢西亚山
圣卢西亚山为智利著名的风景区,山高230米,为锥形山岗。与其说圣卢西亚山是一座山,不如说是一个依山建筑、精巧别致的花园。山脚下的入口处有深红色宫殿式大门,附近矗立着一座印第安反殖民统治战争中的英雄的塑像。
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盘旋而上,直通山顶。山上有古希腊雅典式的白石门廊,门廊两侧是古朴、苍劲的巨型壁画。圣克里斯托瓦尔山—圣母山
圣母山是智利著名的旅游胜地,现在辟为“首都公园”,占地712
平方公里,是圣地亚哥最引人入胜的公园。圣母山北侧是贫民区,没有高楼;东侧是繁华市区。在圣母山上俯瞰圣地亚哥,全城景色尽收眼底。
中央市场
中央市场位于圣地亚哥老城西北角一幢漂亮的老建筑里,毗邻海鲜市场。
拉莫内达宫
智利总统府—拉莫内达(La
Moneda)宫。西班牙语里是货币的意思,在智利19世纪初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之前,这里曾是一家造币工厂,因此拉莫内达宫还是重要的文物遗址。
总统府北门外的宪法广场上,伫立着阿连德的高大铜像。
蒙特港
蒙特港是智利南部的一座海港城市,是智利的重要商业中心。蒙特港市经济以海运、渔、林和造船业为主。其中。海运业是该市的支柱产业。
同时城市有大量的文化娱乐设施与艺术馆,人文景观与股格罗岛博塔尼克公园等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是智利南方主要旅游城市之一
瓦尔帕莱索
瓦尔帕莱索绰号“太平洋珍珠”,基于城市不断的发展设计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瓦尔帕莱索纳入世界文化遗产范畴。
199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瓦尔帕莱索不同寻常的缆车系统(高度倾斜缆车)成为世界一百个濒危历史文化宝藏之一。
由于城市建筑在大量的陡坡之上并可直接俯视太平洋,瓦尔帕莱索也自豪的宣称迷宫样的城市道路和鹅卵石小巷体现了城市丰富的建筑和文化遗产。
蓬塔阿雷纳斯
蓬塔阿雷纳斯是世界最南的城市之一,是智利南极区和麦哲伦省的首府。市内多纪念碑、广场,城市的克罗地亚文化背景在南美独树一帜。
水、陆交通方便,并建有国际机场,也是从南美洲出发的南极探险者们进行休整的最后一站。它同阿根廷的乌斯怀亚和新西兰的基督城一样作为南极科考的起点站。
伊基克
伊基克位于智利北部,是塔拉帕卡大区的首府,也是智利重要的港口城市,伊基克市是一个旅游城市,具有独特的沙漠与海洋结合的完美的气候条件、充裕的阳光、细腻的沙滩、舒适的住宿、豪华的等。
每年假期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旅游者云集这里,享受蓝天白云和阳光。
阿里卡
阿里卡是智利最北端的海港城市,可以同时去游览秘鲁和玻利维亚两个国家,在位于郊区的阿萨帕峡谷可以领略到迷人的考古之旅。
在这一地区的海岸附近,曾发掘出了最令人惊叹的文化古迹:琴巧罗木乃伊,这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木乃伊。这些木乃伊和1万年以来的其他古迹都被收藏在圣·米盖尔·德·阿萨帕考古博物馆中。
这里有平均海拔为4000米的地形平坦的高原,种类繁多的动物、湖泊、温泉、雪火山以及有着悠久传统的艾马拉文化的迷人的小村镇。有的村子里还保留着16世纪的教堂,这应该是西班牙殖民统治所留下的宗教财富的一部分。
圣佩德罗德阿塔卡马
圣佩德罗德阿塔卡马是个极富魅力的城市,能在月亮谷中欣赏美丽的落日以及迷人的盐渗透侵蚀而形成的天然雕塑。太阳落山后,火山山峰在周围描绘出奇异的图案,形成了月亮景色。
去参观一下那些建于12世纪的防御城堡、Lepech神父考古博物馆或者去亲身体会那些风景如画的绿洲。
百内国家公园
百内国家公园位于智利西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上,占地面积2421平方公里,于1959年被定为国家公园,197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划为生物圈保护区。
曾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50个一生必须去的地方”之一。它以其低海拔的W环形徒步路线荣登《孤单星球》杂志评选的全球徒步旅行目的地榜首。
那里有小径、湖泊、河川、草原以及野花,还有类似驼马的动物,几乎算是摆好姿势供你拍照。甚至还有可能看到驼鹿,这是一种濒临绝种的鹿,像美洲狮一样行踪迷离。
这里的山峰壮观而奇异,既有陡峭的崖壁,也有银光闪闪的雪山,看起来像一副积了雪的巨大鹿角。
巴拉斯港
巴拉斯港位于智利中南部,这里有著名的LagoLlanquihue和LagoTodosLos
Santos湖,两湖之间是奥索尔诺火山,特殊的地理造型使这里水清草美,风景秀丽。冬天的时候这里是一个滑雪场。
拉塞雷纳
拉塞雷纳是智利的文化名城,建筑风格比较偏向十六世纪的欧洲,街道很干净、漂亮。众多文化遗迹中距离市中心最近的便是著名的大主教教堂(Catedralde
laArquidiócesisdeLaSerena)。
特木科
特木科是智利中南部城市,阿劳卡尼亚区和考廷省首府。这里有著名的印第安人集市及阿劳卡印第安人博物馆,还有森林公园和市政体育场。城东80公里的利艾马火山,为优良高山滑雪场。
纳塔莱斯港
纳塔莱斯港位于智利南部,始建于1911年,它是前往著名美丽的百内国家公园必经之地。CathedralofPuerto
Natales大教堂是该城地标,附近有中央广场(Plazadelas
Armas)又译武器广场,周围环境干净整洁。
城内留有许多印第安文化的遗迹,而各种色彩鲜明的建筑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还有。
比尼亚德尔马
修剪整齐的城市花园和棕榈树装饰的大街是比尼亚德尔马这个海滨城市的特色,这里不同于其他人潮拥挤的海滨,你会感受到一种洁净现代的感觉。
它是南美著名的游览城市之一,西班牙语意即“海边葡萄园”,广种花木,以“花园城”闻名。城内多豪华的饭店、旅馆、夜总会、赛马场、公园、剧院等旅游设施,海边峭壁顶有总统夏宫。
海滨浴场优良,夏季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
塞雷那
在塞雷那,您可以沿着迷人的马尔大道(AvenidadelMar)漫步,也可以选择您最喜欢的海滩,然后在晚上徜徉在AlamedaFrancisco
deAguirre大街。
这里有露天的雕刻博物馆;建于16和17世纪的圣弗朗西斯科教堂(ChurchofSan
Francisco)——现在的国家历史文物(National
Monument);还有Recova集市,它是该地区最著名的市场,在那会举办手工艺品交易会。
赶快收好这份攻略,以后有机会去智利一定可以用得到的,有了这份攻略相信大家也可以方便很多!
智利的国家简介(150字)
智利共和国,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智利是拉丁美洲比较富裕的国家,它拥有非常丰富的矿、林、水产资源,铜的蕴藏量居世界第一,它拥有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铜矿,有“铜之王国”之称。它还是世界上唯一生产硝石的国家。智利的农业,渔业和服务业也很发达。2010年智利人均GDP位居南美洲第一,不过社会贫富差距非常巨大。社会治安方面属南美洲较为安定的国度,官员贪污的程度也是该洲国家中最为轻微的。智利共和国民主发展等方面也获得了很高的排名。智利教育高度发达,其教育在发达国家普遍承认。由于地处美洲大陆的最南端,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智利人常称自己的国家为“天涯之国”。
由智利国旗蓝、白、红三色构成。靠旗杆一边上方的旗角为蓝色正方形,其中央绘有一颗白色五角星。旗地由白、红两个平行长方形构成。白色在上,红色在下。白色部分等于红色部分的三分之二。红色象征为了智利的独立和自由, 为了反抗西班牙殖民军的统治,在兰卡瓜英勇牺性的烈士鲜血。白色象征安第斯山高峰的白雪。蓝色象征海洋。
盾面来自国旗图案。盾徽左侧是安第斯鹿,右侧是美洲大兀鹰,上方是与国旗颜色相同的美洲鸵鸟羽毛。底部的智利国花“戈比爱”野百合花是独立自由的象征。绶带用西班牙文写着“依靠公理和武力进行斗争”。
阿劳乌卡利亚松。是世界稀有树种。有“黑色金字塔”之称。
“戈比爱”野百合花(柯碧韦)是喇叭藤科植物。花红色,偶尔也开白花,长度3—4寸,花瓣坚挺好像涂蜡。结椒形小果。花开藤上,藤攀缘在树干上,以智利南方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