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比赛客场进球-欧冠客场赢球被翻盘

tamoadmin

1.米兰和曼联谁更厉害一点

2.欧冠淘汰赛先打客场和先打主场到底哪个更有利?

3.一支被“诅咒”的球队,伊萨奇巴希太悲情,本赛季基本结束

4.以最悲情的方式告别,这会是布冯在欧冠的最后一战吗

5.足球史上有没有被进三球以上还能翻盘的

米兰和曼联谁更厉害一点

欧冠比赛客场进球-欧冠客场赢球被翻盘

一场屠杀过后,很多米兰球迷仍然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惨案,正如我不明白赛前他们为什么这么高调。圣西罗一战前,甚至可以说抽签之后,大多数AC米兰球迷都一副吃定了曼联的样子,觉得他们自己能够轻松过关,莱昂纳多表示他有信心可以在圣西罗解决曼联,甚至在圣西罗之战2:3败北之后,莱昂纳多仍然嘴硬,认为本队只是运气不好,其实发挥比曼联好,米兰完全有能力在老特拉福德完成史诗般的翻盘。而在这场血腥的老特拉福德战之前,很多AC米兰球迷搬出一些自己以往在主场落败后客场翻盘的例子来表明自己球队有这个能力,甚至举出曼联小组赛时候主场面对贝西克塔斯时候也一球落败,对中央陆军还丢了三个的例子来证明在老特拉福德球场比赛的曼联没什么了不起,AC米兰绝对有能力重现2007年圣西罗一战的3:0大逆转。

对此,我嗤之以鼻,打从抽签结束后,我就认为,从理论上来说,这将是一场没有悬念的对决,曼联的实力的确比去年下降了很多,但是AC米兰下降的更厉害,基于我对于当前双方人员结构以及战术体系的了解,我觉得曼联这次复仇成功的可能性极大。当然足球比赛有很多意外因素影响,单纯地从理论出发是不足以确定什么东西,当时的我也不敢说曼联一定能淘汰米兰,毕竟距离比赛还有2个多月,一切都可能发生,只能说纸上谈兵的话,曼联的赢面很大。我却发现AC米兰的官员,球员以及球迷普遍对遇到曼联很满意,觉得自己绝对能够过关,这就让我觉得很诧异了。

甚至在第一回合主场落败后(在强强对话中主场落败经常是决定性的),很多米兰球迷对现实的认识仍然很片面,而且自欺欺人现象严重:米兰的确曾经在主场落败的时候客场翻盘后,但是请你们查查当时的对手是谁,曼联也的确小组赛主场败给过贝西克塔斯,但是请注意当时曼联的状况,在小组赛前三站全胜后,在后面三战中使用的基本都是替补队员和青年队员;事情有很多方面,你们不能只看到对你们有利的地方,而故意从整体视而不见。

更可笑的是我觉得莱昂纳多的心态和一个普通的球迷一样,从莱昂纳多和米兰很多球员两回合比赛之间的访谈来看,我敢说现在的AC米兰很盲目,的确米兰2005曾经用两个1:0淘汰了曼联,2007年曾经在客场2:3落败的情况下主场3:0翻盘,但是莱昂纳多压根就不知道当时的米兰为什么能淘汰曼联,也不知道这次米兰为什么会被曼联淘汰,更不清楚2005年的曼联,2007年的曼联以及2010年的曼联有什么区别,最让人无语的是他连AC米兰在2005年,2007年,2010年之间的区别也不知道;莱昂纳多,和很多AC米兰队员以及球迷完全没有从实力对比,人员结构,战术打法,踢球风格等技术领域来看问题,明明自己实力下降严重,战术体系漏洞百出,但是仍然保持了如此高调的态度,单纯地认为凭借斗志,凭借“AC米兰”这四个金光灿灿的大字就能够吃定曼联一生一世;认为只要“我们是AC米兰”,就可以无视现实,无视规律,从无中创造出奇迹。

我必须得说,2007年后,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是一直活在一个记忆的幻影里。

下面是我对十年内曼联和米兰的三次交战的回顾,我们从技术角度来分析一下曼联和米兰这次对决。

04-05赛季欧冠八分之一决赛

2005的AC米兰

2005年的米兰处于安切洛蒂战术体系时代的最高峰, 2003年夺取欧冠冠军,2004年夺取意甲冠军, 2005年的AC米兰比之前两年各方面更为成熟。安切洛蒂的4-3-2-1/4-3-1-2战术体系首先立足于防守的稳固,后防线由巅峰期的迪达,内斯塔,斯塔姆,卡福和马尔蒂尼组成,其中除了内斯塔外,其他几人稍年长了点,但是并没有年长到水平衰退的地步,正处于球员职业生涯最成熟的阶段。

其次,当时的AC米兰中场拥有极强的控制能力,三名中场中的皮尔洛正值当打之年,是米兰组织进攻的核心人物,拥有非常出色脚下控球技术以及传球技术;西多夫同样处于职业生涯最成熟的阶段,技术好,控制力强,能力全面均衡,作为皮尔洛的辅助者和接应者,他能够加强米兰的中场控球,而其在纵向突破上的能力可以帮助米兰完成中场和前场的串连,后腰加图索同样处于当打之年,其防守扫荡能力极强,保证了米兰中场的防守能力。米兰的中场三人组的职能分布类似于去年的巴萨:加图索的职能相当于亚亚图雷,皮尔洛的角色等同于哈维,西多夫的作用类似于伊涅斯塔。

第三,米兰当时的前场球员类型特点不一,形成了良好的组合。前场的三名进攻球员是前腰卡卡,前锋舍甫琴科,以及中锋克雷斯波或者因扎吉,其中,年轻的卡卡的主要作用在于防守转进攻瞬间的球队的起速,由于米兰当时4名后卫+1名后腰组成的防线稳固,又有能传出准确中长传的皮尔洛,接到皮尔洛转移传球后,速度惊人的卡卡能够把球快速带到对方危险地带,并拥有巅峰时期的舍甫琴科和克雷斯波两个接应点,克雷斯波是传统禁区内的中锋,把握机会能力和空中能力都相当不错,而当时的舍甫琴科刚获得金球奖不久,各方面技术全面,活动范围也大,所以当时AC米兰的防守反击威胁极大。

而当球队转为阵地进攻时候,米兰中场的控球能力又能保持球在自己脚下运转,对方轻易抢不下来,一个不小心就被渗透进去;如果对方也密集防守,米兰需要强攻的话,那么安切洛蒂的选择将是边路,两名边后卫虽然岁数稍大但是都是一时名将,能防能攻,再加上舍甫琴科和卡卡经常会轮换拉边来拿球,协助马尔蒂尼以及卡福打通边路,而禁区中又有绝对的杀手级中锋因扎吉或者克雷斯波来接应抢点。所以当时的AC米兰在防守,进攻和控制上均登峰造极,球队战术体系非常平衡,没有明显的漏洞,可以退防打反击,也可以控球打阵地进攻,队员经验丰富的,能在多种节奏中自如地进行控制和切换,当时的米兰最难对付的,就是快和慢,攻与防两种节奏的忽然变化。至于为什么如此巅峰的AC米兰会2005年欧冠决赛输给利物浦,我觉得更大的是运气和心理因素,从各方面来说,当时的利物浦都远不及米兰,只能说那晚的利物浦太神奇了一点。

2005的曼联

而04-05赛季的曼联却处于低谷中,很多球迷都应该能够记得,这是一个曼联四大皆空的赛季:连续两年欧冠止步16强的结果,上一年被波尔图淘汰还能有理由说是有裁判误判的因素,但是这年两回合均0:1败给米兰却没有了借口;而在其他赛事中,英超联赛中曼联被切尔西完全压倒,足总杯决赛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鬼使神差地放跑了阿森纳,联赛杯半决赛被切尔西两回合无可争议地击败。

由于当时奎洛斯叛逃皇马,贝隆被清洗出队,所以04-05赛季的曼联基本上延续了经典4-4-2的战术,人员上,当时的曼联后防线由费迪南德领衔,其搭档是已经把曼联球迷的心理素质培养到淡定程度的布朗或者希尔维斯特,右边路是巅峰时刻的加队,左边路是拼命三郎海因策,也许乍看之下还凑合,但是如果我再告诉你,门将位置上是霍华德和卡罗尔的二人轮换组,你可能就要在自己胸前画个十字了。2005年的曼联自身弱点非常明显:首当其冲地莫过于曼联几个赛季都没能治好自己的门将痼疾,如果说费迪南德领衔的曼联后防线多少还算凑合的话,门将是实实在在得让人看不到任何希望,舒梅切尔之后试验了这么多的门将都以失败告终,从波斯尼奇,范德胡,泰比,巴特斯,霍华德,一直到现在的卡罗尔,统统都是悲剧。

中场延续着1999年至今的4人攻击体系,只是由年轻的C罗代替了远走皇马的贝克汉姆。而当时曼联的第二个问题,也是最致命的问题,就在于这个中场相比当年,控制能力和进攻能力严重下降。多少年来,1999三冠王的黄金中场组合拖着这支球队前进,在这支球队后防问题重重的情况下,仍然以高度的控制力和攻击力维持着这支球队的运转,但是问题是:时间到了。没有人能永远保持青春,这批当年的“孩子”终于都开始老了,看着贝克汉姆在皇马吃力地踢着中前卫的同时,再看看这支曼联队中剩余的三个人,你能发现,没有人躲得过岁月的侵蚀。

贝克汉姆出生于1975年5月2日,这个赛季他度过了30岁生日;三冠王赛季,他24岁。

吉格斯出生于1973年11月29日,这个赛季他度过了31岁生日;三冠王赛季,他25岁。

斯科尔斯出生于1974年11月16日,这个赛季他度过了30岁生日;三冠王赛季,他24岁。

而基恩呢,出生于1971年8月10日,这个赛季他已经33岁了;三冠王赛季,他27岁。

每个人都长了6岁,从一个冲劲十足,身体处于巅峰的年轻人变成了身体机能急剧下降的老将。这些岁月的流逝就如同他们水准的流失一样,没人可以避免;也许在部分场次,他们还能找到昔日的荣光,但是他们已经无法整个赛季都坚持在那个高水平上。从04-05赛季来看,斯科尔斯保持的最好,影子前锋风采依旧,但是他已经无法整场都保持像以前那样的运动能力了;吉格斯已经丢失了他的速度,爆发力和对抗能力,但是没有找到适合现在的他的踢法(吉格斯的转型应该来自于05-06赛季后半段),还延续着以前边路狂奔的风格,效果当然不佳;而老队长基恩更是已经完全显出了老态;尽管弗格森用C罗代替了贝克汉姆,但是那个时候的C罗还完全是个孩子,他自顾自的踢法根本无法融入曼联当时从99年延续至今的中场体系,使得这个中场更出现了经脉不通的一块角。而曼联中场能力的下降导致了对比赛控制能力的削弱,这更加剧了后防问题的暴露。

1999年三冠王时期的中场四人组以丰富的进攻手段和狂攻不止的风格闻名于世,但是当27岁的基恩,24岁的斯科尔斯,24岁的贝克汉姆以及25岁的吉格斯当初执行的中场战术套路,现在换成33岁的基恩,30岁的斯科尔斯,31岁的吉格斯以及20岁的C罗来执行的时候,你可以想象的出效果变得多差,三名老将的体力,运动能力,速度,精力均大幅度衰退,无法再延续以前的水平和风格。而当20岁的C罗出现在贝克汉姆位置上的时候,最郁闷的就是范尼了,中锋范尼对中场的支援依赖度很高,尤其是对两翼的支持,但是那时的C罗还秉承着自己该传不传喜欢自己一个人玩的作风,而且其边路传中就像得了关节炎般的,愣是使当时的禁区之王基本抢不到点,假如范尼都抢不到点,我想世界上应该很少有人能够抢到C罗的传中吧。

而当时曼联第三个问题在于看似群星璀璨前锋线:范尼,鲁尼,阿兰史密斯,萨哈,同样是四大前锋,99年的约克,科尔,谢林汉姆,索尔斯沙尔四人轮换使用但都表现出色,全部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而在04-05萨基,范尼,鲁尼,萨哈,阿兰史密斯就个体而言,比99年四大前锋可能都要出色很多,但是却没有出现99年那样轮流闪光,和谐共处的场景。可见,多名前锋的堆积,除了要考虑其个人实力,还要考虑他们之间技战术风格的互补性,年龄大小的层次性,以及个人性格的特殊性。这个赛季的曼联四大前锋,可以说是三个当打之年的终结者,外加一个过于年轻的二中锋,让人觉得有点资源浪费。

2005年 曼联 0:1 AC米兰 - AC米兰 1:0 曼联

此时的曼联遇到此时的米兰,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曼联中场控制组织能力的下降,使得米兰的中场自始而终控制着比赛,虽然最后比分并不大,但是就内容来看,曼联从头到尾都在米兰的手掌之中,看似打着太极拳的米兰则聪明地掌握着比赛的节奏,忽然的一次节奏变化就使得曼联后方问题暴露无疑,从卡罗尔到布朗,到希尔维斯特,曼联的后防线存在着太多的定时炸弹。卡罗尔的一次脱手失误让米兰在老特拉福德获得了1:0的胜利,也奠定了这个系列赛最终结局。

2005年米兰和曼联两战,是典型的战术和实力上的完全压倒。曼联有着太过于明显的漏洞,而米兰却漏洞很少,那时候的米兰着重于掌握比赛的节奏,居高临下地观察着曼联,等待曼联后防线问题渐渐暴露出来,瞬间改变节奏攻其弱点,就能击倒曼联。而曼联在控制能力比当时的米兰差的太远,根本没有能力把比赛带回到自己的节奏,偶然拿回自己节奏,也受制于自身攻击手段不丰富,根本无力给米兰造成太多威胁。所以尽管两场都是0:1,比分不大,但是曼联却看不到自己赢球的希望,“有心无力”是曼联这个系列赛表现的最好总结。我想大家都能看得出来05年的米兰的层次比曼联高一档,在对战术的理解,贯彻,执行上,米兰是完全的高手,而曼联却是彻底的愣头青。

2005年的曼联输在人员实力,也输在战术体系。

欧冠淘汰赛先打客场和先打主场到底哪个更有利?

先打客场有利。因为万一战平的话后打主场的球队在加时赛和点球阶段占有主场优势。你的想法是就某一场比赛来看的,总体来讲是不需要辩论的,就是先客有利。第一场没有发挥好本来就是自身的错误,当然要有后果的。要是第一场没发挥好反而有利了,那还踢个屁。跟先打不打客场其实是没有关系的,这个问题就像是抛硬币,前十次抛了正面,第十一次一般人总倾向出反面的概率大一点,事实上概率还是百分之五十。看似有关系,其实没有关系。米兰先主场也不是没可能输。我想说的是比赛的过程和这个问题其实是没有关系的。不知你看明白没?

一支被“诅咒”的球队,伊萨奇巴希太悲情,本赛季基本结束

北京时间2019年3月19日,女排欧冠八强赛第二场,客场作战的意大利科内利亚诺先是3比1战胜东道主伊萨奇巴希,接下来金局15比10再胜,惊天逆转进四强!要知道,第一回合她们0比3不敌伊萨,能进四强几乎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对于伊萨来说,本赛季已经丢掉了世俱杯,现在又无缘欧冠,接连与这两个最有含金量的奖杯无缘,伊萨的心情恐怕已经跌到了谷底。赛后主将博斯科维奇就忍不住红了眼眶。对于她和球队来说,这个赛季基本已经结束了。

或许会有人说,人家联赛还没结束呢,还有土耳其杯呢。的确这两个比赛还在继续,但伊萨注定在剩余的赛季将抱着一个特别“丧”的心情打球,心气已经没了。就算她们最后拿到了这两项冠军,也不过是些许的安慰。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土耳其杯两天后即将开始,如果她们不及时从这种“丧”的心情里走出来,恐怕还会遭遇痛击……

回想赛季前伊萨总经理纳兰签下金软景,打造博斯科维奇-金软景-拉尔森恐怖三叉戟,雄心勃勃剑指所有冠军。她们在赛季初的超级杯强势捧杯,接下来的联赛也所向披靡,仿佛一切正朝着她们的目标前进。但是在12月的世俱杯她们翻船了,在半决赛先赢一局、第二局24-19领先的大好局面下硬生生被巴西米纳斯逆转,痛失决赛资格,最后仅仅获得季军。

丢掉世俱杯,欧冠就显得不容有失。八强战在先以3比0赢下第一回合,第二回合回到主场,只需拿下两局就可以晋级四强,然而关键时刻队员偏偏各个都不在状态,再次痛失好局。纳兰和一众管理人员在场下都看傻眼了。

回首这几年,伊萨奇巴希像极了一支被诅咒的球队。时光回到一场关键的比赛,16-17赛季联赛第6轮她们对阵瓦基弗银行,她们先赢两局,第三局20-10的大比分遥遥领先,结果最终被银行翻盘!浪费了如此巨大的优势被击败,伊萨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此后就像被魔咒附身,各种不顺,各种大好形势被逆转。这几年她们虽然队中星光熠熠,但仅仅在2016赛季初拿到过一次世俱杯,此后持续无缘联赛冠军、欧冠冠军、世俱杯冠军,甚至连土耳其杯冠军都捞不到,成绩着实跟她们的阵容极不匹配。

伊萨这几年投入不可谓不大,博斯科维奇、拉尔森、奥杰年诺维奇、科舍列娃、塔伊萨、亚当斯、金软景、巴尔博里尼、摩塔……然而付出却没得到回报。核心人物博斯科维奇在多个关键比赛没能站出来拯救全队,实在令人遗憾。或许队伍球星多了,反而产生了依赖心理,结果最后谁都依赖不上。

伊萨本赛季也就这样了,看来年吧。据悉,拉尔森很有可能会离开伤心地加盟中国联赛,除了博斯科维奇和金软景应该会留守之外,其余应该会大换血,不知道下个赛季她们的魔咒能否解除。

(黑猫)

以最悲情的方式告别,这会是布冯在欧冠的最后一战吗

上周中的欧冠1/4决赛首回合主场0-3不敌皇马后,尤文被逼到了绝境。

在欧冠淘汰赛的历史上,首回合落后至少落后3球,次回合还能实现超级大翻盘的例子,一共只出现过3次,最近的1次便是本周中罗马翻盘淘汰巴萨。而值得注意的是,这3支实现超级大翻盘的球队,都是先客后主,都是次回合在主场上演神奇。

在欧冠淘汰赛的历史上,首回合主场落后3球,次回合在客场实现神奇翻盘的例子,还从来没有过。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尤文差一点创造神奇。

在比赛的第2、第37分钟,曼朱基奇梅开二度,上半场结束,皇马主场0-2落后尤文。

在比赛的第61分钟,马图伊迪补射得手,皇马主场0-3落后尤文,仅用了61分钟,尤文就将双方两回合的总比分扳为了3-3。

看到马图伊迪将比分扳为3-3,布冯兴奋地挥拳庆祝。

,

下半场进入伤停补时后,比分依然是皇马0-3尤文,眼看就将进入加时赛。

在伤停补时的最后1分钟,C罗头球摆渡,贝纳蒂亚在巴斯克斯身后踢球解围,巴斯克斯倒在了禁区内。

33岁的英格兰主裁判奥利弗判罚了点球。

这时,不满点球判罚的布冯上前与主裁判奥利弗理论,奥利弗直接向布冯出示了红牌。

C罗操刀主罚命中,帮助皇马连续8个赛季晋级欧冠四强。

12年前的世界杯决赛,迎来球员生涯告别之战的齐达内被红牌罚下,布冯轻轻安慰下场的齐祖。

12年后的今天,迎来很可能是欧冠最后一战的布冯被红牌罚下。奥利弗吹罚点球时,齐达内面无表情。终场哨响,齐达内快速回到了更衣室。

相同的剧情发生在了齐达内、布冯的身上,其中的滋味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会到。

已40岁的布冯与尤文的合同今年夏天到期,在球员生涯的第23个赛季,布冯依然没有机会触摸梦寐以求的欧冠奖杯。

此前,布冯曾3次随尤文杀入欧冠决赛,但这3次欧冠决赛,尤文都没能笑到最后。

2002-03赛季欧冠,在欧冠四强中有三支意甲球队。在半决赛首回合,尤文客场1-2不敌皇马,次回合在主场尤文以3-1的比分实现翻盘,为尤文打进制胜球的内德维德之后吃到黄牌,遗憾地无缘欧冠决赛。

在决赛中,尤文与AC米兰在加时赛过后依然战成0-0,在残酷的点球大战中,布冯挡出了西多夫、卡拉泽的点球;而AC米兰门将迪达更加神奇,挡出了特雷泽盖、萨拉耶塔、蒙特罗的点球,最终点球大战AC米兰3-2胜出。布冯的首次欧冠决赛之旅,距离冠军奖杯只差一步。

2014-15赛季,尤文在半决赛又一次淘汰皇马,你可能还记得布冯的怒吼庆祝。这距离布冯上次随尤文打进欧冠决赛,已过去了12年。

但在欧冠决赛中,面对梅西、苏亚雷斯、内马尔组成的MSN组合,布冯把守的球门三度被洞穿,尤文最终1-3落败,没能成就三冠王。布冯,再一次与欧冠奖杯擦肩而过。

2016-17赛季,尤文再度迎来成就三冠王的机会,这一次尤文在半决赛淘汰了摩纳哥。在欧冠决赛,布冯又遭遇了老对手皇马。虽然曼朱基奇用一记惊艳倒勾一度为尤文扳平比分,但最终尤文还是以1-4落败。

赛后,布冯留下了从欧冠奖杯旁走过的落寞身影。这座冠军奖杯距离他这么近,又那么远。

2002-03赛季,布冯帮助尤文在欧冠半决赛淘汰了皇马。

2014-15赛季,布冯随尤文在欧冠半决赛再次淘汰皇马。

2016-17赛季,布冯随尤文在欧冠决赛输给了皇马。

2017-18赛季,布冯在欧冠1/4决赛次回合最后1分钟被红牌罚下,尤文在最后时刻倒在了四强门外。

布冯与欧冠赛场与皇马有着太多的恩恩怨怨。

足球,有时真的很残酷。

足球史上有没有被进三球以上还能翻盘的

伊斯坦布尔之夜!欧冠决赛的奇迹。2005年欧冠决赛AC米兰对利物浦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上半场利物浦已经0:3落后,下半场开始利物浦在杰拉德的带领下连追3球,将比赛拖入点球大战,最终以点球3:2击败AC米兰,夺得冠军,史称伊斯坦布尔之夜,或伊斯坦布尔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