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首位羽毛球冠军
2.印度尼西亚在汤姆杯获得的冠军有多少次
3.南京现代的名人有哪些?详细介绍.相貌,成绩.急!
南京首位羽毛球冠军
赵剑华,1965年生,身高1.83米,左手握拍。籍贯江苏南通。
他12岁进业余体校,专修羽毛球。18年进入江苏省羽毛球队,16岁获得江苏城市羽毛球比赛男子单打冠军。1983年加入中国羽毛球队。
他属进攻型选手,具有力量大,身体素质好,速度快,反应灵敏,后场扣杀有力,网前凶狠,落点准确等技术特点。在年底参加的苏格兰公开赛中,他一鸣惊人,先后击败世界名将费罗斯特、尼尔霍夫等,夺取男单冠军。时隔两个月,在1985年1月日本公开赛上,他连克费罗斯特、韩健,又夺得男单冠军。同年3月,在全英锦标赛半决赛中,他以2:0淘汰了印尼名将林水镜,在决赛与费罗斯特争夺金牌时,又以2比1再次获胜。赵剑华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击败四名世界羽坛顶尖好手,震动了国际羽坛,被誉为世界羽坛的“四大天王”。然而,正当他继续向世界羽坛高峰攀登时,急性肺炎发作,使他整整耽误了一年。1986年他病愈复出后,体力有所下降,技术却不减当年,连续获得马来西亚公开赛、第十届亚运会、中国和泰国公开赛、1987年世界杯赛男单冠军,1988年和1990年汤姆斯杯团体冠军,1990年全英锦标赛冠军,1991年世界锦标赛单打冠军以及1991年世界羽毛球总决赛单打冠军。
1994年1月进入新加坡管理学院,同时任一所中学羽毛球教练及新加坡国家队顾问。19年五月从新加坡管理学院毕业,同年同张军配对男子双打代表江苏队参加中国第八届全运会,夺男子团体冠军。
四大天王中,赵剑华最后一个退役,被称作末代天王,他也是最能代表那时羽毛球技术水平的人。
不无遗憾的职业生涯
2005年5月苏迪曼杯,应中央电视台之邀赵剑华从南宁赶来北京担任评球嘉宾,球迷大都有久违了的感觉。世界上的事就是那么巧,这届苏迪曼杯在首都体育馆比赛,18年前的世界锦标赛也是在这个体育馆。当年半决赛赵剑华和弗洛斯特的天王对决还历历在目,现在两人又同时出现在中央台和ESPN两大电视台的评论席上,让人不由得想起那个黄金时代。
弗罗斯特曾经夸奖他的对手说“赵是最能展现羽毛球运动真缔的人”,但在赵剑华的职业生涯中,只夺得过一次世界冠军。这在别人可能是一生追求的梦想,对于赵剑华却远不能与他的水平相配。
赵剑华1985年就夺得全英冠军一举成名,但两次大病把他夺得世锦赛冠军的时间推迟了六年。1990年亚运会战胜杨阳夺冠,他终于成为无可争议的羽坛第一人,但这时他已经25岁,开始从巅峰期向下滑落了。谁都想让他把辉煌延续得长一点,然而面对逐渐成熟的印尼年轻一代,他已经力不从心:1990年全英决赛,魏仁芳被赵剑华打得找不着球;1991年世锦赛决赛,两人已经可以对抗;到了1992年奥运会上,赵剑华就只能看着魏仁芳创造历史了。
从有些方面来说,赵剑华不如杨阳。杨阳似乎就是为辉煌而存在,他似乎没有痛苦过一天,而赵剑华的职业生涯始终伴随着磨难、煎熬,对于他快乐总是短暂的。
在狮城学管理
1993年七运会结束后,赵剑华挂拍。在当教练、下海、上学这三条路中,他选择了到新加坡管理学院学习,以他的个性,当然想在不同的领域都检验一下自己的能力。他自己也说,一个人应该多尝试些新东西,不能老是拴在一个地方,生活那么多姿多彩,为什么不多体会一番。
新加坡喜欢羽毛球的人很多,他们当然都知道赵剑华的名头。当个名人还是有好处的,赵剑华就感觉周围总有人罩着他,真的得到了别人不少帮助。就拿他在新加坡供职的建筑公司来说,就是一个朋友作老板,请他去帮忙的。在这里,赵剑华几年里涉及了各个管理部门,经济管理硕士学位算是没白读,也算专业对口。
赵剑华说做生意可比打球难,这里面的道道、行规太复杂了。干了这么多年,即使有老板罩着,也体会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尤其是自己投资做生意之后,感触更加深刻。
不再杀球改杀鸡
赵剑华在新加坡队也当过一段时间教练,和当地球员交上了朋友。2002年,他和几个朋友一合计,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都觉得搞笑的决定,合伙开一家海南鸡饭店。
他们的饭店全名叫做“威南记海南鸡饭餐室”,老板也是羽总前,还是1993年东运会的羽毛球队领队,饭店投资来自大家的合股。得知赵剑华开鸡饭店的消息,新加坡的媒体竞相前来凑热闹,赵剑华也拿起菜刀摆出pose,做起了无本万利的活广告。广告效果是不错,可这位一米八几的大汉拿菜刀的样子,怎么看怎么让人想起侯宝林的相声《改行》,实在忍俊不禁。
运动员做生意的不少,北京也有和赵剑华齐名的国手开的饭店,生意好的不得了,但没有闹得都知道。只有赵剑华卖鸡饭这事,经新加坡媒体一炒,有人难免觉得这和他世界冠军的身份反差太大了。
赵剑华说,我们只是做投资,大厨都是请的,又不用自己真的去杀鸡。我们的鸡饭做得蛮地道啊,从一家开到两家,从两家开到好几家,从好几家开到现在一家都没了。都是非典搞的,非典来正是我们饭店正往上走的时候,一闹非典一下子就不行了,谁还来外面吃饭?
做解说深入人心
说起来,在建筑公司做事是赵剑华的主业,投资小饭店是副业,为电视台做嘉宾评球纯粹是个赚外快的事。可这三件事的知名度确实倒过来的,了解他在建筑公司供职的人最少,还是电视影响力大。
赵剑华和徐美燕一起配合为电视台转播羽毛球解说已经好几年了,两人的搭档也在球迷中深入人心。赵剑华说,一开始他们找我说了几场,大概是2000年吧,可能觉得还不错,就和我签了一个长期的合同,还做了一些培训。其实这个合同也是比较松散的,每次有比赛来还是得看我的时间,因为我在公司那边也是需要请的。不过总的来说大家都挺照顾我的,时间上尽量给我方便,尤其是我的老板。
记者曾听说赵剑华为那家电视台解说的报酬很高。传说中,他解说一场比赛的酬金是1000美金。于是向他求证。赵剑华说:“这可是商业秘密!不过他们对我很好,包括报酬方面也都不错。”
记者问赵剑华,你又是在公司上班,又是投资,还在电视台解说,干了这么多工作有什么体会吗?他说,我做这些就是想多了解不同的生活,当了那么多年运动员,退下来就什么都想尝试一下。其实每个工作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说做生意,就有很多行里的规矩,不来亲身做一下是学不到的。
现在又拿起了球拍
很多运动员退役后直接当了教练,最近的比如孙俊、吉新鹏。赵剑华到新加坡上学,给人感觉就是想另外找一条出路。可是在新加坡打拼了10年之后,去年赵剑华又回到了国内,在南宁和吴文凯一起经营以他们名字命名的羽毛球俱乐部,还是回到了羽毛球身边。赵剑华说,经历了那么多事,最后觉得还是干羽毛球比较适合自己。
目前,他们的羽毛球俱乐部从小到大,已经有了两百多名学员,并且开了分校。不过,现在要想得到赵剑华的亲自指点还不那么容易,他现在还是把精力放在管理上面,并没有亲自下场教球。
赵剑华说:“回到国内我更加自在,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我就想能培养一批孩子,为打好中国羽毛球的基础做点贡献。”回到国内,老朋友也多,像和杨阳两人联系起来就方便多了。
现在羽毛球界也有不少中国的海外兵团,担任教练的也不少。可是赵剑华在新加坡带了那么多年,也没有加入新加坡籍。2000年前后,新加坡羽毛球协会曾经力邀赵剑华出任新加坡羽毛球队主教练,可是好说歹说,赵剑华只愿意做“PART TIME”(兼职)。虽然只是做兼职,可是就是因为他的到来,一些已经打算放弃羽毛球的队员又留了下来。他当年的队员韦凯在和记者说起这位“PART TIME”的师傅时,总是一脸崇拜:“他真是偶像啊。带我们的时候相当严厉,可是大家都服他,虽然年纪大了,体力不如从前,但是训练的时候做示范,还是那么潇洒漂亮。”可是赵剑华也没有在新加坡队呆太久,因为他觉得那里没有他的事业。
让人羡慕的家庭
赵剑华的妻子吴文静是吴文凯的妹妹,也是羽毛球国家队队员。在国家队时,吴文凯和赵剑华关系很铁,吴文静和赵剑华的接触机会也就比较多。赵剑华退役后,和吴文静一起移居新加坡,1999年初,两人结束了长达六年的爱情之旅,终于走到一起。现在,文凯剑华俱乐部红红火火,从中也可以看出一家人其乐融融。
现在,赵剑华和吴文静有一个五岁的儿子和一个不到一岁的女儿。当年把自己名字里的“建”改成“剑”,现在赵剑华仍然对起名字十分在意,音和形都得讲究,还要看五行合不合,没少费脑筋。最后儿子起名叫俊颉,女儿叫璟榕,都不落俗套,他自己也满意。每每提起自己的妻儿,“天王”便沉浸在幸福中。
赵剑华回到国内,还是很忙碌,无论在他的家乡南通,还是在南宁,各种社会活动不断,他也愿意多做一些事情。这次在中央台转播做嘉宾,给电视节目增色不少,我们也希望能对他在国内的事业有好处。
轶事·跟他打球会分心的
19年已经退役多年的赵剑华从新加坡回国,32岁的他跟20岁的张军配对男双,代表江苏队取得了第八届全运会男团冠军。8年之后,已是两届奥运会冠军的张军,提起当年和赵天王的合作,还连呼难忘,他说:“赵剑华打球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动作潇洒漂亮。跟他比赛的时候有时候我都会忍不住看他的动作,不过别以为我会分心,跟他配男双打团体的时候我们全赢了。”“八运会的时候,他虽然已经30多岁了,可是还是个‘孩子王’,跟我们这些小队员玩得挺好,八运会之前,他带着我和孙俊、刘永几个人玩军棋的四国大战,特别开心。后来他回新加坡,每年去比赛他都会请我们吃饭,有一次还硬和我拼酒,结果他喝多了,送我们回酒店的时候,把车开到马路牙子上去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天皇巨星林水镜给球迷留下的美好印象还没有消退,“四大天王”时代就开始了。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木制球拍逐渐被铝合金球拍取代;到90年代碳纤维球拍又一统天下。器材越来越先进,羽毛球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是技术要求的弱化,从汤仙虎那时的纯技术流,演变到后来阿尔比、董炯、夏煊泽等人的力量派。“四大天王”承上启下,羽毛球运动的速度因素和技术因素恰好达到了最完美的结合,自然造就了一个空前的时代。
南京人杨阳,在1987--1989年,获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世界杯羽毛球赛、第二十四届奥运会羽毛球表演赛男子单打冠军和第十五届汤姆杯团体冠军,被誉为当时世界羽坛"四大天王"之一,国家体委曾两次授予他"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并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之一;
印度尼西亚在汤姆杯获得的冠军有多少次
历届汤姆斯羽毛球赛冠军如下:
届 冠军 时间
1 马来西亚 1948-1949
2 马来西亚 1951-1952
3 马来西亚 1954-1955
4 印度尼西亚 1957-1958
5 印度尼西亚 1960-1961
6 印度尼西亚 1963-1964
7 马来西亚 1966-1967
8 印度尼西亚 1969-10
9 印度尼西亚 12-13
10 印度尼西亚 15-16
11 印度尼西亚 18-19
12 中国 1981-1982
13 印度尼西亚
14 中国 1986
15 中国 1988
16 中国 1990
17 马来西亚 1992
18 印度尼西亚 1994
19 印度尼西亚 1996
20 印度尼西亚 1998
21 印度尼西亚 2000
22 印度尼西亚 2002
23 中国 2004
24 中国 2006
参考资料:
13次
南京现代的名人有哪些?详细介绍.相貌,成绩.急!
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南京,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南京籍名人杰士层出不穷,灿若群星。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谱写了一曲曲不朽的篇章。南京的形象,南京人的形象,因他们而更加生动鲜明。南京人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古代,南京籍的状元有20余位,其名单如下:
南唐的卢郢;
北宋的叶祖洽、秦桧、秦熺、俞栗;
南宋的吴潜、张孝祥;
明朝的黄观、焦竑、朱之蕃。明清的武状元有周旋、袁士、文质、尹凤、董永遂、解元;
清朝的胡任舆、秦大士、黄思永、林本直(武状元)。(清朝的任长华,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回族探花);
太平天国的傅善祥,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
从古到今,人物的活动反映了整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轨迹,尤其是杰出的人物,为推进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萧衍(464--549),即梁武帝,他建立了南朝梁。祖籍南兰陵(今常州),生于秣陵同夏里(今南京东南),在位48年。他"天性锐敏,下笔成章,长于文学,文武兼备"。和别人撰写成《通史》。又善于音乐与写诗填词,其作品大多散佚,明朝人收集残作,辑成《梁武帝御制集》流传于今。葬于修陵(今丹阳市东城村)。
清朝大臣、民族英雄邓廷桢(1775--1846),祖籍福建,清初入江宁(今南京),遂籍。出身宦绅之家,世居秦淮河畔万竹园。嘉庆六年(1801)中进士。战争时,升任两广总督,与钦差大臣林则徐通力协作,开展禁烟英勇斗争,为战争中坚决抗击英军侵略者的爱国将领之一。累官至闽浙和陕甘总督。道光二十六年,终因积劳成疾,卒于任上。死后葬于今南京东郊仙鹤门外灵山下的邓家山。邓廷桢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中国成立之后,从南京走出数位正省级以上党政军领导干部,其中包括曾任农业部长、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的廖鲁言;中国上将、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1938年参加八路军,建国后曾任国防工办副主任、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的李如洪等党政军领导同志,都是从小喝母亲河-- 秦淮河的乳汁长大的。
自六朝以来,南京不仅产生了众多有丰富文化知识的政治、军事人物,而且涌现了一大批文坛名流。据史料记载,中华伟大文学巨星、《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于康熙50年(1771年)出生在江宁织造府(今南京市内);唐朝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王昌龄,生于南京,是写作七言绝句的圣手。和李白同为唐诗七绝之冠,被誉为"诗家天子王江宁";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和他儿子王献之誉满古今,祖籍临沂(今山东临沂),出生于南京乌衣巷王氏的高门大族;清朝的秦大士,江宁人,双料状元(文状元、武状元),著名书法家。乾隆二十七年,充任福建乡试正考官;江南的花鸟画始于南唐画家徐熙,他是南京人,创立了"水墨淡彩"的风格;五代、宋初画家巨然,江宁人,善山水画,与董源"淡墨轻岚"为一体,画史并称"董巨";现代江苏书坛,影响最大的是被称为"四老"的林散之、胡小石、高二适、肖娴,其中林散之是南京江浦人,胡小石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南京。林散之的书法名重当代,尤以草书成就最著,有"草圣"之誉;南京师范大学唐圭璋,地道的南京人,毕生研究词学,成绩斐然,被称誉为"当代中国词坛宗匠"。
南京籍科学家数不胜数。六朝建都建康(今南京),以建康为中心的南朝文化昌盛一时,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巨匠祖冲之(生于南京)。他最长于数学和天文学。他对园周率的研究,远远超过了我国古人,比欧洲科学家的推算也早一千年,在数学史上放射着灿烂的光辉;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是江宁(南京)人王贞仪刻苦努力,才华出众,成为清朝女天文学家。对某些地区,特别是对家乡天气预测,其准确率达到惊人的程度;丹阳秣陵(今南京)人陶弘景,南朝齐、梁间道教理论家、医药学家。齐高帝时为堵王侍读,拜左卫殿中将军,封为奉朝请。齐永明十年(492),辞职隐居句曲山(今句容茅山)修道。后来,梁武帝礼聘不出,但朝庭每有征讨大事,总是向他咨询,他总是耐心解答,献计献策,有"山中宰相"之称。
南京有史以来,名人辈出,群星璀璨。如在现代,有被称为"东南大学之父"的江浦人郭秉文;被称为"台湾现代催生者"的南京人李国鼎;生于南京的教育家陈裕光,建立新中国后,续任金陵大学校长至1951年;先后出任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改革》杂志主编等要职的南京人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江宁人爱国报人史良才,在上海办《申报》20余年,跟邵飘萍、邹韬奋齐名。他与蒋介石针锋相对,提出"以百万读者对抗百万大军",终引来杀身之祸;在我国宗教史上,宝志的名声如雷贯耳。他生于约481年,卒于514年,本姓朱,句容北乡东阳(现划归南京栖霞区)人。在现代,随着"帽儿破,鞋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的歌声,济公这位故作疯颠、济世救民的艺术形象飞进千家万户。济公的原型就是南朝高僧宝志。宝志葬于南京钟山南麓。在灵谷寺松风阁西侧丛林中,有志公墓塔、三绝碑、志公殿。
院士是我国最高学术头衔,南京籍两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不少,如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周仁、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高怡生、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吴良镛;北京大学物理系杨立铭、国防科工委赵仁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蒋锡夔(回族)、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胡和生(女)、北京农业大学俞大绂、北京大学张滂、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业治铮、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顾知微、南京大学技术科学院孙钟秀等。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南京的体育"明星"不断在体坛上发出耀眼的光辉。徐容,女,19年获世界羽联第一届世界杯羽毛球赛女子团体冠军,这是南京市运动员夺得的第一位世界冠军;栾菊杰,曾8次获全国女子花剑个人冠军、6项团体冠军。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夺得女子花剑个人冠军,成为1896年以来第一个载入奥运会击剑史册上的亚洲人;胡星刚1983年夺得第四届世界杯技巧比赛男子单人全能和第二套两项冠军;杨阳在1987--1989年,获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世界杯羽毛球赛、第二十四届奥运会羽毛球表演赛男子单打冠军和第十五届汤姆杯团体冠军,被誉为当时世界羽坛"四大天王"之一,国家体委曾两次授予他"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并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之一;2003年11月,中国女排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九届世界杯女排赛上夺得冠军。南京人赵蕊蕊作为主力副攻手参赛,她还荣获2003年世界杯最佳扣球手,她的名字可以与被称誉为"铁榔头"的郎平放在一起。
秦桧(1090--1155),字会之,江宁人。自幼聪颖异常,政和年间中状元。后来位及宰相,前后执政19年,极力推行投降路线。1141年,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抗金英雄岳飞,他也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千古罪人。
柳瑞萍 南宋人 南京人 南京巡抚柳总督千金
参加过抗洪活动,大宋运动会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