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联邦运动会是什么,跟奥运会能比吗
2.英联邦运动会的赛事介绍
3.英联邦运动会和泛美运动会都有那些谢国家参加啊
4.英联邦运动会含金量
英联邦运动会是什么,跟奥运会能比吗
相信奥运会大家没有不知道的
但是英联邦运动会是什么?
恐怕许多朋友们就不知道了
别着急
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你一定知道之前有一部口碑爆棚的宝莱坞**
令无数人为之落泪、为之振奋
它就是
《摔跤吧!爸爸》
这个**讲述了父亲用尽毕生心血培养两个女儿摔跤,最终女儿在英联邦运动会上为国家摘得了第一块世界级摔跤比赛的金牌,令整个国家为之欢腾的故事。
很多观众在感动之余可能会有疑问:
英联邦运动会到底是个什么比赛?
为什么它的奖牌含金量会如此之高?
实际上,英联邦运动会是英联邦成员国及地区运动员参加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有包括英格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内的53个英联邦国家和地区的71个队伍参加,运动员人数超过5000人,这也使得英联邦运动会成为参与运动员最多的国际体育盛事之一。
不仅如此,英联邦运动会在国际上是仅次于奥运会的第二大综合体育盛事,金牌含金量非常高!
2018
黄金海岸
英联邦运动会
是的!2018年第二十一届英联邦运动会将在澳大利亚黄金海岸举办,届时,将会有来自7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6600名运动员齐聚黄金海岸,进行为期11天的比赛,并向15亿的全球观众进行直播。
不得不说,即将举办的英联邦运动会,成功的将黄金海岸推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让世界真正看到了这个阳光之城的魅力。
2018英联邦运动会 Nigel Chamier表示,黄金海岸市的经济发展将很可能实现两倍以上增长。
“在规划之初,我们相信此次体育盛事将会产生20亿的经济体量,然而,当下经济发展现状已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计,预测届时将很有可能达到40-50亿。” Nigel Chamier充满信心地说。
右面为黄金海岸英联邦运动会 Nigel Chamier
大规模投入
如今黄金海岸各个方面都在为2018年英联邦运动会做准备。而英联邦运动会一系列的基建设施对于黄金海岸房地产市场有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黄金海岸目前为英联邦运动会打造基础建设的投资超过24亿澳币,这一方面对城市的旅游业增长有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对房价的增长和房市交易量也有正面影响黄金海岸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很多道路已经被拓宽
崭新的体育馆和大楼
联通至布里斯班的轻轨铁路
更完善的基建让整个城市焕然一新
英联邦运动会在黄金海岸的举办
将提升全球各地游客到访人数
昆士兰州的经济发展也将受益无穷!
运动赛事对房市影响
数据表明,大型运动赛事对城市房地产的积极影响通常都是极其深远的。在澳洲,墨尔本和悉尼都举办过大型运动赛事,让我们看一看这两个城市的房产市场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2006年墨尔本在英联邦运动会之后,房价平均年增长率超过10%,呈直线上升趋势!
悉尼是一个更典型的例子:自1993年申奥成功以后,便引发了悉尼房地产业的兴旺发展,蜂拥而来的投资者把房价不断推高,在随后七八年时间里,城市房价翻了一倍。而在悉尼奥运会举办的2000年,悉尼房价更是一飞冲天,增幅竟然达到了50%!
最佳投资时机
根据澳洲PRDnationwide最新一份报告,2018年英联邦运动会预计将给已经不断增长的黄金海岸地产市场带来更加强劲的增长。PRDnationwide的国家级研究经理 Mardiasmo博士说:“大型体育盛会对于当地发展的影响,向来是不容小觑的。
我们可以去预测黄金海岸未来的地产价格不仅将在2018年英联邦运动会前受到正面影响,更会在运动会之后持续增高。”
布里斯班和黄金海岸的黄金投资时期
已经悄悄到来了!
英联邦运动会的赛事介绍
英联邦运动会
英联邦运动会至今已有70年历史。早在1891年, 运动会的规定比赛项目最初只有6项,1938年增加了自行车,1958年又增加了击剑和举重。按照协议,东道国有权在规定项目之外再选择两个比赛项目。从那以后,几十年中又经过了多次项目增删。1985年,英联邦运动会联合会作出决定:仅设田径和游泳为规定比赛项目,其余8项可由东道国从射箭、羽毛球、滚木球、拳击、皮划艇、自行车、击剑、体操、柔道、赛艇、射击、乒乓球、网球、举重、摔跤和帆船等16个项目中任选。1991和1993年,英联邦运动会联合会又两次召开代表大会,大幅度修改了项目设置方案。第15届英联邦运动会于1994年8月18日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维多利亚市举行。67个英联邦运动会联合会的成员协会派运动员参加了游泳、田径、羽毛球、拳击、体操(含艺术体操)、兜网球、草地滚木球、自行车、射击、举重、摔跤等11个项目的比赛。参与报道本届运动会的新闻和传播媒体人员有2500多名,全世界的电视观众达3亿之多。比赛结果:澳大利亚获得87枚金牌、52枚银牌和43枚铜牌,高居金牌榜首位;东道主加拿大以40枚金牌、42枚银牌和46枚铜牌名列第二;英国获得31枚金牌、45枚银牌和49枚铜牌,排位第三。
历届运动会
大英帝国运动会旗帜在1930年由加拿大大英帝国运动会协会设计出来,这面旗帜一直使用到1950年的运动会。之后比赛的名字改为大英帝国和联邦运动会,旗帜正式废用。
不列颠英联邦运动会标志
2001年被纳的英联邦运动会联盟标志
大英帝国运动会
1930 大英帝国运动会 - 哈密尔顿,安大略省,加拿大
1934 大英帝国运动会 - 伦敦,英格兰
1938 大英帝国运动会 - 悉尼,新南威尔士州,澳大利亚
1950 大英帝国运动会 - 奥克兰,新西兰
大英帝国和联邦运动会
1954 大英帝国和联邦运动会 - 温哥华,卑诗省,加拿大
1958 大英帝国和联邦运动会 - 卡迪夫,威尔士
1962 大英帝国和联邦运动会 - 珀斯,西澳大利亚州,澳大利亚
1966 大英帝国和联邦运动会 - 金斯敦,牙买加
不列颠英联邦运动会
10 不列颠英联邦运动会 - 爱丁堡,苏格兰
14 不列颠英联邦运动会 - 基督城,新西兰
英联邦运动会
18年年英联邦运动会 - 埃德蒙顿,艾伯塔省,加拿大
1982年年英联邦运动会 - 布里斯班,昆士兰州,澳大利亚
1986年年英联邦运动会 - 爱丁堡,苏格兰
1990年英联邦运动会 - 奥克兰,新西兰
1994年英联邦运动会 - 维多利亚,卑诗省,加拿大
1998年英联邦运动会 - 吉隆坡,马来西亚
2002年英联邦运动会 - 曼彻斯特,英格兰
2006年英联邦运动会 - 墨尔本,维多利亚州,澳大利亚
2010年英联邦运动会 -德里,印度
2014年英联邦运动会 - 格拉斯哥,苏格兰
英联邦运动会和泛美运动会都有那些谢国家参加啊
英联邦运动会:
英联邦运动会始创于1930年,最初叫“大英帝国运动会”,从名字就可知其性质。参加国都是英联邦成员国或者附属国和地区。至今这个比赛仍旧对维系英联邦成员协会的松散关系起一定的作用。
英联邦运动会联合会共有71个成员,主要成员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印度、南非、马来西亚等,英国是以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等协会名义参赛。这个运动会慢慢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大型赛事之一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在田径、游泳上的不断进步,使得比赛水平越来越高。众多世界一流高手参赛,让比赛确实有了世界级水平,也得到运动员的重视。
比如这次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第18届比赛中就有男子百米世界纪录保持者、牙买加的鲍威尔,奥运会和世锦赛女子400米金牌得主、巴哈马的威廉姆斯-达令;游泳方面有刚刚打破世界纪录的女子100米蛙泳选手、澳大利亚的琼斯,以及大批世界冠军。
此外,英联邦运动会独有的板球、英式橄榄球、草地保龄球等比赛也有其特点。虽然这些比赛不是奥运会项目,但在英联邦成员国内有相当多的拥趸,因此吸引了很多球迷。英联邦运动会观众超百万,全世界电视观众过10亿,足见其影响范围。
就像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这次墨尔本英联邦运动会上说的:“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但我们有共同的目的,就是团结、友爱和共同利益。”
参加英联邦运动会的完整国家和地区表
亚丁殖民地 1962
安圭拉岛 1982, 1998—
安提瓜和巴布达 1966–10, 18, 1994—
澳大利亚 1930—
巴哈马 1954–10, 18–1982, 1990—
孟加拉国 18, 1990—
巴巴多斯 1954–1966, 10–1982, 1990—
伯利兹 18, 1994—
百慕大 1930–1938, 1954–1982, 1990—
博茨瓦纳 14, 1982—
英属圭亚那 1930–1938, 1954–1962
英属洪都拉斯 1962–1966
英属维京群岛 1990—
文莱 1958, 1990—
喀麦隆 1998—
加拿大 1930—
开曼群岛 18—
锡兰 1938–1950, 1958–10
库克群岛 14–18, 1986—
塞浦路斯 18–1982, 1990—
多米尼克 1958–1962, 10, 1994—
英格兰 1930—
马尔维纳斯群岛 1982—
斐济 1938, 1954–1986, 1998—
冈比亚 10–1982, 1990—
加纳 1958–1982, 1990—
直布罗陀 1958—
黄金海岸 1954
格林纳达 10–14, 1994—
根西岛 10—
圭亚那 1966–10, 18–1982, 1990—
香港 1934, 1954–1962, 10–1994
印度 1934–1938, 1954–1958, 1966–1982, 1990—
爱尔兰 1930
爱尔兰自由邦 1934
马恩岛 1958—
牙买加 1934, 1954–1982, 1990—
泽西岛 1958—
肯尼亚 1954–1982, 1990—
基里巴斯 1998—
莱索托 14–
马拉维 10—
马来亚 1950, 1958–1962
马来西亚 1966–1982, 1990—
马尔代夫 1986—
马耳他 1958–1962, 10, 1982—
毛里求斯 1958, 1966–1982, 1990—
蒙塞拉特 1994—
莫桑比克 1998—
纳米比亚 1994—
瑙鲁 1990—
纽芬兰 1930–1934
新西兰 1930—
尼日利亚 1950–1958, 1966–14, 1982, 1990–1994, 2002—
纽埃 2002—
诺福克岛 1986—
北婆罗洲 1958–1962
北爱尔兰 1934–1938, 1954—
北罗德西亚 1954
巴基斯坦 1954–10, 1990—
巴布亚新几内亚 1962–1982, 1990—
槟城 1958
罗德西亚 1934–1950
罗德西亚与尼亚萨兰联邦 1958–1962
圣赫勒拿岛 1982, 1998—
圣基茨和尼维斯 18, 1990—
圣卢西亚 1962, 10, 18, 1994—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1958, 1966–18, 1994—
萨摩亚和西萨摩亚 14—
沙捞越 1958–1962
苏格兰 1930—
塞舌尔 1990—
塞拉利昂 1966–10, 18, 1990—
新加坡 1958—
所罗门群岛 1982, 1990—
南非 1930–1958, 1994—
南阿拉伯保护国 1966
南罗德西亚 1954
斯里兰卡 14–1982, 1990—
斯威士兰 10—
坦噶尼喀 1962
坦桑尼亚 1966–1982, 1990—
汤加 14, 1982, 1990—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1934–1982, 1990—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18, 1998—
图瓦卢 1998—
乌干达 1954–1982, 1990—
瓦努阿图 1982—
威尔士 1930—
赞比亚 10–1982, 1990—
津巴布韦 1982, 1990–2002
英联邦运动会
18年年英联邦运动会 - 埃德蒙顿, 艾伯塔省, 加拿大
1982年年英联邦运动会 - 布里斯班, 昆士兰州, 澳大利亚
1986年年英联邦运动会 - 爱丁堡, 苏格兰
1990年英联邦运动会 - 奥克兰, 新西兰
1994年英联邦运动会 - 维多利亚, 卑诗省, 加拿大
1998年英联邦运动会 - 吉隆坡, 马来西亚
2002年英联邦运动会 - 曼彻斯特, 英格兰
2006年英联邦运动会 - 墨尔本, 维多利亚州, 澳大利亚
2010年英联邦运动会 - 德里, 印度
2014年英联邦运动会 - 格拉斯哥, 苏格兰
泛美运动会
开放分类: 体育、比赛、美洲
泛美运动会(Pan-American Games)是北美、中美和南美洲地区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创办于1951年,每四年举行一届,迄今已举办过13届。
泛美运动会的诞生曾经历了许多年的艰难曲折。早在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期间,国际奥委会中的南美代表就萌发了成立一个体育组织,以促进美洲业余体育运动发展的构想。在这一想法的推动下,1936年柏林奥运会期间,美洲国家代表聚会并通过了定期举办泛美运动会的决议。
1940年,美洲16个国家的代表汇聚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参加了首届泛美体育代表大会(Pan-American Sport Congress),会议通过了成立泛美体育运动委员会(Pan-American Sports Committee)的提案,当时的国际奥委会A·布伦戴奇当选为。该次会议决定,1942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第一届泛美运动会。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原定的运动会未能如期举行。
1948年,英国举办了二战后的首届奥运会。参加伦敦奥运会的美洲国家体育***旧谊重叙,理想犹存,召开了第二届泛美体育代表大会,会议决定重新举办泛美运动会。
1951年2月25日,来自美洲21个国家的2513名运动员终于相聚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总统胡安·庇隆在10万人的欢呼声中,宣布第一届泛美运动会开幕。经过14天的比赛,在奖牌榜上列前四名的国家是:阿根廷、美国、智利、古巴。
泛美运动会的领导机构是泛美体育运动委员会,1940年成立,1955年被重新命名为泛美体育组织(Pan American Sport Organization)。目前,泛美体育组织的成员国有北美、中美、南美和加勒比地区的42个国家,其总部设在墨西哥城,正式工作语言为西班牙语和英语。
四年一届的泛美运动会定于奥运会的前一年举行,就其设置的比赛项目和参赛运动员人数来说,90年代以前曾是世界上仅次于奥运会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尽管它只是地区性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但后来亚洲运动会的规模超过了泛美运动会。
一般说来,泛美运动会的赛项设置百分之八十是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此外还有一些在美洲广泛开展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运动项目。但也有追求"大而全"的例外,例如1987年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举行的第九届泛美运动会,除设置了当时夏季奥运有的全部23个赛项外,还增设了棒球、轮滑、垒球和跆拳道,共有27个比赛项目。
最近两届泛美运动会的简况如下:
1995年3月,为期16天的第十二届泛美运动会在阿根廷的马德普拉塔举行。来自美洲42个国家的5144名运动员参加了34个项目的比赛。本届运动会共打破1项世界纪录和30多项泛美运动会纪录。美国获得169枚金牌、146枚银牌、109枚铜牌,名列第一。古巴获112枚金牌、66枚银牌、60枚铜牌,名列第二。加拿大获得48枚金牌、60枚银牌、69枚铜牌,名列奖牌榜第三。
第十三届泛美运动会于1999年7月23日至8月8日在加拿大的温尼伯举行。来自北美、南美和中美洲,以及加勒比海地区的42个国家的50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射箭、体操、田径、羽毛球、棒球、篮球、沙滩排球、拳击、皮划艇、自行车、跳水、马术、击剑、曲棍球、柔道、空手道、现代五项、墙网球、艺术体操、轮滑、赛艇、帆船、射击、足球、垒球、壁球、游泳、花样游泳、乒乓球、跆拳道、手球、网球、保龄球、铁人三项、排球、水球、滑水、举重、摔跤39个项目的比赛。比赛结果,美国获得106枚金牌、110枚银牌、79枚铜牌,名列第一。古巴获71枚金牌、40枚银牌、47枚铜牌,排名第二。东道主加拿大获得64枚金牌、52枚银牌、80枚铜牌,名列奖牌榜第三。巴西获得25枚金牌、32枚银牌、44枚铜牌,名列第四。阿根廷获得25枚金牌、19枚银牌、28枚铜牌,排位第五。
本届比赛历时17天,规模庞大,共耗资1.4亿加元。除来自西半球各国的优秀运动员外,参加运动会的还有2000多名教练员和官员,以及2500多名记者、摄影师、电台播音员、电视评论员和其他传播媒体的工作人员。比赛期间,在温尼伯的歌舞剧院和主要街道上还举办了盛大的文化艺术节表演,加拿大的专业和业余艺术家演出了具有浓郁北美风格的文艺节目。美洲各国共有近4亿电视观众观看了本届运动会的比赛转播。
第十四届泛美运动会于2003年在多米尼加首都圣多明各举行。
英联邦运动会含金量
高。英联邦运动会是是世界第二大综合运动会,仅次于奥运会的体育赛事,在该赛事拿到名次,国家会进行培养,含金量非常高。英联邦运动会,原名为英帝国运动会,始办于1930年,每四年举行一届,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相间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