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门将破门-英超门线技术解决的球

tamoadmin

1.现代足球史上最伟大的十位门将

2.越位是什麼意思?

3.国际足联为什么不加一个专门的门线栽判

现代足球史上最伟大的十位门将

英超门将破门-英超门线技术解决的球

在用脚说话的足球舞台上,守门员是最特殊的一个位置,手套才是他们的舞鞋。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对门将最好的赞誉。比起锋线的天才球员们,出色的天才门将,更是可遇不可求。一位优秀的门将,在比赛的胜负价值中,或许可顶小半条攻击线。

现代足球史上涌现过无数位“十指英雄”,那么论第一梯队的TOP10门将,又有哪些球员应当在此之列呢?综合荣誉、实力、声誉等多方面因素,本文给出了如下榜单,如有遗珠或争议之选,亦欢迎诸位在文下评论区指出。

10、切赫

切赫,前捷克国家足球队的队长,捷克国家队 历史 上上场次数最多的球员,曾代表捷克铁骑参加2006年世界杯,以及2004年、2008年、2012年和2016年的欧洲杯等四届大赛,并于04年欧洲杯带领捷克杀入四强。

也许人们最终记得的只会是冠军门将,而捷克队在其时不出众的实力让切赫有过无数难以忘怀的队伍失意,也无法让他像其他传奇门将一样拥有辉煌的国家队大赛成绩,但是相信捷克球迷们并不会忘记切赫那数不胜数的单挑对方攻线成功所带给他们的喜悦与感动。

俱乐部层面上,切赫拥有更为辉煌的生涯,他是英超 历史 上零封次数最多的门将。切赫最为人熟知的职业经历莫过于随切尔西赢得4届联赛冠军、4届英格兰足总杯冠军、3届英格兰联赛杯冠军、1届欧联杯冠军和1届欧冠。

就门将技术而论,全盛时期,即头部受重伤之前还没成为坦克兵的切赫,可以称得上BUG一样的守门员,整体上可以说是略优于同期的布冯,而且还有待挖掘的潜力。受伤之后的切赫,有了高空球的弱点,反应也慢了半拍。即便如此,带上头盔的切赫仍然在世界一流门将的位置上雄踞多年,可以缴出让阿森纳球迷喊爸爸的水平。

身高和臂展的巨大优势,如小个子一样惊人的反应速度,过去打冰球练就的平衡重心能力,还有作为门将出色的预判和站位,作为后防指挥官的领袖才华,无懈可击的人品,这些因素决定了切赫会成为足球史中极为经典的一位守门员。

9、范德萨

197cm,现代门将的最理想身高。反应灵敏,预判准确,遇事冷静,人送外号冰兔。可以说,这位荷兰人具备成为完美门将的所有要素。

此外,范德萨的脚下控球相当不错。在早年国家队生涯中,郁金香军团甚至把范德萨当半个中卫使用,让他多次成为反击进攻发起点,皆他的长传精度实在很准。

国家队层面,范德萨是历来代表荷兰国家足球队出战次数最多的球员,他的国门生涯长达12年,在130场国家队比赛中完成了多达72次的零封。

时隔多年,再提起范德萨,橙衣军团的球迷想必不会忘记在96年欧洲杯、98年世界杯和2000年欧洲杯、2004欧洲杯四次大赛上各扑出了一个点球;想必也不会忘记早已在08欧洲杯后宣布退出国家队的他,在2010世界杯预选赛阶段出山救火,力保为郁金香军团守住小组第一的英雄余勇。

俱乐部层面上,范德萨曾效力阿贾克斯,尤文图斯,富勒姆及曼联等多支俱乐部,生涯共获得超过25座冠军之多。范德萨曾代表不同球队获得欧冠,是唯一在欧冠决赛互射点球中获胜和失利过的门将,这在一定程度上已足以证明他生涯具备了高度的戏剧张力。

漫长的绿茵生涯之中,范德萨最为球迷称道的部分莫过于他的红魔履历。

2001年尤文签下布冯,范德萨在竞争中不敌前者,随之加盟富勒姆,坠入暗淡的四年低谷期。2005年,弗格森出人意料地相中了这位年龄已过35岁的门将,后者在加盟后上演了不老神话,协助曼联再成欧冠霸业。2009年,39岁的范德萨更是在15场英超联赛中创造了1311分钟的欧洲足球五大联赛不失球记录,打破了之前由切赫保持的记录。

7、戈登·班克斯

戈登·班克斯,英格兰足球史上的最佳门将。

1966年在英国举办的世界杯上,本土作战的英格兰夺冠。赛事之中,班克斯表现沉稳,多次化险为夷,为英格兰队多次扑出必进之球。

1970年世界杯,在与巴西队的比赛中,班克斯用鱼跃的姿势飞身扑出了球王贝利在超近距离下的狮子摇头。伟大的对手、伟大的门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难度,成就了这一次被后世称颂的“世纪扑救”。在媒体的渲染之下,班克斯之扑的照片成为了那个年代下足球的智慧、勇敢、美丽、技巧的最佳象征,成为了足球 历史 上的永恒经典的扑救之作。

俱乐部层面上,戈登·班克斯曾效力于切斯特菲尔德、莱斯特城、斯托克城队。60年代初期,班克斯在莱斯特城队成长为世界最好的门将;1964年,他转会至斯托克队时的78000英镑的身价创下了当时球员的转会纪录,这足以见证戈登·班克斯在那个年代下的超常实力。

6、迪诺·佐夫

守门技术简洁实用,头脑冷静,反应敏捷,站位好,随机应变和爆发能力更是无可匹敌。

迪诺·佐夫是意大利国家队&尤文图斯队的上一任门神,是大荣誉满贯版本的布冯。

迪诺·佐夫是唯一包揽欧洲杯和世界杯的意大利球员。此外,意大利队的铁桶亡锁正从夫率领的后防线开始闻名于世。

1982年的世界杯,迪诺·佐夫年过40岁。在那届世界杯上,正是得益于佐夫的在场上队后防线的出色指挥以及其个人守门层面上一次次挽救球队的飞扑发挥,蓝色军团才得以用铁血的防守一次次的强行瓦解着对手的进攻,连续斩落南美豪强阿根廷和巴西,昂首挺进决赛,并最终击败德国夺冠。4年后的1986欧洲杯,佐夫也是意大利的主力门将,助球队夺得冠军。佐夫因此成为了世界杯史&欧洲杯史上年纪最大的冠军队成员

1972年-1984年间,佐夫为尤文效力,战绩同样斐然。除了6尊联赛冠军奖杯之外,佐夫还为尤文图斯队摘下了1个欧盟杯冠军和2个意大利杯赛冠军。

6、舒梅切尔

舒梅切尔是丹麦足球的旗帜人物,参与了四届欧洲杯&1998年法国世界杯的决赛周。生涯合计共为丹麦国家队出战129场以及射入1球。

彼得·舒梅切尔的门线技术出众、扑救实而不华,在整个大禁区内对高空球的控制与判断无人能及,参与进攻的意识也极佳,一手“长距离手抛球”绝技更是惹人惊叹。除了这些特质之外,舒梅切尔的魅力更在于他的硬汉气质以及统领后防的领袖气质。

1992年瑞典欧洲杯,未能获得决赛圈资格的丹麦最后被邀请顶替南斯拉夫参赛,并以“黑马之姿”夺下了冠军。当中,舒梅切尔的发挥可以说是居功至伟。半决赛队对荷兰&决赛对德国,舒梅切尔的发挥极为震撼,无论是荷兰三剑客还是克林斯曼等德国战将对丹麦球门的攻击,都被舒梅切尔所一一化解。

至于俱乐部生涯上,这位金发的丹麦人可是无数曼联球迷心中的最佳门神,舒铁闸是曼联崛起居功至伟之臣。舒梅切尔于1991年以55万英镑转投英格兰俱乐部曼联,加盟后便为球队连赢三届英超联冠军(1992、1993、1994),其后亦连赢两届(1996、1997),虽然1998年状态有所下滑,但舒梅切尔仍能重拾本色,次年先赢得英超联冠军,再在足协杯半决赛封出了对手一个点球,进入决赛赢得冠军。在同年欧冠杯决赛,曼联更奇迹地反胜欧联拜仁慕尼黑。在缔造“三冠王”的路上,舒梅切尔是曼联队最可靠的定海神针。

5、诺伊尔

在过去的长时间内,诺伊尔是德国国家队&拜仁慕尼黑的双料队长,也是媒体所公认的当世第一门将。

2014世界杯是诺伊尔生涯最为高光的时刻,它以7场赛事仅失4球的精彩表现为德国夺下世界杯 历史 第四座冠军头衔,个人荣膺金手套奖。

近十年来,最接近金球奖的门将是诺伊尔。此子在2014年拿到了金球奖第三名的荣誉,足见巅峰时期的恐怖实力。

既能靠快速的神经反应和自身的优势身体条件,又能扑出各种神仙球,优秀的经验和足球智商,通过判断对方前锋的动作提前做好移动,完全跳不出诺伊尔的缺点。的事情是,诺伊尔的存在,刷新了新老球迷们对于门将职能的认知。

在诺伊尔的全盛时期,球迷们每一场都可以看到他不下三次在禁区面对敌方前锋玩起盘带摆脱的画面。与此同时,诺伊尔堪称是现代足球传控体系下最理想的门将了,他的出击范围可覆盖到中场附近,倒脚出球能力更是远超常规门将的水平。因此,媒体们乐于称诺伊尔是集门将职能和后卫职能于一身的门卫选手。

曾有人用这样的话语评价诺伊尔:他综合了布冯的稳定输出+奥布拉克的神仙扑救+卡恩的领袖气质。看似有理,其实不然。因为嘛,诺伊尔就是诺伊尔,是世界足坛 历史 上作战风格最特别的那个门将。

4、卡西利亚斯

以及作为皇马和西班牙的双料队长,卡西是西班牙足球的最好年代的见证者与创造者,是少数能取得所有俱乐部和国家队所有重要锦标的传奇门将。

全盛时期的卡西在每一届参与的大赛上几乎都有高光表现,这尤其难得。在大荣誉全包揽之外,卡西利亚斯也曾在2008年拿到金球奖第四名,同样也是为数不多曾位列年度金球奖评选前五的门将了,这正是巅峰卡西在实力上的最佳见证。

在门将中,卡西里亚斯的身材并不高大,但胜在反应奇快、爆发力超强、下地球能力举世无双。圣卡西总是能巧妙化解不同的单刀球,并做出像猎豹一样舒展矫健的优雅动作。在快攻一对一这种最容易入球的机会中,这位的门将曾多次击败过巅峰罗本、阿扎尔在内的超级锋线,可以说是新世界后最难被锋线单吃搞定的一位门将。

作为身材相对矮小的反应流门将,一旦因为年龄增长而失去了反应速度这一优势,制空能力差的劣势就会相应被无限放大而被豪门球队所抛弃,卡西也不能幸免。不过在37岁之年,仍能把守波尔图这种级别的球队的大门,何尝又不是卡西综合能力上早已达到卓越的例证呢?

3、布冯

眨眼过去,距离当年那个帕尔马小将一战成名之夜,已经过去了二十余年;扑出齐达内的势在必进的头球攻门,助蓝色军团登顶世界杯,个人荣登年度金球奖评选第二名,此等壮举亦然是十三年前的往事了。

作为门将,布冯最厉害之处莫过于他敌过了岁月与时代的无情碾压。

年轻的布冯,最为人称道的是反应能力和爆发能力。完成神扑难,在二次扑救的情况下完成神扑则更难。早年间,布冯正是凭借出匪夷所思的二次神扑成为球迷心中的“天才门将”。而现在的布冯,别说做出那些精彩的二次扑救了,就连精彩的逆天飞扑都鲜见也。

是布冯已经远不如德赫亚这些门将么?实际上,是布冯仅仅是靠站位+指挥能力就化解了很多危险的潜在射门。用站位代替了反应,用经验代替了惊艳,这才是布冯得以延续了自己在门将这一位置上的传奇的根因。

让笔者说的更直白一点吧。20年前的布冯,悍勇无双;现在的布冯,老辣精准。他们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人,却都是世界最佳门将之一。

在将近42岁的年龄,荣誉满身的布冯仍未放弃对个人生涯第一座欧冠奖杯的追逐。这位“小将”仍在尤文图斯继续享有稳定的出场机会。

布冯,是一个足球时代的代名词,是70一代足球人最后的余晖象征、是海量80一代球迷的最后青春牵绊。

2、奥利弗·卡恩

连续4次获得欧洲足联最佳门将、3次IFFHS世界最佳门将这两条荣誉,足以证明“狮王”卡恩在全盛时代下的的统治力。世界杯 历史 上首位及唯一一位赢得世界杯金球奖的守门员的头衔,则是证明卡恩作为门将的影响力铁定经久不衰。

风格而论,卡恩的性格古怪又暴躁,守门却异常稳健。卡恩骨子里还是一个传统的门将,信赖门线技术多于直面直接交锋。从不轻易出击,出击则力求做到几乎每击必中。技术而论,他是一位零瑕疵的门将,哪怕是拖着极其庞大厚重的身躯,卡恩也一样能做出飞燕掠空般轻盈的扑救动作。不过,最让球迷难忘的卡恩印象可能不只是那出神入化的扑救,还有如 “狮王”一般凝聚狮群的标志性咆哮。

似乎,有卡恩在场,所有队员的精神属性就可以大幅提高。卡恩总能用他的全身的激情化作呼唤全队战斗的不屈意志,这正是他作为门将的最难能可贵之处。

此外,卡恩的人品同样也是首屈一指的。门将之位,从不容二虎。莱曼与卡恩的国门竞争,贯穿了彼此的生涯。当延斯·莱曼取代卡恩成为2006年世界杯主力门将后,卡恩没有对外表现出任何的不满。在当届赛事的四分之一决赛上,德国与阿根廷战至点球大战。开踢之前,卡恩安抚了莱曼的情绪,握手打气,为国泯恩仇。卡恩还交给了莱曼一张记录着对手罚球特点的小纸条。点球决战中,莱曼每次扑救前都参阅了“狮王”留下的小纸条,最终4次扑对方向,救出2球。

1、列夫·雅辛

列夫·伊万诺维奇·雅辛,前苏联门将。 历史 上,唯一一位获选欧洲足球先生的守门员,被誉为是20世纪最佳门将。要知道在2010前的七届世界杯之中,金手套奖是叫做列夫雅辛奖的,为的就是表彰与纪念这一位远去的足球传说。

812 场足球比赛,480场不失,扑出150记点球,这样的数据实在难以复刻。人送外号黑蜘蛛。雅辛是一位超越时代的守门员。凭借着夸张的臂展和爆发能力,雅辛在当时做出的扑球动作是超过了那个年代球迷的认知范围的,这也是雅辛得名黑蜘蛛的成因。

与其他传奇门将相比,雅辛在生涯中所承受的压力可能是最大的。 体育 是在任何时代下都难以做到竞技层面下的百分百纯粹。在当时东西方特殊的国际情况下,雅辛牢牢地把守住了那一道红色的足球大门,这为他传奇的生涯增加了额外的魅力与赞誉。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雅辛是一位实现了守门员进阶意识的球员。他是第一位主张守门员应该在球门端线外发挥积极作用的门将。除了十指关极难以攻破之外,雅辛更恃强大的带球技巧和控场意识,在赛场之上频繁的越过守门员的那片天地,真正地参与到出球以及梳理后防倒脚的工作之上。

媒体又称雅辛为现代守门员之父;皆因,雅辛之前,只有守门员;雅辛之后,才有门将。

荣誉提名:塞普·马耶尔、德赫亚、延斯·莱曼、彼德·希尔顿、弗朗蒂塞克·普拉尼卡、大卫·希曼、伊基塔、奇拉维特、塔法雷尔等等。

越位是什麼意思?

越位

越位规则是在1874年的足球规则中正式规定的。不过,那时的越位规则跟现在的越位规则有很大的不同。当时规定:攻方队员攻到前场,前面守方队员如果只有两个人(包括守门员)时,那么这个进攻队员就算越位了。19世纪70年代初,足球运动开始在西方等国盛行起来,那时,普遍重视进攻,而不大注意防守。这从当时一些国家常用的比赛阵形(1217,1226)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放在前面的锋线队员竟多达六七个。攻方攻到前场,就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势不可挡。守方一抢到球,也往往容易偷袭成功。这样,由于进攻的人多,防守的人少,造成攻与守的力量极不平衡,严重地影响了球技和战术的发展与提高。另外,由于攻守双方缺少人数上势均力敌的对抗,比赛也就不那激烈和精彩了。为此,一些人便在战术阵形上动脑筋,有些人则在规则上想方设法给进攻一方以适当的限制。越位规则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现在运用的越位规则,是1925年规定的,它对足球运动技术和战术的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越位规定的制度,也没有足球运动的今天。

越位,顾名思义就是越过球的位置的意思。用足球规则的术语来说就是:队员较球更接近于对方端线者,即处于越位位置。换句话说,当队员踢或顶球时,同队接球队员在对方半场内所站的位置是在球的前面,并且他与对方端线之间,只有对方一个队员时,就是越位了。

如果同队队员回传球或平行传球时(即球与接球人平行,距对方端线相等),接球人不算越位,因为他并未在球前面,仅与球平行。

判罚越位的关键,不是在队员接球时而是在同队队员传球时即同队队员踢球或顶球的一刹那。当传球时,接球队员如果不处在越位位置,而是在踢出的球在空中或在接球时跑到越位位置,不得判罚越位。相反,虽然队员在同队队员传球时处于越位位置,然后又跑回非越位位置接球,则应判罚越位。

在对方队员踢球时,同队队员停球或带球时,无论哪方的队员,无论在何位置,均无越位可言。因为判定越位是指同队队员传球时的一刹那,这是判定越位的主旨和关键所在。

如果守方队员故意退出场外造成攻方队员越位属不正当的行为,裁判员不但不判攻队队员越位,反而应在成球时给守方队员予以警告。

国际足联最新规则规定:队员所站的位置与对方最后一个防守队员平行(守门员除外),不算越位。

下列情况不能算越位:

1.队员在本方半场以内者。

2.对方有两个较其更近于对方端线者。

3.最后触球或踢球为对方队员者。

4.直接接到球门球、角球、界外掷人的球及裁判员所抛出的球。

队员如处于越位的位置,如果裁判员认为该队员没有影响比赛,没有阻碍对方的活动,或没有从所处的越位位置获得有利条件,不应判罚。

如果裁判员已判断某队员越位,但在裁判员鸣哨停止比赛以前,守方队员企图抢截而接触了球,这个球又被越位队员所控制,则应判罚该队员为越位。这个问题在前面已经讲过,因为最后触球为对方队员。

如果裁判已鸣哨判定队员越位后,守方队员由于抢截而接触了球,这个球又被越位队员所控制,则仍应判罚该队员为越位,因为当同队队员传球时,裁判员已鸣哨并判定该队员为越位。就是说该队员已经犯规,也是我们常说的犯规在先了。

规则规定:最后触球或踢球为对方队员者,不算越位。

这一规定系指队员虽然处越位地位,但触球或踢球给他的不是同队队员而是对方队员。

队员进攻时,由于冲力关系使身体越过了球门线(跑入网内),裁判员应看该队员是否影响了守门员来决定是否判罚越位。

观众在看台上欣赏比赛,因为角度的关系,往往认为某队员已越位了,实际上并没有越位。只有巡边员的位置才能正确判断队员是否越位。

越位是足球规则中很重要的一条规则,也是较复杂的规则。从定义来讲一般球迷基本上都能理解它的精神实质。但是,足球比赛的形势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场上队员不断地跑动,像有矛就有盾一样,有了造越位战术,也有反越位战术。

越位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越位是攻方的大“忌”,一个个极有威胁的攻势常常丧失在“越位”身上。守方也常用造越位战术瓦解对方强大的攻势,不费什么力气便可将球“抢”到而由本方踢间接任意球。

回答者:_Bavarian_ - 魔法师 四级 6-19 00:41

在经过了国际足联百年庆典的一年后,布拉特在2005年初将战场摆在裁判席。在接受《法国足球》专访时,布拉特主张完全扩大“被动越位”的范围,即无论多少进攻球员处于越位位置,只要他们不接球,就不该判罚越位。

如果该建议被采纳,将是现代足球的又一大革命。为了鼓励进攻,从1990年开始,越位规则的表述改为:在队友传球瞬间,最前方的攻方球员与对方底线间的防守球员少于两名,平行不算越位。

后来为了进一步鼓励进攻,规则又进行了一次修改:如果攻方球员处在越位位置却没参与进攻,就可以不被判越位,这就是“被动越位”规则。在英超,阿森纳、博尔顿等队就常利用此规则进球,导致争议不断。布拉特认为现行规则太复杂,他的主张很简单:“接球就越位,不接球不越位。”

在解释提出该动议的原因时,布拉特表示,主要是由于意大利足协主席卡拉罗最近向欧足联提议,引入电视录像检查是否越位。而布拉特认为此举很难真正实行。“如果录像发现(判罚越位时)球员没越位怎么办?让球员重新站回刚才的位置?这不可能。我们可以用电视录像检查球是否越过门线,在其他情况下,我们不能用技术手段来帮助裁判。足球现在越来越科学,但它正在丢掉人性化和激情的一面。”

对布拉特的主张,足球界人士多半持谨慎态度。阿森纳中场皮雷表示:“有关越位的争论总是最激烈的,在英超有一支球队——博尔顿,他们的前锋非常懂得从越位位置回撤帮助球队进球。布拉特的建议是否会使裁判的任务更复杂?不论如何,必须先测试,然后才能接受。”而阿森纳主帅旺热则说:“从纯技术角度说,我不确定布拉特是最适合作这样决定的人。”事实上,国际足联主席也并非修改规则的决定者。

皮雷认为,还有比越位规则更急需解决的问题:“在禁区内拉对方球衣,这种犯规应该更经常地被判罚。为什么不能让第四裁判监视比赛录像,并让场上主裁知道谁在不停地这样犯规,以便及时处理?”旺热也认为:“为什么不能使用录像?”在旺热看来,借助技术手段将可以避免一些较为明显的误判,比如1986年世界杯上马拉多纳的那个手球。“那不是什么‘上帝之手’,而是‘魔鬼之手’。”旺热说。

不过布拉特也有支持者,意大利老帅老马尔蒂尼就认为:“取消(被动)越位不一定是件坏事,因为我非常不赞成用电视录像干涉球场上的判罚。每次都打断比赛进程重看录像可不是好事,既难实施,也浪费时间。”

目前,布拉特正准备第三次竞选国际足联主席,一旦当选,他将执政到2011年。在与《法国足球》的对话中,布拉特还提到了最近在足坛出现的种族主义问题:“今年世界足球先生的三位候选人,一个是白人(舍甫琴柯),一个是巴西非洲裔(小罗),亨利的祖籍则是加勒比海。这是真正足球的美丽象征。”布拉特还表示,国际足联将任命亨利为“反种族主义大使”。

此外,布拉特还透露,国际足联的供应商阿迪达斯去年末已研制出了一种装有电子晶片的足球。通过电子晶片和安装在比赛场内的信号接收系统,人们能方便地了解到球在场上的线路,尤其是是否越过门线。这种新式足球将在今年2月27日的英格兰联赛杯决赛中进行实验性使用,如果结果令人满意,这种电子芯片还可能安装在球员护腿板上。

为了保证比赛的连贯性,如果队员处在越位位置不参与进攻和妨碍对方后卫控制球的话,边裁就先不举旗,不判为越位。如果该队员出现了上述情况,再判越位。其实简单的说就是判决延后。比如说,中场给该队员传球时,他在越位位置上,他也有进攻的意思,但还没有碰到球,这样裁判可以先不吹,他一旦触球或妨碍对方后卫控制球,这时裁判才吹他越位。

国际足联为什么不加一个专门的门线栽判

现在英超已经有了 国际大赛 譬如说欧冠 世界杯都是有五个裁判的 两个边线裁判 一个主裁判 两个底线裁判 还有类似于网球的鹰眼技术 为了防止10年南非世界杯兰帕德的悲剧重现 不过这项技术战士还没有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