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vs捷克前瞻-乌克兰vs捷克2021

tamoadmin

1.波兰总统:波兰将向乌克兰提供一个连的“豹”式坦克

2.捷克离乌克兰有多远

3.乌克兰危机对俄美关系的影响

4.乌克兰为什么要加入北约?北约是什么组织?有哪些国家?

5.乌克兰是战略要地吗?

波兰总统:波兰将向乌克兰提供一个连的“豹”式坦克

乌克兰vs捷克前瞻-乌克兰vs捷克2021

综合路透社和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11日报道,波兰总统杜达当天表示,波兰计划向乌克兰提供“豹”式坦克。路透社称,乌方此前一直寻求波兰方面提供德国制造的“豹-2”坦克等重型军事装备,而此举将意味着西方对乌军事援助的大幅增强。

杜达在访问乌克兰西部城市利沃夫时说,“作为联盟建设的一部分,将提供一个连的‘豹’式坦克。我们希望它成为一个国际联盟。”

波兰总统杜达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图源:视觉中国

RT报道提到,就在杜达宣布此事几天前,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透露,华沙正在“考虑”向乌方提供“豹-2”坦克。根据波兰《共和国报》的报道,莫拉维茨基还表示,此举必须作为“更广泛国家联盟”努力的一部分,而为此与德国的谈判“正在进行中”。

RT指出,捷克是第一个向乌克兰提供坦克的北约成员国,在2022年4月向乌提供了苏制T-72坦克,而波兰向乌提供的装甲军车数量最多。杜达在周三表示,作为向乌提供“壮观援助”的一部分,波兰已提供240辆T-72坦克。然而,乌克兰方面一再要求向其提供西方制造的坦克。

“豹-2”主战坦克美联社资料图

目前,波兰军队装备有近250辆各种型号的“豹”式坦克,大部分是德国联邦国防军用过的二手坦克。根据现有协议,向第三方转让任何德国制造的武器,都必须得到柏林方面的批准。然而,路透社指出,德国政府发言人11日表示,德国没有收到盟友向乌克兰提供“豹”式主战坦克的任何许可请求。德国总理朔尔茨周一称,他坚信在向乌克兰运送武器问题上有必要与盟友协调。

RT报道称,到目前为止,德国已同意向乌克兰提供40辆“黄鼠狼”步兵战车和一套美制“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这与之前提供的装备类型相比已经有所升级。不过,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8日暗示,“不排除”向乌克兰交付“豹”式坦克的可能性,德国正与其他国家协调“做出进一步决定”。

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2022年10月告诉美国政治新闻网,乌克兰通过接受北约国家的“豹”式坦克,以便最终为接受美国坦克打开大门。上周,列兹尼科夫在接受乌克兰电视台采访时说,乌克兰正在通过流血来“执行北约的任务”,所以西方有责任提供武器。

据俄罗斯国防部估计,美国及其盟友在2022年向乌克兰提供了价值接近1000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和。俄罗斯一再警告西方,对乌军事援助只会延长冲突,并有引发俄与美西方直接对抗的风险。

延伸阅读:

俄乌血战索列达尔!俄力突然大降75%原因至今仍没弄明白

俄乌战争进入第11个月,双方仍处于僵持中。不过,俄军目前的目标是拿下巴赫穆特,乌军的目标是取得扎波罗热,进而取得克里米亚。双方目标都挺大,血战就成了必然。

1月10日,美乌官员称,俄军现在的火力已较俄乌冲突最高峰时下降了75%,美马预估的数据相距颇大,不过都呈现了相同趋势,美方预估俄军每日发射的火炮数量已从平均2万发降至5000发,乌方则评估从每日6万发降至2万发,相较之下,乌军平均每日发射4000至7000发火炮。

美国国防部官员透露,俄军炮火骤减并不是直线下降,而是某几天发射很多,例如重炮猛轰乌东城镇巴赫穆特及克尔米纳,以及南部赫尔松州周边地区。

俄军炮火为何骤降,美乌至今没弄明白,不过双方都认为,一种原因是俄方炮弹供应不足,俄士兵为此在控制火力;还有一种原因就是面对乌军顽强抵抗,俄军另有盘算。不论是哪一种情况,美乌官员们都表示,火力下降证明了俄乌战事拖延近一年后,俄军在战场上已愈来愈衰弱。2022年底一名美国官员透露,碍于新供应不及,俄军不得不使用已有40年历史的苏联时期旧货。

英国国防部近日公布的战事情报指出,有别于俄军重炮猛轰的传统战略,俄军现阶段更重视加强内陆扎波罗热的防御工事,因为他们担心乌军可能在那里展开反攻,进而攻击克里米亚。官员们认为,以残忍作风出名、被俄媒封为“末日决战将军”的苏洛维金上任,可能是俄军战略转变的关键。

乌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波多利亚克近日称,乌军在控制顿巴斯和扎波罗热后,将能收复克里米亚。他说,“这只是时间问题。如果我们占领了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或扎波罗热地区的领土,那么克里米亚将处于乌军的全面火力控制之下。”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他的新年致辞中也呼吁,控制克里米亚、克列门纳亚、斯瓦托沃和梅利托波尔。

目前形势一点不明朗。

最近,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进行联合演习,令人联想到俄军借道白俄罗斯领土,进入基辅的情景,难道俄军要在2023年再来一次?对此,基辅市防卫司令帕夫纽克认为,“俄军有此意图,但已没有能力”。

帕夫纽克上将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基辅的威胁情况”时表示,“基辅目前没有直接威胁,因为俄罗斯人没有足够的兵力。确实,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边界上有某些部队在移动,但远小于乌军的防卫兵力,他们不太可能突击成功”。

他说,“俄军在白俄罗斯所做的一切动作,是为了牵制乌克兰北部边境守军,避免他们前往东部支援,不过,我们本来就没打算派出北边守军。

帕夫纽克是去年基辅防卫战的主要指挥官之一。目前,他领导的国土防卫军第120旅正在接受训练,作为保卫基辅的一部分。

而俄罗斯方面,目前主要军事目标就是取得巴赫穆特,一座战前7万人口的城市。索列达尔距离饱受战争蹂躏的巴赫穆特市约15公里,该市已成为近几个月战斗的焦点。

顿涅茨克的代理官员普希林近日表示,俄军解放索列达尔已经不远了,不过他表示,乌军仍在抵抗。他承认双方“付出了非常高的代价”。

俄罗斯雇佣军组织瓦格纳1月10日表示,作为俄罗斯为夺取顿涅茨克地区长达数月的攻势的一部分,它正在为控制索列达尔镇而进行“激烈而血腥的战斗”。

目前,瓦格纳部队专攻索列达尔,俄乌两军为取得行政大楼进行激烈的战斗。对此,泽连斯基称,索列达尔镇已被战斗夷为平地,“一切都被彻底摧毁了。”

瓦格纳创始人普里戈任在社交媒体上说,“让我们对自己说实话。乌克兰军队正在勇敢地为巴赫穆特和索列达尔而战,关于他们大规模开小差的报道是不真实的”。

英国国防部表示,俄军可能控制了索列达尔大部分地带。

捷克离乌克兰有多远

乌克兰距离捷克约1410多公里。

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黑海、亚速海北岸。北邻白俄罗斯,东北接俄罗斯,西连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南同罗马尼亚、摩尔多瓦毗邻。国土面积为60.37万平方公里,东西长1300公里,南北长900公里。

捷克共和国,简称“捷克”,国土面积78866平方公里,与德国、奥地利、波兰、斯洛伐克四国接壤,是位于中欧的一个内陆国家。

乌克兰危机对俄美关系的影响

首先确定关系:有毛关系。。。。其次是

 乌克兰危机启示录

乌克兰政局并没有随着苏联解体、乌克兰独立并交出世界第三大核武库而消停,恰恰相反,这些年来成为冷战最后的战场,甚至在引发第二次冷战。乌克兰又倒向了西方,克里米亚地区则公投要重回俄罗斯。俄西地缘政治拉锯战进入最后阶段,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启示一、政治断裂带易引发大国政治的悲剧。俗话说,弱国无外交。但乌克兰是欧洲第二大国家,并非弱国,为何自古以来难以独立自主?正如地壳板块连接处常常爆发地震一样,洲际板块交接处和文明断裂带,也常常导致政治地震的爆发。乌克兰就不幸坐落在天主教与东正教文明的交界处,乌克兰西部大多数居民为天主教徒,东部大部分居民信奉俄罗斯东正教,经济危机引发文明的冲突,导致国家处于破产和分裂的边缘,为大国插手提供可能,并最终以自身悲剧引发大国政治的悲剧。这再次折射出欧洲分与合的宿命。欧洲的边界——政治边界、经济边界、(文化)宗教边界不重叠,始终是欧洲动荡、碎片化的根源。何处是欧洲的政治边界?乌克兰危机难以给出明确答案。

启示二、基督教文明的扩张性从未停息。作为西方世界最具宗教色彩的美国,如何搞垮苏联,又如何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再清楚不过地表明这一点。乌克兰危机是美国肢解俄罗斯帝国梦想的战略举措。在欧盟调停下,乌国内局势一度出现转机,但不符合美国彻底排挤掉俄的战略构想。美国助理国务卿特别是努兰德承认,美国已经为此“投资”50多亿美元,并用粗话咒骂准备与俄国妥协的欧盟,表明美国试图通过乌克兰政变达到以下战略目的:

首先、消除俄罗斯从文明道统上挑战基督教文明的合法性。俄罗斯敢于向西方叫板,不只是的彪悍作风,或俄罗斯注重军事、能源等硬力量使然,更在于俄罗斯作为第三罗马帝国的底气。这从其宗教“正教”(“东正教”是误译)名称即可见一斑。何况东正教不受教皇管制,有自己的独立而分散的教派体系。对俄罗斯而言,乌克兰永远不是外国。俄罗斯的历史发端于“基辅罗斯”(Kievan-Rus),俄罗斯的宗教就从那里起源。乌克兰几百年里都是俄罗斯的一部分,即便此后乌克兰成为独立的个体,也一直与俄罗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历史上看,乌克兰西部1939年并入苏联;乌克兰东部克里米亚60%的居民是俄罗斯人,1954年才加入乌克兰。没有作为俄罗斯文明发源地的乌克兰,俄罗斯成为彩更浓的欧亚国家,“欧亚联盟”破产,文明道统上便无法挑战西方。

其次,消除俄罗斯复兴的可能。苏联解体以后,美国不断挤压俄罗斯复兴空间,这是最后的关键战役。乌克兰是“俄罗斯帝国的钥匙”,这是西方政界的通识,也是华盛顿“策反”乌克兰的主要动机。美国外交战略家、前总统卡特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乌克兰对俄国的地缘政治意义:“失去了乌克兰,俄罗斯将不再是个帝国;有了听从使唤且服从(俄国)意志的乌克兰,俄罗斯自动成为帝国。”俄罗斯能源通道经乌克兰输往欧洲,俄不时“断气”制约乌克兰、欧盟。乌克兰倒向西方,将掐断俄进入西欧油气管道。进一步,美通过乌变天试图赶走俄罗斯黑海舰队,使之在克里米亚无法立足,砍断俄罗斯借此影响中东事务的地缘-军事途径。目前斗争焦点集中于此。

再者,离间德俄,控制欧盟。离间德俄关系,进一步控制欧盟。正如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所承认,美国推动欧盟和北约东扩,重要动机是稀释德国对欧洲的支配,华盛顿极力在乌克兰推动欧盟和俄国对立,是预防德国和俄罗斯组成经济乃至政治联盟,抵消美国霸权。欧盟安全上靠美国,能源上靠俄罗斯,乌克兰危机后能源上转而依赖美国。这使得美国全方位控制欧盟,尤其是德国。

启示三、政治危机源于经济危机,对外经济依存是国家安全的软肋。近年来,随着全球金融危机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国家,以及依赖西方经济的经济困难国家转移,引发全球觉醒时代和阿拉伯之春。此次,西方为避免刺激俄罗斯和中国,未用“乌克兰之春”或“橙色革命”等口号,但实质无异。乌克兰国内经济困难,处于债务违约及破产边缘,为外部操控提供可能。乌克兰政变是西方所一手策划,西方利用的是乌克兰不想过于依赖俄罗斯的倾向。

启示四、对历史的错误解读,是战略折腾的诱因。苏联的解体、冷战的结束,让西方得意忘形,美国更是得出“历史的终结”的结论。新保守主义、新帝国论一度甚嚣尘上,结果导致美国陷入阿富汗、伊拉克泥潭十余年而难以自拔。欧盟也乘势大规模扩张,光2004年一年就吸纳十个国家,迄今消化不良。这些都是错误解读冷战结束的历史在作怪。其实,苏联并非被西方自由民主所搞垮,而是自行解体的。将历史的偶然性,赋予必然性意义,往往导致自我实现的预言。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文中曾说,“一切历史事变与人物都出现两次,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闹剧”。历史常常有惊人的相似。去年,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赢得西方一局,让美国知难而退。今天,美国再次发力,弄掉亚努科维奇,当然也是报复。现在,美国又遇到可能失去克里米亚的战略困境。正如一战没有打完,再打二战;冷战没有打完,现在开启第二次冷战,焉知祸福?!

启示五、西方的双重标准再次折射其虚伪性。以前支持科索沃公投,现在反对克里米亚公投。以前倡导人权高于主权,现在又说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教人无所适从。原因当然是自身的利益决定价值观:科索沃从独裁的塞尔维亚独立,是合法的;克里米亚从民主的乌克兰独立,则是非法的。且俄罗斯并非自然形成的民族国家,现在又吸纳克里米亚,也是违反西方国家观念的。真所谓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在俄罗斯问题上一再得以体现。苏联解体前夕,西方欺骗耶尔辛,北约不会东扩,波罗的海三国不加入欧盟,现在情形如何?俄罗斯怎么能信任西方?俄当然可以认为,西方可以策划乌克兰政变,我为何不能策划克里米亚独立?!

启示六、国际法只有在势力均衡时起作用;失衡的世界里,仍然是实力说了算。克里米亚16日举行公投,但本身遭遇法律问题挑战。七国集团与美欧明确表示不会承认公投结果,称俄兼并克里米亚将明确违反《联合国宪章》,违背俄关于赫尔辛基最终法案;俄乌1997年《友好、合作与伙伴关系协定》;俄乌1997驻军协议以及1994年《布达佩斯备忘录》等承诺和责任。但是,克里米亚公投并入俄罗斯,西方又能拿俄怎么样?美国没有战略决心、欧盟更无实力与俄对抗。

启示七、一旦遭遇俄罗斯这样的强大对手,欧盟的尴尬地位一再暴露。在欧盟斡旋亚努科维奇与乌反对派达成妥协后,英国《金融时报》曾发表社评:自苏联解体以来,从来没有哪个事件比这场从基辅开始的革命更加明确地昭示着“欧洲时刻”的到来,结果美国根本不买账,直接插手搞掉亚氏,成功实现乌克兰转变。危机由乌克兰未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引起,欧盟积极介入调停,但最终演变为美俄博弈,再次表明欧盟难以成为世界独立的一极。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原因,欧盟预计不会跟随美国对俄罗斯的强硬态度,一遇到俄罗斯等外部威胁的重大问题,内部分裂就暴露出来。欧盟超过四分之一的石油和天然气来自俄罗斯。德国外长警告称将俄罗斯踢出G8有风险。卡内基欧洲主任扬·特介称,乌克兰危机可以说是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一次重大失败。欧盟对外关系委员会德籍俄罗斯问题专家马伊斯特称,欧盟策划了一场连自己都没有做好准备的冲突,目前根本没有对危机作出合适反应的手段。由于乌不是北约成员国,克里米亚被俄“保护”之后,西方不可能擅自出动军队。欧盟和美国最终必将认可俄对克里米亚任何形式的控制。虽然欧美官员已开始讨论制裁俄罗斯,但鉴于欧元区最近才逐步从欧债危机中走出来,如果现在制裁俄,无疑会把自己的经济拖下水:第一,欧盟是俄第一大贸易伙伴,俄是欧盟第三大贸易伙伴,其中德国对俄出口占欧盟对俄出口的30%。制裁俄无疑会拖累欧盟贸易。第二,欧盟高度依赖俄油气资源。俄对欧盟出口80%是能源,欧盟对俄天然气的依赖尤其严重。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芬兰、捷克、斯洛克和保加利亚对俄天然气的依赖度高达100%,而意大利和德国对俄天然气的依赖度也超过25%。2006年以来,俄曾两次以断供天然气施压乌克兰和国际社会。天然气是俄的王牌,一旦断供将是欧洲经济不能承受之重。欧盟宣布将在未来几年向乌克兰提供至少110亿欧元(约合150亿美元)的援助和贷款,不过大部分资金有附带条件,并且需要欧盟成员国和其他机构批准。还不清楚欧盟的援助资金有多少能够立即到位。

启示八、乌克兰危机只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一书中指出,欧亚大陆的联合或为一种力量所支配,将成为真正的世界岛。倘如此,两面靠洋不再是美国的战略优势,而是战略劣势,因为美国将成为孤岛,这将是美国的战略噩梦。这就不难明白,作为海洋文明的美国,视欧亚大陆文明的复兴为梦魇。为此,乌克兰危机只是美国的战略三环之一部分:其一是彻底终结俄罗斯复兴梦想;其二是离间俄欧,尤其是德俄关系。欧盟的战略目标是建立从里斯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自贸区,让伙伴国不必“在莫斯科和布鲁塞尔之间做出选择”,因为欧盟是欧洲历史的终结选择。换言之,俄罗斯加入欧盟,是欧盟的梦想;其三是离间俄中关系。此次乌克兰危机中,中国努力不站队,在联合国表决克里米亚公投时再次弃权,就部分达到了美国目的。

 

乌克兰为什么要加入北约?北约是什么组织?有哪些国家?

乌克兰为什么要加入北约?

“乌克兰要加入北约”,是俄美博奕阶段的一个关键连接点。从国际局势上看,乌克兰面对俄罗斯土地西大门口,是东西博弈的必由之路,一旦宣战必定是集火点。而以俄空军狂扫欧洲的路面军事力量,俄乌假如关系恶化,乌克兰难以自我保护。

北约是什么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通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北美与欧洲我国为完成防卫协作而创建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公司组织,创立于1949年8月24日。总公司坐落于比利时布鲁塞尔。

北约一共有多少个成员国?

北约是在以美国和苏联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东方社会主义阵营冷暴力僵持的局面下创办的: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卢森堡、荷兰、英国、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十二国在美国北京首都华盛顿签定了北大西洋公约。同一年8月24日世界各国进行准许办理手续,从而宣布了北约机构的创立。1952年2月18日北约接纳希腊和土耳其变成新成员;1955年5月6日那时候的联邦政府德国被接纳为新成员。

北约有着很多核弹和基本军队,是西方国家的关键军事实力

这也是二战后资产阶级势力军事上完成发展战略联盟的标示,是马歇尔方案在军事行业的延展和发展趋势,使美国得到操纵欧盟的引控管理体系,是美国全球强国领导干部影响力的标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曾被称作北大西洋联盟或北大西洋集团。北约的最大决定组织是北约理事会。

理事会由成员国及国家元首、外交部长、国防部长构成,常设理事会由整体成员国使者构成。总公司建在布鲁塞尔。希腊和土耳其语1952年、联邦德国和西班牙各自于1955年和1982年添加该组织。2020年3月27日,北马其顿宣布添加北约,变成北约第30个成员国。

乌克兰是战略要地吗?

乌克兰首都基辅是战略重镇,北可进明斯克,东北到莫斯科,东方到斯大林格勒,南方直抵黑海舰队所在----塞瓦斯托波尔军港,是当时苏联首都莫斯科之前的唯一屏障

不然斯大林也不会下令守基辅,以至于被纳粹兵包抄,几十万苏联红军被全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