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昆仑决张春雨怎么进的八强
2.昆仑决的中国拳手屡战屡败,是外国拳王太过厉害吗
2015昆仑决张春雨怎么进的八强
击败帕拉西夫。
2015年11月29日15:30,当今中国最具实力、人气与话题性的职业搏击赛事领航者《昆仑决》在江苏卫视开启了全新一轮精彩呈现。比赛开始后,帕拉西夫利用步法移动灵活的特点进行游斗试探,张春雨则凭借深厚的传统泰拳功底稳健地占据擂台中央,向多次尝试快速突击的对手进行阻击,攻击频率虽不高,但十分精准。回合后半段,双方展开了中近距离短兵相接,帕拉西夫的组合拳灵动犀利,击腹击头相结合,十分难与防范。张春雨则以沉重的扫腿单机进行回应,击打次数虽不多,但效果更加显著。
第二回合开始后,张春雨继续自己擅长的防守反击、稳扎稳打风格,沉重的中低段扫腿有效地遏制了对手的步伐优势。回合中段帕拉西夫再次展示出了自己“阴谋家”的本色,连续打出拳法攻击后突然祭出一击高扫腿,险些击中张春雨。面对罗马尼亚“阴谋家”犀利多变的中远距离攻击,张春雨冷静地利用身高优势进行箍颈膝撞,将比赛重新带回自己的节奏。回合末段,双方再次在中距离展开对攻,帕拉西夫流畅凶猛的拳腿组合火力全开,并先后两次打出跳步飞膝,气势上占据了短暂的上风。
最后一个回合开始后,帕拉西夫再次利用灵活的步伐寻找空当,并不时地伺机发动组合拳攻势。这一次,张春雨没有再被对方的节奏牵制,砍刀般的泰式低扫腿不停地破坏对方的支撑腿。这一战术十分奏效,回合后半段,帕拉西夫的移动开始变得束手束脚,开始主动寻求机会贴近。在近距离,张春雨深厚的态势泰拳功底彰显无遗,箍颈内围膝撞十分奏效,令帕拉西夫的拳法优势荡然无存。
经过三个回合的激烈拼杀,三位裁判一致判定30:28,张春雨以无可争议的点数优势胜出,成功晋级本年度昆仑决诸神之战八强。
昆仑决的中国拳手屡战屡败,是外国拳王太过厉害吗
如果发起一个“最不扬我国威的中国职业搏击赛事”投票的话,也许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国人,会把票投给昆仑决。一直以来,这档高水平的职业搏击赛事都因为“中国选手表现不够强势”而饱受非议,甚至被一些极端“爱国者”诟病为“为泰国人创办的赛事”。
不久前的昆仑决62曼谷站上,汇集着田鑫、吴雪松、努尔拉、位宁辉、顾辉等众多名将新锐的中国军团,几乎全军覆没;反观由播求、苏波邦师徒领衔的泰国军团,一路高歌猛进,场场告捷。这种强烈的反差,无疑又一次狠狠扎了“爱国拳迷”的心。
这还不是全部,不久后的昆仑决64重庆站上,被很多中国拳迷寄予厚望的年轻拳手孔令丰,被日本拳手“T-98”今村卓也第二回合TKO击败,——这可是其两次面对“泰拳王子”播求,都没有经历过的惨败;此前保持不败的“ko女王”汪柯菡,这一次也没有了往日的强势,苦战四个回合,点数惜败于荷兰选手安妮莎·哈达奥,痛失金腰带。
面对此番景象,很多人都会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昆仑决的中国选手外战外行,还是他们所面对的对手太过强大?
首先,昆仑决比赛所邀请的国外拳手,确实高手云集,从65KG级到80KG级,都有当今世界最出色的高手坐镇;其招牌性的系列赛事“70kg世界冠军赛(诸神之战)”,更是令全世界该级别强手们,每年都趋之若鹜的重头大赛(谁让这个系列赛奖金数额太诱人呢)。
另一方面,当前中国职业搏击选手的水平,确实很难同泰国、荷兰等传统强国比肩。中国虽有上千年的武术文化,但在职业搏击运动上的历史积淀,真的单薄得可怜。近几年虽发展势头可惜,但在训练水平、技战术体系、文化形成与输出等方面的差距,还需要一个过程来进行弥补追赶,非一朝一夕之功。
看到这里,也许有读者要反驳:为什么武林风等其他搏击赛事上,中国选手的成绩要好出很多?
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规则上的差异。昆仑决的竞赛规则相比于目前国际通用的自由搏击规则,更加开放,单单是对于箍颈连续膝撞的解禁,就令很多泰国与欧洲的泰拳手,多了很多发挥技术的空间,同时也令中国选手的竞赛难度成倍加大。而类似勇士的荣耀赛事所采用的八角形擂台,实际上为相对更擅长灵活移动的中国选手,提供了更多可活动的空间和角度,大大降低了被擅长压迫式阵地战的泰国欧洲拳手,逼迫围堵在角落里的风险!
此外,选手水平,对手水平,临场竞技状态,风格打法适应程度,乃至酬金吸引力等等方面,都是可以对比赛结果起到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均需考虑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