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大联赛的红黄牌规则有什么区别
2.足坛历史上的十大红牌之王
3.世界杯的经典犯规和红牌
4.有哪些比赛决赛通过点球决出胜负?
五大联赛的红黄牌规则有什么区别
五大联赛的红黄牌规则都是一样的,都是使用国际标准--IFAB《足球竞赛规则》,该规则具体内容如下:
1、黄牌:
裁判在一场足球比赛中,当一名球员在比赛中犯规,会对犯规球员出示黄牌作出警告。传统上裁判会将球员的犯规详情记录在随身的小记事簿内,因此警告亦被称为记名。
被黄牌警告的球员仍可继续比赛,但当接受第二次警告时便会被逐离场,按程序裁判会先出示第二面黄牌,再出示红牌,被罚球员将不能继续进行余下的赛事。球队也不能用后备球员补上,球队需在缺人下继续比赛。
2、红牌:
在一场足球比赛中,当一名球员在比赛中严重犯规,在场球证(裁判)会举起红牌 命令球员离场。在此情况下,被罚球员将不能继续进行余下的赛事。球队也不能用后备球员补上,需在缺人下继续比赛。
若因此而导致余下七人,会被判弃权落败。同时根据犯规情节的严重程度被禁赛(停赛)一场以上。
扩展资料在IFAB《足球竞赛规则》中,对红黄牌规则有如下规定:
1、可警告的犯规(即黄牌),如果场上队员违反下列6种犯规中的任意一种,将被警告:
(1)延误比赛重新开始
(2)以语言或行动表示不满
(3)未得到裁判员许可进入或重新进入或故意离开比赛场地
(4)当以角球、任意球或者掷界外球重新开始比赛时,不退出规定的距离
(5)持续违反规则
(6)犯有非体育行为
2、罚令出场的犯规(即红牌),如果队员、替补队员或被替换下场的队员违反了下列7种犯规中的任意一种,将被罚令出场:
(1)用故意手球破坏对方的进球或明显的进球得分机会(不包括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
(2)用将被判为任意球或球点球的犯规,破坏对方向本方球门移动着的明显的进球得分机会(不含下述除外条款)
(3)严重犯规
(4)向对方或其他任何人吐唾沫
(5)暴力行为
(6)使用具有攻击性的、侮辱的或辱骂性的语言或动作
(7)在同一场比赛中得到第二次警告。
被罚令出场的队员、替补队员或替换下场的队员必须立即离开比赛场地附近及技术区域。
百度百科-足球比赛规则
百度百科-红黄牌
百度百科-欧洲足球五大联赛
足坛历史上的十大红牌之王
足球比赛中,若一名球员在比赛中严重犯规或两次积累吃到黄牌的较严重犯规,在场裁判会举起红牌勒令球员直接离场。本方球员领到红牌意味住球队需在少打一人的情况下应战到比赛结束。根据赛事的规则或球员行为的恶劣性,领到红牌离场的球员可能会被追加停赛的处罚。这么说来,红牌可以算是足球运动员在场内所受的最大极刑。
纵观 历史 ,足坛素来不缺乏卡牌大师。考虑到以防守为生的后卫们必定是吃牌榜单的第一集团,所以笔者将不会以生涯吃红牌数为唯一标准,而是以综合各个位置、球员影响力、生涯红牌数量在内的三大因素作为衡量,盘点出十位极具代表性的足坛红牌专业户。当然,如有遗珠或商榷之选,亦欢迎诸位在评论区补充。
十、奥利弗·卡恩 (生涯3张红牌)
守门员在比赛中吃到红牌离场的案例很少见。原因,大概有二。其一,守门员基本上是全场参与身体对抗最少的位置;其二,即使守门员在本方禁区对进攻球员进行战术性的破坏犯规,考虑到这一位置的特殊性,裁判往往倾向于送出黄牌+点球的处罚套餐。
然而,绰号狮王的门将卡恩却在生涯之中吃到了三张红牌之多。两次故意伤人导致的红牌,笔者暂且不提。余下的那一张红牌,算是足坛史上的经典之作,必须细说一番。回到2000-01赛季的德甲联赛,拜仁慕尼黑2-3落后罗斯托克,在比赛进行到伤停补时的时候,拜仁获得一个角球。卡恩突然弃门狂奔到对方禁区,飞身跃起用双手在对方的禁区将球捶进对手球门。进球之后,自知理亏的卡恩转身就跑。这样的进球自然被判无效,卡恩也因此被裁判叫住,两黄变一红罚出场外。对此,笔者只能说:不愧是霸气的狮王,在气势上拿捏的死死的,直接把别人的禁区当成了自己的禁区。
九、C罗 (生涯11张红牌)
看到这一个名字,会不会感到小小的惊讶?看似好好先生的总裁C罗,居然在生涯之中累积了11张红牌。不妨,再补充一组球员对比。狂暴如国王坎通纳,生涯不过六张红牌,恶评如吸血鬼苏牙,生涯不过4张红牌。
还记得在尤文首度吃红牌之后,C罗的球迷抱怨起了主裁判太严苛,在网上卷起了鸣不平的声浪。精彩的事情发生了,针对这一种情况,《太阳报》直接发表了一篇《C罗被罚下或许太过严苛,但他已曾了20次》,精心地细数出了C罗生涯里的20次逃脱红牌的比赛,看似更是场场有理。
在曼联的青葱岁月中,C罗总计4次被红牌罚下;在的巅峰旅程中,C罗总计6次被红牌罚下,加盟尤文图斯至今,C罗则录得了1次被红牌罚下的记录。
红牌的数量如此之多,理性分析的话,这一定程度归咎于强烈的斗心贯穿了C罗的整个职业生涯。C罗的个性就是有仇喜欢当场就报,防不住C罗的对方球员们也总是会选择用很多小动作让C罗发怒。在冲动中,C罗也就难免做出了不少能被裁判抓住掏牌的把柄。
八、伊布 (生涯12张红牌)
霸气无双的行事风格、金句频出的嘴角,加之媒体乐此不彼地吹嘘人设,伊布拥有了大批的追随者。诚然,伊布确有一定吹嘘自己的实力资本,神仙球集锦的精彩程度令人咋舌,实在让球迷看不厌。
只是,不该否认的事情,这位自诩为上帝的足球运动员,绝对算不上是球风干净的球员。伊布在场上恶意小动作同样够做出一期时长不亚于生涯十佳球的集锦。生涯之中大部分红牌,伊布都是通过场上报复行为而得,诸如掌掴对手、报复性肘击、飞踹门将、侮辱裁判等等。
七、罗伊·基恩 (生涯11张红牌)
脾气火爆、作风硬朗、攻守凌厉、一身傲骨宁折不弯。
作为曼联史上最知名的队长之一,罗伊·基恩给英超球迷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罗伊·基恩是曼联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也是英伦风格最好的代表之一。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要知道,罗伊·基恩的绰号就叫铲子。这是对他场上作风的最好形容,同样也是对生涯红牌数量的最佳解释。
六、佩佩 (生涯13张红牌)
提到足坛暴力犯规的代表人物,人送外号最强武僧的佩佩该上线了。
自出道以来,佩佩就一直背负着作风粗野的恶名。在任意一场比赛里,球迷几乎都能找到佩佩鞋钉先行的画面。故意踩踏对手、连环飞踢、趁乱肘击屡见不鲜,佩佩在场上的武技展示总是能让球迷看得目瞪口呆。
五、齐达内 (生涯14张红牌)
年轻的球迷大多未必知道齐祖是足坛 历史 上吃到红牌最多的中场巨星。毕竟,这一种难称光彩的履历似乎与一代大师优雅的球风、笃定的气场实在形成了过于强烈的反差。
有一说一,如果单凭拿红牌的数量作为判断一个球员的人品和球品的唯一依据,显然是过于武断。在球迷的印象流当中,齐达内也绝非靠下黑脚获利或者下三滥小手段惯犯。与其说是齐达内粗暴肮脏,倒不如说他是过于易怒吧。
回顾齐达内的14张红牌,约莫有10张红牌是出于如下状况:在对手用粗暴犯规或恶意言语挑衅的手段过后,被激怒齐达内选择立马以报复动作回击,从而掉进对方设置好的卡牌陷阱。
生涯之中,齐达内最为著名的那一张红牌到底有多伤?这一点,想必也不用笔者做出过多的叙述了。
四、保罗·蒙特罗 (生涯21张红牌)
保罗·蒙特罗,司职中卫,足球生涯起步于乌拉圭的佩那罗尔队。1992年,保罗·蒙特罗加盟意甲的亚特兰大,正式走入主流视野。1996年,保罗·蒙特罗加盟尤文图斯,随后为老妇人效力了九个赛季之长。在此期间,蒙特罗还曾担任乌拉圭国家队队长。
作为中卫,蒙特罗的身高仅仅179厘米,体重常年也不过在75KG上下,弹跳速度等指标也不拔尖。可是,无论是俱乐部生涯、还是国家队生涯,在先天条件差劲的情况下,蒙特罗还是几乎以平步青云的姿态一路成为了世界的一线中卫。
成为一代后防狠人,蒙特罗靠的就是积极的态度、狠辣的防守。巅峰之年的蒙特罗,几乎是所有锋线杀手都不想正面碰到的危险人物。作为盯人中卫,蒙特罗在防守中的动作幅度极大,生涯之中多次在场上祭出具有伤害性的动作,自然也就让蒙特罗吃下了相当多的红牌。
三、阿莱克西斯·鲁亚诺·德尔加多 (生涯22张红牌)
生涯之中曾效力于马拉加、赫塔菲、瓦伦西亚、塞维利亚等俱乐部,虽然未曾得到过西班牙国家队的肯定,但是相关的履历,足以说明阿莱克西斯·鲁亚诺·德尔加多算得上是西班牙在过去几年比较有实力的中后卫球员了。
作为中后卫,阿莱克西斯·鲁亚诺·德尔加多的球风相当彪悍,放铲也非常果敢凶悍。职业生涯中一共拿到22张红牌,足以说明问题。
提到留过金色的长发、防守凶悍的西班牙中卫,想必大家优先想到的会是马德里的拉莫斯,只有资深的西甲球迷才会在后面想到阿莱克西斯·鲁亚诺·德尔加多。无独有偶,这两位后卫,都曾与名为伊丽莎白·雷耶斯的西班牙超模交往过,算得上是球场内外的同道中人。
二、马特拉齐 (生涯25张红牌)
马特拉齐,一位让法国球迷痛恨的球场恶汉,一位让意大利球迷暗自庆幸的卑鄙英雄。在大众球迷的普遍认知里,马特拉齐是一位实力不俗但是劣迹斑斑的中后卫,绿茵世界中关于小人长戚戚一语的最完美诠释。
回到2006年世界杯决赛,当法国队起势、意大利队防线岌岌可危之时,不知马特拉齐对齐达内说了什么,弄得法国队的灵魂人物失控,不顾一切地要把马特拉齐顶倒在地。当然了,这只是马特拉齐在嘴炮功夫上的展示。论场上武技,他的天残腿叫舍瓦等多名足球巨星都领教过。
回顾自己的生涯,马特拉齐声称自己是一个好人,更是自比绿茵场上的丹尼斯·罗德曼。如此厚颜的红牌专业户,实属让笔者永生难忘。
一、拉莫斯 (生涯26张红牌)
提到足坛最著名的红牌大户,舍拉莫斯其谁?
红牌如此之多,水爷是否穷凶的球场恶汉?这一话题,各家球迷那是各有各看法,笔者也难做出绝对定论。在此,笔者想补充的考虑角度,大概在于拉莫斯所处的环境因素。
生涯26张红牌,全部发生在马德里俱乐部的赛事上。在塞维利亚&西班牙国家队的场次中,拉莫斯从没有得过红牌,这一点并非偶然。
作为中后卫,本来就需要经常粗暴地拦截对手力保大门。加之战舰向来攻强守弱、长年把重兵堆积在中前场。最后当关的拉莫斯承受的压力可以说是相当大的,生涯中不少红牌都是在给队友背锅擦屁股的情况下领到的。当然,拉莫斯的脾气火爆、放铲凶狠,老爱和对手冲突争执,确实也是不争的事实。
世界杯的经典犯规和红牌
1、埃切维里(1994年世界杯小组赛,玻利维亚队0比1负于德国队)
1994年世界杯揭幕战在玻利维亚队和德国队之间进行,一球落后的玻利维亚队在第78分钟换上了队中最著名的球星埃切维里,试图挽回败局。在一次反击中,埃切维利在和对方后卫争头球的过程中故意踢人,当值裁判直接对埃切维里出示了红牌,此时距离他上场只有3分钟。
知名度:7
2、拉米劳、苏弗(2002年世界杯小组赛,德国队2比0胜喀麦隆队)
之所以将这两张红牌放在一起,是因为这场比赛是世界杯历史上最粗野的比赛———主裁判一共向比赛双方出示了16张黄牌和两张红牌。这场比赛场上双方火药味十足,数次发生争执,德国队最终为此付出代价,拉米劳在3分钟内连吃两张黄牌被罚下场。
知名度:7.5
3、佩雷拉(14年世界杯第二阶段小组赛,荷兰队2比0胜巴西队)
在这场比赛中,荷兰队没有费太大力气就成为了场上的主宰者。第50分钟,克鲁伊夫右路传中,内斯肯斯得球后挑射破门,1比0。第65分钟,克鲁伊夫又打进了个人在世界杯上的经典进球,伦森布林克直传,科洛尔左路突破传中,荷兰之王抢点飞身垫射,将球挡进了巴西队球门,2比0。
从丢掉第一个球开始,巴西队就丢掉了自己的风格,身穿蓝衣的他们完全走样了,几乎再没有创造出任何机会。恼羞成怒的巴西人佩雷拉从背后踢倒内斯肯斯的犯规,被认为是世界杯历史上最肮脏的犯规之一,他也为此吃到了红牌。
知名度:8
4、布兰科(1998年世界杯半决赛,法国队2比1胜克罗地亚)
这场比赛的竞争在最后阶段几乎到了你死我活的状态,法国队仍然以2比1占据着场上的主动。此时,克罗地亚在法国队的前场获得了一次宝贵的角球机会。球还没有发出,双方队员就已经开始为抢占地形而撕扯了起来。禁区里,法国队的后防主力布兰科和克罗地亚队的比利奇纠缠在了一起,布兰科在比利奇的纠缠之下,终于压不住心中的怒火,拿胳膊肘击身后的比利奇。遭受击打的比利奇自然很快便痛苦地倒在了地上,事后的录像证明布兰科的动作虽然应该受到警告,但也不是特别严重的伤人行为,而比利奇的倒地怎么看都像一个当届世界杯赛中非常流行的“摔”。布兰科因此很快就被主裁判出示红牌罚出了场。
知名度:8
5、巴蒂斯塔(1986年世界杯小组赛,苏格兰队0比0平乌拉圭队)
1986年世界杯,苏格兰队小组赛最后一场对阵乌拉圭队,比赛开球不到一分钟,乌拉圭队6号巴蒂斯塔背后铲球,结果主裁判立即给他出示一张红牌。尽管这次犯规并不知名,但却创造了世界杯历史上最快被出示红牌记录。
知名度:8.5
6、齐达内(1998年世界杯小组赛,法国队4比0胜沙特队)
1998年世界杯法国队与沙特队的比赛进行到第70分钟,齐达内和沙特队的阿明发生冲撞,齐达内倒地时在阿明身上顺势踩了一脚。墨西哥裁判员卡特立即向齐达内出示了红牌,这使齐达内成为法国队历史上第一个在世界杯决赛阶段中被红牌罚下的球员。
知名度:9
7、奥特加(1998年世界杯1/4决赛,阿根廷队1比2负于荷兰队)
阿根廷球星奥特加在1998年世界杯1/4决赛与荷兰队一战中,先是在对方禁区内逼真地摔倒,然后又不理智地用头顶翻了前来质问他的荷兰门将范德萨。主裁判准备掏出的黄牌随即变成了红牌。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奥特加不仅没占到便宜,还给阿根廷队带来杀身之祸,缺少一人的阿根廷队最后时刻被荷兰队的博格坎普打进一球,从而被淘汰。
知名度:9
8、里杰卡尔德、沃勒尔(1990年世界杯1/8决赛,荷兰队1比2负于联邦德国队)
1990年世界杯联邦德国队与荷兰队的1/8决赛给人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可能不是比赛本身,而是里杰卡尔德和沃勒尔之间的口水之战。里杰卡尔德的口水引发了争端,最终两人被主裁判双双逐出场外,在下场时,里杰卡尔德再次用口水偷袭了沃勒尔。这两张红牌也成了球迷嘴上的笑料。
知名度:9.5
9、马拉多纳(1982年世界杯第二阶段小组赛,阿根廷队1比3负于巴西队)
1982年,23岁的马拉多纳第一次参加世界杯。在与巴西队的比赛中,第75分钟阿根廷队以0比3落后,年轻气盛的马拉多纳再也忍耐不住急躁的心情,在一次抢球中直接踢了对方球员的肚子,而马拉多纳也被主裁判直接逐出场外。
知名度:10
10、贝克汉姆(1998年世界杯1/8决赛,英格兰队5比6负于阿根廷队)
1998年,贝克汉姆第一次参加世界杯。在英格兰队与阿根廷队的1/8决赛中,贝克汉姆被西蒙尼撞倒在地之后,在丹麦裁判尼尔森的眼皮底下踢了西蒙尼一下。这一脚给了西蒙尼充分展示自己表演天分的机会,他就像受到了撞击一样倒在了地上,尼尔森对贝克汉姆亮出了红牌。英格兰队在点球战中失利,贝克汉姆也因此成为了英国足球的罪人,他用了很长的时间才重新挽回在英国球迷心目中的形象。
知名度:10 (补充齐祖06年在决赛头槌马特拉济的红牌也是经典之一)
世界杯十大精彩瞬间
瞬间一:1930年 独臂将军横行首届世界杯 第一届世界杯的冠军是东道主乌拉圭队。而当时乌拉圭队中有一位与众不同的球员,他就是独臂前锋—海克托?卡斯特罗。他出生于1914年,在青年时的一次中,他的右手肘部一下被截肢。而后,疯狂热爱足球的卡斯特罗加盟了乌拉圭的民族队,在第一届世界杯开始前,乌拉圭国家队的主教练苏皮西非常欣赏他在联赛中的表现,所以将他也招入了国家队。 世界杯开始后,乌拉圭首战秘鲁,卡斯特罗打进了全场唯一的进球,而那个进球也是一脚35米开外的远射。不过在本场比赛之后,主教练就将他雪藏在了观众席上,直到最后决赛的时候才让他上场参加了比赛。 在乌拉圭对阵阿根廷的决赛中,比赛进行到89分钟的时候乌拉圭3-2领先对手,这时阿根廷开始了疯狂的反扑,但是卡斯特罗在关键时刻站了起来。他在门前接到队友的传球之后头球破门,帮助乌拉圭奠定了胜局,这也是他在本届世界杯中的第二粒进球。从此以后,“独臂将军”美称开始伴随着卡斯特罗。
瞬间二:1962年 贝利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 1962年的智利世界杯是至今为止最野蛮的一届世界杯,而球王贝利也成为其中的受害者。在巴西首战2-0击败墨西哥的比赛中,贝利打进一球,但是随后被对手踢成重伤。但是贝利并不甘心就此离开世界杯。 次战捷克斯洛伐克,贝利带伤上场。但是捷克队的后卫风格高尚,发扬公平竞赛的精神,不对贝利取恶意的犯规动作。上半场第15分钟时贝利和捷克后卫马索普斯特争球时,马索斯普特主动停止了争抢,而贝利也投桃报李,一脚将皮球开出界外,这个极具体育道德精神的场面被认为是那届世界杯上最经典的镜头之一。而贝利在自传中也回忆到:“这是我一生当中最美好的时刻。”因为在那届以肮脏的防守而见长的世界杯中能出现这样的场景,绝对是令人难以置信的。2004年3月马索普斯特被球王贝利评选为在世的125名世界最佳球员之一。
瞬间三:1966年 尤西比奥的泪水 在英格兰举行的这届世界杯上,葡萄牙球星尤西比奥以9个进球荣膺最佳射手的荣誉。在小组赛和巴西的比赛中,尤西比奥梅开二度帮助球队战胜了卫冕冠军。4/1决赛中他们又遇到来自亚洲的朝鲜队,在开场连丢三球的不利局势下,尤西比奥带着队友们开始绝地大反击,并且一人独中四元。最后以5-3的将朝鲜淘汰出局。 而在半决赛中,尤西比奥虽然在第82分钟帮助球队打进一球,但是葡萄牙依然不敌查尔顿爵士领衔的东道主英格兰队。在葡萄牙1-2败北之后,“黑豹”尤西比奥流下了男儿伤心的泪水。虽然后来在三四名决赛中战胜了苏联队,但是丢掉决赛权依然成为尤西比奥心中无法抹去的痛。
瞬间四:10年 贝肯鲍尔带伤上场 10年世界杯的半决赛已经成为世界杯历史上的经典战役之一。在西德和意大利的这场被称为“20世纪最精彩的比赛”的超级对决中,贝肯鲍尔带领着德国队和拥有里维拉、马佐拉、里瓦和博宁塞尼亚等技巧大师的意大利队开始了一场进球大战。虽然最后西德队3-4不敌意大利而无缘决赛,但是贝肯鲍尔却给世界杯留下了一段佳话。 第65分钟,贝肯鲍尔在一次冲撞中肩膀脱臼,但是当时西德队已经用完了换人名额,而场上形势则是西德队0-1落后于意大利队。于是贝肯鲍尔拒绝停止比赛下场,他让队医用绷带缠住了脱臼的肩膀后接着上场参赛,虽然最后西德队败给了蓝衣军团,但是贝肯鲍尔这种大无畏的勇气和不屈的斗志却令人震撼,这也反映了德国人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瞬间五:1982年 马拉多纳的黑脚 1982年世界杯上,巴西和阿根廷被分到和意大利同一小组的第三组参加复赛,虽然南美双雄都没能进入四强,但是他们之间的那场比赛却颇为精彩,而最后巴西也依靠济科在第11分钟,塞尔金霍在第66分钟和儒尼尼奥在第75分钟的进球3-1战胜了阿根廷。虽然在那场比赛中潘帕斯雄鹰落败,但是球场上发生的一个小小的插曲也让迭戈?阿曼多?马拉多纳火爆的脾气见诸于世界杯之上。 当时仅仅22岁的球王马拉多纳虽然胸怀一身的本领,但是在和巴西的这场比赛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巴西的防守球员成功地遏止了这位还未曾闻名世界的球王,以至于马拉多纳终于在比赛中恼羞成怒,在一次和对手的身体对抗中,他一个黑脚向对方的裆部踏去,结果直接被裁判出示红牌下场。
瞬间六:1986年 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 1986年的世界杯注定是属于马拉多纳的。在4/1决赛和英格兰的比赛中,马拉多纳打进两球帮助球队战胜了英格兰。不过,球王的第一个进球却是那个世界杯史上著名的“上帝之手”。 当时,马拉多纳先是将球分给边路的队友巴尔达诺,后者的射门被英格兰后卫挡出。这时马拉多纳也赶到了,虽然他抢到了第一点,但面对人高马大的英格兰门将希尔顿,他想头球攻门难度极大,最终,他选择了用手将球打入球门,由于他的个子矮小,动作也十分隐蔽,突尼斯主裁判纳塞尔没有发现,并判此球有效,希尔顿和他的队友虽然极力争辩,但结局却无法改变。 由于四年前两国之间的“马岛战争”,最初马拉多纳对那记手球并没有悔改的意思,而是认为这是上帝对英格兰人的惩罚,赛后,他更是自称这个进球是“一半是上帝之手,一半是迭戈的脑袋”,这让阿根廷和英格兰在足坛的恩怨进一步加剧。
瞬间七:1986年 马拉多纳的世纪最佳进球 1986年的墨西哥的阿兹台克体育场见证了马拉多纳一个人的征服。如果说他依靠“上帝之手”打进的一球是和对手开的一个玩笑,但是本场比赛他的第二个进球却是一粒被永远的载入史册的“20世纪最佳进球”,也成功的羞辱了现代足球的鼻祖英格兰队。 这个进球绝对与运气无关。他在自己的半场拿球后,开始从右路带球,躲开了比尔兹利和雷德的拦截。阿兹台克体育场的11万5千球迷象做梦一样地看着马拉多纳轻巧地摆脱了另外两名英格兰队的后卫芬维克和布彻,晃过希尔顿,直接将球打进球门,在第55分钟使变为2比0。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天才进球。 而后来马拉多纳在接受访的时候却表示:“因为英格兰后卫们的绅士般的防守,所以我攻进了漂亮的一球。如果是别的球队早就用犯规的手段阻止了我的进攻。我的意思不是说英格兰队后卫们软弱,而是他们针对的目标始终是球而不是人。”
瞬间八:1990、1994年 米拉大叔的最大年龄进球 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上,非洲雄狮喀麦隆震惊了整个世界,38岁的米拉大叔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事业巅峰。在喀麦隆和罗马尼亚的小组赛中,米拉替补出场但是却独中两元,他在进球后跑到了角球附近扭腰摆胯跳起了桑巴舞,和队友们一起开始了纵情的庆祝。米拉凭借自己在这场比赛中的进球也成为了世界杯历史上最大年龄的进球者。 小组出线后,喀麦隆遭遇了哥伦比亚。米拉替补出场以后在加时赛中梅开二度,喀麦隆历史性的杀入了八强。而在四年之后的美国世界杯上,虽然在小组赛中非洲雄狮三战两负一平小组垫底,但是在和俄罗斯的比赛中,米拉还是在第47分钟打进了一粒安慰性的进球。42岁时依然可以在世界杯上进球,米拉刷新了自己在意大利世界杯上创造的最大年龄的进球纪录,也成为后来者很难超越的一座大山。
瞬间九:1990年 里杰卡尔德的口水事端 1990年世界杯上,德国在小组赛中横扫对手,但是他们在小组出线之后就遭遇了劲敌荷兰队。不过这场比赛中留给人们更多记忆的不是双方精彩的比赛场面,而是里杰卡尔德和沃勒尔之间的口水事端。 在那场比赛中,西德队的主教练贝肯鲍尔授意沃勒尔不停地“骚扰”对手的旗帜性人物里杰卡尔德。第22分钟,沃勒尔又朝荷兰队其他球员故意犯规,里杰卡尔德在事不关己的情况下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推搡沃勒尔,揪住他的耳朵还向他吐口水,然后沃勒尔也用口水回应了他。结果里杰卡尔德和沃勒尔双双被红牌罚下场。 结果,被罚下场的沃勒尔勾着里杰卡尔德的肩膀毫无愤怒地走下场地,此时里杰卡尔德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这是西德人搞的阴谋。因为西德队除了沃勒尔还有克林斯曼和里德尔等著名前锋,而荷兰队中能替代他的没有一人,当他知道自己中计之后,想要后悔都来不及了。
瞬间十:1990年 伊基塔的失误 守门员中最出格的恐怕就是前哥伦比亚前锋球星伊基塔,人们甚至送给他一个“狂人”的绰号。在1990年世界杯上,他怪异的发型和出色的守门技术让他成为意大利最受瞩目的球星之一,而且他还特别喜欢跑到禁区外面活动,吸引了众多球迷的眼光。 不过在1/8决赛中他们遭遇了非洲雄狮喀麦隆。在90分钟双方打成了0-0平,最后不得不进入了加时赛。也许是想给紧张的比赛调节一下气氛,也许是对自己的技术太过自信,伊基塔竟然在本队一球落后的时候带球出了禁区,这时候米拉高速插上抢球,伊基塔停球之后竟然试图用动作晃过上来逼抢的米兰,但是他的意识却被对手识破了,米拉成功的断球破门,喀麦隆锁定了比赛的胜局。 在伊基塔的职业生涯*,一*为国家队打进了3个球,他的标志性扑救动作是在温布利球场对阵英格兰时的“蝎子摆尾”,即看准空中的来球,原地起跳,在空中用双脚从脑后将球踢出,这个动作至今还没有任何一个门将敢效仿
有哪些比赛决赛通过点球决出胜负?
世界杯决赛通过点球决出的比赛有:1994年美国世界,巴西队对意大利和2006年世界杯决赛意大利对战法国。
1994年美国世界杯,巴西队在决赛中点球击败意大利队。那是世界杯历史上唯一一场120分钟没有进球的决赛。此前两队都是三捧,谁赢谁将创造历史。女神选择了“桑巴军团”,让“辫帅”巴乔倒在了点球点前。
2006年世界杯决赛,意大利人才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那是齐达内在世界杯上的谢幕演出,他以一记头球扳平,却在加时赛中用头顶撞马特拉齐,被红牌罚下。
双方进入点球大战,特雷泽盖不幸成为了法国队的罪人,他罚出的点球重重砸在了横梁上。而随着格罗索完成致命一击,意大利人终于笑到了最后。
扩展资料:
世界杯决赛通过点球决出的胜负的规则:
点球大战开始前双方各自先确定好本队罚点球的队员和出场顺序,通常通过猜硬币的方式决定由哪一方先罚。比赛开始后,双方轮流罚球,共罚5轮,5轮结束之后以累计进球数多的一方获胜。
如果5轮罚球结束双方仍未分出胜负,则取“突然死亡法”进行加罚:即双方继续互罚,直到出现某一轮结束时一方罚进而另一方未罚进的局面,则由罚进的一方取得胜利。
期间只有当一方球队所有11名球员全部依次罚过一次球后,才可以安排已经罚过球的队员重新开始轮流罚球。人数多的一方需派出和人数少的一方相同的人数进行罚球,即如一方因被罚下一人只有10人,那么人数多的一方只能上10人进行点球大战,但其中必须包含一名守门员。
人民网-世界杯点球大战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