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与马琳比赛-马琳马龙0总决赛

tamoadmin

1.他是“双圈大满贯”,老婆却被网友污蔑出轨,马龙的老婆究竟怎么了?

2.马龙拿过全国锦标赛冠军吗

3.为什么乒乓球的马龙世界排名那么前!?

4.王励勤和马琳,谁更厉害?

他是“双圈大满贯”,老婆却被网友污蔑出轨,马龙的老婆究竟怎么了?

马龙与马琳比赛-马琳马龙0总决赛

在此前东京奥运会的男子乒乓球单打项目中,马龙以4-2的成绩击败攀振东,成功夺取金牌,也成功刷新了世界乒乓球坛的历史,他是历史以来唯一一位男子项目双满贯与全满贯的得主!在赛场上一路冲击的马龙取得了无数令人望而却步的成绩,是实至名归的世界乒坛第一人。

而马龙在生活中也非常幸福,与相恋多年的夏露组成了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马龙的宝宝已经四岁啦!网友们不仅感慨: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马龙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大器晚成”型选手,他在26岁时才取得奥运冠军的成就,并一举成为当年的大满贯得主。

“双圈大满贯”荣耀

1988年出生的马龙已经33岁“高龄”,过去四年还经历了两次比较大的伤病,却仍然获得了东京奥运会乒乓球赛项目的男单和男团参赛资格!

马龙5岁学习乒乓球,15岁进入国家队,16岁就开始参加国际大赛,并且获得了世青赛男单冠军。十八年来,马龙参加了无数场国际乒乓球大赛,也获得了无数块奖牌和荣誉。马龙是乒坛历史上第10位大满贯选手 ,是首位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巡回赛总决赛和全运会单打冠军于一身的超级全满贯男子选手。

2019年6月,在中国乒乓球公开赛男单半决赛中,马龙4-1战胜日本选手张本智和,顺利晋级男单决赛。在男单决赛中以4比0完胜队友林高远,从而超越白俄罗斯名将萨姆索诺夫,创造历史,获得个人第28个公开赛男单冠军,同时也刷新了由他自己保持的中国公开赛男单冠军记录,成为史上第一位中国公开赛男单八冠王。

2020年10月9日,在乒乓球全国锦标赛男双决赛中,马龙/许昕以4-1战胜林高远/梁靖昆,获得冠军。2020年11月15日,马龙在2020年男乒世界杯决赛中以3-4不敌樊振东屈居亚军,但是在半决赛中逆转了日本选手张本智和。

目前双圈大满贯选手仅有四位,其中有三位都是中国运动员,包括被称为超级丹的羽毛球手林丹,被称为大魔王的女乒乓球手张怡宁,以及新晋双圈大满贯选手、被东京电视台称为“帝国破坏龙”的男乒队队长马龙。剩下一位是来自塞尔维亚的网球选手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网球男单铜牌争夺战上,小德不敌帕布洛·卡雷尼奥·布斯塔,后因左肩受伤,退出东京奥运网球混双铜牌争夺赛。

网络舆论是一把锋利的刀

可当一个人被荣誉的聚光灯选中后,就难免会遭受从背阴处冒出的一些恶意。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那场始于2016年的流言风波。

2016年,有网友爆料称,夏露曾出轨高富帅。她曾在某平台发布过诸多个人照片,并发言寻觅“高质量男性”,疑似私生活混乱,微博还出现了专门扒皮夏露黑历史的账号“说给夏露姐姐”(现已销号)。网友还质疑夏露自我炒作,给自己贴上河海大学校花、人间水娃娃的标签,蹭热度来出道。

始作俑者赵R涵,在网盛行的时候和夏露相识,并且两人加了微信好友。可没想到对方一直用她的,佯装成夏露本人。在被戳破和警告后,对方才承认了错误,并配合夏露做了取证工作。夏露表示已经在律师的帮助下,做了一系列取证工作并发布。正规媒体也都对虚信息进行了删除和道歉,但是网络舆论被黑子带乱了节奏。

“八年不易,我们很好”

她本来就只是一个素人而已,平常已经够低调了,结果私生活还会被陌生网友扒出来审判,而且还要被造谣。令人庆幸的是,有更多的网友出来帮助夏露辟谣,并找出了有力的回击证据。原来早在2016年,夏露就发过律师函,那个冒充她做出不好事情的人也写了道歉信!

2016年马龙取得里约奥运会男单男团双冠,但是女友被扒出“黑历史”,网友纷繁为马龙抱不平,但他直接站出来官宣和女友爱情,并配文“八年不易,我们很好”,表明了本人置信女友的坚决态度,马龙平常生活极端低调,连父母都很少出面更别说分享本人的感情生活了。所以马龙的发声的确十分有力,网友们也渐渐消弭了质疑。

马龙拿过全国锦标赛冠军吗

马龙拿过全国锦标赛冠军。

马龙在2011年全国锦标赛男单登顶,这也是马龙唯一一次全国锦标赛男单冠军。

马龙也打过很多届全国锦标赛,2004年年仅16岁的马龙就在全国锦标赛上大放光芒,他击败了王皓马琳进入男单决赛,最终0-4输给了王励勤。

后来马龙在2011年全国锦标赛男单登顶,这也是马龙唯一一次全国锦标赛男单冠军。马龙夺冠过程并不轻松,半决赛4-3经验战胜张继科,要知道那届全国锦标赛可是在马龙连胜的200多天里面啊。

为什么乒乓球的马龙世界排名那么前!?

出生年月:1988-10-20

身高:175cm

体重:64公斤

奥运会报名项目:乒乓球

运动经历:

2004年世青赛单打第1名

2004年全国锦标赛单打第2名

曾效力俱乐部:

平均技术统计

球员 胜场次 负场次 总场次 胜率(%) 得分 失分 得分率(%)

马龙 单打 12 10 22 54.55 698 671 50.99

交手纪录

单打

邱贻可 0 : 3 马龙

9-11 8-11 4-11

单打

柳承敏(韩国) 3 : 2 马龙

6-11 11-7 9-11 11-4 11-5

单打

马龙 3 : 1 陈玘

11-8 8-11 11-5 11-9

单打

刘国正 3 : 0 马龙

11-8 11-9 11-7

单打

孔令辉 3 : 1 马龙

11-9 11-4 8-11 11-8

单打

马龙 3 : 1 雷振华

7-11 12-10 11-8 11-9

单打

马龙 3 : 2 徐辉

7-11 11-5 10-12 11-3 11-7

单打

孙健 2 : 3 马龙

11-4 9-11 11-7 9-11 9-11

单打

马龙 0 : 3 秦志戬

9-11 5-11 6-11

单打

马龙 3 : 1 张超

8-11 11-3 11-5 11-6

单打

马龙 3 : 0 李陟

11-4 11-8 11-5

单打

马龙 0 : 3 王皓

3-11 6-11 4-11

单打

马琳 3 : 1 马龙

11-9 8-11 11-6 11-9

单打

马龙 3 : 0 李平

11-6 11-7 11-9

单打

马龙 2 : 3 朱世赫(韩国)

11-7 11-8 6-11 9-11 7-11

单打

陈剑 3 : 2 马龙

8-11 12-10 7-11 11-8 11-7

单打

王励勤 2 : 3 马龙

8-11 11-4 10-12 11-7 6-11

单打

张洋 0 : 3 马龙

5-11 6-11 2-11

单打

丁松 2 : 3 马龙

11-9 8-11 9-11 11-9 4-11

单打

单明杰 0 : 3 马龙

5-11 5-11 11-13

单打

马龙 1 : 3 刘国正

8-11 6-11 11-1 4-11

单打

徐辉 3 : 2 马龙

11-13 11-6 11-1 8-11 11-8

中国乒乓球队昨天踏上不来梅世乒赛的征程。在男团阵营中,刚刚年满18岁的北京小将马龙是年龄最小的队员,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这么重大的世界比赛。入围世乒赛阵容,几乎就意味着马龙本人的第一个世界冠军。这个冠军,让年轻的马龙有些激动,又有些不安。

初进世乒赛煎熬中等待

马琳、王皓和王励勤三员大将拿到了德国世乒赛的参赛资格。在还剩下的两个名额中,陈玘、马龙和郝帅都是入围的热门人选。事实上,作为奥运会男双冠军,又是上届卡塔尔世乒赛团体赛的替补选手,陈玘的入围也没有太多意外,最大的悬念就是在小将马龙和郝帅之间二选一。

“我有一定的信心,但把握不大。”坐在运动员更衣室里,马龙回忆起那段等待名单出炉的日子:“主要因为年初的公开赛让我去了,可我打得一般。然后队内的循环赛也打得不太好,脚又扭了。”

马龙一直在忐忑地等着宣布结果。结果出来后,他的焦虑却并没有因为入围而消退:“担心自己打不好,之后又觉得自己整体实力还不够,有点儿怕输球。”小马龙坦诚地说:“我也知道,这次教练让我去世乒赛,最主要就是因为我发展和上升的空间比较大。我肯定是第5号,不会担最重的任务,但还是怕发挥不好。”

或许正是由于担心,马龙在福建封闭训练中也极为刻苦。不仅如此,刘国梁还把马龙和马琳安排在一屋,马龙得到了不少额外收获。

原本鞍山苗到京跳

马龙是辽宁鞍山人,5岁时学打乒乓球。7年后,以锻炼身体为目标的马龙进入辽宁省体校,师从34届世乒赛冠军王俊。马龙在省队训练了两年,并不被看好,13岁时一度面临着被淘汰的境地。的是,一次北京西城体校的教练到辽宁挑选苗子,关华安教练一眼就相中了马龙,把他从辽宁带到了北京。

来到北京的小马龙更为投入乒乓球的训练当中。他训练相当紧张,有的时候他爸爸不得不给教练张雷打电话,拜托他让马龙给家里打个电话。刻苦训练的马龙在2002年有了回报,在山东日照的全国后备苗子选拔中,马龙地得到了国家二队教练的垂青。

当时马龙在60多人中仅名列中上游,但他凭着出色的球感入选国家二队。2003年,进入二队后第一次参加升降级比赛,马龙就在12名选手中打到第二名,成为国家一队二组最小的队员。从区体校到北京队,再到国家一队,仅仅两年时间,小马龙就连升。同年,马龙获得了参加世青赛的机会,夺得了团体冠军、混双亚军。

2004年神户世青赛,从1/4决赛苦战中国台北,到半决赛险胜日本,再到决赛迎战韩国,马龙每场比赛都为中国队拿下2分,成为男队卫冕的第一功臣,他自己也不负众望获得了男单的冠军。接下来,马龙在无锡全国锦标赛上,战胜了刘国正、王皓和李平,一路杀进了决赛,最终负于王励勤获得亚军。

二零零五年峥嵘初显现

中国乒乓球队,一向不乏新星出现,2002年有了王皓,2003年出现邱贻可,2004年涌现出陈玘,而2005年则属于马龙。

2005年,马龙有着一连串辉煌的战绩。在年初的卡塔尔公开赛上,首次参加单打比赛的马龙第一轮就淘汰了刚刚获得欧洲12强桂冠的俄罗斯名将斯米尔诺夫。谈起自己第一次参加国际成人赛事的经历,马龙回忆说,那时候最紧张的是预选赛,三场小组赛完了之后心里就平静多了。此后,马龙在中国公开赛、日本公开赛上,接连战胜了波尔、施拉格。

在国内赛场,马龙是北京男乒征战乒超的头号主力,在与国内最强的顶尖选手碰撞中,赢过王励勤、秦志戬,也赢过王皓、邱贻可。在南京十运会赛场上,马龙不仅帮助北京男乒挺进团体8强,还在男单和男双获得两枚铜牌,包括男单三四名决赛战胜了马琳。

在这些战绩中,马龙最看重的还是两胜波尔的比赛:“波尔是外国选手,又是我们中国队的头号对手,分量还是比较重。教练也比较看重这两场赢球。”马龙分析说,赢王励勤毕竟是联赛,也没什么。在十运会上战胜马琳夺得铜牌之后,小马龙甚至没有给家里打电话。谈到这件事,马龙腼腆地笑了:“就是没想打,他们自己会到网上看的。”

除了奥运会还想大满贯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小马龙刚刚20岁。在马龙的心中,2008年奥运会更是自己奋斗的目标:“2008年奥运会争取能参加吧。不过,肯定还是很难的。现在的规则只能报3个人,到时候肯定是需要最稳当、实力最强的上。竞争会很残酷的。”的确,2008年的竞争将面对的是王皓、陈玘,甚至可能是马琳、王励勤。

问及马龙是否有自己崇拜的乒乓球偶像,马龙很认真地反问记者,是所有的,还是现在打球的?“原来就崇拜刘国梁和孔令辉,都是大满贯嘛。后来也崇拜老瓦,他也是大满贯,而且雅典奥运会上还能够赢马琳,确实很不容易。”言语中,马龙对大满贯也充满了渴望,“大满贯离我还很遥远呢,现在就是个梦想。”

教练印象刘国梁:马龙尚须努力

在主教练刘国梁眼中,马龙很像当年的孔令辉:“马龙打法有特点,手感很好,技战术的思维也比较不错。现在他也是处于一个成长期,缺点也很明显,比如力量还不够,打球的稳定性问题以及比赛经验的积累,总之,距离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要求还差得很远。”

刘国梁认为马龙是块需要打磨的璞玉:“最终确定他参加这次世乒赛一方面是因为马龙在去年下半年国际公开赛和全运会成绩都比郝帅要好,另外在双打方面也更强一点。当然更主要还是从2008年奥运会战略考虑,相比之下马龙年龄更有优势。”

邱贻可、陈玘相继出现纪律问题,小马龙倒是很让刘国梁放心。“虽然他更小,但属于比较好管理的队员。”刘国梁欣慰地介绍,“现在马龙是他这年龄段中比较突出的选手,他后面比较突出的选手还比较少。所以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世乒赛,能够让马龙进一步成熟起来。”

记者观察:外表很腼腆内心有主意

来自鞍山的小马龙很内向,不太爱说话,但他心里面却很有想法,教练们也都称赞他非常会动脑子。在场上比赛时,马龙非常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在场下的马龙也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平时坐火车到外地参加比赛的时候,总是他张罗大家一起打牌。据张雷教练介绍,由于打牌时总是能精确地算计出别人手里有哪些牌,马龙的胜率非常高。

刚刚18岁的马龙显然还是个大孩子,魔兽游戏、周杰伦这些时下中学生最喜好的东西,马龙都十分热衷。在看着周杰伦一边唱歌一边弹钢琴的时候,马龙甚至产生去学弹钢琴的强烈愿望。在训练之外,马龙也同样依然爱玩爱闹,他曾经一声不吭地把教练电脑的桌面换成自己打球时的照片,使得教练每次用电脑的时候不得不“欣赏”一下他的英姿。

父母一般要隔三四个月才来看马龙一次。与许多上学的孩子不同,马龙早已习惯远离家的日子,他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乒乓球。第一次世乒赛之旅让小马龙背负上了一些压力。的确,对于才18岁的他来说,走向辉煌的乒乓之路才刚刚开始。

新闻链接:国乒西装革履踏上世乒赛征程

参加48届世乒赛的国乒将士昨天踏上了卫冕征程,他们将前往奥地利进行最后的适应性训练。有意思的是,这次出征队伍全体都穿上了整齐的西装革履,这难得一见的场面也让简单的送行仪式其乐融融了。

昨天中午时分,不能随队出征不来梅的国乒将士们早早在训练局公寓门口拉好横幅———“出征不来梅捧回冠军杯”。一身整齐的西装和皮鞋,王楠第一个出现在大家面前。本次出征,中国队特意给每个队员都量身定作了蓝黑色竖纹休闲西装和皮鞋,还配上了红蓝相间的领带或方巾。“整得跟个白领似的。”王楠看着自己的行头乐个不停。

与王楠相比,曹臻、陈晴这些小队员们对付西装革履就很是费劲了,特别是漂亮的方巾,怎么也摆不妥当。于是,大姐姐王楠一直忙个不停,成了服装指导。最令男队小伙子们头疼的则是领带,无论是马琳还是王励勤,虽然在球场上威风八面,但在领带面前都只能束手就擒:“我真的不会,从来没弄过这东西。”王励勤呵呵地笑着,极为不习惯正装的他甚至穿着休闲鞋就出来了。

难得一见的正装也让队伍出征增添了几分情趣。女队主教练施之皓就笑着表示:“现在还没有什么感觉,可能等到了不来梅的时候才能有那种参赛的感觉。”对于自己第一次带队出征世乒赛,施之皓看得很开:“对我来说,不光这是第一次,包括亚运会也会是第一次,奥运会也是第一次,所以早就做好了这方面的心理准备。”男队主教练刘国梁则是第二次率队参加世乒赛团体赛了:“这次以年轻选手居多,应该不会像卡塔尔那样一路都是3比0了。”

经过不懈努力,马龙随队友一起夺得2006年世锦赛男团冠军。

王励勤和马琳,谁更厉害?

国乒不同阶段总会有不用的****带领队伍扛起大旗所向披靡的征战在世界乒坛之上,从刘国梁孔令辉的“双子星”到如今马龙张继科的“科龙大战”,大家看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乒健儿们拼搏在赛场上,为中国乒乓球队占领一座又一座山峰。

而“二王一马”这一时代可谓引领了一代球迷们关于乒乓球的最初记忆。如果说王皓稍微小一点,那么马龙和王励勤算得上是他们那一阶段相杀相克的绝对对手。马琳从1998年当上国家队主力开始就展开了他跟王励勤之间的竞争,马琳曾说他们两人大概从1996起,两个人就“扛”上了。“我和王励勤差不多时间进入国家一队,磨练了大概一两年,在国际赛场上得到一些锻炼后,一步步开始竞争起来。最开始是我们和刘国正一起竞争,到2004年的时候,王皓冲击上来,到现在,我们三个的混战也快10年了。”对于马琳这位对手,王励勤每每提及时同样感慨颇深,2005年和2007年世乒赛上,都是王励勤将马琳斩落马下,特别是在2007年男单决赛场上,王励勤更是在1:3落后情况下成功逆转取胜,但是有时候赢球并非就是好事,比如王励勤的胜利就给他之后的奥运征程埋下了不小的隐患,王励勤谈及这段时间的状态曾坦言,因为感觉自己赢了,所以就没再把刘指导以及教练提出的问题完全落实下去,接受访时,王励勤表示马琳是他最大的对手,他们也是很好的兄弟。

王励勤更厉害

只能说,此消彼长,各有千秋;

首先,共同点:都是一代乒乓名将,国家男队跨世纪时期的核心选手,更是取得世界冠军次数最多的运动员,从而为国家赢得了无上的荣誉,蜚声体坛,名标海内;其二,不同点:性格迥异,王励勤内向,不善言辞,只知埋头苦练,在赛场的临机变化差,当时极大制约了他的成长,为此男队的蔡指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心将"大力"的缺憾不足加以调教纠正,而他也逐步正视了自身,使球艺日臻完善,厚积薄发,终于锻造成当时技术心理"双过硬"的"世界横板第一正手";而马琳则天生开朗,头脑灵活,19岁就取得世乒赛的男单亚军,还和张莹莹一起摘得混双金牌;20岁获世界杯单打冠军,少年成名;在横板林立的国内外赛场,加之多次修改规则,器材,使直板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在巨大的挑战面前,他丝毫也不畏缩,凭着肯钻研,不自满,永执着的顽强意志力,赛场下苦心孤诣,挥汗如雨,赛场上斗志顽强,战术多变,在恩师吴敬平的呵护栽培下,"小马哥"的直板技术逐渐达到炉火纯青非常之高的境界,可以说"玩"到了极致,令对手"吃尽苦头","望而生畏";

其三,从技战术上看,王励勤是正手低抛发球,反手摆短过渡,为转入正手进攻创造绝佳的机会,其中远台对拉弧圈球的实力超强;马琳是正手的低抛高抛转与不转配合侧旋发球,反手推,切,挤,吸和快挑,横打招数颇多,推陈出新,正手爆冲转两条斜线和两条直线的连续性强力拉球,给其他选手尤其是外国运动员以极大的威胁,无愧一流高手;由此看出,"二王一马"时代无疑是一段不朽的乒乓,马琳,王励勤和王皓这三位我国乒乓球的"骁将""龙争虎斗"相互抗衡,为亿万球迷奉献了无数场非常经典的比赛,他们都是我们心目中体坛最耀眼的明星和永恒的英雄!

以上仅个人见解,敬请指正。

   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琳VS王励勤 我的底板是YEO,正手天极2, 是不是应该多看看马琳的技术动作呢! 马琳打球准备动作太多,跟个娘们一样 ,擦汗抹桌子转拍子……禁止拍砖。不过对于直板来说技术还是有很多我们学习的地方。 王励勤这场比赛用的备拍,应该会有影响……这就是 侧身一板过。

侧身一板过

侧身

侧切

推推推

精彩回合

精彩回合

  马琳的横打一般是主动发力的时候用,在对他反手位时还是以借力推挡为主。

 乒乓网 白开水

王励勤比马琳人品稳定,马琳比不上王励勤的,王励勤和庄则栋一样都拿过三届世乒赛冠军,马琳只拿过一届奥运冠军,马琳色超过施之浩,王励勤男女处事本分之人,马琳不能比也!

王励勤和马琳是中国乒乓球男队雅典和北京两个奥运周期的绝对主力,他们在国际大赛上为中国队争金夺银立下汗马功劳,但两人同时又存在着良性竞争关系,至于谁更厉害没有太大的可比性,因为两人实力在伯仲之间主要就看临场的发挥。

虽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但是由于中国乒乓球实力太强大了,世界冠军人数又多,我们还是很现实的以是否获得大满贯来衡量一个乒乓球运动员是否成功。王励勤和马琳虽然都很优秀,但是他们职业生涯都留下了重大遗憾,王励勤9次世界杯单打之旅只有2001年进入决赛结果0-4输给萨姆索诺夫,雅典和北京两届奥运会都是止步半决赛。

马琳9次参加世乒赛单打比赛三次进入决赛,有两次非常遗憾的与冠军擦肩而过,1999年首次进入决赛遇到了刘国梁,两人打的难解难分,最终马琳在决胜局两分惜败刘国梁,2007年世乒琳和王励勤会师决赛,结果马琳3-1领先被王励勤扳平大,决胜局又是在7-1领先的情况下被王励勤翻盘成功,赛后马琳流下了遗憾的眼泪。

王励勤在世乒赛上成绩非常优秀,他获得了2001年、2005年和2007年三届世乒赛单打冠军,难度大含金量也高,而马琳获得了2000年、2003年、2004年、2006年四次世界杯冠军,比起王励勤的三次世乒赛冠军有点逊色,不过马琳2008年北京奥运会发挥出色获得男单冠军,也算是弥补了世锦赛无冠的尴尬。

王励勤和马琳在雅典奥运周期都在大赛中输过多次外战,比如王励勤世界杯输过萨姆索诺夫、波尔、蒋澎龙和柳承敏,2003年世乒赛输给施拉格,马琳2003年世乒赛输给朱世赫,2004年雅典奥运会输给瓦尔德内尔,但是在北京奥运周期两人的稳定性都很高,几乎没有在大赛中输过外战,和王皓一起撑起了中国男乒的最强阵容,两人虽没有实现大满贯但在国乒的 历史 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打法来看,王励勤是克制马琳的,这是两人技术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王励勤超强的正手能够对马琳形成足够强的压制力,抑制马琳灵活多变特点的发挥。其次,王励勤身高臂长控制范围大,技术极为扎实,对马琳的刁钻球风免疫力较强,一旦进入正手进攻的节奏,马琳很难招架。

从交手记录来看,两人不分伯仲,据说是马琳领先略胜一局(数据不详,清楚的球友请告知)。 这两个人比赛思路相当简单,就是 马琳在极尽所能耍花招,王励勤力求化繁为简。 马琳赢球一般就是爆冲或者挑打,王励勤则是坚决地压左调右,用劈长来简化比赛,降低马琳的上手质量,伺机使出无敌正手。并且王励勤护台面积大,质量稍逊的爆冲大概率可以防住,所以两个人的比赛很多时候是体力的比拼:马琳在全力跑动,试图侧身使用正手。

这就出现了我们熟悉的情况,马琳在比赛较少的世界杯和奥运会上可以赢王励勤,但在比赛较多体能消耗较大的世乒赛上三次负于王励勤。我们也可以看到职业生涯中王励勤拿了三个世乒赛冠军而没有世界杯冠军,马琳拿了四个世界杯冠军而没有世乒赛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马琳三次世锦赛男单亚军,两次都是败给了王励勤。 1999年19岁的马琳连续战胜萨姆索诺夫、金泽洙和瓦尔德内尔闯入决赛,最终决胜局以两分之差输给了鼎盛时期的刘国梁,在这之后马琳在2005年和2007年再次闯入决赛,却均输给了王励勤。其中2007年世乒琳曾一度大3-1领先,第五局7-2领先,还是被王励勤绝地反击4-3逆转夺冠。

当然是马琳!权威杂志上一篇文章说过,马琳是一百年来最伟大的乒乓球运动员!在他的运动生涯中,经历了各种变革,25分改11分、小球改大球,球材料改变、无机胶水等等等等。可他总是很快就适应新的变革,始终处于超一流水平。他把直板水平打到了极致!二王一马时代是水平最高的时代,可都没有拿到大满贯,和那个时期乒乓球规则频繁变换有极大关系!

乒乓球这种运动,专业性比较强,每天一起训练,悟性髙的运动员,经过一系列的选拔赛和专业教练指点后。竞技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相互之间比赛时,互有胜负。不能说谁一运赢。谁状态好,谁就赢。这是经过统计后得出的结果。例子数不胜数。

王励勤更厉害?二王一马对中国的贡献是巨大的,引领了独特的乒乓球时代,王皓,王励勤,马琳都是中国乒坛三剑客,在无数人的回忆马琳是中国乒坛大国手,王励勤,18年,是一个十足的70后选手,在过去20多年里二王一马的时代是伟大的,尤其是王励勤身高八尺有余,最经典的一战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击败常青树瓦尔德内尔!可以说王励勤对国乒的贡献是最大的,我想挺王励勤,但是马琳也是很有实力的国手,可以说各有千秋,但是王励勤的这项纪录无人能破!可以说王励勤更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