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NBA只让看腾讯
2.NBA的商业模式
3.NBA联盟主要荣誉含金量分析 哪个荣誉排行最高
4.CBA和NBA最长的连胜纪录是多少
5.NBA一直被誉为世界篮球顶峰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NBA只让看腾讯
很多球迷来问我:下赛季网络看NBA的话,只能看腾讯了吗?
到目前为止,答案是“YES”。
然后有不少球迷又问:腾讯看球,是不是要收钱?
我特地跑去问腾讯的朋友,回答是“YES”和“NO”:如果每天看一两场的话,是不用付费的;但如果你想看哪场就要看哪场,最好买一张“联盟通行证(League Pass)”。
那这样一张“通行证”多少钱?迄今为止我没有得到答案。在日本,“通行证”的年度会员资格费是17999日元,月费2799日元,换算成人民币分别是950元和150元。但如果购买顶级会员资格——即除了可以任意收看每场比赛之外,还能接受NBA TV,各种资讯,以及历史影片——则需要22999日元,相当于1200元人民币,顶级套餐的月费则是3499日元,相当于185元人民币。在日本还有一种普通套餐,每周只能看10场指定的精选比赛,价格是839日元,相当于人民币45元。
在美国,这个赛季的“通行证”价格是199美元,相当于1200元人民币。而在英国,顶级套餐的价格是169.99英磅,相当于1640元人民币。
必须要指出的是,无论在日本、美国还是英国,这种“通行证”提供的都是电视的画质,你可以通过机顶盒连接电视观看。而目前腾讯准备推出的“通行证”,我认为至少在初级阶段只提供在网络观看,虽然画质也非常清晰,但毕竟不同于电视。所以,价格比起上述国家肯定会低得多。到底每个月会收多少钱,才能想看哪场是哪场?我无法代替腾讯给答案,私下估计不会超过20元/月,如果贵过这个价格不要找我。
无论在美国、英国和日本,这些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付费获取数字服务已经是生活常态。在中国,我们都习惯了免费,收费必死,例子就不多举了,想必球迷都有过感受。但付费逐渐进入生活,这是一种趋势,就我个人而言,除有线电视之外,这两年开始付年费的服务包括优酷看**、QQ音乐下载歌曲、印象笔记等会员资格。和很多球迷一样,我曾经为了看电视里不转播的NBA,在深夜上过“XX吧”看盗版信号,尽管断断续续很让人着急。
和那些**、音乐不同的是,NBA在中国的服务迄今仍然处于大多数免费状态,手机百视通是收费的,乐视是收费的,但乐视收的是机顶盒年费,NBA只是作为体育类频道包含其中,你花了钱还能看很多**,以及无穷尽的电视节目。乐视曾在去年季后赛尝试对某些比赛收费,价格很低,好像是5元一场球,但不知道效果如何。最早有一家门户网站也曾推出过付费看球,2元一场,但收视效果很不好。这就是中国的现状。
但既然如此,NBA为什么还只让看腾讯,而且还要推出付费的“通行证”呢?
NBA在中国的扩张,经历了将近30年,最初是通过央视。大卫·斯特恩抱着录像带守候在老台传达室的故事已经被广为流传,要知道即使现在,老台的传达室也是没有座椅的。NBA最初免费让你播集锦,录像带都是通过航空邮寄(那时候没有快递),从1994年开始——那也是我在央视说球的第一年——央视直播总决赛,姚明正是在那一年第一次见识了电视上的NBA总决赛。然后是全明星赛,常规赛。NBA和央视合作,看中的是央视无缝隙的覆盖率,收益最初只是夹带的广告分成,而且NBA占小头。随着合作年数的增加,比例逐渐调整。后来央视要付版权费,将近30年过去,央视每年购买版权已经要付出相当数额的费用,对NBA来说,这个“功劳”要记在斯特恩头上。
斯特恩是个精明的商人,虽然是律师出身。他对中国市场有着独到的认识,他认为这个市场有无尽的购买力,但体制是桎梏,所以他一直在等待机会。NBA在中国的推广当然不仅仅是为了普及篮球,赚钱更重要,但赚钱的手段在前20年都停留在初级阶段,主要靠贴标建立“合作伙伴”,至于转播的版权费相当“微薄”。据我所知,当时的“合作伙伴”每单价格在300万美元左右,最多时有近20家。斯特恩不喜欢这种贴标方式,为此请了微软的CEO陈永正来“NBA中国公司”掌舵,希望靠他的公关人脉,在中国建立一个有NBA合作参与的职业联盟,他们看中了当时的甲B,即现在的NBL。这个念头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时付诸实施,最终在中国篮协石沉大海,陈永正去职,由现在的“鞋匠”舒德伟接任。舒德伟是做WTA女网的CEO,当时看来,他接手的是NBA在中国最受挫折的历史时刻(参看我在新浪博客的相关文章)。
NBA在中国的转播一直没有大的变化,如果说有变化,那就是面积收缩、单位扩张。过去除了央视直播NBA,还有“北上广”三地,其他城市则并成一个板块——最多时全国有20多个城市直播NBA,直播的比赛相同,但每家只需要支付人民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版权费,老球迷都知道当时江苏、浙江、福建、湖南、陕西、辽宁、山东、新疆、宁夏等地都有NBA直播,有的是以省为单位,有的是市级电视台转播。NBA想通过这种方式,造成事实上的全国覆盖,以平衡与央视的关系,因为卫视是不让播NBA的。但是十几年后,NBA逐渐取消了这种“以点带面”的模式,全力配合央视,全国只保留了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即使这样,这两年北上广的直播也迟到12月才开始,因为一直无法就版权费谈妥。NBA还曾和CSPN——那家有多个台落地权的体育直播联盟——合作,甚至还和青海卫视合作,但很快被叫停。如今,除了央视和北上广,电视上最的是重庆卫视,要知道卫视能全国覆盖,对央视是个巨大的冲击。
网络直播是NBA惟一能全力启动市场竞争的领域,经历了最初的TOM、现在的新浪和未来的腾讯三大阶段。TOM被新浪取代引起的震动,和下赛季腾讯取代新浪几乎没有差别,因为每一次取代都意味着转播费的几何级攀升。新浪这几年为直播NBA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中间有过合同更新,那几乎就是版权费的翻倍。网络直播版权费远远超过电视台,这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新浪为了营造看球的数字世界,也努力经营“NBA社区”,力图以数字化的立体世界容纳中国号称3亿的篮球迷。
NBA是最不喜欢垄断的,因为它来自美国,所以在和新浪恩恩爱爱的时候,仍然私下和腾讯“约会”,球迷每天能在新浪看一场球,但隔三差五也能在腾讯看到直播。这个赛季,新浪主攻湖人,腾讯趁机抢火箭,双方都知道这两个队在中国球迷中的人气。但为什么NBA这么左右逢源的“帅哥”,突然决定在2015年到来之前,高调宣布要娶腾讯这个“新娘”呢?(据我所知原定在全明星赛期间宣布。)
很多人认为是钱,NBA爱的是腾讯5年近7亿美金的“嫁妆”,这是五六倍于过去的收入。从商业的角度而言,这个理由已经足够充分,中国的门户网站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在短兵相接的肉搏战中,决定因素就是谁的投入大。但仅仅以这个角度看NBA,就小看了斯特恩的继任者——那个长相奇特、好似来自精灵国的CEO亚当·席尔瓦,他有一个中国名字“肖华”。
肖华和斯特恩一样出身于律师,但和斯特恩比起来,他似乎更愿意倾听球员、教练和商业伙伴的意见。就这短短一年的成就,肖华已显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愿意改变,并且突破禁区。作为比斯特恩的年纪小20岁的CEO,他对数字世界的认知更符合潮流。在中国,如果你不能突破电视领域,那就在网络世界玩大的。
肖华从腾讯收获了5年7亿美元,给予腾讯的是改造网络世界的无限权力。腾讯收回了网络上所有的NBA形态,比赛直播是基础,然后是“NBA社区”,手机客户端,各种——要知道新浪从来就是网络的体育巨头,腾讯擅长的是。最早我听说——只是听说,不是新闻——马云曾联合某网站要加入竞争,试图做腾讯时代的“小三”,就像新浪时代腾讯所扮演的角色,但最终腾讯把所有角落都放上了“企鹅”。
肖华的这种选择,和他在前不久与ESPN、特纳广播公司(TNT)和美国广播公司(ABC)的新签合同有异曲同工之处。那几份新合同总价格为240亿美元,为期9年,平均每年大约27亿美元,腾讯的合同与之比起来,显然NBA觉得“留有余地”。27亿美元足以改变NBA的劳资协议形态,詹姆斯和骑士只签两年,目的是在2016年合同结束后重签一份年薪可能高达3300万美元的新合同,更多的球员如法炮制。
你可能会问,ESPN、TNT和ABC凭什么这么慷慨,打着翻儿往肖华兜里送钱?外人不知其中的奥秘,原来,凭过去的电视合作方式,他们决不会给这么多钱,但肖华把网络直播、数字商品的所有产品权都给了他们,在240亿美元当中,至少有2/3的成本是在数字产品上的支出,只是目前还没有体现。
全明星周末上,左起舒德伟、肖华、刘炽平和刘胜义。
腾讯总裁刘炽平、副总裁刘胜义在全明星周末与肖华见面,互赠礼品,刘胜义在接受访时,用了“大数据”这个概念来解读腾讯和NBA的5年协议。“大数据(Big Data)”是目前全世界所有网络巨头依赖的生存基础,你到淘宝或京东买东西,他们就知道了你的口味,你从来不知道的是,淘宝并不靠卖东西挣钱,靠的是你买东西时形成的大数据,然后靠大数据搜索挣钱。你在新浪和腾讯看NBA,他们就知道了你是哪支球队的球迷。“大数据”就像一个无形的者,无时无刻地获取你的喜好,这些信息的价值已经成为商业世界的无上主宰,腾讯和NBA只是准备利用它们而已。
肖华摸透了其中的规律,而腾讯跃跃欲试,力图通过NBA彻底俘获中国数以亿计的球迷。
我是NBA第一位网络直播的解说,早在2001年,王治郅在小牛队的第一场比赛,我就在达拉斯现场为NBA做现场解说,这是NBA网络直播开天辟地的第一场。当时只有我一个人,戴着耳机在达拉斯的老馆,见证了中国第一位NBA球员的登场。后来和颜强(当时他在体坛周报是我的对口编辑)通电话,他说电脑上只有声音,图像如连环画一般,要知道当时没有宽带,大家上网还是拨号。
14年前那场球,NBA付给我500美元,按当时的人民币和美元兑换价格,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任何一场比赛的解说费用赶得上。我可不可以理解为,这就是美国人眼中“数字化”的价值?
NBA的商业模式
1946年,十一家冰球馆和体育馆的老板们共同发起成立了一个叫BAA的组织,这个组织的全称是美国篮球协会(Basketball Association of America),在1949—1950赛季,BAA吞并了NBL,改为现在的名字NBA(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成立BAA的初衷是为了让体育馆在冰球比赛以外的时间不至于空闲冷场,但是实际上背后真正的商业理由是:当时二战刚刚结束,人们需要从紧张的气氛中解脱出来,体育和正是人们的消费热点,当然也是投资热点,因此,联盟的成立与其说是一项竞赛,不如说是投资一档生意。
BAA的主要发起人之一,沃尔特·阿·布朗为联盟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个理论基础就是四条原则:1.球队的拥有者必须具有一定规模资产,职业联盟必须有足够的财力支持。2.用高收入保证运动员全身心地投入训练和比赛,不为生计所困。3.一名选手只能为一家俱乐部效力并要签订严格的合同。4.联赛还要建立选手储备制,以备现役选手受伤或者因故无法比赛时,球队的整体实力不受损失。
从NBA的成立和原则可以看到:
1.NBA是个商业机构,而不是机构,或者是什么事业单位
2.NBA是股东投资行为而不是投机行为,NBA原则的中心思想就是必须保证联盟有最好的老板、最好的球员,并通过长期持续经营以形成规模效益。“有恒产者有恒心”,NBA也确实是经历了将近30年的惨淡经营才走向繁荣的。
俱乐部和联盟的委托代理关系
NBA联赛经营体制由俱乐部(Club)和“联盟(Association)”双重构成。
联盟和俱乐部的关系:各俱乐部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独立法人,是公司;而联盟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商业组织,联赛现在有29个俱乐部参加。联盟负责组织、推广、经营赛事,处理涉及俱乐部之间的公共事务。但是,无论赚多少钱都是联盟成员—29个俱乐部的,参加联盟的俱乐部共同为联盟支付管理费用和管理人员工资,仅此而已。
联盟:联盟是一个严密的契约,这个契约规定了联盟和俱乐部双重经营体制。俱乐部的公共产品、公共事务必须完全交给联盟管理。如果你不认可这个契约,你可以去别的地方玩。联盟会出版一个简称为CBA(目前使用的是1999年版本)的谈判指引,规定了涉及联盟一切有关人员(包括联盟、俱乐部、球员、球员工会、经纪人)的权利和义务,这是一切谈判的基础。按这个指引谈判,双方的余地非常有限,不可能漫天要价、坐地还钱,非常节约交易成本。联盟经营收入包括转播费、联盟标志产品销售、联盟衍生产品开发(比如网络游戏、服装、玩具、食品、儿童用品、甚至餐厅和大巴)、全球推广活动如日本和中国赛事等。联盟收入的48.04% 用于返还给各俱乐部支付球员工资(2005-2006赛季以后这一标准将调至51%),另有一个固定比例用于联盟费用支出。
联盟有一个6人委员会为最高权力机构,但是,联盟总裁有很大的决定权,在很多问题上有一票否决权,可以否决委员会的决议。但是,如果他的工作不能使俱乐部满意,委员会可以炒他的鱿鱼。如果认为他干得好,可以加他的薪水,现在Stern的年薪大约1000万美元,相当于50个的年薪。
联盟除了负责联盟公共产品经营外,还负责竞赛规则制定与修改,联盟管理制度的制定与修改,裁判员的雇佣和培训,代表联盟与球员工会谈判,开展联盟推广活动,扩大联盟影响等。
俱乐部:俱乐部经营范围:球票销售(门票收入:常规赛上缴联盟6%、季后赛税后上缴45%)、场内广告(联盟规定广告位置和数量)、球衣广告(联盟规定位置和大小)、球衣等纪念品销售收入。纪念品销售不使用联盟标志的,不受联盟限制,只上缴联盟一个很小比例的“税”。但是,如果销售联盟标志的产品,销售范围不得超过比赛场馆半径70英里,而且销售收入的一个很大的比例要上缴联盟。俱乐部之间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1、能不能进季后赛;2、大牌球星的号召力,比如76人队Iverson一人的球衣一年就销售20万件;3、球场广告费收入等。
俱乐部在成为联盟成员后,必须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给一个托管银行,以防俱乐部万一在解散、倒闭时支付尚未支付的球员工资、经纪人费用、场馆费用、拉拉队工资等。俱乐部股权的转让也要经联盟的批准,最近一次俱乐部股权转让是联盟批准了亚特兰大老鹰队的控制权从时代华纳转到Spirit的手中。
NBA的这一整套联赛组织管理制度,非常严密合理。
首先,将俱乐部的“私权利”和联赛的“公权利”切分得非常干净。俱乐部是联盟的主人,但是,将联赛的公共事务完全委托给联盟处理,联盟也不干预俱乐部的“私权利”范围内事务。
其次,平衡了富有的俱乐部和贫穷的俱乐部之间的收益。联赛是由多个俱乐部组成的,如果俱乐部之间收益差距过大,那么,联赛将会呈现一边倒的局面,竞争性和观赏性将会变差,市场一定不会好。实行联盟总收入平均分配的制度,是俱乐部实力再弱,也有一个基本收入能雇请球员。但是,这也不意味着“大锅饭”,实力强、投入大的俱乐部收入多,实力弱、投入少的俱乐部收入相应少。体现了既有公平,又有竞争的精神。
第三,联盟除了成员的利益外,没有自身的利益。联盟如果有自身利益就可能会出现和俱乐部争夺利益的倾向。按NBA的架构,联盟自身不是盈利机构,没有自身利益,只代表成员利益。
第四,保证金制度,合理防范了俱乐部经营风险可能会带给球员和其他人员的影响。俱乐部股权转让审查制度,也尽可能保证NBA能有最好的股东。
NBA球员工资制度
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咨询有限公司,对1999年至2000年度英国足球经济状况的调研报告显示,在92家英国足球俱乐部中,有16家出现了球员工资超出俱乐部收入的状况,不少低级别的联赛俱乐部已经处于破产边缘,这几年随着“博斯曼法案”推行,情况更加严重。
年NBA聘请大卫·斯特恩担任联盟总裁时,NBA面临相似的情况,23支球队有17支亏损,面对这样的局面,—1985赛季,斯特恩引进了球员工资封顶制度,这就是著名的“工资帽制度”和“奢侈税”制度。
在工资帽和奢侈税之外,NBA还设立了一些例外条款,如伯德条款、中产阶级条款、小鸟条款、100万美元工资条款、底薪条款、新人条款等条款,使俱乐部支付球员工资在一定条件下超过工资帽也不必支付奢侈税。主要目的是鼓励球员尽量忠诚于一个俱乐部,而不是经常“跳槽”。
工资帽制度的实施,很好的平衡了俱乐部与球员之间、俱乐部之间的关系。
1.象乔丹那样的天才球员总是稀缺的,是一种自然垄断,而俱乐部总是数量较多的。如果无序竞争,必然会形成明星球员工资高企侵蚀俱乐部利益的事情。工资帽制度限制了俱乐部漫天开价的能力。
2.俱乐部之间资本实力不可能完全一样,如果强的俱乐部可以象马德里俱乐部那样买尽天下奇才,那么,竞赛就完全没有悬念。
3.如果俱乐部可以随意压低球员工资,那么,联赛将得不到最好的人力。
4.如果球员为获得高收入而经常跳槽,一方面,俱乐部的利益受损;另一方面,联赛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工资帽”的设立,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工资帽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如此合理,是通过多年实践中联盟与球员工会、俱乐部和联盟之间的不断博弈而日臻合理,表现在不断通过例外条例修订“工资帽”。
球员选拔、球员转会和经纪人制度
NBA俱乐部的球员市场来自选秀、自由球员签约和球员交换
新球员是通过选秀进入联盟成为签约球员的。
注册的球员又分为自由球员和非自由球员两种。有合同在身的为非自由球员,没有合同在身的为自由球员。自由球员可以通过与原来俱乐部签约或与新的俱乐部签约获得工作合同。
而非自由球员的转会,NBA联盟规定,球员转会费最高不得高于200万美元,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球员能够在这样的转会费条件下转会,球员转会实际上实行的是球员交换制度。
球员在合同期,无论生老病死,收入都是有保障的,以莫宁为例,这位球员合同期内年薪是2000多万美元,但是因病需要换肾,不能参加比赛,但是薪水却一分钱不少拿。
在经纪人制度方面,NBA的制度既简单明确又十分有效。NBA规定无论任何人只要缴纳1000美元注册费,同时在NBA球员中又至少有一个代理球员的人即可成为NBA注册经纪人。经纪人收入为不超过球员合同工资的4%。实际上既保证了经纪人的收入,又保证了球员的利益不受经纪人损害。姚明的与第一个经纪人的合同为姚明要付给经纪人姚明工资的33%,这份合同就因违反NBA规定而作废。
这一整套制度,很好的解决了俱乐部之间、俱乐部与球员之间、球员与经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使NBA联盟能够保证俱乐部之间实力的大致均衡,又避免了如同欧洲足球那样,由于转会费和球员工资高企,吞噬俱乐部利润,使联赛陷入泡沫化的局面。
NBA的竞赛规则一年一个样
篮球运动诞生之初,规则非常简单,只有13条。这13条规则有很多明显的缺陷,比如没有两次运球的限制、每次进球后必须到中圈跳球而使比赛不断中断、不允许教练员临场指挥等,这些在NBA成立之前就已经有所改变了。
NBA成立之后,为适应市场和观众需要,对篮球竞赛规则进行不断地调整,这一活动延续至今,其中,很多内容被业余篮球赛纳,同时NBA也接受了业余篮球赛制的精华。最重要的是NBA比赛规则每年都进行调整,而不像国际篮联那样每4年调整一次。正是这些规则的调整,保证了职业篮球好看。
经过近60年的发展,现在NBA的篮球竞赛规则已经从当初的13条,发展成为13章、几百条。这些规则的用,使NBA更好看、更好玩、更有商业价值。从NBA规则变化的路径看,NBA将竞赛看作为是产品,不断通过修改规则使之好看、精彩、赚钱。竞赛规则不是“天条”,而是产品设计。
最成功的营销
NBA经常作为成功的案例出现在各商学院营销教程里,这些教程讲述的是NBA如何运用大牌明星的品牌效应推销联赛、如何运用现代媒体手段推销联赛、如何运用国际化战略走向全球化,他们把NBA联盟总裁大卫·斯特恩塑造成全球最佳推销员。
我非常怀疑一个商业组织能完全靠营销手段就获得成功。
大卫·斯特恩,一个出身于犹太香肠商人家庭的律师,最擅长的是制度设计和谈判,如果说他是一个能干的推销员的话,他最成功的推销首先是将NBA俱乐部的股权卖给投资人。
NBA俱乐部老板都是些什么人?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老板都是在其他领域赚到大钱以后投入到职业体育领域的,这些俱乐部老板可以肯定的说不是傻子。他们有的是耐心,短期投机、短期盈利并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他们追求的是俱乐部的长期价值。作为长期投资,他们肯定先考虑风险。他们敢于在NBA投入巨资绝不是因为他们特别有钱而满不在乎。
库班个人资产13亿美元,初次买入小牛队80%股权时就花费了2.8亿美元,以后他又收购了一些小股东的股权,总花费3亿多美元,相当于他总资产的20%强。如果他在NBA的投资失败了,他的资产会大幅度贬值,个人商业信誉也会大幅度下降。库班敢于在NBA投资,首先是因为在NBA制度是合理的,规则是透明的,这样的投资才是安全的。
资本的逐利性使得大卫·斯特恩要想成功的推销股权,必须设法使NBA赚钱,他做到了。
NBA俱乐部老板很多都是烧钱能手,保罗.埃伦仅仅是2004年交纳联盟奢侈税就花掉2000多万美元。湖人的老板是NBA里最能烧钱的,可是这个家伙自从19年花了2000万美元买入湖人队以后,到2004年,湖人的价值为4.47亿美元,暴涨22.35倍,就是零头也比买入值高两倍以上。创造了公牛神话的杰里,1985年买入公牛时只花了区区900万美元,2004年时,没有了乔丹、皮蓬、罗德曼三巨星的公牛只是NBA的垃圾球队,公牛年度盈利却仍高达3000万美元。NBA联盟的总资产,也比年大卫·斯特恩上台时增加了5倍。
充足的资金,是现代商业成功的关键。即便你是比尔·盖茨那样的科技天才,没有资本的力量也是无法获得成功。资本是大胆的,没有风险就没有投资成功;资本又是胆怯的,它不会进入规则不明的领域。
1891年,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在麻省的春田学院,为了给学生们找一个冬季体育锻炼的方式,用2只破筐和一只代用的足球创造了篮球运动。从奈史密斯教授以后,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是沿着两个方向进行的:一个是业余篮球体制,代表是国际篮球联合会和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NCAA)。另一个是职业篮球体制。业余篮球强调的是比赛的竞技性;而职业篮球强调的是观赏性和商业性。职业篮球本质上是通过篮球比赛观众,从而获得商业利益。与业余篮球体制相比,职业篮球实际上是一种“秀”。
工资帽制度
“工资帽制度”就是全联盟的工资总额以上一年度联盟收入X48%,再除以联盟球队数量,为各球队的工资总额。工资帽制度避免了老板实力悬殊造成比赛一边倒,同时,又避免了球员工资过高影响俱乐部收入。
但是,工资帽制度也不鼓励俱乐部老板恶意压低球员工资,因为实际上是各俱乐部球员的工资由联盟支付,如果俱乐部不雇佣好的球员,球员工资支付数额在工资帽以下,俱乐部并不能得到多少好处。以2004—2005赛季的“工资帽”4387万美元为例,如果俱乐部只支付球员1487万美元工资,那么节省下来的2900万美元要由29个俱乐部平均分配,该俱乐部只能获得100万美元的好处,但是,由于缺乏大牌明星,俱乐部的收入有可能大幅度减少,所以片面减少球员工资也是对俱乐部的伤害 。
奢侈税
“工资帽”是一种工资封顶,但是这个帽不是“硬”的,而是“软”的。NBA联盟规定,俱乐部花费的球员工资可以超过工资帽,但当俱乐部工资总额超过联盟收入的55%除以俱乐部数量的数值时,超过部分必须向联盟交纳“奢侈税”。“奢侈税”的税率为100%,即每多花一块钱,就要向联盟交纳一块钱,这部分计入联盟收入用于大家分配。例如2004—2005赛季工资帽=前一年联盟收入X48%/29=4387万美元,奢侈税征收起点=前一年联盟收入X55%/29=5460万美元。
选秀制度
NBA联盟设立了新秀选秀制度,为了使NBA比赛的各队水平不致太悬殊,增加比赛的精彩和激烈,NBA在每年度的总决赛之后,大概在6月下旬就举行一年一次的“新人选秀”大会。参加“选秀”的新人一般是全美各大学的学生,均为NCAA全美大学生篮球联赛上的佼佼者。NBA根据他们在大学期间(高中阶段)的比赛表现打分排名。然后,NBA各球队按照本年度在常规赛中的胜率排名,按由弱到强的顺序依次挑选,每一队每一轮只能选一个新人,一般共进行2-3轮。为了公平起见,NBA从前两年开始,在选秀前,先分发1000个乒乓球,上面注明挑选的顺序号,列常规赛成绩最差的球队可挑250个,他们中首选权的机率是25%;以下依次类推。上个赛季未进入季后赛的11支球队中,成绩最好的机率最小。NBA还规定,以抽签方式决定挑选权,只适用于“新人选秀”的第一轮。
自由球员
又分受限制球员和非受限制球员两种,一个非限制的自由球员可以完全自由的同别的球队签约,母队没有任何办法阻止他。受限制自由球员给了他的母队匹配其他球队开出的合同的机会,如果受限制球员的母队开出了与其他队同样的条件,球员必须和母队签约。俱乐部可以通过与自由球员签约的办法获得球员,现在,巴特尔、王治郅就是自由球员。7
24秒进攻违例
在早期的篮球比赛中,当一支球队领先时,他们会放慢进攻速度——只要球权在自己手里,对手就休想得分。
1950年11月22日的一场比赛这种情况发展到了顶点,韦恩堡活塞队和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进行的一场NBA比赛,双方为19:18,合计只得分37分。观众在哈欠连天中忍耐到了极点,开始向场内投掷杂物。
球队打得无精打,观众看得哈欠连天,严重影响了比赛的收视率,进而影响到NBA的生存。NBA马上取行动。1954—1955赛季NBA取了24秒规则,一旦一方控制球权,必须在24秒内出手投篮,否则失去球权。
而NCAA直到1985年才取行动将进攻时间限制在45秒,1993年才限制在35秒。
6次犯规限制:
在1954年以前,没有对比赛队伍犯规次数限制。投篮时被犯规,记1分,不执行罚球。一些聪明人很快就发现,对投篮技术好的球员实施投篮犯规,很划算——让对手的1分,不让对手跳投命中或者上篮成功之后的2分!于是故意犯规成为一条比赛策略。
3秒区的设定和扩大
在乔治.麦肯统治时代,2.08米麦肯在篮下一站,其他人就没有办法防守住他。为了限制麦肯的作用,1952—1953赛季将三秒区由6英尺扩大到12英尺。到了1964—1965赛季,为了限制张伯伦对篮下的控制,又将三秒区扩大到16英尺。
比赛时间
NBA成立时从NCAA学习了很多篮球竞赛规则,但是,NBA从成立起,NBA的比赛时间为48分钟,分为4节,每节12分钟。这样,就有了更多的中断可以使用。
暂停
NBA除延长期外,全场每队有7次暂停,其中有两次为广告暂停,剩余5次又分为长暂停和短暂停。延长期比赛双方各自有3次暂停机会,每队必须使用2次暂停。
暂停的规定,和为了保证转播必须的广告时间,转播商也是NBA重要的客户。
1953年波士顿凯尔特人队和锡拉丘斯国民队进行的一场季后赛,将故意犯规战术演绎到极点。 双方共有107次犯规,130次罚球,双方各11名队员6次犯规下场。比赛不仅无聊,而且浪费转播时间。
1954—1955赛季开始,NBA实行新规则—每节比赛每队最多允许犯规6次,第7次犯规后,对手将获得添加一次罚球机会。这条新规则有效地提高了比赛质量。双方交换犯规再也没有什么价值了,比赛的节奏加快了,笑容回到了观众的脸上..
NBA联盟主要荣誉含金量分析 哪个荣誉排行最高
个人认为含金量最高的应该是MVP,这是对82场常规赛发挥最好的球员的奖项,是最能体现这个赛季球员水平的奖项。
2、FMVP、这个无须再言,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在总决赛发挥最好的球员,大部分都是获得总冠军的哪个队发挥最好的球员,能夺冠,那这个人能力也很强啊。
3、总冠军、毕竟是最终目标
4、得分王,个人荣誉里仅次于MVP的奖项了
5、DPOY,最佳防守球员,体现了防守水平,篮球不光只是进攻就行的。
后面还有最佳阵容,月最佳等。
CBA和NBA最长的连胜纪录是多少
NBA最长连胜记录洛杉矶湖人队在11年11月5日至12年1月7日取得的连胜33
2000以后的是湖人队的19连胜
CBA的最长连胜是10年前当时如日中天的八一的48连胜
CBA联赛初期,军警球队是整个联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支撑起了整个联赛的发展,1995-1996赛季曾有八一、济南部队、沈阳部队、空军、南京部队和前卫6支球队。
但是随着体制的改革和中国大裁军,不能引进外援的限制下,除八一队之外的军警球队逐渐被CBA所淘汰,2000-2001赛季沈阳部队和济南部队降级后,只剩下了八一队。
而以广东宏远为首的民营球队崭露头角。
NBA正式赛季于每年10月中开始,分为常规赛、季后赛两大部分。常规赛结束后,东部和西部联盟分别由前八名进入季后赛,决出东西部冠军,晋级NBA总决赛,后由两个联盟的冠军争夺NBA的最高荣誉──总冠军。
NBA一直被誉为世界篮球顶峰的原因是什么?
NBA可以说是现在世界上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篮球联赛的著名度。一直以来,所有国人都认为cba都不如NBA赛事好看。中国男篮近年来世界上的战绩可谓是不忍直视,在去年的奥运会上更是以全败的战绩回归祖国,国篮甚至已经超越了国足。但是尽管如此,国蓝和NBA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中国男篮的球员之所以与NBA球员的差距越来越大,除了体制之外,更多的是自己的自律性。
首先就是亚洲和欧洲人的体型差距,在美国,黑人肌肉密度较为结实,四肢较长,多数黑人的肌腱要比别的人种要长很多,
这也是在美国随处就可以看到很多一米七几的业余球员扣篮的原因。那一身强壮的肌肉就是很多国内球员没法比的。不但好看,而且效果也很好,从NBA归来的易建联在CBA基本上就是bug级别的存在。很少有球员可以限制住他。
其次就是球员训练与饮食,詹姆斯八年不吃猪肉成了他常年巅峰的一部分原因,如今已经退役的NBA射手雷阿伦保持二十年吃生肉,
因为生肉比熟肉更有营养。这就是关于平时自律的问题了。这不仅仅在于自身坚持健身,还得有饮食,像之前周琦被拍到吃路边摊,这样的事情,很难发生在NBA球星身上。
还有就是地域性差距,在中国小孩的成长环境是很难接触到篮球的,但是在美国随处可见野球场。美国的孩子很小就接触篮球,即使贫困也要打篮球,但是中国农村的孩子有许多读了中学都还没有机会去学习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