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1是什么意思?
2.f1资料英文的
3.F1一级方程式赛车
4.f1车手莱科宁参加比赛以来获得多少冠军头衔及详细资料
5.为什么纽堡林赛道那么有名
f1是什么意思?
F1是"Formula One"的缩写,中文译做"一级方程式赛车".所谓一级方程式,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限制制造赛车,其中等级最高的就是"F1"。
F1大奖赛、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被称作是世界三大体育赛事。
目前F1共有11支参赛车队,22辆赛车参赛,每年规划有17站的比赛,通常约在三月中开跑,十月底结束赛季。每站比赛可吸引超过10亿人次透过电视转播或其他媒体观赏这世界顶级的赛事。
F1驾照
就象一般的道路驾驶车辆一样,F1也需要驾驶。F1的驾照是一张由FIA发给的特别驾照:“FIA super licence”(国际汽联超级执照),这张车手执照只发给在F3000、F3或CART系列赛事中表现杰出的车手。通常一位车手要花8年时间才能从小型赛车(karting)逐步普及到F1, 但事实上仅有极少数人能够有此能力和机会获得这象征登上赛车金字塔顶端的F1驾照。
年度锦标
F1在年度锦标分为两种,车手锦标及车队锦标。在很多F1专家眼中,车队锦标的价值大于车手锦标。计分方式是采用积分制,车手和车队的积分都是累计的,比赛前六位的赛手及所属车队依序可得到10、6、4、3、2、1的积分。假如比赛在位达全部赛程75%时被迫中止,则积分必须乘上1/2。
维修站
F1在决赛过程中必须视轮胎的磨耗及油耗的状态进入维修站换胎和加油,被称为Pit Shop 需要21个人来共同完成,F1车队的维修工作人员通常花6到12秒来为赛车加油及换胎。按照现今F1车队的水准来说,通过团队的合作可在7秒内完成对一辆F1赛车的换胎并加满六十公升的汽油。
>记分方式
F1比赛的记分制是:比赛的前八名都有分数,依次是10,8,6,5,4,3,2,1.第八名以后到达终点的车手不记分.无论是晴天或刮风下雨F1比赛都照常进行.
F1旗语
黑白相间旗: 通常代表比赛结束
红旗: 红旗只会出现在起始/终点线,当红旗出现时即比赛已被终止.
黑底红圈旗: 通常伴随着一个号码旗,警告该车手他的赛车出现了机械问题,必须进维修站.
蓝旗: 在比赛中,如果蓝旗舞动则表明后方有车准备超车,立即让路,不然的话将可能被处罚.
黑白旗: 通常伴随着一个号码旗,以对该车手非运动行为(即违规)的警告.
红黄条纹旗: 警告车手前方赛道路面较滑(通常会是油渍)
黄旗: 显示有事故或者危险,禁止超车.单黄旗舞动表示放慢车速,双黄旗舞动表示放慢车速并随时准备停车.
黑旗: 通常伴随着一个号码旗,指示该车手必须回维修站.这个手续通常是用来对车手进行罚停.
绿旗: 表示危险已经解除,禁止超车的命令也同时被解除.
F1赛事的基本规定
F1年度锦标o积分制(Championship points):F1的年度锦标分为两种:车手锦标及车队锦标。在很多F1专家的眼中,车队锦标的价值大于车手锦标。计分方式是采用积分制,车手与车队的积分都是相加累积的。F1赛事成绩的评分是由国际汽联(FIA)依据每站赛程比赛的结果来评定积分的。每站F1比赛的第一名车手和车队各得10分、第二名各得8分、第三名6分、第四名5分、第五名4分、第六名3分、第七名2分、第八名1分。
车身底盘 (Chassis):赛车的基本架构包括悬吊系统、钢圈轮胎及其他各类车材的组合。一辆高科技F1赛车的车身底盘是由碳纤维板和其他材料合制成的,底盘非常的轻巧而且强力大耐用。
制造商/车队 (Constructor):F1赛车的制造商是指车身底盘的制造者,而不是指引擎制造商。按照规定,底盘制造者的名字通常是放在引擎制造商名字的前面,在一级方程式锦标赛中,车队冠军的荣耀是颁给车身底盘的制造商。
减速弯道 (Chicane):在直线赛道上设置的连续弯道,用来降低赛车的车速。
发夹弯道(Hairpin):难度非常高,车手驾控非常棘手的弯道,通常是180度象发夹似的弯道路段。
赛车驾驶舱 (Cockpit):赛车车身结构内车手驾车的座位区域,是专为车手量身定做的,车手在座位内仅可转头、手及脚。
乱流 (Dirty air):急驶中的赛车所产生的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气流。乱流会干扰紧随其后的其他赛车所产生的气流,从而影响(减少)空气流动中所产生的下压力,这就会使紧随其后的赛车驾控受到影响,赛车有可能会打滑失控。
下压力 (Downforce):赛车的车身,车翼及悬吊系统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因空气流动的作用而产生向下的压力。下压力随着赛车速度的增加会产生的更强,从而使赛车的抓地力增强。
风洞 (Wind Tunnel):赛车在急驶的过程中,车身周围不同的风速会产生风洞。风洞对正在比赛中的赛车所造成的影响程度,是由专门的精密仪器来测量的。
排位 (Grid):赛车决赛时起跑的排列位置,是按照排位赛的比赛结果而排列确定的。赛车排列置于两赛车交错的行列,最前端的赛车领先下一辆赛车有8米远的间隔距离。
起跑排位 (Starting Grid):根据车手的赛车在排位赛的成绩来排定其赛车的起跑的位置。
竿位 (Pole Position):竿位又称为P.P.是星期六下午排位赛取得的名次而定,以赛车所跑单圈最快的成绩来确定车手在决赛起跑时最前面的排头位。
排位赛 (Qualifying):排位赛分为两部分,分别在周五和周六进行,每辆赛车只能做一圈排位。周五排位赛发车的顺序按照前一站比赛成绩(新赛季首站按上一年世锦赛成绩)。周六排位赛发车顺序按照周五排位赛得出名次的倒顺序,即慢车先排位,快车最后排位。决赛排位是以周六的排位赛名次成绩为准,第一名的赛车手决赛起跑位置称为竿位。
装备区 (Paddock):设在赛事赛道的起跑位附近,这是车队管理和休息区及运输车辆停放的地方。
维修区 (Pits):是所有赛车的车库,供赛车检修的地方。
维修道 (Pit Lane):经过特殊设计的在维修站前的通道,是赛车从维修站进入赛道或离开赛道返回维修站的通道。维修道是有严格速度限制的路段,一般速度限制在80-120公里/时速( 即每小时50-74英哩),不同的赛道有不同的限速规定。
停站 (Pit Stop):赛程中预定的后勤为维修区,是车手加油及换轮胎的地方,进维修站的时机及次数是每个车队比赛的重要策略。
光头胎 (Slicks):在干燥路面上使用的没有胎纹的赛车轮胎也称干胎。光头胎是于1998年的赛季前被有四条直纹沟槽的轮胎(干胎)给取代了,这些沟槽是用来降低赛车过弯道时的速度。
后勤维修人员 (Pit Crew):指在维修区负责车队的工程师和技师。
赛车号码 (Race Number):在新赛季之前FIA会根据前一年的车手排名,给予每辆F1赛车一个号码,此号码必须是很清楚地展示于车体的车鼻翼两侧,离地高度最少要有25mm。13这一数字西方人特别忌讳,因此13赛车号码,是没有的即没有被使用过。
安全车 (Safety Car):是一辆闪著**车灯的奔驰车,车身并贴有"Safety Car"的标志。安全车的驾驶者很有经验,车上装有与控制台联络的通讯系统。
一级方程式的技术规定依据哪些标准?
两个主要标准:
速度是关键;但它必须控制在保证安全的范围内,又不能损害一级方程式的卓越不凡。
在赛车事故中,适当的安全措施必须到位。
由于这些原因,于是就有了对汽缸排气量、燃料、体积和最小重量的严格限制。如果考虑到空气动力装置,还要有关于位置的限制。
底盘的重量必须符合规定;还须安装保险杠,以及防泄漏油箱,因为燃料泄漏会引起爆炸。车手应穿戴保护身体和颈部的装备,这样一旦发生车祸,可避免致命伤害。驾驶舱的大小也必须符合具体规定。不允许四轮转向;只有前轮可以控制转向。
F1的变速箱
Final Drive Ratio 3.44:1
如果熟悉的车的人会知道:
Final Drive Ratio:这其实可以看成是连接引擎的第一个齿轮,它使得引擎的角速度与自身转动的角速度之比为:f:1(上例中的3.44:1)。
1st Gear Ratio:这其实可以看成是连接上面那个齿轮的齿轮,它使得它上面那个齿轮转动的角速度与自身转动的角速度之比为g:1(上例中的3.82:1)。
其它的类似。
下面以1st Gear Ratio为例:
设引擎的转速是N。
那么1st Gear Ratio的转速为n=N/((f*g)*60)(n的单位是r/s)。
1st Gear Ratio的齿轮的中心是和车轮的中心在同一转动轴上的,因此它们转动的角速度相等。
然后说车胎问题:
Rear Tires 315/30ZR18:315是车胎的宽度l,单位是mm,30是扁平率c(令车胎的厚度为h,则c=h/l*100%),18是轮胎内圈的直径d,单位是英寸(in),1in=0.0254m。
另外,F1赛车一般有9个档位
f1资料英文的
楼上的不错,我就从字母L开始补充吧,L-R
Launch control
起跑控制,用于F1赛车起步时的电子程序,2004年被禁止。
Lap / Lapping
圈(名), 要超过某车一圈(动)
Lock-Up
轮胎锁
Logistics
后勤,转战全球的F1比赛需要富有经验的后勤服务。每场F1大奖赛,需要运送的物件清单长达20页,要120个尺寸不等的箱子才能装完。这些东西主要包括两辆比赛用车、一辆备用车加备用部件和工具、轮胎和维修站设备,另外还有五到六台引擎、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100多个步话机、1500多条印有车队LOGO的餐巾,以及所有车队的基础设备等等。总之,一支车队在一个大奖赛周末需要运送的部件大约在10000件。
Lollipop
棒棒糖,一面写着''Go'',另一面写着''Brake''的信号棒。当赛车进站时,一位机械师站在赛车的前方,用信号棒告诉车手,何时需要刹车,何时需要挂档起步。
Manufacturers
制造商,任何试图进入F1的制造商,必须向FIA证明他们具备设计和制造赛车底盘的能力。所有车队同时需要证明他们拥有足够的技术和经济资源参与全年的比赛。除了因为非常特殊的情况外,任何一个制造商必须参加全年的比赛。
Marbles Rubber
轮胎损耗以后在赛车正常的行驶线以外流下的轮胎碎片颗粒,这能致使轮胎与地面的抓地力减弱。
Marshals
赛道工人,沿着赛道的官方服务人员,他们的职责是挥舞旗帜和防止任何可能的事故,他们同时需要负责救援任何出事车辆。
Medical car
医疗车,医疗车由比赛医师负责,像安全车一样,在每一场比赛的练习、排位和正赛时,它必须始终在维修站出口处待命。
Medical Center
医疗中心,每一条F1比赛和测试赛道,必须具备一个艺术级的、由富有经验的医生组成的紧急服务设施。一架救援直升机必须一直处于待命状态随时准备行动,如果不能保证这些,比如出现大雾,比赛将不能进行。
Mobile Chicane - 移动式障碍物 (指慢车)
Monocoque
单体壳,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安全仓,车手生命的保证;在其周围环绕着可变形的结构,用于吸收在事故中的撞击能量。
Motor 引擎
NACA
鳃孔,位于车身表面的裂缝状的气流出口,用于提供更好的冷却。
Nomex
诺梅克斯,人造纤维,在实验室中进行耐热测试。必须能够经受距离为3厘米,摄氏300到400度的明火,如果在10秒内没有点着,才可用于制造赛服。车手和车队人员的内衣、头罩、袜子和手套都是用诺梅克斯制造的。
Nose
车鼻,F1赛车的前半部分,为了安全要求,必须满足正面和侧面撞击测试。鼻锥同时具有在撞击中保护单体壳的功能。
Oil pressure gauge
油压表
On-board camera
车载摄像头,位于车身上的迷你电视摄像头,它可以被装在赛车的气箱、后视镜以及前后翼上,在练习、排位和正赛中提供实时的动态画面。
On-Rail
像在铁轨上 (指悬吊佳)
Out Break
较晚煞车 (超车用语)
Overalls
工作服,用两到四层NOMEX材料制成的保护服,同时供车手和车队人员使用,在衣服的手腕部分和踝关节部分设有弹性的护腕。衣服在进行最后的测试前,必须能经受15次洗涤或者15次干洗。它必须能够经受住600到800摄氏度的高温,评价的标准是将衣服放在火中11秒后,内部温度不得超过40摄氏度。
Overbraking
刹车过度,指车手的制动力度多大,以至于让车轮抱。如果前轮锁,赛车将失去转向能力,并且会造成轮胎的严重磨损,如果同时让车身失去平衡,便被称为braking puncture
Oversteering/Over Steer
转向过度,当赛车发生转向过度时,车尾向弯外甩出,赛车有失控的危险。为了通过弯道,车手必须减少转向角度。当出现极端的转向过度时,甚至需要反打方向盘。
Overtake
超车
Paddock
装备区,设在赛事赛道的起跑位附近,这是车队管理和休息区及运输车辆停放的地方。
Parc fermé
车辆检查,在每个大奖赛周末,维修站中供FIA的技术专员对赛车进行检查的区域,以确保参赛车辆符合技术规则。
Pass the car in side or out side
里道或外道超车
Penalties
处罚,对违法F1规则的车手执行的处罚可以从警告到终身竞赛。其他的处罚还包括罚款、暂停一两场比赛和扣除积分。如果车手在排位赛中违反运动精神,或者违反技术规则,赛事专员可以取消他的所以的排位成绩。
Petrol
燃油,只有超级无铅汽油才能用于F1,虽然它和能在普通加油站得到的98号无铅汽油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样的,但是F1燃油中加入了添加剂,以确保更快和更好的燃烧。另外,它还比普通的商业汽油轻。每一支车队允许自由选择燃油供应商,他必须在赛季开始前向FIA提交使用的燃油样品,以供测试。
Pits
维修区,用于车队摆放赛车并在比赛前调试赛车以及比赛时完成进站维修等工作的地方,这是车队比赛周末工作的核心地。
Pit Crew
后勤维修人员,指在维修区负责车队的工程师和技师。
Pit lane
维修站通道,位于维修站的正前方,在比赛过程中,赛车进站将在这里完成。从2004年开始,维修站的限速从80公里提高到100公里/小时,这是为了给车队提供更具弹性的进站策略。但是在有些赛道维修站通道特别狭窄,像摩纳哥,进站速度被降低了。
Pit Strategy
进站策略
Pit stop/refilling
进站加油,比赛过程中有规则的进站,一次进站/加油大约需要15到20个机械师同时协作完成。在加油时,机械师必须戴上头盔,身穿由NOMEX材料制成的防火服,标准的加油管和设计精良的注入阀门将确无保任何燃油泄漏。
Points system
积分系统,从2003年开始,每场比赛前八名的车手都有权获得积分,分别是10,8, 6, 5, 4, 3, 2,1。
Pole position
杆位,正赛时发车的第一个车位,它给予排位赛中最快的车手。
Practice
练习赛
Pull-rod
拉杆,底盘的一部分,与悬挂装配的拉杆结构
Push-rod
推杆,底盘的一部分,与悬挂装配的压缩结构。
Qualifying/Qualifying Session
排位赛,决定正赛发车位置的比赛制度,目前F1采用的是三阶段排位制。
Race Commission
赛事委任,是FIA为每个比赛周末的委任。 赛事委任需要监控赛道上行为,同时确保安全规则制度严格执行。国家的赛事总监由该国的赛事权威机构任命,他必须拥有FIA的超级执照,并且负责在比赛中协调所有的官员,他同时需要和他的上级,FIA赛事总监合作。
Race director
赛事总监,FIA的赛事总监负责在比赛周末监督安全标准,并在必要的时候对其进行改善提高。 另外,他还决定在比赛中是否需要出动安全车,是否需要提前结束比赛。如果某位车手违反了体育精神或者威胁到其他车手的安全,赛事总监还有权对其执行处罚,当前FIA的赛事总监是查理-怀汀,来自英国
Race Number
赛车号码,新赛季之前FIA会根据前一年的车手排名,给予每辆F1赛车一个号码,此号码必须是很清楚地展示于车体的车鼻翼两侧,离地高度最少要有25mm。13这一数字西方人特别忌讳,因此13赛车号码,是没有的,即没有被使用过。
Race stop
比赛中止,如果极端的天气情况威胁到比赛的安全(例如大雨)、或者一辆出事的赛车将赛道堵,赛会将出示红旗,表示比赛提前结束。
Racing line
比赛线路,也叫理想线路。这是一条假想的线路,车手如果沿着这条线路行驶,圈速将最快。由于在这条路线堆积着厚厚的橡胶,所以通常也是抓地力最好的线路。
Radar
雷达,使用雷达系统能够防止在低能见度下发生追尾,如果在某车手的正前方出现了赛车,雷达能够通过发射电子警告信号提醒后面的车手 。
Radio
无线电 (这里不指收音机)
Radiator
散热器
Rally
拉力赛
Rear light
尾灯,用于减少追尾危险的安全设备。当赛车使用雨胎时,尾灯必须持续点亮。尾灯由30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尺寸不得小于6x6厘米,要求安装在距离车底参考面35厘米以上的位置。
Rear wing
尾翼,也叫后掠翼,主要为后轴创造下压力,尾翼的设置必须适应赛道,翼片越陡,下压力越大。尾翼的设置和表面的角度可以进行进一步改进,这种改进是赛车设置的一部分。
Refuelling
加注,在F1的比赛,只允许对燃油、氮气(永远轮胎)以及压缩空气进行再填充。
Regulations
规则,FIA的技术规则有两个主要目的,为了安全速度必须被控制,同时必须保持F1的生命——不断进步的技术。另外,安全还必须在出事的情况下得到保证。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以下的因素受到限制:引擎排量、燃油成分、轮胎尺寸、轮胎接地面积、最低重量和车身宽度。
Re-start
比赛结束前重新开始。
Retire / Retirement
退出比赛
Roll-out
首航,指新赛车首次进行测试,一般是在排他的情况下秘密测试。
Roll-over bar
防滚架,用金属或者复合材料制成的,位于车手头部上方的弯曲支架;它能保证车手在翻车的情况下免受更大的伤害。自1999年费斯切拉在纽伯格林发生严重的事故后,防滚架便要求执行严格的撞击测试,以达到严格的安全标准。
Roman
罗马人 (有时指 Fisichella, 因他是义大利罗马人)
Rookie
新手
Rubber
橡皮, 轮胎的另一称呼
Rubber build-up
胎印,轮胎表面发生的缓慢腐蚀,当轮胎在行驶的过程中,表面的橡胶会发生脱落
F1一级方程式赛车
莱科宁的确是个出色的车手!
2006年F1赛程表
站次
大奖赛
赛道
F1在线直播时间(北京时间)
1
巴林
沙克海
排位赛:3月11日19:00
正赛:3月12日19:30
2
马来西亚
雪邦
排位赛:3月18日15:00
正赛:3月19日15:00
3
澳大利亚
墨尔本
排位赛:4月01日11:00
正赛:4月02日11:00
4
圣马力诺
伊莫拉
排位赛:4月22日20:00
正赛:4月23日20:00
5
欧洲
纽博格林
排位赛:5月06日20:00
正赛:5月07日20:00
6
西班牙
巴塞罗那
排位赛:5月13日20:00
正赛:5月14日20:00
7
摩纳哥
蒙特卡洛
排位赛:5月27日20:00
正赛:5月28日20:00
8
英国
银石
排位赛:6月10日18:30
正赛:6月11日18:00
9
加拿大
蒙特利尔
排位赛:6月25日01:00
正赛:6月26日01:00
10
美国
印地安那波利斯
排位赛:7月02日02:00
正赛:7月03日02:00
11
法国
马尼格
排位赛:7月15日20:00
正赛:7月16日20:00
12
德国
霍根海姆
排位赛:7月29日20:00
正赛:7月30日20:00
13
匈牙利
布达佩斯
排位赛:8月05日20:00
正赛:8月06日20:00
14
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
排位赛:8月26日19:00
正赛:8月27日20:00
15
意大利
蒙扎
排位赛:9月09日20:00
正赛:9月10日20:00
16
中国
上海
排位赛:9月30日14:00
正赛:10月01日14:00
17
日本
铃鹿
排位赛:10月07日12:00
正赛:10月08日12:00
18
巴西
因特拉格斯
排位赛:10月22日02:00
正赛:10月23日02:00
f1车手莱科宁参加比赛以来获得多少冠军头衔及详细资料
莱科宁[1](Kimi Matias Raikkonen ) 小名,绰号:iceman(冰人),Raikko,Rakka, 他的mechanics叫他Kimster KIMI资料 姓名:Kimi.Matias.Raikkonen(基米·马蒂亚斯·莱科宁)粤港澳译音:雷干伦、兰高伦 国籍:芬兰 (Finnish) 出生时间:1979年10月17日 出生地:芬兰拉皮兰塔 (Espoo),应该叫斯堡 常驻地: 瑞士 (Switzerland) 处子秀: 2001年澳大利亚大奖赛 身高:176cm 体重:61.5KG 头发: 金色 眼睛: 蓝色 婚姻:已婚(Jenni Maria Raikkonen) 纹身:右手腕出纹的小太阳图案,后改纹成图腾状纹身,左手手臂内侧有花体英 文ICEMAN的字样 教育: 资格:标准芬兰学校系统 最喜欢的学科: 体育 (在冬天打冰球) 征兵: 芬兰军队一年服役 语言:芬兰语,英语 个人爱好 体育 兴趣爱好: 滑雪, 慢跑,去体育馆, 摩托, 冰球 , 高尔夫(在英格兰学的) 摩托运动:几乎所有电视上有的摩托比赛都看了 最喜欢的Rally车手: Tommi Makkinen 和Markus Gronholm 最喜欢的冰球队: 芬兰的Espoo以及 NHL teams(全美冰球队简称) 最喜欢的足球队: 芬兰国家足球队 最喜欢的F1车手: Mika·Hakkinen和 Michael·Schumacher 音乐 最喜欢的乐队: U2 最喜欢的歌手: Eminem 最喜欢的芬兰乐队: Bomfunk MC 食物 最喜欢的食物: 鸡,意大利面,鹿肉 最喜欢的不含酒精的饮料:苹果汁 最喜欢的含酒精的饮料: Vodka(伏特加), Smirnoff Ice(加冰的司木露,一种伏特加的品牌) 服装: 购物: 其实并不是真的喜欢买衣服 适合比赛的: Sparco Nomex(是一种材料类似于宇航服的衣服),宽松的,饱满垂直的velcro fastenings, 无腰带的 比赛用鞋: 迈凯伦——银黑色; DC 穿全黑 (McLaren) 红色带白色puma标志 (Ferrari) 戒指: 左手带一个银色的戒指 平时: 经常穿puma的衣服和牛仔裤或者格子短裤,冬天穿板鞋,夏天喜欢人字拖 太阳镜: Tag Heuer 豪雅(Kimi是豪雅眼镜的全球代言人,在很多大商场的豪雅眼镜专柜都有他的宣传画) 手表: Tag Heuer Kirium F1 w/ 黑色的带子, Tag Heuer Link w/ engraving (在第一次胜利后) 书包:Puma Ferrari的小红书包,滑雪时是Puma Ferrari的滑雪专用小白书包 代言产品:豪雅表,JOHNNIE WALKER(尊尼获加),WEST(威狮香烟),雀巢咖啡,FIAT(菲亚特汽车) 统计数字 世界冠军次数: 1 首次F1大奖赛: 2001年澳大利亚大奖赛 首次登上领奖台: 2002年澳大利亚大奖赛 首次分站赛冠军: 2003年马来西亚大奖赛 首次杆位: 2003年欧洲大奖赛 首次世界总冠军:2007年巴西大奖赛 F1大奖赛参赛次数: 168 F1大奖赛发车次数: 167 F1大奖赛完赛次数: 113 F1大奖赛登台次数: 62 F1大奖赛获取积分次数: 94 F1大奖赛退出次数: 53(包括一次05米其林罢赛) F1大奖赛分站冠军次数: 19 F1大奖赛杆位次数: 16 F1大奖赛创最快圈速次数: 35(05年、08年10次平舒马赫记录) F1大奖赛首发夺冠次数: 6 (05西班牙巴塞罗那、摩纳哥、土耳其;07澳大利亚、比利时;08西班牙巴塞罗那) F1大奖赛累计积分:579 比赛数据截止至2009赛季 [编辑本段] 赛车生涯 1989 开始练习驾驶卡丁车1990年开始参加卡丁车赛1993年首次在国内卡丁车赛上获得名次 1995 进入方程式A级,第一次获得赛事胜利;受邀参加了摩纳哥杯的比赛 1996 参加卡丁车欧洲系列赛、世界锦标赛赛事和北欧锦标赛赛事;芬兰全国锦标赛方程式A级第四名 1997 洲际A级芬兰锦标赛冠军,北欧锦标赛第4,参加大奖赛和世界锦标赛赛事 1998 芬兰冠军,北欧锦标赛冠军,洲际A级系列赛冠军,超A级欧洲大奖赛亚军摩纳哥杯季军,世界锦标赛列第7,但中途退出 1999 方程式A芬兰亚军,超A级世界锦标赛第10,首届雷诺方程式赛事季军雷诺方程式冬季系列赛冠军 2000 英国雷诺方程式冠军,参加三轮欧洲雷诺方程式系列赛,两次获胜 2001 加入索伯车队成为正式车手,得9分列车手排名第11 2002 加入迈凯轮车队得29分车手年度排名第6 2003 成为大舒马赫卫冕冠军有力争夺者,赢得91分仅以2分之差获得车手年度亚军 2004 取得1个分站冠军,1站首发,以45分的成绩取得赛季车手第7名 2005 取得7个分站冠军,6站首发,以112分的成绩取得赛季车手第2名 2006 取得3站首发,以65分的成绩取得赛季车手第5名 2007 加入法拉利车队 2007 取得6个分站冠军,以110分1分优势取得赛季的总冠军 2008年取得2个分站冠军,2站首发,以75分的成绩取得赛季车手第3名 2009年意大利时间9月30日下午4时许,法拉利宣布阿龙索加盟,芬兰冰 人莱科宁则将在本赛季末提前离开车队。 2009年以48分的成绩取得赛季车手第6名。 2009年11月18日其经纪人证实与迈凯轮车队谈判破裂,他将在2010赛季休假一年 2010年莱科宁将代表雪铁龙青年车队出战WRC(世界拉力锦标赛),并在已经结束的WRC揭幕战瑞典站的比赛中完成处子秀。现总成绩排名第29,落后冠军,同胞希尔沃宁38分37秒2。但在总共21个分赛段中,他在其中6个赛段排进了前10,说明他有足够的能力,只是经验欠缺。而且因为冲出赛道撞入雪墙。他损失了足足35分 钟,如果能刨去这35分钟,他甚至有可能在他WRC揭幕战中夺取比赛积分! 生平事迹 他是F1赛场上的诸多神话之一,他是有着深蓝色眼睛的“冰人”,他是天生的车手。他就是基米莱科宁,一个来自雪国芬兰的天才车手。作为舒马赫的接班人,莱科宁被当作是“后舒马赫”时代的****,他表面腼腆沉静,内心则坚定执着,正如矗立在芬兰的冰山般坚韧。现在就让我们来回顾下“冰人”莱科宁的成长历程。看看天才是怎样炼成的。
为什么纽堡林赛道那么有名
第一她年代久远,第二赛道难度大,第三多次上演经典的战役。
纽博格林赛道处于德国境内,在科隆市西北约55英里。纽博格林曾经主办过卢森堡的F1大奖赛,所以又被称为卢森堡赛道。赛车场在1984年开幕,第一场比赛就是欧洲F1大奖赛,结果由法国车手普罗斯特胜出。翌年它主办了德国的F1大奖赛,但是之后就在F1界中沉默了一段漫长的岁月。到了1995年,赛道才再次得到主办欧洲F1的权利。让迈克尔-舒马赫乘势在他的同胞面前扬威。
最初的时候纽博格林赛道总长17.58英里,弯道多达150个,路面高高低低,并有着许多蜿蜒在松树林中的弯道。1970年赛道休赛一年,进行改建,增加了防护栏,赛道也变宽了,提高了安全性。然而1976年,在一个弯角处发生了严重撞车事故,这场悲剧也让纽博格林赛道远离了F1。直到1984年才重新获得举办资格,那时整条赛道已经和以前绝然不同,它在旧的赛道旁重建,并缩短到299公里,只剩下一些有趣的弯道,1986年这条赛道再次改建为如今的308.863公里。
F1比赛几乎每一站都是以国家来命名。只有欧洲大奖赛例外,它的名字很容易让人迷惑。其实,现在的欧洲大奖赛就是最早的德国大奖赛,纽博格林赛道从1950年开始就成了F1德国大奖赛的比赛用道,而在1997和1998两个赛季,纽博格林又成了卢森堡大奖赛的赛道。从1999年开始,纽博格林正式为欧洲大奖赛代言。这种经历也让纽博格林成了F1赛道中独一无二的,而它超长的赛道历史,不仅让F1这项赛事汗颜,甚至就连拥有85年历史被称为F1明珠的摩纳哥也不得不甘拜下风,因为纽博格林比蒙特卡洛赛道还要年长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