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与西亚-东亚vs西亚

tamoadmin

1.西亚和东亚的分界线

2.亚洲东部和南部与东亚和西亚有什么区别

3.东亚,东南亚,西亚,南亚,西亚那个军事实力强大

4.西亚病夫”奥斯曼帝国”和“东亚病夫”大清帝国,谁更弱呢?

5.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分别有哪些特殊天气?

西亚和东亚的分界线

东亚与西亚-东亚vs西亚

称西南亚。亚洲西南部地理区。位于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在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泊)之间,故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称。包括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小亚细亚半岛。包括的国家有伊朗、伊拉克、格鲁吉亚在亚洲的地区、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在亚洲的地区、土耳其在亚洲的地区、叙利亚、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在亚洲的地区、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也门、阿曼等国。面积约718万平方公里(包括埃及在西奈半岛上的6万平方公里,不包括土耳其在欧洲的2万平方公里),约占亚洲总面积的16%。

东亚通常是指亚洲东部,包括,中国,蒙古,朝鲜,韩国,和日本共五个国家。

亚洲东部和南部与东亚和西亚有什么区别

东亚就是中日韩

南部就是东南亚及印度

西部就是靠近欧洲的伊朗阿拉伯国家,土耳其俄罗斯及其原来的加盟共和国。

东亚算是经济发达了,东南亚穷,西亚因为靠近欧洲,或者阿拉伯的石油也算很富裕

青岛三利骗两万押金

东亚,东南亚,西亚,南亚,西亚那个军事实力强大

东亚的军事实力最强,因为亚洲的大国都集中在东亚,比如中国,日本,韩国。南亚有印度,但是不怎么样。西亚有沙特,但是装备都是从美国买的,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所以综合实力也不行,算一下,还是东亚的几个国家比较厉害。

西亚病夫”奥斯曼帝国”和“东亚病夫”大清帝国,谁更弱呢?

如果东亚病夫和西亚病夫真的菜鸟互啄斗的话,很显然,东亚病夫大清王朝远强于西亚病夫奥斯曼帝国。

这个其实从两个帝国的结局都能看出来,清王朝虽然饱受欺凌,虽然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大清王朝的主体并没有散架。

鼎盛时期的奥斯曼帝国

虽然国内遍布了列强的租界和势力范围,北方更被沙俄割占了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过,中国的主体依然保持完整,在清王朝灭亡之后,也依然保持着11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而位于西亚的西亚病夫奥斯曼帝国,则远不如此。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曾横跨欧亚非三大陆,高达6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但是,当一战末期奥斯曼帝国彻底解体之后,继承了奥斯曼帝国主体的土耳其,只剩下了78万平方公里,不足奥斯曼帝国之前国土面积的零头。如果用割肉来算的话,奥斯曼帝国简直是从脖子往下割的。

确立了奥斯曼分裂的《色佛尔条约》

如今以奥斯曼帝国继承人自居的土耳其,和中国某种程度上极为类似,都属于祖上阔过的民族。但不同的是,土耳其的祖上发达只有且仅有一次,而中国的强大却贯穿了数千年的历史。而这其实也是同时遭受西方列强侵略之后,中国保持了基本的领土完整,而奥斯曼却最终解体的原因。

虽然清末时期,西方列强一个不落的全都对中国进行了侵略。西方贪婪至极的侵略,也从未因为中国的久远历史而有过一丝手软,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一步步沦落深渊,国势岌岌可危。

鼎盛时期清朝疆域

但是,类似的经历,中国历史上其实并不是只有这一次,但无论面临怎样的危机,面临外族怎样的入侵,中国人民依然顽强的在废墟废墟之中,再次崛起。而深厚的历史,给予中国的不仅仅是自负,更多的还是文化积淀和民族自信。

就如同今天,中国虽然遭遇了近代100多年的屈辱历史,但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却从未怀疑过中国会再次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位居世界各国之巅,再次回到我们最为熟悉的巅峰。

因此,许多人,许多中国人的概念离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中国和外国,哪怕是各行各业的对比,动辄也是中国vs全世界。中国人的心气儿高,从中也可以看出。

中国

但是,从一个部落,通过数百年的侵略扩张,最终建立强大帝国的奥斯曼,急剧扩张的同时也意味着,几乎一帆风顺的奥斯曼帝国,从未经历过跌落巅峰时的痛苦,更没有面对这种痛苦经历的经验。

面对西方列强的崛起及步步紧逼,奥斯曼帝国虽然奋起抵抗,但依然沦为了西亚病夫。最重要的是,由于崛起过快,庞大的奥斯曼帝国,人员构成十分复杂。建立奥斯曼帝国的民族也始终未能占据绝对多数地位。

奥斯曼帝国

因此,奥斯曼帝国国内形势极为复杂,在国家处于强盛之时尚且无事,一旦面对列强的侵略,占据各地的各民族、各军阀必然趁势而起。同时,受制于政教合一的体制,即使奥斯曼帝国内部的有识之士想要改革,阻力也远大于普通国家。

最终,在参加一战并失败后,奥斯曼帝国分裂成了40个国家。横跨欧亚非三大陆,曾令整个欧洲瑟瑟发抖的奥斯曼帝国彻底分崩离析。

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分别有哪些特殊天气?

1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 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 全年高温多雨 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热带季风气候 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以及菲律宾群岛北部 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 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2东亚:在东亚的季风区,夏季刮夏季风。对东亚季风区气候,具有长远影响的是东亚的夏季风。也就是说,长远上看,东亚的夏季风的强弱与持续的时间长短,决定东亚季风区长期的气候。最主要是决定东亚季风区年平均降水的多少。3西亚:干燥的气候 北回归线从本区中部穿过,大部分地域处于副热带高压和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之下,同时,本区西南临干旱的北非,加之高原边缘有高大山系环绕,所以气候干燥,多属热带和亚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很少,蒸发强烈。年降水量多在250毫米以下,降水较多地区一般也不超过500毫米,仅山地和地中海沿岸地带降水较丰富。地中海东岸为冬雨夏干的地中海式气候。阿拉伯半岛等地降水稀少,是世界著名的干燥气候区。4北亚: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北部在北极圈内,为冰雪世界。南部加勒比海受赤道暖流之益,但有热带飓风侵袭。大陆中部广大地区位于北温带。由于所有的山脉都是南北或近似南北走向,故从太平洋来的湿润空气仅达西部沿海地区;从北冰洋来的冷空气可以经过中部平原长驱南下;从热带大西洋吹来的湿润空气也可以经过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故北美洲的气候很不稳定,冬季时而寒冷,时而解冻,墨西哥湾沿岸的亚热带地区,冬季也会发生严寒和下雪的现象。 5中亚:由于处于欧亚大陆腹地,尤其是东南缘高山阻隔印度洋、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该地区气候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其突出特征是:第一,雨水稀少,极其干燥。一般年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下,咸海附近和土库曼斯坦的荒漠年降水量仅为75-100毫米,而山区年降水量为1000毫米,费尔干纳山西南坡甚至可达2000毫米,但山地中也有的雨量少于沙漠地区,如帕米尔的年降水量仅60 毫米;第二,日光充足,蒸发量大。6南亚:南亚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为西南季风逆风坡降水极其丰富,是世界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如印度的乞拉朋齐)。西北部则降水稀少。

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以北和北纬30°以南,除马尔代夫群岛和斯里兰卡岛南部接近赤道,属热带雨林气候,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外,其它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季风气候的形成,与冬夏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行星风带的季节位移以及青藏高原的地形作用等都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