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网最终参赛名单确定,你觉得今年谁最有可能夺冠?
2.如何看待大阪直美再夺美网冠军对其本人的影响呢?
3.尴尬!众多名将确定退赛,美网仍“强行”重启!自信还是自大?
4.一天竟然俩 24岁奥运名将和26岁奥运金牌得主之子均自杀身亡
5.运动员也是人!从「体操天后」拜尔丝退赛,来看运动员的心理健康
美网最终参赛名单确定,你觉得今年谁最有可能夺冠?
我觉得最有可能夺冠的肯定是网坛世界第一球员,德约科维奇。
德约和美网协商成功,确认参赛
在此之前德约科维奇一直都没能够确切的回复是否要参加美网,但是好在前几天他随着意大利确认球员可以通过核酸检测来代替隔离,德约科维奇也就顺势宣布将参加美网。其实德约科维奇早就被美网列入了名单,但是他的团队却一直在犹豫是否要准时参赛,因为美网的组织者希望参赛的选手团队限制在一名球员之内,但是德约科维奇方却明确表示反对。
后来经过协商主办方最终还是同意了,允许球员携带三名队员。其次德约科维奇还联合了其他球员给美网施加压力,希望他们在打完美网回到欧洲的时候,不必接受14天的隔离,这个要求一度让美网十分为难,后来还曾经传出多名球员退赛的传闻。
德约为比赛做足了准备
但是在这个月的月初,意大利最终还是做出了让步,只要运动员可以在入境48小时内通过核酸检测,就不必接受隔离,所以也就给有意参赛的球员开了绿灯,也让很多需要在法网和美网大满贯之间做选择的球员松了一口气。
我觉得夺冠热门肯定是德约科维奇,此前已经有消息称,德约科维奇将和他的团队一起在8月中旬抵达美国纽约,率先为辛辛那提大师赛做一个热身准备。德约科维奇甚至想在辛辛那提大师赛之前当打一场双打,以此来适应比赛的节奏,而且德约科维奇将和克拉吉诺维奇一起参赛,两人此前一共合作了5次双打,在上海大师赛里还晋级男双十六强,算是搭档的最好的一对双打了,在15年的时候,这对搭档取得了最好的成绩,闯入了半决赛,后来输给了纳达尔和摩纳哥。
强敌退赛,势头无人可挡
个人认为这证明了德约科维奇对这一次美网大满贯是信心满满的,也做足了准备,而且这一次没美,因为疫情的影响,有不少的顶级选手都相继宣布退赛,其中就包括德约科维奇的两位最棘手的对手,德约科维奇在过去的美网决赛中取得了3胜5败的成绩,输掉的5场对手分别是纳达尔,费德勒,莫瑞和瓦林卡,如今德约科维奇生涯累计至今有17座大满贯,历史上能够打败他的也就只有这4个人了,随着强敌纷纷宣布退出美网,德约科维奇夺冠的势头简直无人可挡。除了男单冠军纳达尔还有三巨头之一的费德勒宣布退赛之外,女单卫冕冠军安德莱斯库也宣布放弃比赛,所以我觉得这一次的夺冠热门人选已经非常明显了。
如何看待大阪直美再夺美网冠军对其本人的影响呢?
2020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决赛于北京时间9月13日结束,年仅23岁的日本年轻小将大坂直美以2比1逆转强敌阿扎伦卡夺取冠军,这是大坂直美个人职业生涯的第三个大满贯冠军,在短短的三年内两度拿下美网冠军,非常值得庆贺。大坂直美可谓是年轻有为,向人们展现了她优质的天赋以及过人的网球技术,未来潜力巨大。拿下今年的美网冠军对大坂直美来说,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有力地回击了质疑她的人,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信心。大坂直美作为新生代网坛新星,富有个性,特立独行,从2018年崛起以来,有关于他的话题和争议也是不断,她不仅在赛场上也开始备受关注,而且在赛场外也会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更换自己的赞助商,辞掉自己的教练,怼观众和炮轰赛场环境等待问题让大坂直美陷入舆论网坛舆论焦点。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社交网络媒体发达的今天,大坂直美也经常喜欢在一些社交媒体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往往也会引起一些争议话题,今年就曾经因为在网上发布自己的泳衣照片引来一波争议浪潮,也受到不少人的嘲讽,后来又在辛辛那提赛事中出现退赛风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坂直美简直是体育话题?女王?。不过大坂直美不仅个性十足,意志力和专注力也非常强,心理素质过硬,她更希望通过赛场上的有力发挥去回应所有人。大坂直美的偶像是美国篮球名宿科比,她也毫不掩饰喜欢科比,很崇拜科比的体育精神。在今年的这场美网比赛中,大坂直美可谓是在1局落后非常艰难的局面下,依靠坚强的意志力和拼搏得以成功逆转实力突出的老将阿扎伦卡,成功拿下了这届美网女子单打桂冠。这样的表现也像极了科比式的?曼巴?精神,不服输,拼全力战到最后。大坂直美的夺冠含金量十足,也有力回击了不少嘲讽她的人,对于她的自信心也有很大的提升,三年三冠,而且百分百胜率,这也让他短短三年时间就超越了我国网坛名宿李娜成为亚洲女子网坛第一人。而且大坂直美才23岁左右,她还有提升和发展空间,按照目前的状态来看,未来非常值得期待。
尴尬!众多名将确定退赛,美网仍“强行”重启!自信还是自大?
原标题:美网“强行”重启!自信,还是自大?
面对众多名将退赛的尴尬,美网方面依然坚持如期开赛的决定。
北京时间6日,美国网球协会公布了2020年美国网球公开赛总奖金及分配方案。5340万美元的总奖金比去年缩减了5%,不过首轮比赛奖金较去年则增加了5%。
比赛奖金方案的出炉,标志着这项在疫情发生之后首个重启的世界网坛大满贯赛事,向着开赛目标又近了一步。然而,众多网坛巨星的先后退赛,以及外界针对美国疫情严峻形势和美网防疫措施愈发浓厚的担忧情绪,还是令本届赛事能否要如期于当地时间8月31日揭幕充满争议。
随着欧洲疫情形势趋缓,职业网球赛事正逐步在欧洲地区重启。不过,职业网球的回归之路注定不会平坦——北京时间8月3日,国际女子网球协会WTA重启首站意大利巴勒莫公开赛的赛前检测中,一位球员被确诊感染;同日,9月开打的ATP马德里大师赛,因西班牙疫情反弹被宣布取消……
在全球抗疫形势愈发严峻的背景下,本届美网的“强行”重启引发巨大争议。截止北京时间7日10时,美国肺炎累计确诊人数已突破500万大关,疫情发展丝毫没有放缓迹象。美国疫情如此严重,但美网方面依然坚持8月底开赛,引来不少网坛人士和媒体批评这是“不负责任的决定”。
纳达尔宣布退出本届美网(纳达尔社交媒体截图)
除费德勒和纳达尔之外,世界男子网坛“三巨头”之一、现ATP世界排名首位的德约科维奇也表示,他正在考虑放弃参赛。女子方面,WTA世界排名第一的巴蒂,以及大坂直美、哈勒普、安德莱斯库、科贝尔、斯维托丽娜等明星选手均将悉数缺席美网。
面对众多名将退赛的尴尬,美网方面依然坚持如期开赛的决定,还将于当地时间20日先期举行美网传统热身赛——辛辛那提大师赛(今年将移师美网举办地纽约法拉盛公园)。美网赛事总监阿拉斯特表示:“纳达尔的退出会让球迷们失望,但网球赛事的重启会极大鼓舞球迷和网球运动。”
据悉,虽然美网组委会制定了空场比赛、赛事人员定期进行核酸检测、酒店封闭、启用电子裁判等防疫措施,但外界对于疫情大流行期间如此长距离的国际旅行,以及赛事期间极有可能出现的大量人员聚集依然充满忧虑。已确定退出本届美网的澳大利亚名将克耶高斯表示:“如果无法保证安全,比赛就毫无意义。我这样做(指退赛)是为了所有人,包括那些数以十万计已因为疫情失去生命的美国人。”
一天竟然俩 24岁奥运名将和26岁奥运金牌得主之子均自杀身亡
8月8日东京奥运会刚刚闭幕,人们还沉浸在这一盛大 体育 赛事带来的震撼之中。然而,次日, 体育 界便传来两大噩耗:一个是美国26岁奥运金牌名门之后、田径短跑选手卡梅隆-布瑞尔(Cameron Burrell)被发现在停车场内死亡;另外一个是新西兰24岁奥运名将、自行车手奥利维亚-波德莫尔(Olivia Podmore)自杀身亡。
两位 体育 健儿,在人生最美好的年纪选择不归路,着实令人惋惜。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卡梅隆最早曾代表美国在参加2017年我国台北的世大运时,夺下男子100米铜牌和400米接力银牌,2018年又在俄勒冈州尤金市 体育 赛事上赢得100米全美冠军。
与这位运动员相比,奥利维亚的名气要大得多。这位女运动员出生于克赖斯特彻奇,是新西兰顶尖自行车手之一。她曾在2015年的世界青少年锦标赛上赢得银牌和铜牌。2016年,奥利维亚参加了里约奥运会,当时她只有19岁;2017年,她夺得新西兰自行车凯林赛冠军,2018年参加了英联邦运动会,未来发展前景一片光明。然而,因近几年状态有所下滑,奥利维亚没能获得东京奥运会的参赛机会。也许正因如此,这位年纪轻轻的奥运名将才会觉得未来的生活失去了希望,最终走上不归路。
之所以有此推论,是因为就在自杀前数小时,奥利维亚曾在社交媒体上的最后一条消息中提到,尽管有资格却没被选上参加东京奥运会,她感觉到“受伤”。
在今年的法网比赛中,日本网球选手大坂直美(Naomi Osaka)曾因心理问题退赛,自称从2018年美网以来就陷入到抑郁当中,而参加今年法网时自己的内心更加脆弱。
东京奥运会上,美国体操名将西蒙-拜尔斯(Simone Biles)意外退出大多数比赛,再次震惊世界。被称为“夺牌天后”的她临时宣布退赛,同样声称是因心理 健康 问题。
去年8月,年仅25岁的韩国排球女将高友敏(另译高玉敏)被发现在家中身亡。警方表示,调查中并未发现他杀迹象,推测为自杀。高友敏生前效力于韩国女排联赛现代俱乐部,她一度是韩国排球界公认的优秀选手。
赛场上,各国奥运健儿的精彩表现,让观者血压飙升,拍手叫绝。观众看到的是,这些运动名将捧在胸前的奖牌是多么地耀眼,却看不到他们无休止的训练、以及随之而来的没完没了的身体和精神伤痛。
在追求赛场的荣誉背后,运动员们往往也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心理和生理压力。
运动员也是人!从「体操天后」拜尔丝退赛,来看运动员的心理健康
2020 东京奥运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日前美国「体操天后」拜尔丝以心理健康因素,退出东奥多项体操赛事震撼各界!但运动员除了体能出类拔萃外,其实心理层面与常人无异。她的退赛也让大众更加关注运动员的心理健康。
美国体操选手「西蒙?拜尔斯」(Simone Biles)。Agência Brasil Fotografias, CC BY 2.0「体操不是一切,心理健康比运动更重要!」身为美国队夺金热门人选、手握奥运 4 金辉煌战绩的拜尔丝(Simone Biles)在赛后记者会上强调。最终,她以心理健康为由,退出东奥体操团体赛后,再度退出跳马等多项赛事。
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运动员」(Greatest of All Time, G.O.A.T.)的拜尔丝在奥运退出多项赛事, 许多媒体在第一时间纷纷赞赏她的决定。
拜尔丝和先前日本网球女将大坂直美(Naomi Osaka)的退赛,也都再次突显两大心理健康的趋势:Z世代比起其他世代,更能觉察自身的心理健康;以及,受到疫情影响,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得更需要关注。
继大坂直美退赛后,Z世代运动员带头倡议心理健康
在拜尔丝退赛之前,世界排名第 2 的「网球天后」大坂直美,就因长期饱受忧郁症之苦,拒绝出席赛后记者会。最终,以保护心理健康为由,在 6 月宣布退出今年法国网球公开赛。
她也在《时代》周刊写下「不 OK 也没关系!」(‘It’s O.K. Not to Be O.K.’)的专栏文章,除了首次对外揭露从法网退赛后的心路历程外,也呼吁体坛需积极正视运动员的心理健康。
大阪直美(Naomi Osaka)在《时代》的专栏。截自《时代》不只拜尔丝、大坂直美积极为心理健康公开发声,过去游泳名将「飞鱼」菲尔普斯(Michael Phelps)、短跑运动员诺亚莱尔(Noah Lyle)等运动员,都曾公开自身患有忧郁症等经验。
高度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浪潮,也开始吹向各行各业。在去年对 1000 名美国成人所进行的调查,就发现有 80% 的员工考虑辞掉目前的职位,转而从事更注重员工心理健康的工作。考量自身心理健康的因素,也与正在欧美职场出现的大规模离职潮有关。
比起其他世代, Z世代 更有心理健康病识感心理学家麦克米伦(B. Ja Hibbs)就强调,在 1996 年后出生的Z世代,比前几代人,更愿意寻求心理健康的帮助,并揭露自身相关经历。而对心理健康议题积极关注和公开发声的新动力,可能是种世代转移。
Z世代的人更愿意接受心理帮助、也更愿意揭露自己的经历。envato elementsZ世代比起其他世代更能「觉察」自身心理状态,主要和学校的心理卫生教育,以及当今对心理健康议题的讨论更开放有关 。 而会开始如此「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 一部分原因 也和疫情有关。
毕竟在这段期间,我们多出许多时间和自己独处,也会开始重新审视、并评估现有的生活。也积极去思考未来要专注在哪些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事,而不只是取悦别人等。
虽有调查指出,Z世代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上个世代更差,但同时也指出Z世代是更善于意识自身心理健康问题,并积极寻求相关帮助。在 2019 年的调查就发现,Z世代只有 45% 的人,表示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相比之下,千禧一代(1980-1990 年代出生的人)则有 56%。
Z世代是更善于意识自身心理健康问题,并积极寻求相关帮助。envato elements且在疫情之下,也重创年轻族群的就业机会。去年美国 CDC 的调查也有类似发现,在18 至 24 岁年轻族群中,有 62.9% 的人表示自己有焦虑或忧郁的症状,是所有年龄层中比例最高的;且在 该族群 有 25% 的人,表示自己曾在过去一个月内考虑过自杀。
值得庆幸的是,Z世代却比长辈们更可能寻求心理支持的相关。在 2019 年的调查就发现,在Z世代中,有 37% 的人表示自己曾接受过心理治疗,或寻求其他心理支持;而在千禧一代、X世代、战后婴儿潮的比例,寻的比例分别为 35%、26%、22%。
疫情之下,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变得更需要关注Z世代除了对心理健康有更多觉察外,运动员们更是独自承受各界、赞助商等的期待和关注,并且需要在赛事中拿出最完美的表现。 也因此 他们承受超乎常人想像的压力——尤其是菁英运动员。
过去国际奥委会的报告就指出,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运动员,曾在职涯中遭受心理健康危机,包括沮丧、忧郁、焦虑、饮食失调和倦怠等。
根据国际奥委会的统计,有1/3的运动员曾遭受过沮丧、忧郁、饮食失调等心理危机。envato elements古特巴格(Vincent Gouttebarge)等人在 2019 年的荟萃分析研究也发现,有「33.6% 的菁英运动员」和「26.4% 的前运动员」都表示自己有焦虑和忧郁的症状。 另外 在近期研究中,发现相较于男性运动员(10.2%),女性运动员在焦虑或忧郁症上,有更高的患病率(约 26%)。
在疫情期间 ,要如何持续维持身心巅峰状态,并迎战推迟一年的东奥,成为运动员们最大的挑战。 这些 处于运动生涯巅峰的运动员,多半难拥有正常的社交生活,且在封城期间,运动员的训练方式、时间,以及经济状况等方面都受到冲击,这些也都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去年 10 月,史丹佛大学团队的研究就发现,有更多的职业运动员体验到焦虑/忧郁的症状,且比疫情之前更严重。在去年 3 月中到 8 月间,有 22.5% 的运动员至少有一周有一半的时间,感到沮丧和忧郁等,而疫情之前 这个比例 只有 3.9%。同样,也有 27.9% 的 运动员 表示自己在疫情期间,感受到紧张和焦虑的情绪,而疫情前只有约 4.7%。?
「 运动员能够优先考虑自身的心理健康,而不是不惜一切参加比赛。 」
拜尔丝、大坂直美等运动员的公开喊话和倡议,不仅能让大众理解他们正面对的心理健康挑战是如何影响他们的工作,更能够试图消弭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希望 未来 不论是体坛、职场及整体社会, 都能逐渐 接受「不 OK 也没关系」!
不 OK 也 OK!envato elements参考文献
相关标签: Naomi Osaka Simone Biles Z世代 压力 大坂直美 奥运 心理健康 心理疾病 忧郁 拜尔斯 比赛 焦虑 退赛 运动 运动员 yahoo 纽虫 圆周率 雷达 康乃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