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足球为什么长期都会失败
2.国足和国青统统输给泰国了吗?
3.中国足球掌握在什么样的人手里?
中国足球为什么长期都会失败
1月18日,93国奥以小组赛三连败结束了自己的使命,作为这支球队的接班人,国青也提前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然而一天后,在葡萄牙集训的国青热身赛中1-2不敌吉马良斯U19队…………中国足球2016年开端的四场比赛,全以失败告终…………
“生活仍需继续”——国奥主帅傅博在遭受三场失败后如是说到。但这一句话,我们已经听过太多太多次,对这群国奥球员和未来的中国足球来说,今后的中国足球之路又该怎么继续?
2012年,著名的英国杂志《经济学人》曾经有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以外国人的视角来对中国足球的失败进行了解读。即使放到今天,《经济学人》的这篇文章依然可以警醒中国足球。
《经济学人》
如是说
﹀
2009年9月,中甲联赛青岛海利丰3-0领先四川队。此时,青岛队助理教练让本方门将走出禁区,而另外一名青岛队员迅速将球吊向自家球门,或许是因为脚法不够好,本方球员这脚诡异的“吊射”没能造成乌龙(事实上,青岛海利丰队的球员是在5分钟内三次吊射自己球门)。
赛后,海利丰队老板杜允琪非常生气。被捕后杜允琪向调查人员承认,他输了一个赌局——这场比赛应该进四个球。助理教练事后表示:“事后老板非常生气地骂了我,说我把事情搞砸了,连一场比赛都操纵不了。”
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吊射门”,这只是中国足球的最低点。2002年,中国队唯一一次晋级世界杯决赛圈,但三场比赛他们一球未进;中国队也从未在奥运赛场上获胜。中国球员不仅不能赢得比赛,甚至连操纵比赛都不会。
一个非常在乎自己声誉的国家,足球是全民族的耻辱。中国球迷对于足球的疯狂热爱以至于让足球成为他们衡量失败的标准:2008年,三鹿奶粉掺有三聚氰胺的成为了全国性丑闻,后来便有了个笑话——三鹿牛奶,国足唯一指定产品!
在中国,所有人都能公开讨论足球。2008年奥运会,比利时2-0轻松战胜中国队,一名CCTV的主持人说:“中国队早点离开奥运赛场是不想影响国人看奥运会的情绪。”中国球迷呼吁足协谢亚龙下课,赛后谢亚龙很快被解雇。
这一切都显示着:足球在中国社会拥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然而由于中国足球的腐败黑暗,官员、教练、老板,还有运动员…………所有人都在抨击它。
中国足球为什么如此黑暗变成了一个颠覆性调查。因为这包括了很多中国自身的问题。每一个关心中国足球的人都在批评学校,抱怨缺少球场,责怪这个国家只注重个体而不在意团队配合、残忍地对待运动员、独生子女政策、贪腐和。他们都指向了一个结论:体制是导致一切的根源。
举国体制帮助中国体育在单人项目取得了很好的结果,2008年奥运会上的金牌数就说明了这些。但是这种“苏联模式”却并不适合用于拥有11名队员的足球项目。
还有关于金牌的机会成本问题。中国把大量运动员投入到能产生更多金牌的冷门单项运动中。而足球只能获得一枚奖牌或世界杯。
9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中国慢慢允许国有企业从事一些具有商业风险的活动,后来建立了有企业赞助,有投资和高薪的联赛。虽然球员的收入相对欧洲来说很低,但一些球星已经有几十万美元的年薪,在当时算是富人了。中国足球职业化开始于1994年,但和其他赛事一样,它还是由控制的。
大笔的资金和无法控制的官僚使问题变得更糟。这些国有企业为了在球场上取得成绩,浪费大笔的国有资金在球队上。民营企业也趋之若鹜。但这种自杀式的竞争提高了球星的薪水。这种螺旋上升的投入使得其他国家的联赛很烦闷。在中国,一些没那多钱的俱乐部想到了另外的方式。
投资人和那些管理他们俱乐部的官员们一起操纵比赛。集团,甚至开始向投资人、裁判、教练、队员施压。
到90年代末,大部分内部人士非常清楚几乎没人真正关心中国足球的好坏。一个投资先驱——万达集团的王健林在1999-2000期间放弃了赞助的球队。几年后他解释有部分原因是集团波及到联赛。在赞助广州队8个月后,吉利汽车也撤消了赞助。吉利总裁李书福接受访时说:“这些足球官员或和裁判一场比赛可以受贿一两百万元,却没有一个被抓。”
2002年世界杯小组赛后中国队黯然告别。足球热度降低,赞助商和投资人降低球员工资,球员更易受集团影响。而这时,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额迅速增长。
2007年,新加坡一场球线索指向了中国的头目。随后中国在2009-10年度开始清查中国足球。大概有20个人被抓,其中包括一直以来以公正无私著称的“金哨”。
裁判黄俊杰是其中一员,他曾拒绝过一次俱乐部的贿赂,而原因是一个足协官员已经提前告诉他让他操纵比赛了。黄俊杰向公众说了一个操纵比赛的暗语:当一个足协官员给发他短信说“公正执法”时,这意味着比赛要偏向客队。
作为广药足球俱乐部的副总经理,2006年杨旭和他的俱乐部同意给另外一家俱乐部付二十万元以保证能够冲超成功。“在那时的中国足球环境中,一个人如果不这么做,那他就出局了。”
这种腐败一直延伸到顶端——南勇,时任中国足协。他承认当时球员们可以花10万人民币买到国家队的名额。尽管大家已经都猜到了。官员们一直向挑选队员的教练们施压。在最近的两年中,超过了100名球员进入过国家队,这个数字是之前的两倍。如果这种最珍贵的荣誉变成了,中国足球还有希望吗?
还有一些非常不靠谱的候选人成了中国足球的救星——房地产商。开发商们确实都是非常富有的。恒大集团,一个由拥有亿万资产的公司,2010年收购了声名狼藉的广药俱乐部后,他的投资跟一样多。恒大集团为球员开出了丰厚的薪水和赢球奖,并且修建了一个巨大的足球学校,使球员没有了打球的动机。在离开体育圈11年后,万达的王健林抛出了一个3年1.95亿元的赞助中超的。
目前,中超的16支队伍中,有13支的老板是开发商或是对房地产很感兴趣的人。但很多人搞足球的目的是为了从当地手中拿到更便宜的土地。只有个别人想建球场。
孩子们喜欢踢球吗?不!中国的孩子不会想着排着队成为足球明星。以上这些因素就是为什么中国足球不能崛起的原因。从1990到2000年,官方统计有60万名青少年参加过官方组织的足球比赛;2000年到2005年这个数字下降到18万;现在这个数字估计只有10万左右了。
常年的丑闻和失败让家长们不鼓励孩子踢球。他们担心肮脏的足球圈会带坏他们的孩子。无论如何,大多数人不愿意让孩子把时间浪费在运动上。中国的教育体系是面向考试的,需要做数小时的家庭作业,这样才被认为是通往上流社会的唯一途径。
当孩子们去寻找一个体育活动时,大部分人去了篮球场。美国的NBA,由于姚明的关系,在中国的市场要比欧洲的足球大得多。篮球只需要一个小场地就可以,而土地在中国是非常稀缺的。
尽管球迷们几乎已经麻木了,但他们仍然怀有幻想,数百万人还是会通过当地的电视台收看中超,而且收视率一般都比篮球赛要高。数万球迷还是会涌进球场看他们的低水平比赛。
球迷认为现在已经比联赛初期干净得多了。不过,这也许只是昙花一现,还是有很多球迷在出现像青岛那种低劣的比赛时高喊“黑哨”,而且这种情况还将持续。
恒大俱乐部的主教练李章洙是在中国执教时间最长的外国人,他说中国球员跟世界上其他联赛的球员不同,“他们想的都是如何跟队伍里的前辈搞好关系,而不是刻苦训练。”在中国最好的俱乐部,广州恒大最好的球员每年可以拿到几百万美元薪水。
中国依然还在等待第一位本土球星。在其他领域,或许中国可以克服困难,但在足球,这依然是个漫长的等待。
国足和国青统统输给泰国了吗?
就在中国足球联赛就要重启之际,从国青传来了坏消息:陶强龙、任丽昊、刘祝润、何龙海、彭号、韩东6名U19国足球员违规外出饮酒,现已被停训,而且还可能会面临更严厉的处罚。据《足球报》称,这6人不仅在集训期间偷偷溜出去喝酒,而且还多次夜不归宿,严重违反了纪律。客观来说,这届U19国足真心是中国历史上最惨的一届,而且没有之一。如今看到他们一点不自律,那么“踢不赢泰国、越南,被柬埔寨淘汰,甚至连亚青赛正赛都进不了”也就说得通了。
去年的U19亚青赛预赛,咱U19国足与韩、缅、新3队同组。虽然国青赢了缅甸、新加坡,但却惨败给了韩国,最终遗憾出局。比较讽刺的是,在所有的参赛队里只出16支球队,而连柬埔寨、老挝、越南这样的吊车尾队都成功出线,可咋国青却没能晋级。最为搞笑的是,当时出线的有5支成绩最好的小组第2队伍,而U19国足正好排第6,因为2个净胜球的缘故还被人家柬埔寨压着而惨遭淘汰。当时的柬埔寨排名亚洲第35,世界第174。
早在2019年3月,U19国足很好地完成了“输完泰国输越南”的“尴尬任务”。当时U19国足1:2败给了泰国;比较悲催的是,国青只有3次射门机会,人家泰国足有16脚射门。后来,国青又1球小负越南,而且没能进球;赛后数据显示,U19国足只有可怜的3脚射门,而别人越南轰出了20脚射门。同年5月,中国的主场,U19国足又被韩国3球虐了,而且还发生了“熊猫杯”。
2019年8月—2019年9月,国青输得非常彻底!面对英业余队,国青交出来了8战1胜2平5输的成绩单,而且共丢23球,每场要至少失球3个。再后来,咱们可爱的U19国足还和日本校队进行了5场比赛,结果1青4负。10月份,他们回到了中国,但面对印尼又输了个1:3。可以看出来,这届U19国青基本上是中国历史上最惨的国足了。
打不过越南,踢不过泰国,输给韩国、印尼,甚至面对日本校队、英国业余队伍也只有被虐的份儿;眼睁睁看着老挝、越南进亚青赛,自己却被柬埔寨压着淘汰了。今天,这支U19国青的6位球员又违规喝酒,这种不自律的表现从侧面折射出了中国球员的缺点,这也是咱们踢不赢泰、越、印等东南亚队伍的原因之一。想想别人35岁自律的C罗还在豪门充当大腿,再看看我们不自律的U19国足,这就是差距。
中国足球掌握在什么样的人手里?
毫无疑问,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体育大国,在体操、游泳、排球、乒乓球等很多领域里,都慢慢涌现出许多大放异彩的运动员。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的足球,却一直在国内毫无起色,这不禁让人反思,中国足球未来的道路在哪里?
中国足球掌握在什么样的人手里?或者应该掌握在谁的手里?这是当前我们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与困惑。其实自从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以来,这个问题已经非常明朗,我们的联赛引进俱乐部制度,引进外援,引进投资商,这些举措都充分证明了,足球就应该掌握在俱乐部手中,球队由俱乐部自己管理。
中国足协尽管一直都是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带头人,但也仅仅只能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如果联赛经常因为足协颁布的某些条例而影响到职业化的发展道路,那改革必将会倒退。
中国足球的成绩之所以一直持续走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青训质量差,新鲜血液无法及时补充导致的。范志毅,马明宇,李玮峰,郑智等老一辈的球员已经逐渐退出绿茵场,而现如今能让多数球迷熟知的青年运动员,除了留洋的吴磊、也就只有张玉宁了。中国足球的青黄不接,一直都是球迷们心中的痛。
从培养青训的角度来说,中国足球其实是掌握在全国各地的体育局、学校,甚至是家长们手中。与国外完备的青训体系相比,中国足球对于年轻一代的培养可谓是差了一大截。
首当其冲就是国内目前的学习环境。小孩子从懂事起就被强制建立起努力学习长大赚大钱的思维,在培养?德?与?智?的同时,却偏偏忽视了运动。其次便是基础设施与青训体系。国内可供年轻人踢球的场地实在少之又少,青训体系不持久且经常出现断层。
中国的小孩对于足球其实从不缺乏热情,缺乏的一直都是持之以恒地坚持和训练。很多早年天赋异禀的年轻人,在U17、U18的赛场上大放异彩,却因为家人不支持而中途放弃。中国足球一直被大多数人当成是一种热爱,但很少有人希望将其变成职业。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青训一直不见起色的原因,很多球员经过青训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能够进入到俱乐部,甚至进入到联赛里。
中国足球的职业化改革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不仅仅是足协要对商业化、市场化进行妥协,俱乐部之间也应该更具开放性,降低球员市场的流动门槛。对于国人体育观念的改变,国家教育局应该逐渐完善青少年的训练体系,真正让体育与学习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