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排球队的发展历史
2.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2023
3.排球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排球队的发展历史
中国排球队包括中国女排和中国男排,,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那时的排球强国是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而当年的国际比赛主要是6人排球,9人排球为主流的中国,便需要重新学习6人排球的规则、战略和比赛方法。 中华全国体育会便积极安排男女子排球运动员到东欧等地,参加排球比赛藉以吸收经验,经过一系列的友谊赛,中国男女子排球运动员开始掌握6人排球的比赛方法。1953年,中国排球协会正式成立,张之槐先生出任主席,更在1954年成为国际排联(FIVB)的正式会员。其后,中国排球协会获发邀请参加1956年在法国举行的世界排球锦标赛(男子第3届、女子第2届)。
1956年中国女排参加了在法国举行的第2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先后击败奥地利、荷兰和联邦德国女排等队伍,获得第6名。
碍于亚洲人身型和力量一般不及欧洲人和美洲人,中国女排的战略以快为主,凭着“前后交叉”和“快慢掩护”等战略在第2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取得不俗成绩。
50年代后期,中国男子排球运动员发展出“勾手大力发球”、“上手飘球”等技术,接着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亦开始在全运会和中国排球联赛等比赛中运用这些技术。
60年代,一股亚洲女排新势力正挑战着苏联女排的皇者地位,这股势力就是有“东洋魔女”之称的日本女排,“东洋魔女”由大松博文的教导下,在1960年的第3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仅败于卫冕的苏联女排夺得亚军,却接连在的两年后的第4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和四年后的东京奥运会的决赛中击败该宿敌夺标,日本女排更在1960年后曾创下118场国际赛连胜纪录,震惊世界。“东洋魔女”的成功亦引起中国排球界的注意,于是中国排协经过总理的批准,在1965年4月邀请了大松博文来华一个月,协助训练中国女排,令中国女排得到较有系统的训练和明确的发展方针。
虽然男女子排球在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可是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会籍,故中国女排无缘奥运会女子排球比赛。
1974年,中国女排在第7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获得第14名。及至1976年,新的中国女排国家队正式成立,袁伟民成为了中国女排的主教练。
重组后中国女排国家队,不久就先后参加三项参加的大型国际赛事:1977年的第2届世界杯、1978年的第8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和曼谷亚运会,中国女排分别获得第四名、第六名和亚军,这样的成绩不但没有令中国女排气馁,反而增强了女排成为亚洲盟主的信心。
中国女排终于在1979年的亚洲女排锦标赛中有所突破,她们在决赛以盘数3比1,击败当时的亚洲和前世界冠军日本女排,首次称霸亚洲。
由于苏联入侵阿富汗,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遭受西方国家抵制,原本能够参加奥运会的中国女排便失去一次参赛机会。 所以,1981年的第3届世界杯正好为世界八支女子排球劲旅提供互相切磋的机会。 当时,除中国外,日本、苏联、美国等亦是夺标热门。中国女排强调集体配合和快变战术打法为主,是典型的高快结合,进攻以二、三号位的快攻为主,主攻多在副攻掩护下采取平拉开战术。一传稳定、防守积极是中国女排的优势,曾经创造了1981至1986年的“五连冠”; 2003年,中国女排时隔17 年再夺世界冠军.2004年获雅典奥运会冠军。曾经培养出郎平、孙晋芳、杨锡兰、郑美珠、张蓉芳、赖亚文、孙玥、诸韵颖、王丽娜、赵蕊蕊、周苏红、冯坤、刘亚男、薛明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
中国男排的最好成绩是,1979年12月,中国男排首夺亚洲冠军 ,只参加过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在那届奥运会上,中国男排最终排名第八位。此后的连续五届奥运会,中国男排都未能获得参赛资格。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男排以东道主的身份直接获得了北京奥运会的参赛权。 2008年1月,中国男排进行了重组,主教练周建安成立了一支新老结合的队伍。在近半年的集训比赛中,中国男排逐渐形成了自己快变的特点,而这也是他们对抗欧美等强队的关键。
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2023
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2023介绍如下:
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批准,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排球分会主办 ,于2006-2007年度隆重推出首届联赛, 每年举办一届,并与其衍生赛事一起共同打造成健康规范、充满激情、全面进步和不断提升的中国大学生优秀传统赛事。包括中国大学生男排联赛和中国大学生女排联赛。
2018~2019赛季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具有全新赛制、高科技含量和包装升级等特点。比赛将从2018年9月到2019年5月,覆盖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100多所高校、2000余个院系,将有超过11万学生运动员参赛。
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的标识:
全新的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logo和VI系统同步推出。国际知名公司量身定做的全新VI系统,图形上标志由人打排球动势为主要创意主体,凸显行业属性,同时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激情活力与向上拼搏的精神。
色彩上红黄蓝三原色体现大学生的活力与激情,红黄蓝黑四色色彩面积构成的分配是根据荷兰抽象派大师蒙德里安三色构成提炼出来,标志整体看上去颜色搭配饱满舒适。
标志主体是人打排球的动势,是由中国传统篆书提炼出来,体现中国元素的传承和发扬。辅助图形整体以动感的曲线元素为主体,形式上进行线面结合的表现手法加强视觉的层次感。
排球在中国的发展
排球运动大约是在1905年前后传入中国的。排球运动刚传入我国时,它的最初名字叫“队球”。1949年以前,我国和亚洲的排球比赛都采用9人制的比赛,水平很低。 女排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也极为重视体育运动的开展,提高全国人民的健康水平。为了能与国际比赛接轨,更好地与各国人民交往,决定采用6人制排球。在1950年7月在全国体育工作者暑期会议上,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一次介绍了国际排联制定的6人制排球竞赛规则和方法。8月组成第一支男子排球队——中国学生代表队,赴布拉格参加世界学生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排球赛。1951年正式成立了国家男女排球队。 1953年我国成立排球协会,1954年国际排联正式接纳我国为正式会员国。 排球进入60年代,我国各大行政区已不再局限在模仿学习上,而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开始发展自己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也是在这一时期,我国的排球运动有了较快的发展。 中国在60年代在中央领导的系心呵护下,开始向日本女排学习,经过10多年的发展也终于在1981年中国女排在东京的第3届世界杯女排比赛中,首次夺得世界冠军时。 10年期间,中国的体育事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随后在1976年,国家体委决定重新组建中国国家男女排球队。任命袁伟民为中国女排主教练,戴廷斌为中国男排主教练。随后逐步总结和学习各国的先进经验和理论战术打法, 尤其是随着中国第一强攻手——郎平的出现使得中国女排开始书写一个又一个的神话。 男排 中国男排在此阶段积极吸取世界排球技、战术精华,也开始在世界排坛展露头角,汪嘉伟还曾获得了“网上飞人”的美誉。1981年3月,在香港举行了世界杯预选赛,在中国男排获得世界杯出线权,随后在同年举行的世界杯比赛中再获第5名,中国男排的世界排名从第9升至第5,亚洲从第3升至第1。此时男排所具备的实力已能与世界强队抗衡,达到了我国男排的鼎盛时期。 1979年,组建三年的中国男女排,双双获得了亚洲冠军,结束了日本女排蝉联20年冠军的的历史,并获得了参加1980年奥运会的资格,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愿望。但由于当时抵制这届奥运会而没有参加。 不过在80年代初期,正当世界排球运动迅猛发展的时候,中国的男子排球运动却出现了滑坡。 首先表现在中国男排的名次下滑,1983年中国男排在亚洲锦标赛上失去了进入奥运会的资格,虽然1984年由于东欧等国家抵制洛杉矶奥运会,中国男排获得了参赛资格,但在6场比赛中,仅胜一场,名列第8名,值得一提的是,第8名是在当时处于高峰的东欧、古巴等强队没有参赛的情况下获得,因此,这一成绩也是要打折扣的。 而随后中国男排也一直在世界排坛没有再展现过辉煌,目前中国男排存在的三大软肋是:技术与基本功脱节,打法简单,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国际大赛经验太少;在关键比赛中,球员心态出问题,丢掉关键分。经过一年多的卧薪尝胆,中国男排再度参加世界排球联赛,提出“两个一”目标:胜一局,赢一场。中国男排面对世锦赛亚军波兰队时,以2:3落败,拿下两局。23日,在与世界排位比自己高出7位的阿根廷队的比赛中,仅用66分钟就以3:0获得胜利,实现了“两个一”目标。 男沙排 至于中国沙排的不足,与欧美强队相比,中国沙排开展时间比较短,还没能很好地摆脱室内排球的痕迹,因此尽快增强球员的沙排意识是当务之急。 金山站比赛作为2008年世界沙排巡回赛的重要的积分赛,世界各队都十分重视,有33个国家的63支男队,25个国家的56支女队参加角逐,数量创下历届之最,水平也为历届最高。男队中去年世界排名前10位的队伍有9支参战,包括一支更换了搭档的队伍。女子比赛也有不少世界名将参加,如巴西的蕾拉/安娜、蕾娜塔/塔立塔以及悉尼奥运会冠军库克和新搭档巴内特等。 去年的比赛中,中国男队的“高高组合”徐林胤/吴鹏根取得了第9名的好成绩。这次,“高高组合”连上4个台阶,取得了第5名的最好成绩,仅次于去年波兰公开赛上的第3名。成绩能说明一切,与实力稍强的德国组合里克曼/厄巴兹卡对阵,徐林胤/吴鹏根在落后的情况下连连追赶,发挥网上优势,后排的防守做得到位,并最终战胜对手。 从比赛来看,中国男队的“高高组合”已不再是“独特的风景线”,欧美强队也相继重组,巴西、瑞士都是“高高组合”,这一举措目的都是为了奥运会。缪志红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次成绩好的队伍都是以老带新,而且新人都是高大型选手,有冲劲有活力。对手的技术更细腻,后排的防守能力更好,中国男队将在今后遭遇更大的挑战。 女沙排 单从成绩来看,中国女队似乎有些“不进反退”的感觉,仅有田佳/王洁如愿夺冠。对此,有行家认为,这有中国女队自身发挥的原因,也有赛程方面的客观原因。透过成绩,可以说,我们已形成集体优势。 中国女队的“大姐”田佳始终难解奥运情结,她在悉尼奥运会上只取得了19名,雅典奥运会又因队友受伤而止步于8强之外。如今,她与来自新疆的王洁组成新搭档,又为第三次奥运之旅进行着不懈地努力,期待能够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 另几对选手也具有较强的上升势头。薜晨/张希2006年排名世界第三,两位新人有冲劲而且配合默契,给对手以极大的威胁。四川选手左曼与山西老将王露的组合,进攻凶狠,上海的季琳君和福建的张莹组合,跳跃发球杀伤力大,都显示了一定的发展潜力。整体水平上升的女队还将根据实战进行微调,争取在2008年能打造出最佳组合。 女排中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但是以田佳与王洁为主的中国女子沙排已经树立了自己的强队地位。更重要的是,沙排可以有两对组合参加比赛,一对失败还有一对有希望,我觉得中国女子沙排在北京奥运会上还是很有希望的。目前,世界女子沙排,巴西、美国、 澳大利亚的选手,组成了第一集团。德国、挪威、希腊、古巴和中国的几对选手,则处在第二集团。 国际排联技术官员哈里森先生认为,中国沙滩排球的水平在迅速提高。其中,中国女队的水平很高,实力很强,位居世界前三名,她们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非常有希望获得奖牌。中国男队的水平要低一些,但现在进步很快。这种势头持续进行下去的话,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也有希望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