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乒乓球 马龙简介
2.为什么乒乓球的马龙世界排名那么前!?
3.王励勤,马琳,马龙他们3个是中国乒乓球的最高水平的代表吗?他们打球有何特点,谁的FENS多点
4.2021-11-26
乒乓球 马龙简介
马龙
性别:男 籍贯:辽宁鞍山
生日:1988.10.20
身高:1.75米
体重:64公斤
马龙5岁开始在鞍山学球,13岁时被关华安教练看作是一块璞玉,被带到北京继续学习。2003年进入国家队。
右手横板两面反胶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是中国乒乓球男队近两年涌现出的新秀。马龙技术打法全面,技战术使用合理,曾在2004全国锦标赛上获得男单亚军。
马龙的发球以正手位小三角区的侧上、下旋球为主,落点变化多。正手位突出“快”字,近台上手积极,击球点早,弧线控制得好,反手位能够有效地结合弹打和快撕,利用快节奏中的落点变化来弥补力量的不足。马龙的接发球技术也非常有特点,两面连续回短的能力强,反手位的拧,弧线有点拐,常常令对手失误。在2005年的卡塔尔公开赛上,马龙就依靠出色的前三板技术击败了欧洲十二强赛男单新贵、俄罗斯名将斯米尔诺夫。
主要成绩:
2003年世青赛男团冠军、混双亚军,亚青赛男双亚军;
2004年亚青赛男团、男单、混双冠军,世青赛男团、男单冠军,男双、混双亚军;
2005年 亚青赛男团冠军,国际乒联中国公开赛(哈尔滨站)男双冠军,深圳站男单四强,男双亚军,日本公开赛男单四强,德国公开赛男单亚军,总决赛男双八强;
2006年斯洛文尼亚公开赛男双(马龙/赫帅)冠军,男单8强;
2006年克罗地公开赛男单8强,男双(马龙/赫帅)4强;
2006年卡塔尔公开赛男单32强,男双(马龙/赫帅)8强;
2006年科威特公开赛男单64强,男双(马龙/赫帅)8强;
2006年德国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团冠军,18岁的马龙成为男乒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
2006年多哈亚运会男团冠军,男双(马龙/王皓)季军;
2007年科威特公开赛男单冠军,这是马龙职业生涯第一个公开赛男单冠军;
为什么乒乓球的马龙世界排名那么前!?
出生年月:1988-10-20
身高:175cm
体重:64公斤
奥运会报名项目:乒乓球
运动经历:
2004年世青赛单打第1名
2004年全国锦标赛单打第2名
曾效力俱乐部:
平均技术统计
球员 胜场次 负场次 总场次 胜率(%) 得分 失分 得分率(%)
马龙 单打 12 10 22 54.55 698 671 50.99
交手纪录
单打
邱贻可 0 : 3 马龙
9-11 8-11 4-11
单打
柳承敏(韩国) 3 : 2 马龙
6-11 11-7 9-11 11-4 11-5
单打
马龙 3 : 1 陈玘
11-8 8-11 11-5 11-9
单打
刘国正 3 : 0 马龙
11-8 11-9 11-7
单打
孔令辉 3 : 1 马龙
11-9 11-4 8-11 11-8
单打
马龙 3 : 1 雷振华
7-11 12-10 11-8 11-9
单打
马龙 3 : 2 徐辉
7-11 11-5 10-12 11-3 11-7
单打
孙健 2 : 3 马龙
11-4 9-11 11-7 9-11 9-11
单打
马龙 0 : 3 秦志戬
9-11 5-11 6-11
单打
马龙 3 : 1 张超
8-11 11-3 11-5 11-6
单打
马龙 3 : 0 李陟
11-4 11-8 11-5
单打
马龙 0 : 3 王皓
3-11 6-11 4-11
单打
马琳 3 : 1 马龙
11-9 8-11 11-6 11-9
单打
马龙 3 : 0 李平
11-6 11-7 11-9
单打
马龙 2 : 3 朱世赫(韩国)
11-7 11-8 6-11 9-11 7-11
单打
陈剑 3 : 2 马龙
8-11 12-10 7-11 11-8 11-7
单打
王励勤 2 : 3 马龙
8-11 11-4 10-12 11-7 6-11
单打
张洋 0 : 3 马龙
5-11 6-11 2-11
单打
丁松 2 : 3 马龙
11-9 8-11 9-11 11-9 4-11
单打
单明杰 0 : 3 马龙
5-11 5-11 11-13
单打
马龙 1 : 3 刘国正
8-11 6-11 11-1 4-11
单打
徐辉 3 : 2 马龙
11-13 11-6 11-1 8-11 11-8
中国乒乓球队昨天踏上不来梅世乒赛的征程。在男团阵营中,刚刚年满18岁的北京小将马龙是年龄最小的队员,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这么重大的世界比赛。入围世乒赛阵容,几乎就意味着马龙本人的第一个世界冠军。这个冠军,让年轻的马龙有些激动,又有些不安。
初进世乒赛煎熬中等待
马琳、王皓和王励勤三员大将拿到了德国世乒赛的参赛资格。在还剩下的两个名额中,陈玘、马龙和郝帅都是入围的热门人选。事实上,作为奥运会男双冠军,又是上届卡塔尔世乒赛团体赛的替补选手,陈玘的入围也没有太多意外,最大的悬念就是在小将马龙和郝帅之间二选一。
“我有一定的信心,但把握不大。”坐在运动员更衣室里,马龙回忆起那段等待名单出炉的日子:“主要因为年初的公开赛让我去了,可我打得一般。然后队内的循环赛也打得不太好,脚又扭了。”
马龙一直在忐忑地等着宣布结果。结果出来后,他的焦虑却并没有因为入围而消退:“担心自己打不好,之后又觉得自己整体实力还不够,有点儿怕输球。”小马龙坦诚地说:“我也知道,这次教练让我去世乒赛,最主要就是因为我发展和上升的空间比较大。我肯定是第5号,不会担最重的任务,但还是怕发挥不好。”
或许正是由于担心,马龙在福建封闭训练中也极为刻苦。不仅如此,刘国梁还把马龙和马琳安排在一屋,马龙得到了不少额外收获。
原本鞍山苗到京跳
马龙是辽宁鞍山人,5岁时学打乒乓球。7年后,以锻炼身体为目标的马龙进入辽宁省体校,师从34届世乒赛冠军王俊。马龙在省队训练了两年,并不被看好,13岁时一度面临着被淘汰的境地。的是,一次北京西城体校的教练到辽宁挑选苗子,关华安教练一眼就相中了马龙,把他从辽宁带到了北京。
来到北京的小马龙更为投入乒乓球的训练当中。他训练相当紧张,有的时候他爸爸不得不给教练张雷打电话,拜托他让马龙给家里打个电话。刻苦训练的马龙在2002年有了回报,在山东日照的全国后备苗子选拔中,马龙地得到了国家二队教练的垂青。
当时马龙在60多人中仅名列中上游,但他凭着出色的球感入选国家二队。2003年,进入二队后第一次参加升降级比赛,马龙就在12名选手中打到第二名,成为国家一队二组最小的队员。从区体校到北京队,再到国家一队,仅仅两年时间,小马龙就连升。同年,马龙获得了参加世青赛的机会,夺得了团体冠军、混双亚军。
2004年神户世青赛,从1/4决赛苦战中国台北,到半决赛险胜日本,再到决赛迎战韩国,马龙每场比赛都为中国队拿下2分,成为男队卫冕的第一功臣,他自己也不负众望获得了男单的冠军。接下来,马龙在无锡全国锦标赛上,战胜了刘国正、王皓和李平,一路杀进了决赛,最终负于王励勤获得亚军。
二零零五年峥嵘初显现
中国乒乓球队,一向不乏新星出现,2002年有了王皓,2003年出现邱贻可,2004年涌现出陈玘,而2005年则属于马龙。
2005年,马龙有着一连串辉煌的战绩。在年初的卡塔尔公开赛上,首次参加单打比赛的马龙第一轮就淘汰了刚刚获得欧洲12强桂冠的俄罗斯名将斯米尔诺夫。谈起自己第一次参加国际成人赛事的经历,马龙回忆说,那时候最紧张的是预选赛,三场小组赛完了之后心里就平静多了。此后,马龙在中国公开赛、日本公开赛上,接连战胜了波尔、施拉格。
在国内赛场,马龙是北京男乒征战乒超的头号主力,在与国内最强的顶尖选手碰撞中,赢过王励勤、秦志戬,也赢过王皓、邱贻可。在南京十运会赛场上,马龙不仅帮助北京男乒挺进团体8强,还在男单和男双获得两枚铜牌,包括男单三四名决赛战胜了马琳。
在这些战绩中,马龙最看重的还是两胜波尔的比赛:“波尔是外国选手,又是我们中国队的头号对手,分量还是比较重。教练也比较看重这两场赢球。”马龙分析说,赢王励勤毕竟是联赛,也没什么。在十运会上战胜马琳夺得铜牌之后,小马龙甚至没有给家里打电话。谈到这件事,马龙腼腆地笑了:“就是没想打,他们自己会到网上看的。”
除了奥运会还想大满贯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小马龙刚刚20岁。在马龙的心中,2008年奥运会更是自己奋斗的目标:“2008年奥运会争取能参加吧。不过,肯定还是很难的。现在的规则只能报3个人,到时候肯定是需要最稳当、实力最强的上。竞争会很残酷的。”的确,2008年的竞争将面对的是王皓、陈玘,甚至可能是马琳、王励勤。
问及马龙是否有自己崇拜的乒乓球偶像,马龙很认真地反问记者,是所有的,还是现在打球的?“原来就崇拜刘国梁和孔令辉,都是大满贯嘛。后来也崇拜老瓦,他也是大满贯,而且雅典奥运会上还能够赢马琳,确实很不容易。”言语中,马龙对大满贯也充满了渴望,“大满贯离我还很遥远呢,现在就是个梦想。”
教练印象刘国梁:马龙尚须努力
在主教练刘国梁眼中,马龙很像当年的孔令辉:“马龙打法有特点,手感很好,技战术的思维也比较不错。现在他也是处于一个成长期,缺点也很明显,比如力量还不够,打球的稳定性问题以及比赛经验的积累,总之,距离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要求还差得很远。”
刘国梁认为马龙是块需要打磨的璞玉:“最终确定他参加这次世乒赛一方面是因为马龙在去年下半年国际公开赛和全运会成绩都比郝帅要好,另外在双打方面也更强一点。当然更主要还是从2008年奥运会战略考虑,相比之下马龙年龄更有优势。”
邱贻可、陈玘相继出现纪律问题,小马龙倒是很让刘国梁放心。“虽然他更小,但属于比较好管理的队员。”刘国梁欣慰地介绍,“现在马龙是他这年龄段中比较突出的选手,他后面比较突出的选手还比较少。所以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世乒赛,能够让马龙进一步成熟起来。”
记者观察:外表很腼腆内心有主意
来自鞍山的小马龙很内向,不太爱说话,但他心里面却很有想法,教练们也都称赞他非常会动脑子。在场上比赛时,马龙非常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在场下的马龙也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平时坐火车到外地参加比赛的时候,总是他张罗大家一起打牌。据张雷教练介绍,由于打牌时总是能精确地算计出别人手里有哪些牌,马龙的胜率非常高。
刚刚18岁的马龙显然还是个大孩子,魔兽游戏、周杰伦这些时下中学生最喜好的东西,马龙都十分热衷。在看着周杰伦一边唱歌一边弹钢琴的时候,马龙甚至产生去学弹钢琴的强烈愿望。在训练之外,马龙也同样依然爱玩爱闹,他曾经一声不吭地把教练电脑的桌面换成自己打球时的照片,使得教练每次用电脑的时候不得不“欣赏”一下他的英姿。
父母一般要隔三四个月才来看马龙一次。与许多上学的孩子不同,马龙早已习惯远离家的日子,他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乒乓球。第一次世乒赛之旅让小马龙背负上了一些压力。的确,对于才18岁的他来说,走向辉煌的乒乓之路才刚刚开始。
新闻链接:国乒西装革履踏上世乒赛征程
参加48届世乒赛的国乒将士昨天踏上了卫冕征程,他们将前往奥地利进行最后的适应性训练。有意思的是,这次出征队伍全体都穿上了整齐的西装革履,这难得一见的场面也让简单的送行仪式其乐融融了。
昨天中午时分,不能随队出征不来梅的国乒将士们早早在训练局公寓门口拉好横幅———“出征不来梅捧回冠军杯”。一身整齐的西装和皮鞋,王楠第一个出现在大家面前。本次出征,中国队特意给每个队员都量身定作了蓝黑色竖纹休闲西装和皮鞋,还配上了红蓝相间的领带或方巾。“整得跟个白领似的。”王楠看着自己的行头乐个不停。
与王楠相比,曹臻、陈晴这些小队员们对付西装革履就很是费劲了,特别是漂亮的方巾,怎么也摆不妥当。于是,大姐姐王楠一直忙个不停,成了服装指导。最令男队小伙子们头疼的则是领带,无论是马琳还是王励勤,虽然在球场上威风八面,但在领带面前都只能束手就擒:“我真的不会,从来没弄过这东西。”王励勤呵呵地笑着,极为不习惯正装的他甚至穿着休闲鞋就出来了。
难得一见的正装也让队伍出征增添了几分情趣。女队主教练施之皓就笑着表示:“现在还没有什么感觉,可能等到了不来梅的时候才能有那种参赛的感觉。”对于自己第一次带队出征世乒赛,施之皓看得很开:“对我来说,不光这是第一次,包括亚运会也会是第一次,奥运会也是第一次,所以早就做好了这方面的心理准备。”男队主教练刘国梁则是第二次率队参加世乒赛团体赛了:“这次以年轻选手居多,应该不会像卡塔尔那样一路都是3比0了。”
经过不懈努力,马龙随队友一起夺得2006年世锦赛男团冠军。
王励勤,马琳,马龙他们3个是中国乒乓球的最高水平的代表吗?他们打球有何特点,谁的FENS多点
王励勤:
王励勤6岁开始打球,13岁进上海队,15岁入选国家二队,1996年进国家队。他性格内向,在场上单兵作战能力强。王励勤擅长两面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弧圈球技术属世界一流水平,技术全面,没有明显弱点,唯一不足是反手相持时没有太多的旋转,是当今优秀运动员的典型代表。
马琳:
马琳是中国传统直板快攻打法的守望者,也是这一打法的实践者和创新者。在马琳身上,基本上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直板快攻型打法的全部特点。中国直板快攻打法的“灵、巧、快、准、狠、刁”,在马琳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具备良好的发球技术,主动上手时速度快、落点刁,叫人摸不清头脑,前三板的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相持中能近能远,尤其是正手,具有很强的搏杀实力,这也是一般直板选手很难具备的。
马龙:
马龙的打法有自己的一套独门绝技,其右手横板两面反胶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是中国乒乓球男队近两年涌现出的新秀。马龙打法全面,技战术使用合理,不过他的独门功夫更多的是发球战术,落点变化极其刁钻的侧上、下旋球令很多高手难以撼动,再加上两面连续回短能力,真是有点让人望而怯步。
王皓:
王皓右手直握球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以正手和反手两面拉球作为相持,作为直板选手,他的反手直拍横打技术已经日臻完善、运用娴熟,有很强的杀伤力。王皓本身的发球用正反手两面发球,逆旋转发球令对手难以控制,发球后以两面上手为主,拉球力量不是很大,但出手快,连续球好。
最新世界排名
排名 运动员姓名 国家
1 (<<) 12917.50 王皓 中国
2 (<<) 12830.75 马琳 中国
3 (<<) 12706.75 王励勤 中国
4 (<<) 12613.00 马龙 中国
5 (<<) 12578.75 波尔 德国
6 (<<) 12533.25 萨姆索诺夫 白俄罗斯
7 (<<) 123.50 陈玘 中国
8 (<<) 12338.75 柳承敏 韩国
9 (<<) 12252.25 吴尚垠 韩国
10 (<<) 12223.75 高宁 新加坡
2021-11-26
大家好呀,这里是一个废话很少的up主,如你要问我喜欢的乒乓球运动员,我可以一口气说上十几个,但是如你要我从里面挑一个最喜欢的,我想下意识脱口而出的那个名字,一定是马龙。细细追问喜欢马龙的原因,我也会有些许迷茫,因为一个运动员的魅力,确实很难解释清楚。所以这一期,我想从一个普通的球迷的眼光下,仅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谈一谈我眼中的那个马龙。
现在的马龙已经站在了乒坛的最高处,双圈大满贯的荣誉至高无上,可荣誉的背后也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艰辛泥泞的路途,让我们把时钟回拨,看看鞍山小马的开始。
和众多俗套的故事一样,五岁的马龙因为身体不好被父亲送去学习乒乓球,年纪轻轻却已王者之气初显。小时候的他似乎已经比同龄人懂事了许多。鞍山小马的故事从鞍山开始,2001年,13岁的马龙一度面临被省队淘汰的境地,然而正值北京西城体校的教练到辽宁挑选苗子,教练关华安看中了马龙,并把他从辽宁带到了北京,继续学习乒乓球。马龙所达到的境界是在乒乓球这项运动中没有人所曾达到过的,他走的这条路,注定伴随着孤独。
当时的马龙虽然年幼,技术风格已然拥有了“六边形战士”的雏形,像是加强版的孔令辉。在二王一马时期,这几位超一流运动员最怕碰见的对手里面,都会出现马龙这一名字。早期的马龙反手实力虽然不如现在完善,却已经有了落点和线路的意识,防守能力也仅次于具有护台面积优势的几位高个子运动员。在小球处理方面马龙堪称是最精细的运动员之一,可以和巅峰时期的马琳较量,并且马琳面对马龙的技术优势,几乎没有什么办法。难能可贵的是马龙的整套技术体系,都是为了其极其出色的正手来服务的,马龙总体来说还是属于灵巧型的运动员,他的正手质量算不上特别突出,但是可贵在于出色的连续性,打球时发球接发球,搓长摆短细腻无比,起板之后便是连续迅猛的正手进攻,反手方面也是堪称密不透风,虽然不似樊振东这炮弹般的反手,马龙的反手却像是天生为了针对反手利的运动员,迎前发力,借力打力,对手很难打穿,马龙却可以通过落点的不断变化以及对节奏的把握,迫使对手出现失误。在我看来,马龙最优秀的地方还是他的正反手的衔接能力。北京队的教练张雷在回忆和马龙的初相识的时候,就提到了他印象里的马龙柔韧性非常好。很多人说马龙天赋不够好,比不上谁谁谁或者谁谁谁,靠的是他的勤奋刻苦;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我认为马龙最大的天赋就是出色的协调能力,正反手衔接犹如德芙,丝滑无比。刘国梁评价马龙和孔令辉,说这俩人就算忘了自己姓什么,也不会忘记反拉。小球时代的球速和旋转都是现在的我们难以想象的,那时候的运动员往往难以做到全面,像是刘国梁近台快攻,死不退台,因为正胶胶皮的中远台的乏力;又或者是王励勤反手简化成铁防(和他的伤病也有原因),全心全意服务自己的超一流正手;而孔令辉走的是两面均衡的风格,可代价是击球质量的下降,当时有些人戏称为男子打法女性化。更改无机胶水之后的球速度旋转都有所下降,这给了马龙张继科这些运动员更好的版本优势,马龙则像是一个放大版的孔令辉,拥有更出色的衔接,更强大的两面进攻的质量,在乒乓球这项讲究主动进攻的运动上,他却最擅长反拉获取胜利,强大的正手以及出色的协调,这便是马龙的天赋,是靠练习很难达到的境界。
分析完马龙的技术之后,让我们再次将目光转向这位国乒队长的路途。2003年,十五岁的他进入国家队之后,小比赛奖项接连不断,04年全锦赛亚军的晋级路上击败过王皓,05年全运会季军击败了马琳,07年科威特公开赛、08年年终总决赛都是连串二王一马夺冠。统计05~08年的战绩,马龙对王励勤13胜9负、对马琳12胜9负。这样耀眼的成绩,这样惊人的天赋,但是三大赛上的单打成绩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突破。他碰上了一个人,那个人是天赋卓绝的一代直拍横打宗师——王皓。那时候的鞍山小马反手并未大成,过度依赖正手的他无法抵抗王皓威力强大的反手进攻,王皓的反手威力强大,连续性以及质量不管是近台还是中远台,现今都没有人可以比拟,仿佛如同命运的安排,前三板精细的马龙却接不好王皓的勾手发球,自己的发球王皓却可以轻易地拧拉起板,发挥自己的高质量进攻。此时马龙的队友张继科却异军突起,无机胶水的使用使得拧拉这项技术的应用范围变广,对于正手位的球张继科有时也会选择跑过去反手拧拉起板。在三大赛的赛场上,往往是半决赛,马龙碰上自己的苦主王皓,王皓将马龙打下赛场之后和张继科决赛相遇,最后输给继科。马龙10年莫斯科惜败波尔,世乒赛二败王皓。痛失奥运单打资格。人生就是这样,纵然马龙始终稳步向前,也抵不住对手突然而来的飞跃。445天,张继科成就大满贯。创造了最快大满贯的历史。而13年,马龙外战56场外战连胜后世乒赛三度败于王皓之手。当时有球迷留言——巴黎的凌晨,3点22,太漫长的夜,你怎么熬?
2014年,马龙26岁“高龄”,手里面只有相对较水的世界杯单打冠军,大满贯的梦想似乎遥不可及。那一年的杜塞尔多夫世界杯,他和队友张继科在决赛碰面,鏖战至决胜局。交替上升,十比十,发球后马龙算到张继科的拧拉,习惯性侧身,继科却选择挑战难度系数更高的正手大角度,一记霸王拧,乒乓球在桌面上划过优美的弧线,似乎也击穿了马龙那坚硬的内心。张继科终于打破了自己水满贯的传言,转身踢碎自己身后的挡板,似乎还不解气,又跑到球台对面,精准踢碎了马龙代言的红双喜的挡板。似乎没人注意到场上那个暗淡的国乒队长。
时间来到了2015年,这一年的世锦赛举办地在中国苏州,自己家门口举办的国际盛事,似乎每个人面上都喜气洋洋。这次比赛前,刘国梁教练建议马龙更换自己的反手胶皮,虽然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力量下降,但是可以换取更好的旋转和变化,这一年他27岁,他下定决心进行了改变,不只是器材上的变化,似乎这位国乒队长的内心,也在悄然发生不为人知的变化。
这次的比龙是一号,人们惊奇地发现,他的眼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曾经一次又一次在大赛中击败他的王皓,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光荣退役;但是这次比赛出现了一匹黑马,他叫方博,是张继科的同门师弟。这次的比赛方博用他那强大的势不可挡的正手,接连将许昕张继科斩于马下,圣伯莱德杯,对于他来说似乎并不是遥不可及。但可惜,这次他碰上的是马龙,这一年马龙的巅峰生涯终于开启。两人献上了极其精彩的正手大战,周边的观众欢呼声一浪胜过一浪,这一次,马龙赢了。他一跃而起跳上球台,在璀璨的灯光下,他终于可以尽情聆听周围观众的欢呼声,真正属于他的欢呼声。
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如期举行,马龙许昕张继科,这是属于三剑客的时代,他们是那时最强的三个人。马龙用发胶将头发梳起,场上的他无疑是最耀眼的那一个。韩国的乒乓球选手郑荣植在得知自己即将和马龙交手之后,在距离比赛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反复观摩分析马龙的比赛录像,这是韩国选手一贯的比赛传统,像是一个刺客,目标坚定,一击必中,这次的郑荣植充满信心,他相信自己这次会像自己的前辈柳承敏,成功搏杀帝国的破坏龙。
这场比赛我看了很多很多遍,每看一次眼眶都会忍不住湿润。面对郑荣植迅猛的攻势,即使是马龙,一开始也有些束手无策。韩国人的气势逐渐高涨,居然赢下来前两局。第二局结束之后,刘国梁指导看着垂头丧气的马龙,对他说,换件衣服吧。刘国梁说,你走出这个场馆再进来,就等于老天再次给了你一次机会从新开始。马龙换了新球衣,也换了新战术,新的发球,郑荣植不会想到,自己精心准备了一个月,面对的却像是一个全新的马龙,这个马龙从自己手里一局一局赢了下来,连赢四局,比赛结束。赛后,郑荣植终于忍不住掉了眼泪,马龙和刘国梁却长舒了一口气,不可否认,郑荣植是一个值得钦佩的对手。
两名中国运动员,在地球的另一端,巴西的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碰面了。他们是马龙和张继科,全世界的眼光聚焦在他们的身上,此刻的继科已经满身伤病,他出色地守好了自己所处的那个半区,为国乒守住了金牌和银牌。伦敦奥运会的张继科意气风发,此刻的他已然不在巅峰,面对球路处于上风的马龙,最终还是输掉了比赛。这一刻的马龙成就了超级全满贯的荣誉,他终于拿下了所有可以拿下的奖。一阵欢呼声中,他用手比心,向观众,也向球台对面的队友和对手。
拥有了如此之多的荣誉之后,马龙也曾想过就此退役,但是最后他没有,他开始潜心备战下一场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还是杜塞尔多夫,这里曾经是他人生中的黑夜,再度归来,他已是荣誉满身。国际乒联再次改变乒乓球的材料,这是改球之后的第一场国际大赛,对于这场比赛的结局,没有人能说的准。
马龙依旧一路过关斩将,来到了决赛的现场,这一次他的对手,是比他年轻九岁,身体素质惊人,技术上更加先进更加凶狠的一代天才樊振东。两个人一交手,便是火星碰地球,这是一次毫无保留的战斗,两个人使出十八般武艺,马龙的身体素质还未严重下滑,加上全面的技术,丰富的套路,拼尽全力来限制樊振东,樊振东用更强的击球质量,用令世人惊叹的技术来挣脱马龙的绳索。一直打到决胜局,打至最后一分。此刻马龙使用了他最擅长的发球强攻套路,樊振东似乎没有意识到,这场比龙似乎把这个套路藏了起来,似乎为的就是这最后一分。果不其然樊振东还是中招了,马龙第二次捧起圣伯莱德杯。此时的中文网络上,网友纷纷讨论,争论马龙和瓦尔德内尔,谁才是乒乓球历史第一人。
1988年出生的马龙在2019年已经三十一岁了,他的前辈大多在这个年纪选择退役。尽管马龙的打法科学有如教科书,不可避免地,他的膝盖还是出现了伤病。长期缺席比赛的他世界排名已经跌出了前十名。这一年的布达佩斯世乒赛,他作为老将出马,在派出了几个运动员中排名垫底。戏剧化的是,独守下半区的抽得一手好签的许昕,居然爆冷输给了欧洲人西蒙;赛会的一号樊振东输也败给了大胖梁靖昆。马龙一路稳扎稳打,还是闯入了决赛。但这次,即使是身经百战的马龙,也一度紧张到干呕。不知道已经有多少年,世乒赛决赛第一次出现了外国人的身影,马龙第一次感受到了大山一样的压力。刘国梁指导亲自为马龙陪练,让马龙可以尽快适应少见的正手正胶打法。乒乓球是圆的,比赛的结果没有人可以保证,即使这个人是马龙。但是还好,马龙的状态尽管不佳,这场比赛还是取得了胜利,他也第三次捧起了圣伯莱德杯,同时国际乒联也为他准备了圣伯莱德复刻杯,这座流动的奖杯也将真正地属于马龙。
世乒赛过后,马龙蛰伏已久的伤病终于到了不得不进行治疗的地步,于19年8月动身去美国做了手术。这时候的东京奥运会还没有宣布延期。留给他恢复的时间不足一年。手术之后肌肉萎缩,他拼了命地练习,心里面想的还是大洋彼岸的东京奥运会。19年12月的世界杯四强,19年终总决赛亚军,20年亚洲杯亚军,20年世界杯亚军,20年全锦赛亚军。经历了各种不同的输法,拿了数不清的亚军。终于,20年底他拿到了总决赛和WTT联赛首站的两个冠军。回看这段时间,马龙可以说置死地而后生,他也曾输给年轻的张本智和和林昀儒,面对国内的新秀,他也会感到力不从心。但是他是马龙,他坚持了下来,他向世人证明了自己,这,只有马龙可以做到。
时间终于来到了2021年,又是一年奥运会,各国运动员准备了五年,为的就是这一天。马龙和樊振东作为主力出征东京。单打比赛开始之前,许昕和刘诗雯的混双队伍不及更年青技术更先进的日本队伍,接下来的比赛仿佛都笼罩了一层乌云。半决龙碰见了自己的老对手,欧洲最强的反手奥恰洛夫,这位德国老将和马龙同岁,已经败在马龙手下十八次,但是这次的他就像16年的郑荣植,他也是有备而来。马龙开始频频吃奥恰洛夫的发球,自己的发球却被裁判警告甚至直接丢分。凭借自己的丰富经验以及似乎重现巅峰时期的身体素质,马龙和奥恰洛夫激战七局,最后两分之差险胜。他对着稀稀疏疏的球台,吼道:他赢不了我!
相比于半决赛的艰难,在决赛碰见的队友樊振东似乎是过于紧张,状态有些不佳,马龙再次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完美无缺的技术取得了胜利,这一次,他用手臂比成爱心的形状,向观众,也向樊振东致意。
东京奥运,最终成就了马龙,有史以来第一位男子双圈大满贯,他是马龙,是我最喜欢的运动员。我很能够见证到,有史以来最好的乒乓球运动员,对于我来说马龙不仅仅是一位乒乓球运动员,不知道多少时候他也会给我带来精神上的支撑,或许几十年之后我都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