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乙联赛投入-中乙联赛发展前景

tamoadmin

1.保定容大宣布退出中乙联赛,此举会对国足产生哪些影响?

2.中乙32支球队16支解体,中国足球已走到什么地步?

3.中国足球为什么总不能突破

4.中乙联赛球员的最低工资是多少?他们也是像中超一样腰缠万贯吗?

保定容大宣布退出中乙联赛,此举会对国足产生哪些影响?

中乙联赛投入-中乙联赛发展前景

在中国足球的职业化道路上,球队退出的已经屡见不鲜,即便是中超作为顶级联赛,也曾经出现了球队退赛而导致调整球队积分的怪事,但中国足球无论是否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都不会因为个别球队的退赛而受到实质性的影响或者打击,何况保定容大只不过是联赛的球队,加之目前乙级联赛整体发展态势并不乐观,甚至中甲联赛都有很多球队面临欠薪无法解决而解散的窘境,所以说保定容大作为中国足球职业赛事的一份子,退出与否都难以改变发展现状

金元足球自从在职业赛事中出现,便注定了中国职业足球的发展会经历荆棘密布的黯淡时光,其实纵观整个中超联赛,俱乐部的真正老板不是房地产商就是国企,真正像河南建议这样的民营企业寥寥无几,正是因为这种生态模式存在先天不足,才会导致球队的生存压力骤然增加,动辄数亿元甚至十几亿元的投入,并非所有俱乐部都能够承担,而类似的生态模式在中甲和中乙这样的次级别联赛中也普遍存在,叫嚣要退出中乙联赛的保定容大俱乐部,幕后老板同样是房地产相关的企业。

当然,保定容大所谓的退出,跟当初武汉光谷退出中超联赛的行为还是存在本质差异的,按照目前的态势来看,保定容大并非真想退出,而是希望以此作为筹码形成对中国足协的裹挟,毕竟球队欠薪是不争的事实,即便俱乐部老板没有退出的打算,也会因为欠薪而被中国足协取消参赛资格,只不过投资方不甘心成为被动的一方,才做出了所谓退赛的龌龊行径,其实回望这支球队的过往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投资方和管理层堪称劣迹斑斑。

由此作为对比不难看出,中乙联赛在新赛季面临的压力相对较大,尤其是多支球队受到资金因素的影响而难以为继,即便是更高级别的中甲联赛,也不乏辽宁宏运这样的老牌劲旅面临出局的残酷现实,在这样的客观背景下,退出一家口碑欠佳的联赛球队,根本不会对职业联赛的运营和发展产生影响,至于国足层面,因为保定容大的球员根本达不到国足球员的标准和能力,因此也就不存在影响国足的可能性

中乙32支球队16支解体,中国足球已走到什么地步?

距离中超联赛的时间越来越近,足协也开始准备公布联赛的准入名单了。在这个关键时期,一些职业球队却在经历着动荡,中乙过半的球队解散。

在足协公示的《2019年各足球俱乐部工资奖金确认表》中,有9支球队没有提交确认表,这也预示着这几支球队即将消失在职业足坛中。即便是提交了确认表的,未来之路也是一片迷茫。对足协来说,保护职业足球生存和发展是当下迫在眉睫的事情。

近年来低级别的职业联赛频频受到打击,球队纷纷退赛,从上个赛季开始就一直没有停歇过。从中国足球的现状来说,中小俱乐部正在面临着危机。就拿2019年赛季来说,中甲中乙9支球队未赛先散。而在第三赛季,单中乙方面就有18支球队没通过审核,这是前无仅有的事情。

然而这18支没有通过审核的球队还没有包括在中甲的球队,加上中甲的话估计这数量还会往上面翻一番,而去年一共有16支队伍解散。大家都在关注中超,却忽略了低级别联赛的现状,今年的情况比去年还严重,很难想象现在的足球职业联赛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要知道低级别的职业联赛是职业足球的根基,但是低级别的赛事是难以靠门票生存的,完全要依赖于投资人,一旦投资人的资金出现问题的话,球队就会面临解散的命运,这也是大批球队职业联赛的原因。

近几年前,中国足球联赛一直都有着很高的热度,例如中乙联赛,短短4年时间就从16支球队发展到32支球队了。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职业联赛体系维持住现有球队数量就非常困难了,中国足球已走到十字路口!接下来如何加强职业球队的基建是足协的重中之重。

中国足球为什么总不能突破

中国的足球人口非常底,注册足球运动员2020年好像是3000+,一个挪威的注册足球运动员都30万+,所以提出成绩的概率很低

中国的地图非常大,一个联赛要踢需要飞机在中国联赛城市上飞,而对比那些足球强国,几乎清一色的小国家,地图小,一个城市几个足球队,打联赛相对简单(巴西虽然大,但是人口集中在几个区域)。

中国的联赛机制发展晚,并且容易朝令夕改,领导中国足球的人的决策在20那年内不知道改了多少遍,没有将一个好的决策执行到底。中国最顶级联赛是中超,然后是中甲,中乙,后面其实是有丙级联赛,但真心丙级联赛的球队就跟别人8级联赛的水平差不多,组织的活动差不多都像自发性的。学校级别的联赛目前都没怎么形成规模。中国大多数家长也不认可孩子踢足球能有个出路。

裁判水平不高,出现很多低级错误判罚,足球发展的同时,裁判水平原地踏步。

加上前期足球丑闻,跟一堆裁判黑哨联系,导致中国足球在2006年后直接断代一个时代,以至于后续除了徐根宝基地出了最后一批能踢球的,其他的足球基地已经没啥希望了。

中乙联赛球员的最低工资是多少?他们也是像中超一样腰缠万贯吗?

很多球迷一听到中国足球远动员都会认为这是相当一份挣钱的活,并且都纷纷表示跃跃欲试。特别是一些国足球员动辄成千上百万年薪更是羡煞旁人,那么作为我们中国等级最低的职业足球联赛—中乙联赛,效力于中乙联赛的球员工资又有多少呢?

中乙联赛是中国第三等职业联赛,上面是中甲还有中超;下面则是一些半职业半业余的中冠球队。中乙联赛相对来说更像是一份亟待开发的荒岛,其中还有很多地方做的不是很职业,效力于球队的球员都是国内球员没有外援但是主教练可以请外教,并且比赛激烈程度和观赛体检也远远不及中超中甲这些球队。

同样中乙联赛观众数量在一定程度也比较少,不像上个赛季的陕西大秦之水观众人数总是过万,如今陕西也回到中甲球队行列了。但是中乙球队有一点很好,那就是大部分球迷是真正热爱这个球队以及那种最纯粹的喜欢和支持,作为拥趸般那样始终坚定如一拥戴家乡球队这一点中乙球队还是做的相当不错,相当于一座球队最开始是小商人,但后面慢慢变小富翁开始升甲升超总会有点不纯粹的东西在那里。

言归正传,其实在中乙踢球如果是好球员有实力的话,月薪十万年薪百万也有不少。主力球员也能拿到年薪几十万,但大多数人一个月可能也只有1、2万或者几千,甚至较少的最低的可能只有4、5000块钱罢了;甚至极少部分可能比我们寻常老百姓都赚得少。所以乙级联赛球员远远不及中超联赛球员赚的多,当然中超球员中一些年轻小将赚的也不一定很多。

总之这还是看球员个人实力以及联赛当中的表现来决定,很多家长送孩子去从小训练但到最后成材率也是万里挑一连一口饱饭都难吃,而且中国足球也有很多“潜规则”都是我们心知肚明的。

踢足球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拿着成千上百万的工资的背后也有很多我们想象不到的艰辛,日复一日枯燥的训练和努力,不要以为那些场上踢得很烂的国足他们可以拿着上百万的工资就很羡慕并且嗤之以鼻,他们也付出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汗水,虽然成绩很差但也是我们中国足球目前的一个缩影,需要的是 体育 方面的不断进步一代一代人努力改变。

其实作为了解一些内幕的人,有的时候真的需要为那些底层联赛的球员鸣冤,明明他们很多人赚的就不多,可是一听到是足球运动员,然后就被骂是“拿着那么多钱,不干那么多钱的事儿”。最底层的运动员?中国足球序列是从乙级联赛才开始算是职业球员,他们可以被算作是最底层的运动员。当中超球员的工资动辄2000万+的时候,他们很多人工资连2万都不到。中乙球队的主力球员,如果是有钱的俱乐部年薪可以达到100万以上,也就是基本上是月薪10万+,可是如果你是一个替补球员或者年轻球员,月薪1万的比比皆是。还是有很多球员的工资就是几千块钱。了解中国底层联赛的朋友都知道,在中国底层联赛中有很多来自新疆的球员。 例如,主场在包头的内蒙古草上飞,他们一场联赛报名18人,新疆球员就可以达到9人或者更多。为何新疆球员那么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爱好足球,工资待遇要求要比其他球员要求低。他们很多人的工资不到1万元/月。运动员是吃青春饭的,他们的工资要比普通工薪阶层的工资高一倍,基本上我们可以接受。不过,很多底层联赛的球员确实连工薪阶层都不如。一个真实的情况是,在一支乙级队的球员,他的工资是3000元/月。而这个工资一定不是最低的。

中国足协近些年的改革控制投入,以及U23政策的来临,让中国足球的中生代球员都有了下岗危机。现在找一个工作太难了,所以他们在欠薪的情况下也是坚持踢。目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四川FC,他们的球员欠薪了为何照样拼命?就是因为工作不少找。

市场决定待遇,作为最底层的职业足球工资肯定不会高。除了几个有冲甲熊心俱乐部会加大投入,其他球队肯定都是混一天是一天。

最低1500

工资大低了,职业球员青春饭才几干到1万左右我才不叫小孩走足球路

关注度低,薪资待遇不高。市场规律,但中国足球学校的联赛都没有,不提和踢足球的人越来越多。没环境了,将来低级别的联赛也将消失。

我觉得中国的学生都在忙于学本能就会的语文,那有时间踢足球。本能的语文要高考。做文字文章的人这不是越来越多吗?踢球真正有人关心吗?

我知道最高工资是四川的某位球员,打中乙比中超拿的还多,自甘堕落。

最低的是女足们,尤其是全运队的没工资。就领个生活费。

工作是自已选的,职业联赛球员之间的收入差异巨大,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有时踢的好球队球员收入比不过成绩差的球队球员。既然是职业就是双向选择。没有人强迫你低收入踢球。

工资低,当然也是一种恶性循环,这样家长也不愿意送孩子去踢球,成材率底,耽误了学习,踢的踢的一般了月薪才那点。当然中国足球也难以飞速发展。

新疆少数民族球员那么爱足球应该重点培养!